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周一谈治学首页  学生园地  周一谈治学

第128期丨才清华:有感而发,寻找自己做文章的“缝隙”

时间:2020-04-28

才清华: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哲学博士。上海市浦江人才,入选复旦大学卓学计划。主要研究领域为魏晋玄学、先秦道家,近年研究主要聚焦中国哲学中的语言哲学问题,道家思想在海外的传播、发展与研究。曾参与多校访问学者项目,任职期间兼任哲学学院院长助理、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副主任等职务,参与本科生课程思政、2+X培养方案等多项改革。主讲本科生专业课《老子》、《汉晋隋唐哲学》,通识核心课《老子导读》,全英文课程《先秦道家与墨家》、《中国古代思想》。

Q1、论文的选题及扩展

在学习过程中,许多课程和学术项目都有论文写作的要求。但是当同学们面对一个较为宽泛的主题范围时,往往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老师能否谈谈在面对一个较为宽泛的主题范围时如何能确定论文的选题呢?

关键词:有感而发寻找自己的“缝隙

在一个比较大的范围内确定论文主题时,最重要的、支撑你完成这篇论文的是有感而发,有感觉的东西才能写得下去。但这个“有感而发也不是随意的、漫无边际的,而是有一定基础的,只有在你自己阅读文献、对相关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才能找到你有感而发的方向。

1.跟随自己的第一感觉

细读文献是有感而发的开始。我在课堂上经常提到“怎样去面对一手文献和二手文献,一直强调对文本本身的最原初感觉,这也可以说是有一定的直觉性的成分吧。我们要想方设法保护自己对文本的第一感觉,不轻易地去否定它,尤其是不会因为觉得自己的想法奇怪、不合主流就轻易地去否定。所以,这某种程度上也是对自己能否形成独立的观点、能否真正做到不人云亦云的考验。那么应该怎样去保护自己的这种感觉呢?主要就是不要轻易受二手文献影响,不要因为困难、读不懂文献就快速地转向二手文献,以至于让二手文献的观点左右了你自己的一些观感,这是本末倒置的。当你需要确定一个主题、需要找到有感而发的那个“的时候,重要的还是直面文本本身。哲学的文献确实比较难懂,这就需要反复去读、去琢磨。

再具体一些,直面文本之后我们应该怎样去发现问题呢?这需要推敲字眼,从文献的细节着手去想问题,尤其是文本中与常识理解不同的地方。为什么在这样的语境中要讲这样的话?我们就要去追问背后的考量和所针对的东西。当你沿着这样的思路,从表面上貌似没有问题的方向去查找,就可能会发现一些问题,尤其是在大家想当然的地方或者是与常识理解不同的地方,例如《老子》、《庄子》中就有很多这样的表述。《老子》第三章中说“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我们就可以设问:怎样能够真正地实现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老子》说这些是在主张愚民吗?总之,我们要落实到文本的每个细节之中,推敲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功夫。

所以,发现一个主题首先要有自己的感觉,依据这个感觉去自己设问,再自己去寻找答案。我们经常强调写文章不论长短都要有“问题意识,但是大家可能就会想问题意识从何而来。其实问题意识就是你跟着自己的感觉,去寻找一个成问题的问题,再尽自己的努力去解决这个问题。

2.寻找自己的缝隙

在读文本的过程中也需要阅读二手文献,了解已有的相关研究,这当然是不排斥的。但是怎样面对二手文献,怎样将这些文献作为参考性质的东西去使用?我们要去摸索那个分寸。这需要长期的训练积累,自己去寻找这样的感觉,在这里没有一个具体的规则,因为每个人的方法可能都是存在差异的。

比如我们说“问题意识,从文本本身来看这好像是一个问题,但我们还要考虑:别人是否已经有了相关结论,别人已经在这方面做了些什么,我们是不是已经没有可做的空间了。这时就需要查找二手文献。所以查找二手文献并不是一个漫无目的的事,二手文献的利用需要沿着你的问题。比如说,可能很多人已经讨论过某一个问题,但是这些讨论可能在某些方面还不够、还存在着问题,或者还可以在其他的视角去看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从而对前人的理解有所补充。所以我们要在对二手文献的整理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做文章的“缝隙

其实创新是很难的一件事。创新是可能的,但创新能否成立也是需要论证的,关于我是否做到了“创新,仍然有赖于对文本过往相关研究的全面把握和理解。完整的、成熟的学术论文并非一蹴而就,应该是循序渐进的积累和不断的练习。想要求本科生能一下子写出很成熟的论文,恐怕要求高了。但是本科阶段起码应该学会如何做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寻找问题的基本功,它通常包含“两个部分。文献的“并非直接的、原封不动的引用,而是用简洁扼要的话把要引述的观点概括出来,且要概括得尽量准确,不能误解或歪曲别人的意思。文献的是指:我知道别人是怎样理解的,而我能够对这个理解做出恰当的评论,并进而引出自己的观点。

3.小结

所以选题过程中,一是遵循自己的感觉,二是根据二手文献,把握研究进程,在里面找到自己可以做文章的缝隙。有的时候看似大家都做了很多研究,似乎已经找不到缝隙了,但我觉得也不尽然,有时取决于你下功夫的多少。

另外就是同学们在选学年论文或者毕业论文题目的时候,对主题是完全没有限定的。我的建议是:从大的流派,大的思想家着手。因为很多最重要的概念、议题往往是在这些主要流派、大的思想家那里呈现得更充分。其实这种做法也会让你具备某种基本功。有些同学可能会想选择一个很小的流派或人物来做,因为这方面的研究很少有人做,就很容易产生“新意,做起来就相对简单。这并不是不可以,只是这样的工作最好是放在后面。最好是当我们在对某个学派、学派中的主要代表人物的框架有了较为整体的把握之后,再去选择小人物。为学最初的阶段首先是要对这个流派有一个整体的了解,而这主要是体现在这个学派大的思想家中。这样的整体把握,对于你之后去做小人物的研究是会形成关照的。

Q2、对于论文题目的大小,我们应该怎样进行取舍呢?

关键词:“小题大做

之前说从主要人物着手,这是一个大的范围,但是论文的题目必须要小,需要“小题大做例如,可以仅从对某段非常具体的文本的理解出发去尝试关联其它文本,这样就是从小到大的一个过程。《老子》课上,我经常会提到很多的关键表述,如“无为自然不敢为”“不言”“不争处下”“守柔等等。我会提醒同学首先去琢磨这些表述之间有什么内在关联。比如从《老子》的无为入手,我会看到无为不争的关系,不争似乎可以作为无为的一个注脚,或者无为不言无为不敢为的关系。通过这样的方法,最终你或许可以构建起一个自己理解文本的框架。总之,我的建议是从小的切口入手去关照一个更大的背景,也就是说,你所选的这个小的切口是否能够通往更大的图景。

Q3、在选定了一个相对较小的切口之后,我们应该怎样沿着这个选题进一步延伸展开,构思文章的思路呢?

关键词问题先行,述评展开

切口就是一个大的方向,但落实到文字中就像建筑图纸一样,是一个具体的框架。这就需要有一定的步骤。

我觉得首先重要的是点题,即题目为什么重要。问题先行,在最前面概括性地表述问题、设置悬念。你可以想象如果你自己作为一个读者,怎样能够让读者有兴趣读下去所以最开始就要说明我要研究什么问题,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为什么我的这个问题很重要,要想方设法引领读者继续读下去。

其次,对于“为什么我的这个问题非常重要,要做的工作也就接着展开。有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说出问题的重要性,一方面又引出接下来需要怎样去做。当然具体的问题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但重要的是要注重文本,要让文本为你提出的问题去服务。

Q4、在对主题进行延伸和拓展的过程中,如何能够更好地运用“比较这一方式?

关键词:对双方都有很好把握

比较其实就是一种拓展,成功的比较需要对比较的双方有很好的把握。比较的方法也不能一概而论,需要面对问题本身,去思考应该怎样开展比较以及所探究的问题是否需要通过比较的方式去深化。

我们首先需要考虑双方是否具有可比性,也就是比较的“合法性,也就是参与比较的双方是否具有可比性其次,我们还需要考虑比较是为了什么。我们经常提到中西比较,但是我们通过比较是想要得到什么呢?只是直观地指出相同或不同的地方吗?仅停留于这种表层的比较是不行,更重要的应该在于你所看到的不同也好,相同也罢,它们究竟“意味着什么?比较需要这样的关照,这样它才会对问题的深化才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Q5、跨学科的视角也是非常重要的,请问老师怎样才能在选题的拓展过程中更好地运用跨学科视角呢?

关键词:多元理解跨媒介

其实,我们现在所有的学科都是现代区分开来的。当然这样的区分有利于我们研究更深入、细致,但这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那就是我们的知识很容易存在“盲点:对一个问题展开思考的时候,我们会按惯性从一个我们极为熟悉的角度着手,然而,我们越是对我们熟悉的习以为然,就越易忽视盲点。

不同学科所提供的是不同的视角和方法,综合越多的视角越能够取得对一个事物的更为多元的理解。对此,就我个人经历而言是有一些体会的,在香港科技大学读硕士和博士期间,我所就读的人文学部是一个多学科聚集的学部,学部总共有哲学与宗教、历史与人类学人类学、语言学与文学三个大的组别。我们的课程要求我们必修其他学科的课程,做助教也会有机会被派到其他专业老师课上,所以我们是被很自然地充分暴露于一个跨学科的环境。这个环境能够让你很随意地就了解到各学科一些前沿的研究、代表性的学者,因为你每天就跟来自其他学科的同学生活、学习在一起。只要你有兴趣去了解,就总有了解的途径。

除了“跨学科以外,还有一个就是跨媒介。比如,我们是不是也可以从图像化的资料出发,将图像与我们所熟悉的思想结合起来,说不定会产生有趣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