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学院动态首页  新闻中心  学院动态

第三届“科学与哲学”青年学者工作坊成功举办

时间:2020-11-02

2020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由国内科学哲学与分析哲学界多位青年学者联合发起的第三届“科学与哲学”青年学者工作坊,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成功举行。本次工作坊主题为“认知机制与认知架构”,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科学哲学与逻辑学系、复旦大学智能科学与智能哲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经学术委员会对参会论文审核,来自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绍兴文理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高校的40多位青年学者应邀出席本届工作坊。科学哲学与逻辑学系主任张志林老师接待了到会的学者。

开幕式上,刘闯老师和王球老师发表致辞。王老师首先向大家的到来表示欢迎,这个工作坊的独特之处,是要营造“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学术交流氛围,力求参会人员“去行政等级化、去学术头衔化”。刘闯老师代表复旦大学智能科学与智能哲学研究中心,向在场学者介绍中心的主要研究计划,期待青年学者积极参与合作。我院黄翔老师和王聚老师也出席参加了工作坊。

工作坊的第一阶段,中央美术学院的孙骞谦老师、北京工商大学的王东老师,分别做了题为“功能任务表征论:一个改进方案”和“认知架构与图神经网络”的报告。这两个报告十分契合本次工作坊的主题,充分体现了“哲学+认知科学”的自然主义进路。在第二阶段,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郁锋、徐竹两位老师,分别做了题为“感知与认知的界限:从预测加工理论看”和“预测心智与自我知识的双重性概念”的报告。这两个报告的共同特点是,建立在心智预测加工范式框架下,重新思考了心智哲学中的某些重要议题。

下午的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一共五场报告,报告人分别是华南师范大学张文俊老师、我院博士生苏无忌同学、我院出站博士后吴东颖老师、北京大学陆俏颖老师、东华大学何朝安老师。五个报告的议题,集中在因果性问题、心理因果性和反事实条件句。这些议题不仅对心智哲学与认知科学有重要的意蕴,而且充分展现了分析哲学严谨求真、微中见大的理论品格。我院MalcolmFoster老师也到场参与了其中三场英文报告的讨论。

工作坊次日第一阶段,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蒋薇老师、北京理工大学的薛少华老师,分别做了题为“焦虑是表征吗?”和“最强表征赘婿:affordance如何扮猪吃老虎?”的报告。这两场报告都从日常经验中的实际案例入手,挑战表征主义论题。薛老师阐释了affordance理论为何能从身体行动拓展到心智行动,他幽默风趣、清新活泼的报告风格,引发了在场学者对该研究领域的强烈兴趣。

第二阶段,上海大学的刘小涛老师的报告题为“作为概略描述的信念陈述”。刘老师为信念的本质提出一种新的理论,目的是为了纠正当代西方主流的命题态度信念观,后者过度理智化的倾向,与我们生活实践中关于信念的直觉理解非常不一致。武汉大学的冯书怡老师做了题为“模态怀疑论的一个辩护和应用”的报告,冯老师借鉴范因瓦根2012年给出的识别标准以及他抵制上帝存在论证的工作,以此改进他对上帝不存在论证的抵制。

在三阶段报告之前,与会学者全体起立,为去年参加过青年学者工作坊的北京大学博士后曾自卫老师默哀一分钟。第三、第四阶段同样有五场报告,它们分别是: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刘牧的“反事实理论与心理因果:基于行动者视角的澄清”、北京理工大学徐源老师的“人工智能框架问题的情境表征”、上海大学戴益斌老师的“自然意义存在吗?”、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高俊的“因果视觉印象与反对模块先天性”、我院科逻系研究生宋璐瑶的“物理主义是否蕴含泛心论”。考虑到多数与会者对这两个阶段的报告主题较为熟悉,每位报告人的报告时间缩短为25分钟,评论和讨论时间延长至20分钟。这样的安排有利于研究生同学全面听取各种意见和建议,为后期论文修改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在简短的闭幕式上,主办人王球老师代表工作坊学术委员会,再次向与会学者和参与旁听的师生表明这个系列会议的志向,希望以这样平等交流、热烈讨论的方式开风气之先,同时感谢各位会议主持人、评论人和会务组同学,期待来年再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