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周一谈治学首页  学生园地  周一谈治学

第88期丨这里有一份课堂笔记攻略请查收

时间:2018-11-26

从一份份纸质笔记

到噼里啪啦的电脑键盘声

课堂笔记的记录方式在悄然发生改变

究竟该如何看待笔记的作用?

课堂笔记要记些什么?

如何更好利用移动设备做好笔记整理?

为切实了解哲院人的课堂笔记状况

我们在全院范围内展开了一项调查

保存

本期周一谈治学,我们有幸邀请王纬老师和哲学学院2016级本科生陆观宇,分别从课堂笔记的作用、记录的内容、移动设备如何整理三个角度分享他们的经验和启示。

教师专访

采访嘉宾:王纬

主要研究领域为:亚里士多德理论哲学、古希腊哲学史、西方形而上学史、西方科学史

Q1:我们发现大学的学习和高中很不一样,高中老师会特别强调笔记的重要性,那么老师认为大一新生是否需要像高中那样做笔记呢?

同学们做笔记大致有两种目的,一种是为了课下复习和准备考试,因此很多学生的笔记非常细致全面,但我觉得没有必要这样。同学们通过课堂,不仅仅是学习哲学知识,更重要的是理解,把老师讲的所有内容都记下来,工作量也比较大。现在我们很多老师都有ppt,学生最主要的是上课认真听,课后再看着ppt进行复习或备考。另一种是帮助自己理解,我以前做学生的时候在课堂上习惯拿张纸记一些关键词,然后写一二三小点这样。这个过程实际上只是帮助我去理解老师在讲什么,最后记下来什么其实是次要的。对我来说,后一种更重要一些。

Q2:有不少同学反映有时会抓不住老师讲课的脉络线索,也有老师并不用ppt或者讲的并不是ppt上的内容,这时候我们该怎样把握老师的思路呢?

这其实和每门课的性质有关,有些课逻辑线索非常强非常清晰,有些课就不是,可能它背后也不是一套系统的知识,本身也就没有太强的线索。因此,哲学课不仅仅教你知识,更重要的是开阔你的视野,发散你的思维。这就像古典音乐和爵士乐的区别,前者有一个清晰的旋律或结构,后者则没有结构,它起一个音就开始往下弹了,你也不知道他下面要弹什么,这其实是通过一种更自由的方式启迪你一种想法或对你进行陶冶。你可以录一下回去再听一听,可能会发现还是很有启发的。因此,遇到“自由随性”的课程,跟着老师讲的内容走就可以了,遇到你觉得讲得很好或者你很喜欢的内容可以记一下,也可以写一写你自己的想法。

Q3:费希特曾教导学生听讲时不要试图记下每一句话,而是记录关键词,课后再把它们串起来整理成文章。老师对此有什么看法?

我觉得这也是要看课程性质的。像在我的“古希腊哲学”课堂上,记关键词就应该没什么用,因为ppt已经整理得很清楚细致了。但有些课程内容可以,尤其是关于概念演绎。德国人那个时候比较喜欢用构建概念体系的方式来把握这个世界,谢林就曾对黑格尔说:不要着急,以后你也会有你的体系。这是一种很好的思维方式,可我们今天不再用这样的方式训练学生了。

目前同学们在平时的哲学思考中,可以注意记一些问题,比如说芝诺曾面对的到底是什么问题,把这个问题以及问题的提出方式弄清楚,然后看他是怎样通过悖论来解决这些问题的。我认为这是一种很好的思考、理解的方式。

Q4:老师对于大一同学的学习还有什么其他的建议吗?

其实学习主要还是看自己的兴趣,刚开始学习哲学可能会觉得无聊,找不到意义。从小到大可能没有关注过、思考过这样一些哲学问题,如今突然就要讨论了,可能会有一些不适应,但是慢慢就会好一点,可以用类比的方法把这些问题变成你今天比较感兴趣的事情。

就拿柏拉图来说吧,他所生活的时代离我们很远,他认为对的东西,我们可能不理解、不赞成。但柏拉图是想通过一个具体的事例来讲一个抽象的事情,但有可能你读的时候会局限于它所举的具体的事例,你可能会觉得这个具体的事情很荒谬。从抽象的层面上讲,它其实和我们现在所面临的问题是类似的,我们要从不同的论证方法中找到共通的问题和关注点。

优秀学生分享

采访嘉宾:陆观宇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2016级本科生,伯明翰大学哲学、神学与宗教学院联合培养项目的首届学生,2016-2018连续两年获国家奖学金”。

使用软件:OneNote

笔记结构

将一门课的所有笔记放在一个笔记“簿”之中,按照类别(课堂笔记、读书笔记等等)分在不同“节”下,一篇笔记记录在一“页”上,暂不使用“子页”。这种结构除了一目了然之外,它每一层级的容量非常适合本科学生的学习内容与要求。当然,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进行调整。分类结构大概如下图,目录栏(灰色的部分)从左到右依次是:簿、节、页,右边白色的部分为我在某一页上做的笔记。

要点一:厘清逻辑

对于课堂笔记而言,是要明白老师介绍的是什么知识、提出的是什么观点,他/她如何解释这个知识点、用怎样的例子论证这个观点,如何承接到下一点等等;对于读书笔记而言,是要明白作者探讨的问题是什么,他/她的论点是什么,论据是什么,论证如何进行等等。就哲学学习而言,一场振聋发聩的课和一本力透纸背的书类似,都需要清晰有力的逻辑支撑,因此,就这个意义而言,课堂笔记和读书笔记的结构也是类似的。

首先,同学们在听课或阅读时要注意“问题意识”,最好事先明白老师/作者探讨的问题或最主要的线索是什么(可以是一个核心概念、也可以是一个哲学问题等),并且循着这个线索整理内容的逻辑。

在拥有问题意识之后,其次应该注意课程/书本的论证结构。“问题意识—论点—若干论点—若干论据—结论”,这样的论证结构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整理笔记的方式。

最后在整堂课程/通篇章节结束,讲师/作者的结论应该已经非常清楚了。我认为非常有必要的一点,就是最终用自己的话将结论复述出来。这样做相当于英语中paraphrase的练习,不仅有知识的输入(input),也有自己的输出(output)。这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并掌握课程/书籍的逻辑,并锻炼我们组织语言的能力、加深我们对知识点的记忆。在笔记中,我会将这个结论放在笔记的开头,重温笔记时,课程/书本的问题意识和结论则更加一目了然了。

要点二:批判思考

批判性思维,在哲学学习的视角下,是在明白对方(可以是讲师,可以是作者,也可以是同学)观点的逻辑之后,理性分析对方的预设是否可取、论证是否合理、结论是否扎实等等。

因此,论证结构的整理其实毋需按照讲师/作者设定的框架来。乍一看,在上课的过程中或许很难做到这一点,但在对于“厘清逻辑”的基本操作较为熟悉了之后,我们便能够具备用自己的逻辑框架来理解一堂课/一本书的能力。以我最近读的普特南《理性、真理和历史》中“缸中之脑”一章为例,在最后整理读书笔记时,我的分节便按照我自己的理解展开。

还有一种需要运用我们批判性思维的笔记便是书评。我在前文中很少谈及在听课/阅读过程中自己产生的疑惑。产生疑惑的或许是讲师/作者语言的晦涩和逻辑的不明晰,也或许是他们与我们相抵牾的观点。在遭遇这种情况时,我会写作书评(comments or remarks)。我在这里讲的“书评”其实完全不是学术评论(review),它可以是几则评论、几点感想,甚至只是对一个观点的补充。然而,书评终究是反思的产物。它能够进一步帮助我们消化知识或观点,也能够锻炼我们自己识别他人论证之漏洞的能力,对塑造我们自己的哲学立场大有裨益。我们应该注意的是,如果可以,在写书评的时候同样应该注意逻辑脉络。我个人习惯的书评结构正是作课堂笔记与读书笔记的结构,将自己的论点、论据条分缕析地展现出来。

要点三:精炼语言

我认为有必要探讨笔记语言的问题。在听课时,我认识的许多人习惯追求一字不差地记下讲师的每一句话,在听到重点时加粗字形、放大字号、打一连串感叹号。我曾经也以为,只要我的手速足够快,知识就会鱼贯进我的脑海中。实际上并非如此,就我的体会而言,如此机械地记笔记造成的大多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的后果。此外,如此记下的笔记颇为混乱,在日后重温笔记时也会带来种种困惑,甚至让人不忍卒读。

因此,我认为笔记的语言以精炼为宜。精炼,既旨在不失大意,又要求杜绝冗长。实际上,笔记和我们在进行写作训练时所作的“提纲”在语言风格上或许是类似的:论点鲜明直白,论据直击要害;言辞简明,点到为止,思想的洪流却能畅行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