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周一谈治学首页  学生园地  周一谈治学

第92期 | 吴彤:哲学还可以是一只报春鸟

时间:2018-12-24


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近、大科技时代以波澜壮阔之姿呈现自身的背景下,本届博士生论坛以科技发展与文明的未来为主题,思考科技发展背景下现代文明的走向。论坛虽然已圆满闭幕,但哲学思考永不停息。本期专访,我们特别邀请到清华大学的吴彤教授与我们一起探讨什么是科学哲学、科技发展带来的问题以及新的时代哲学所担负的使命。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吴老师都说了什么吧!

吴彤:清华大学教授

科学哲学是以科学为研究对象的哲学

Q1、您从事科学哲学研究已经很多年了,您是如何看待科学哲学的?

A:我是1985年进入这个领域,开始是做自组织哲学,后来做复杂性哲学。2000年又转到科学实践哲学,从教从研确实有三十几年了。从研究领域上说,科学哲学就是以科学为研究对象的哲学,是philosophy of science,而不是scientific philosophy,不是科学的哲学。科学哲学可以分为普遍化的科学哲学和专门化的科学哲学。普遍化的就是一般的科学哲学,研究科学理论的一般结构、语句、规律、表征等基本问题。专门的科学哲学是每一个学科都可以在后面加一个哲学,比如物理学哲学、理论物理学哲学、实验物理学哲学、生物学哲学、生态学哲学等等。这是一个很庞大但是从事研究的人并不多的领域,它是以科学为对象,又以学科分类为基本依据进行特殊研究的哲学。

科学哲学的研究内容基本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从本体论上说,就是对象本身所蕴含的哲理。比如我们的世界是不是物质构成的?在基本粒子层面,粒子物理学就要讨论基本粒子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是不是最后的粒子?是不是所谓上帝粒子?科学不研究的就归到哲学里,哲学就要问这是不是人类终极的认识?从本体上说,所有的物质是不是由这些最小单位构成的?第二,从认识论上说,就是研究这门学科的发展规律和概念。每门学科都有它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理论体系的结构,这些是对学科的研究,这门学科的科学哲学就会研究它。比如科学理论的结构是什么样的?是不是由基本概念、基本定律构成的?它是如何进行解释活动的?这些解释活动说明了什么?第三,从方法论上说,简单地讲就是科学是怎么进行研究的?研究的基本范式和路径如何?人和技术的关系如何等。

科学哲学是对科学这一房屋的研究,而科学是在房间内工作

Q2、那您认为科学和科学哲学的关系是什么?

A:有人说哲学是指导科学的,但是科学哲学领域的人并不这么看。哲学确实从科学中受益很多,拿了很多东西,而且又是把科学作为对象。我们是大量受惠于科学本身的。但我们的工作和一般科学家又不一样。已经在这个领域里的人,他们就不会走出来对这个领域作全景式的概览,也不会进入到里面分析每个房间的结构,他们是在房间里工作的人。我们是对这个房间,包括他研究的对象和他本人,都进行研究。我们是从外面来看,并且一只脚踏进来。

科学和技术不仅没有分离,而且联系得更加紧密

Q3、现代社会中有一种看法是科学与技术的分离越来越明显,尤其对于经济发展来说,可能更需要技术,科学退居到幕后。您是如何看待科学与技术的分离的?

A:我认为这种判断是错的。科学和技术在今天应该是联系得越来越紧密了,而不是分离,分离是表面现象。可能从中国来讲,从古到今,我们的实用主义的特点比较明显,过分关注它的应用层面。其实所有的科学,包括人工智能都和科学乃至数学紧密相关。比如人工智能的软件就是算法,算法就与数学中的拓扑理论、复杂性理论密切相关。这个方面没有进展,算法就没有进步。所以硬件本身是一个基础,软件部分则成为一个能够走到前沿的瓶颈。我对于这种过分关注应用,以为只要关注技术就能发展好科学的观念,是持反对态度的。

反科学主义其实反的是唯科学主义,就是反对认为科学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Q4、现代科技毫无疑问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它也带来了一些前科学时期所没有的伦理、环境等方面的问题,然后就出现了一些反科学主义的态度,您是如何看待这种态度和现象的?

A:这其实是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科技领域的扩大,而且更加深入到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第二个问题是人们对这些问题的探究和担忧变成一种反科学主义。这里面其实是有差异的。

有一种反科学主义,比如卢梭,在那个时代就反对科学、反对技术,他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当代对科技的迅猛发展而担忧的一部分人其实还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人主张的是一种反思态度,强调要审度。还有一部分是批判的。我们通常用反科学主义把这三种人混在一起,其实不对。

而且反科学主义也不能等同于反科学,不是大宪章时代主张要捣毁机器的卢德主义者。反科学主义其实反的是唯科学主义,就是反对认为科学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我们称之为反唯科学主义。这种反唯科学主义和通常的反科学主义不是一回事。已经去世的龚育之先生,他是自然辩证法和科学哲学领域的前辈,他曾经提醒我们不要唯科学主义,但也要反反科学主义,他主张要采取一种对科学反思的立场,这就不能笼统而论,要看具体问题了。

不能说有些人反转基因就说他们反科学。就反转基因来说,其中有反转基因食品的,因为它可能威胁人的健康;还有一种是反转基因作物的,我也是持反转基因作物的观点。因为这涉及到种子安全,因为转基因植物没有第二代,只能生产一季,虽然它的产量很高。但这容易被一些大的跨国公司把种子垄断,垄断的后果有两个:第一,在生态领域里,有可能产生生物多样性的危机。第二,有可能涉及种子安全和粮食安全,比如说战争时期或国际交往很尖锐的时期,它就会变成制约其他国家的手段。我不是反转基因产品,因为这个是没有定论的,转基因食品的安全还没有得到证实。

所以要进行区分,不能一概地说反科学主义,这个阵营五花八门。一概地把它们称之为反科学主义者,可能会伤害一批人的感情。而且,也不利于科学哲学家和科学家之间的联盟。

技术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制度建设和哲学反思

Q5、现在的一些很热门的技术,比如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会对社会造成很大的影响。那您是怎么看待人工智能发展的现状,以及可能造成的影响?

A这个方面很有意思,我们首先是要张开双臂拥抱大的变革。因为,技术的发展对于生活的便利等各方面都起了很好的作用。当手机还不够好的时候,我们就希望它能够更快、更便捷。现在的中国人甚至把手机变成了移动的自我,所有的东西都在手机上。什么都能丢,但是手机不能丢。那么,5G、物联网的发展肯定会更加便捷,当然同时也会产生许多问题。比如,它需要你的身份识别,从而确保安全性。不过,做这些事情的公司其实是双面性的。隐私泄露可能是技术不成熟或者人为不当,但还可能是有意贩卖,那就是犯罪了。但这个问题不在技术本身,技术其实可以把这扇后门关死,像美国政府曾经要求大的科技公司开一个后门,如果一旦出现问题,司法部可以通过公司来查找某人的阅读痕迹等。但是法律上、伦理上允不允许是个问题,那就涉及到技术的伦理问题,比如关于手机使用的伦理学问题、关于互联网使用的伦理学问题。

我是希望制度建设要跟得上,不是要让技术暂停,而是在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要有预防性的制度措施。今天我们叫负责任的创新,而不是单独说创新。比如研究生命科学技术,现在有伦理审查委员会。首先要通过伦理审查,这项技术的发展会不会造成负面的影响?会不会危害人类?这是要进行伦理评估的。除此之外,法律制度、经济制度也要跟上。

技术的飞速发展产生了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制度建设老是落在后边。问题出现了再去解决,但是新的问题总是不断出现,就像线性循环一样。还有,哲学也要反思,就是要对制度设计提供底层的理论思考,让设计者有所警觉。有这样的哲学家进行思考,其实对技术界是好事,可以帮助提前做到制度的规约或者伦理的规约。

对人类文明的未来是一种半乐观的态度

Q6、在您对科技的判断下,您是如何看待科技迅猛发展背景下人类文明的未来?

A:这个现在还不够清楚,我昨天过来参加同济大学的一个讲座,其中涉及到人工智能问题,比如人工智能有没有自我意识?这个问题科学家和哲学家都还在思考。那么人工智能的意识是不是一定要和人一样?人发展出的人工智能是不是后人类?如果是后人类的话会不会一定超越、取代人类?这些都还不清楚。

从当前看,狭义的人工智能已经发展地很好了,像机械手、无人机、语音识别等,成就也都很显著。但是人工智能方面的科学家和哲学家们都认为通用的人工智能还早着呢,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还没迈出来。哲学家或者文学家、科幻作家对人类未来的思考是有启示的,提供了审视的眼光和忧虑。

我觉得这些都是对的,但是不要觉得人类未来就是没有希望的,我是一种半乐观的态度,我认为如果我们发展出了通用层面的人工智能,那人本身的意识和智能也已经很靠前了。

目前我们老是站在一种主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认为人类是世界上唯一有自我意识的物种,一切都要在我们的控制之下,都得为我们服务,这种命题本身是不是有问题?有没有可能比如当人工智能有了自主性,能够自繁殖、自生成、自运动等等,到了那天,甚至都不需要人,人工智能来生产自己。而且它也有了反思意识等等,就说明它也进化得很好。那它作为最高的智慧是不是会认为只有消灭人类才是最合适的?也许它也有和谐意识,将其他物种当做自我和他者关系来加以保存,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

我认为有诸多可能性,那就只能且行且看。不必悲观,只是说对目前出现的人工智能的问题有人类的担忧,有助于在发展人工智能的过程中制定一些伦理规约,要让人工智能和人类的发展协调起来,不一定非要让人工智能去符合人类,人类也不一定所有都对。

哲学除了是猫头鹰和牛虻外,还是报春鸟

Q7、如果哲学仍然是人类安身立命的关键,您认为在当前处境下哲学是否还有这样的使命,或者说哲学应该以怎样的姿态去承担这一使命?

A:我认为这一使命还是存在的。因为哲学不只是19世纪的黑格尔说的密涅瓦的猫头鹰,只有在黄昏起飞。它也是一只牛虻,帮助人去寻找缺点、寻找错误,让人警醒。

它还可以是一只报春鸟,提前对未来做预测或者反思。从预测的角度,并非完全是实有的科学,也有可能是根据艺术,也可能根据人类心智的想象。但这些不止是人类命运,而是整个蓝色星球上的生命共同体的命运的关注,我们已经反思到人类要是把其他物种灭掉,那我们人类共同体也就完了。人类的反思在不断往前走,以前说中国民族共同体,或者某个社区的共同体,从小到大,含义从浅变深,哲学就担负着这样的使命。

博士生论坛是一个很好的开阔视野的平台,要能够把握住人生的机遇

Q8、依据您对哲学的判断,您对我们这样的硕博生从事研究有什么建议呢?以及对博士生论坛有什么建议?

A:提供一个过来者的经验吧。首先要听导师的话,导师的意见很重要,他们是过来人,会提供很多有用的东西。如果有自己的一些独立的意见也要和导师商量,商量着来做。其次,要多读书,尤其是自己本专业的书。然后要做到专博合一,专精的功夫要拿出八到九,博也要读相邻学科和其他领域的相关研究。

博士生论坛也是一个很好的开阔视野的平台。但是这个就不是个人所为了,每个学校都会根据自己的特点来请一些人来做讲座。如果你能够把握好机遇,听到一些自己不知道或不熟悉的东西,就会对自己的发展有很好的启示。

我是北师大78届物理学专业的,在82年有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去听一个讲座。当时我们物理系有一个老师从比利时普利高津回来做一个讲座,普利高津是做自组织和耗散结构的。我在讲座上给这个老师提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带有点哲学的味道。我旁边坐的老师恰好就是我后来的硕士导师,他看我提了这个问题就问了我一些相关的情况,就鼓励我考他的研究生,后来我就考上了。我的导师也是当时国内非常著名的做自组织哲学的专家。跟着我的导师,我就进入到了这个领域,这就是人生际遇。这是你之前根本想不到的,是一个生成的过程,但这些过程一旦塑造完成,就改变不了了。

如果你是做宗教学研究的,以后想去做计算机,和你本科背景毫无关系,可能就根本无法做。从毫无目标,到有专业方向,好像越来越窄,但是越来越窄就说明你越来越专深了。专深的过程通过博的方式,还能对相邻的领域,比如基督教、天主教等领会更多。硕士可能是很小的题目,比如基督教的某一个理论,那博士或者未来的工作可能在和宗教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有更大的发展。

就像陶渊明的世外桃源一样,从世俗世界通过一个极窄的洞,突然打开了一个世外桃源。等于说,你要经过一个瓶颈,如果你研究得好了,就会越来越开。所以,博士生论坛是能够了解世界、了解不同领域的非常好的平台。

我的一个同学是上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我们是一个宿舍的。他当时就说过一句话,如果一个讲座有一句话启发了你,这个讲座都是值得听的。但是你去之前是不知道的,去了之后认真听的话就会有很多启发。关键不在乎形式本身,而是怎么利用这个形式,从而达到修身养性、齐家治国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