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编委会主任:
江怡 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名誉理事长
尚杰 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理事长
编委会委员:
(由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常任理事担任,按姓氏笔画排列)
丁立群、马寅卯、王路、刘杰、朱志方
江怡、杨大春、余平、张庆熊、张再林
李国山、尚杰、姚大志、陆杰荣、陈春文
陈嘉明、周柏桥、欧阳谦、倪梁康、郭大为
郭贵春、顾肃、童世骏、韩震、靳希平
主编:
张庆熊、孙向晨
编辑部编辑:
孙小玲、叶晓璐、刘剑涛、王聚、王春明
合作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目录
序言(张庆熊、孙向晨)
本辑《现代外国哲学》收录的稿件大致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政治哲学和伦理学,(2)现象学和诠释学,(3)审美与文化研究,(4)书评与访学侧记。我们按照这一秩序编排目录。其中,政治哲学和伦理学的文章的论题较为集中,主要讨论公平正义问题,并联系到人性、人的能力及社会制度。我们把两篇有关康德的文章放在前面,不仅仅因为时间上的顺序,而且也考虑到学理上的贯通。在中国学界,习惯于把黑格尔以后的西方哲学称为“现代西方哲学”。确实,黑格尔是欧洲近代体系哲学的巅峰,黑格尔以后的西方哲学呈现转向性的变化,如“实证的转向”“语言学的转向”“现象学的转向”等。然而,这些转向大多着眼于认识论和方法论;从政治哲学、历史哲学和伦理学的角度看,变化则没有那么明显。我们今天讲述分析哲学,从弗雷格、罗素和维特根斯坦谈起;讲述现象学和诠释学,从胡塞尔、狄尔泰和海德格尔谈起;讲述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从索绪尔和列维-斯特劳斯谈起。但是谈当代的政治哲学和伦理学,则很难绕开霍布斯、康德和黑格尔等近代哲学家。罗尔斯的《正义论》、汉娜•阿伦特的《反抗“平庸之恶”》、阿马蒂亚•森的《正义的理念》、纳斯鲍姆的《寻求有尊严的生活——正义的能力理论》等当代反响强烈的政治哲学和伦理学的论著,都是从评述康德等近代哲学家有关政治和伦理的观念入手的。本辑把有关阿伦特、阿马蒂亚•森和纳斯鲍姆的论政治哲学和伦理学的文章放在康德的相关文章之后,可以看到这些哲学家之间思想上的脉络关系。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当今社会的历史依然是启蒙运动以来现代化进程的一部分,所谓“后现代主义”并不意味现代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而是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哲学的反思。
纵观西方哲学史,从哲学是“爱智慧”这一核心主题看,2500年的哲学史一以贯之,说其为“柏拉图的注脚”不为之过。从社会发展的历史看,确实存在古今之变,从以神为中心的教会主导的中世纪社会,经启蒙运动发展到以人为中心的民主法制的世俗社会;期间,政治哲学、历史哲学和社会哲学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发展最快的则是科学技术哲学,如果不紧追前沿的科学技术知识,一眨眼就会感到自己落伍了。当今的神经心理学、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深刻地影响了认知科学,而大数据时代的信息互联和人工智能对社会经济和人的生活方式产生令人料想不到的深刻变化。本辑《现代外国哲学》刊载了一篇有关神经现象学的文章,对这一领域内的新发展做了评述。我们希望以后能多接受这类稿件,多发表有关科学技术前沿研究的哲学文章。
提到外国哲学,当然不仅仅指欧美哲学,日本、印度、中东等地的哲学也应包括在内。本辑收录“‘唯识’与‘名言’——论唯识学有关意识与语言关系的基本思路”一文,揭示了古代印度的唯识学早就注意到语言与意识的关系,其中“名身”“句身”“文身”这类译名现代已经不通用了,但对理解语言学、逻辑学和认识论的发展史依然意义重大。
哲学的观点是多元的,但哲学以理性论证的方式阐述自己的观点,这使得哲学的思想能在论辩中得到提升和发展,这是“哲学”不同于“意见”的地方。哲学有众多的流派,对世界、对人生、对社会阐发不同的看法,即便对于同一事件和文本也会有不同的理解,正是这种多样性活跃了思想,激发了创新思维。本辑收录了几篇对某些流行的哲学观点进行商榷的文章,今后也欢迎这样的文章,只要这些文章言之成理,提供论据和进行有效的论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