中文
科研动态首页  学术研究  科研动态

《现代外国哲学》系列论坛——“重思经验与先验”顺利举办

时间:2020-10-26

2020年10月24至25日,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现代外国哲学》编辑部主办的“《现代外国哲学》系列论坛——重思经验与先验”在线上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同济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山大学(珠海)、厦门大学、苏州大学、重庆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和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的二十多位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现代外国哲学》主编、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张庆熊教授为论坛开幕式作致辞。

首日上午的论坛报告分为两场,第一场主要围绕着“经验”概念的结构与内涵这一主题。重庆大学刘扬博士作了题为《先验的经验:先验唯心论视域下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报告,通过描述“经验”这一概念的朴素内涵,引出了先验哲学对“经验”结构的独特阐释,并以“有限性”与“无限性”这一对概念为参考,考察了胡塞尔意向性学说的原则、意义与内在困难。上海财经大学倪剑青副教授的报告题目为《黑格尔式的经验概念——将近十年之后的再检讨》,他介绍了哲学界对于为“经验”概念下定义常常抱有的回避态度,并尝试在黑格尔哲学的视域内展示出“经验”概念作为哲学功能术语的正当性和合理性。

第二场报告则对胡塞尔现象学中的“先验”与“经验”概念进行了讨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韩骁博士作了题为《胡塞尔论世界视域的生成——从“类型”概念出发》的报告,认为在胡塞尔文本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类型”概念却没有引起研究者们足够的重视,并试图在国外社会学与哲学界有限研究的基础上,初步挖掘出此概念在作为“世界构造”各个层次间的重要扭结与构成对象统觉和世界统觉的可能性条件上的现象学意义。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罗志达副教授作了题为《经验分层与感受性内容——从<经验与判断>的观点看》的报告,对胡塞尔现象学中的“经验”概念做了分析。

下午的第一场报告以海德格尔现象学为视角,苏州大学李红霞副教授以《朝向真理的多次“转向”:海德格尔思想道路的“转向”问题争议——兼论一个“中期”阶段的必要性》为题,认为在海德格尔的研究者往往对他的思想“转向”做外在化和简单化的理解,而若想深入其思想道路的内在意义,必须承认并重视海德格尔“中期”在存在的形而上学历史当中的政治与艺术的主题。西北政法大学张兴娟老师的报告题为《海德格尔早期对“体验”范畴有效性的讨论》,通过梳理海德格尔对洛采、司各特和拉斯克等人思想的内在关系,说明“体验”概念不仅是海德格尔早期弗莱堡时期的关键词,更是其“实际性的解释学”的重要基础。

第二场汇报则从法国现象学的相关理论出发,武汉理工大学庞培培副教授作了题为《萨特交互主体理论中的“先验”和“经验”》的报告,从现象学对交互主体性论题的讨论出发,介绍了萨特对这一问题的独特看法,即一方面令人惊讶地坚持胡塞尔的“主体性”的道路,另一方面强调先验意识的“非人称性”,从而过渡到了《存在与虚无》中对他人的主体存在的强调。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博士研究生邵奇慧以《语言、传统与第二自然:梅洛-庞蒂论间接表达》为题,从另一个角度介绍了梅洛-庞蒂对相关问题的思考。

25日上午的第一场报告集中论述了法国现象学思考经验问题的独特方法。上海交通大学邓刚副教授的报告题为《直观、绵延与整体经验——柏格森的哲学方法》,通过介绍伯格森对旧有哲学体系知性方法的批判,强调其独特的直观方法与绵延之思,即在综合与超越实证科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直观去认识和把握事物自身之绵延与运动。深圳大学刘宏博士则以《“我思”之再思——亨利生命现象学的开启》为题,提出身处后康德时代的现象学家们依然重视笛卡尔的“我思”概念,并试图考察亨利解读“我思”的理论特色,展现亨利现象学和胡塞尔、海德格尔现象学的差异,表明一种隐藏在“我思”中的更为根源的现象性。华中师范大学崔伟锋博士作了题为《原初给予的先验构造——亨利肉身主体的构造图式》的报告,从亨利的现象学出发解读了作为先验构造的肉身主体问题。

第二场报告更多关注的是“经验”与“先验”问题的延伸与应用。河南科技大学苑国华副教授作了题为《先天、先验与经验于实在中的融合——以语言学、经济学为例》的报告,强调康德哲学的先天、先验概念分别在乔姆斯基与米塞斯那里起到了关键作用,并试图说明先天、先验的普遍性与必然性如若要与经验世界达到融合所需的两条可能路径。北京大学李麒麟助理教授的报告题目为《思想实验的效力与模态化的知识论:对认知敏感性与认知安全性的案例研究》,他借助一系列的思想实验,以认知的安全性理论为主要理论代表,揭示了模态化的知识论作为典型的外在主义知识论理论的实质,探讨和区分了模态化的知识论理论所具有的真实的理论优势与确切的理论局限。厦门大学王奇琦副教授则以《道德直觉主义的理性主义传统》为题,提出当代道德直觉主义为了应对道德经验论者的挑战而采取了更为温和的理性主义策略,但这一策略潜存着新的困境,即如何确立作为基础特征的道德命题从而应对新的文化差异和道德分歧的挑战。

每场报告结束后,分别由华东政法大学博士后张大卫、上海交通大学蔡文菁副教授、同济大学杨光副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施璇副研究员、浙江大学马迎辉研究员、上海财经大学张孟雯博士作了点评,并展开了充分的自由讨论。随着最后一场报告的结束,此次论坛如期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