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周一谈治学首页  学生园地  周一谈治学

第124期丨网课通关秘籍?

时间:2020-03-16

停课不停学,网课一线牵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全国自32日起采取线上教学模式

如今已过两周

无论是屏幕这头“惊坐起的同学们

还是屏幕那头初入直播江湖的老师们

网课“初体验对每个人都是一次奇妙历险

本期“周一谈治学

让我们一起走进哲院师生的云课堂

解锁网课学习新秘籍

哲院人的云课堂

网课“困惑知多少

全新的教学方式

对于网课“初体验的同学和老师而言

都意味着新的问题和挑战

带着哲院师生的困惑,我们特邀采访了

哲学学院副院长王新生老师

哲学学院党委副书记耿昭华老师

他们对于网课教学的体验和感触

是否将为你呈现不同的视角和答案?

同学们好!我是咱们哲学学院的王新生老师。本学期已经上课一周时间了,而在疫情尚未结束的情况下,学校根据相关文件和规定像全国其他教育单位一样制定了疫情情况下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方式;就我所能了解的信息和限度而言,经过一周的教学实践,学院的教学工作运行正常。当然,就一种特殊情况下的特殊教学安排和落实形式而言,也会出现与传统教学模式比较而言的“新情况,需要大家去调适。下面我个人就同学们关心的几个问题交流一下想法,不喜勿喷啊,当然也请大家群策群力一起思考破解良方。

首先,有关学习时长的问题。比如,有同学反映,某些课程学习时长比原先增加了,有时课前要看超过上课时长的视频,而在上课时间还需要听老师再讲解、讨论、答疑。我也发现,以原先45分钟作为标准而言,客观上线上教学的一些课程的学习时长的确有增加的现象。对于这样的新情况,是否可以从这样几个角度去理解:(1)这是一种暂时性的教学安排,一旦疫情过去,恢复正常情况下的教学模式指日可待,也就是说对于某些同学而言的“磨难也是有时限的,更何况玉不磨不成器。(2传统的正常教学模式下,同学们的某门课的学习时长真的就是每节课45分钟就够了吗?要学好一门课,真的不需要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吗?就我过去的教学经验和观察来判断,实际上同学门在某门课上花的时间,不一定少于现在的线上教学模式下所花费的时间;为了学好一门课,甚至要在“24小时教室”“挑灯夜战的情况也时有发生。现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老师有更多的时间陪读,学生如果把这理解为一种福利或许也不那么荒谬。就我所知,现在某些线上授课课程的老师投入的时间可能在学生需要投入的时间上再翻倍。(3)我们学哲学的同学都知道康德的一个命题,就是应该蕴涵能够,同学们不妨考虑一下,如果不应该采用目前这种线上教学模式——当然这个模式尚需完善,在目前疫情情况下还能够有什么可以替代的更好模式吗?在各种选项中,我相信放弃学习绝不是疫情面前大多数同学的选项。

其次,有关学习量的问题。其实这是一个与上面学习时长问题相关的问题。有同学反映,许多老师为了保证课程效果而布置大量课前文献和课后作业,学习量相比正常教学大了非常多,特别是对于选了25学分左右、甚至30学分左右的同学而言压力感真的很实在。这里暂且不说短时间内选了过多学分是否考虑周全的问题,这里只是请同学们换一个角度来考虑这个学习量的问题。就我们学习哲学的同学而言,“理念分有并不陌生,以往的教学模式真的足够分有教学理念了吗?不存在现在线上教学模式弥补以往传统教学模式之不足的一面吗?在普遍担心网上授课教学质量有可能下降的同时,如果“逆行思考,难道不存在无限可能性中有一种线上教学反而提高教学质量的可能性吗?其实,就我个人的求学经验而言,课前阅读文献和课后阅读等是欧美一流大学教学模式的常态,现在疫情“逼得我们的教学模式与欧美一流大学看齐,乐哉哀哉?我完全理解某些同学感到课业压力大的“课囧状况,但是我相信能进入复旦大学的同学再多努把力,还是可以避免泰囧的。在这方面,我觉得归根结底同学们自己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当然只是一个比喻,比如你去购物,你付了高的价钱,但商家以次充好,不负责任,给你一个便宜的商品,是好呢是好呢是好呢,还是不好呢?问题的另一面,如果商家从长远计,交易货真价实,甚至有赠品,是好呢是好呢是好呢,还是不好呢?尽管任何比喻有时只能在某一点上有可比性,教学与交易不能等量齐观,但是道理大致还是明摆在那里的。还有,我们复旦大学的学生,特别是咱们哲学学院的学生追求一专多能,在疫情情况下原来发展多能的渠道受限,何不在学养这“一专上精进,待他日在一专基础上更加多能呢?对吧,再无奈,至少在Timing上还是有运筹空间的。

第三,有关具体教学方式问题。的确,疫情当前,由来已久的传统教学模式一下不适用了,几乎一夜之间学校推行的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推进目标——通过网络进行混合式教学的夙愿至少短时间内就尝试性地全面实现了,只不过其混合式教学中的“人对人”——耳提面命——那部分变成了喂对喂”——微信交流,在这样的事先无法预料到的“大规模转型面前无论老师和学生都有一定的手忙脚乱之感,也是在所难免的。比方说,有同学反映,由于许多课程将答疑和讨论算入平时分,且讨论变得可视化,很多同学为了讨论而讨论,水分大、意义不大,使得讨论效果不佳;另外,同学们还被不同的微信群信息轰炸,上课多窗口平台同时操作,一边要看视频课程、一边要记笔记、一边还要微信讨论。按照我的理解,这方面主要不是涉及理念问题,而是一个涉及如何实操的问题,所以大家在期待学校的进一步指导文件之外,还得依靠师生在接下来的教与学的过程中一起摸索和总结应对之道。大家不妨也做一些初步尝试,尝试在课前就看过视频,这样在讨论环节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某些同学反映的三边困境(边看视频、边做笔记、边加讨论),也就更接近以往熟悉的课堂教学的“实况了。至于讨论环节如何具体展开,以及讨论环节在课程平时分数方面如何计算,则是具体任课老师在教学实践中与同学们互动来完善的;譬如,每次课留出一定的时长,让因故没有来得及看录屏等课程视频的同学有一个缓冲,或者在预先吃透课件和材料的基础上再进行有效讨论,抑或讨论中更着重与课程相关的内容的考核而非只看形式上的发言,等等。我认为,在符合学校教学规范和要求的情况下,线上教学实践方面的改善途径是敞开的。

上述有关如何看待目前线上教学中遇到的暂时困难的想法,纯粹是也参与本学期本科教学的我本人的尝试性思考,或许不能完全解答同学们的所有问题,但至少可以引发大家进一步思考——问题和思考本来就是哲学的要务。我衷心希望通过教学实践的进一步调适,以及老师和同学们不断的献计献策,线上教学的困难会越来越少,教学效果会越来越好。最后犹豫是否要放上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个说法——“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觉得就线上教学模式下如何教学相长而言,这也算适用,还是放上吧。

网络授课对于我们已经习惯了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基础是一个挑战。相信有些同学有所了解,国外一流大学不少课程的质量不低,每个学期的学分不算多,但是相伴而来的是每门课程的阅读量、作业量也不少,这样可以确保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对于这门课程知识和方法的掌握,是牢靠的、有水准保障的。这次网课是我们是一次倒逼,要求教师需要把课前课件再一次梳理准备做好、同学们提前阅读了解相关材料和观看视频,这是挺好的一次刺激,只是在同学们学分过多的情况下,反而觉得压力过大、贪多嚼不烂。一方面争取主动调整心态,准备更加充分的时间做课前准备;另一方面也稍作调整,减少学分数量,更多关注自己所学知识的质量。

很多课程保持较高质量的一个前提在于良好的师生互动、妥当的师生人数比。在目前网络授课的条件下,良好、即时、包含丰富表情和学习状态反馈信息的师生互动较难保证,更易使得老师觉得课堂气氛不佳、经常遭遇冷场,可能也会使同学觉得为了讨论而讨论,意义不大、效果不佳。在这个过渡过程,确会有此情况。从操作上,或可与老师商量,如有必要,多分几个微信群,每个群有助教或学生负责人主持,老师巡视各群回应,在做好预习准备的前提下,减少讨论人数、提升讨论质量,将精华观点对话合集整理发在课程大群中,以便各组之间知晓。

网课体验面面观

从敞亮的教室到居家上网课

从三尺讲台到初入直播江湖

变的是学习方式

不变的是认真严谨的求学态度

在足不出户步不满百的日子里

愿每一位学子严格要求自我的步伐从不停歇

行不由径,反求诸己

愿战疫胜利号角响起的那一天

士别三月,当刮目相看

采访丨岳泽民 蒋雨语 邓红霞

调研问卷丨隋艺菲

文案丨隋艺菲

制图排版丨隋艺菲

责任编辑丨蒋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