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图书推介首页  图书资料  图书推介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总第30辑)

时间:2024-02-07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

(总第30辑)

图片

1

集刊信息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是由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丛刊,现已被收录为CSSCI来源期刊(集刊类),自2020年起每季发行。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以关注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最新动态,加强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交流与合作,促进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发展为宗旨,立足于哲学,倡导从社会学、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伦理学、宗教学、人类学、心理学、美学和文艺批评等交叉学科的角度展开对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


本刊第30辑已于2023年9月正式出版,共收录16篇学术论文、3篇译文,并按类划分为三个主题:“阿尔都塞的斯宾诺莎渊源及其影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和“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本期推送将简介该辑目录与文章摘要。欢迎海内外学者向《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投稿,投稿邮箱:marxismreview@fudan.edu.cn。



2

目录


一、阿尔都塞的斯宾诺莎渊源及其影响

论七十年代阿尔都塞对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  /王行坤

绝对域理论和意识形态的镜像复制结构——阿尔都塞1967年的意识形态理论探索  /刘敏达

论阿尔都塞的历史时间性批判  /赵明哲

什么是意识形态的“外部”?——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中的个体问题  /侯春晓

论普兰查斯对阿尔都塞“ 相对自主性”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王亚宁

斯宾诺莎的唯物主义:《伦理学》 部分附录绎读  /皮埃尔·马舍雷 著 赵文 译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破解例外状态——再考察施蒂纳无政府主义  /林钊

再论马克思对异化四个规定的“演绎” /彭晓涛

“人-神”与“神-人”:对观费尔巴哈与克尔凯郭尔的 批判  /冯争

感性直观与中介之间的意识形态批判——论马克思对费尔巴哈与黑格尔的跨越性批判  /潘裕文

费尔巴哈的特征  /布鲁诺 • 鮑威尔著  毛林林译

费尔巴哈与批判理论的哲学  / 让-菲利普•德兰蒂著丁闻望译


三、马克思思想再阐释

资本主义空间本质的政治经济学解读——大卫·哈维的“三重空间”理论及其价值影响  /冉璐

现代社会的二重属性及其辩证关系——雅克·比岱“元结构”视域中的阶级关系理论  /王一成

从生态批判理论到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论威廉·莱斯对马尔库塞生态批判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李珍 黄飞瑜

何为虚在:从德勒兹到梅亚苏与布莱恩特的思想暗线  /苏丹

事实与规范的和解:论弗斯特对罗尔斯的建构主义的彻底化  /林靖宇

凯·尼尔森的“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批判——基于对情境主义视角的反思  /谢雨滢

关于特雷尔·卡弗的“差异论”的再反思  /竭长光 乔虎


3

摘要

图片

一、 阿尔都塞的斯宾诺莎渊源及其影响


论七十年代阿尔都塞对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


王行坤


【摘要】晚期阿尔都塞除了提出“相遇的唯物主义”或“偶然的唯物主义”的哲学家形象之外,还有另外一个遭到忽视的形象,那就是在七十年代探索社会主义的理论家。本文着重考察 1976—1980 年阿尔都塞的理论 政治著作,分析其在回应法国共产党二十二大(1976 年)抛弃无产阶级专政这一政治举动的过程中,如何探索并发展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理论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虽然针对的是法共二十二大以及“欧洲共产主义”所代表的路线,但阿尔都塞在这一时期的著作涉及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相关的诸多理论问题,深化了关于社会主义理论的讨论。最后本文指出,阿尔都塞混淆了社会主义工资与资本主义工资,在一定程度上误解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这也让其理论存在一定缺憾。


【关键词】阿尔都塞;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机器;资产阶级趋势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



绝对域理论和意识形态的镜像复制结构——阿尔都塞 1967 年的意识形态理论探索


刘敏达


【摘要】本文试图通过探讨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一般”理论以回应利科式的对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代表性批评。在第一节中本文将展示并澄清阿尔都塞不同时期但内在一致的意识形态一般理论。在第二节中,本文试图说明在 1967 年的文本《论费尔巴哈》中,阿尔都塞就经由对于费尔巴哈的“绝对域理论”的阐释建构起了比较成熟的意识形态一般理论,这一理论以“镜像复制结构”和“中心化移置”两个小结构和“臣服/ 保证”效应为内容。在第三节中,本文将说明尽管《论费尔巴哈》中的意识形态一般理论并无实质变化地发展到了阿尔都塞的晚期文本,阿尔都塞弃用费尔巴哈而依赖斯宾诺莎的原因在于费尔巴哈哲学只能提供一种“单层”的意识形态理论。


【关键词】镜像复制结构;中心化移置;意识形态理论

(作者单位:巴黎第八大学)



论阿尔都塞的历史时间性批判


赵明哲


【摘要】本文试图重新梳理阿尔都塞对历史时间性的批判。阿尔都塞试图通过批判既有的“历史时间性”概念,来提供一个恰当的时间性与时间框架。这一理论工作可以分为三个步骤:第一,他提出对黑格尔历史主义的双重批判,既指出了黑格尔错误的时间性概念,并颠倒了历史概念与时间性概念的理论依存关系,阿尔都塞从而提出应从对历史变化的时间性概念与时间框架;第二,他通过重解斯宾诺莎关于个别性与普遍性关系问题的讨论,发掘生产方式对历史变化中个别事物的根本性的塑形作用。阿尔都塞从而基于复数性的生产方式概念得出以复数时间性为原则的、复杂的、非线性、具有主导结构的时间框架;第三,考虑到生产方式概念需要进一步的统续性保证,在超越斯宾诺莎“永恒性”概念的基础上,阿尔都塞及巴里巴尔在再生产理论中落实了新的时间性概念的统续性要求。


【关键词】历史变化;时间性;生产方式;再生产;统续性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什么是意识形态的“外部”?——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中的个体问题


侯春晓


【摘要】阿尔都塞认为,意识形态在整个历史范围中无处不在并且永远不变,个体就生活于这种无历史的意识形态当中中。作为“内部”的意识形态意味着,个体与实在世界的关系被大小主体之间的双重镜像结构所中介,同时由于这种镜像结构仅仅是小主体的“自我反映”,意识形态就因此构成了封闭的“内部”。然而,阿尔都塞并没有否认意识形态之“外部”的存在。论文将探讨德勒兹对斯宾诺莎哲学中的“样态的存在”以及莱布尼茨哲学中的“单子”的解读,指出意识形态的“外部”意味着个体在自身的有限存在之中进行表现世界的活动。


【关键词】意识形态;外部;样态;单子;个体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论普兰查斯对阿尔都塞“国家相对自主性”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王亚宁


【摘要】国家的相对自主性问题是二十世纪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一个重大课题。根据阿尔都塞,国家的相对自主性指的是政治上层建筑具有相对于经济基础的自主性,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具有相对于镇压性国家机器的自主性,并且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之间亦是相互独立的。普兰查斯在继承阿尔都塞结构主义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生产方式的历史考察和对葛兰西霸权概念的借鉴与改造,将相对自主性规定为资本主义国家特有的一种属性,认为资本主义国家自主性除了指政治上层建筑具有相对于经济基础的自主性外,还指国家相对于权力集团和霸主派别的自主性,阶级斗争会影响国家自主性的程度。从而推进了国家相对自主性理论的发展。


【关键词】多元决定;相对自主;阶级斗争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斯宾诺莎的唯物主义:《伦理学》第一部分附录绎读


皮埃尔·马舍雷 著 赵文 译


【摘要】阿尔都塞在 1982 年撰写了一部“相遇唯物主主义的潜流”的哲学文本,在那里,阿尔都塞勾勒了“斯宾诺莎以及马基雅维利、霍布斯、卢梭、马克思,还有海德格尔和德里达” 等所代表的一个“无名”的哲学传统,一个否定目的论的“唯物主义”传统。但是,颇具症状性的是,阿尔都塞在论述这个传统时,用适当的篇幅谈论了这些哲学家,唯独未对斯宾诺莎做任何实质的评述,仿佛斯宾诺莎是阿尔都塞默认的一个参照框架似的。


这一症状也体现在阿尔都塞本人的整个哲学生涯之中。20 世纪60 年代阿尔都塞在《自我批评材料》中承认了他的马克思主义阐释方式与斯宾诺莎哲学的关系;同时期阿尔都塞在阐释马基雅维利的政治哲学时总是同时提及斯宾诺莎,而在《论再生产》这部写作于 70 年代的著作中,意识形态的物质性几乎直接转译了斯宾诺莎的身体 心灵学说,但是,直到晚年思考“真正的唯物主义”或“相遇唯物主义”的潜流,阿尔都塞始终并未系统地说明过什么是斯宾诺莎的唯物主义——甚至在思想自传《来日方长》中,阿尔都塞虽然单辟“斯宾诺莎”一节,但主要是谈论马基雅维利。


这一症状恰恰意味着斯宾诺莎为阿尔都塞提供了某种“总庇护”(艾蒂安·巴利巴尔语)。这里选取的马舍雷对斯宾诺莎《伦理学》第一部分附录的解释完全证明了这一点。皮埃尔·马舍雷是阿尔都塞的弟子和亲密合作者之一,20 世纪 60 年代即加入阿尔都塞策划并主持的“SPINOZA”理论小组,并参与了“阅读《资本论》”的撰写活动。正如马舍雷所解释的那样,斯宾诺莎在十七世纪的哲学语境中已经提出了“理论的反人道主义”、“历史作为无目的的过程”、“意识形态的异化本质”等命题。本文选自马舍雷《事物的自然:斯宾诺莎〈伦理学〉第一部分导读》(Pierre Macherey, Introduction à l’éthique de Spinoza: La premières partie, la nature des chose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2011)

(译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图片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破解例外状态——再考察施蒂纳无政府主义


林 钊


【摘要】在《政治的神学》中,施米特以例外状态揭示了现代政治的神学机制,并指出无政府主义从反神学出发而回到神学。不过,施蒂纳却没有陷入这个“奇怪的悖论”。施蒂纳通过对费尔巴哈本质主义的批判,比施米特更早指出了自由主义解放面具下的神学本质。与施米特试图用例外状态恢复国家的绝对权威相反,施蒂纳的无政府主义以彻底的无神论消解一切权威以及作为其根源的“固定观念”。例外状态是对秩序的重置,但利己主义者向往的是“暴动”而非“革命”,即反抗一切安排而不试图建构。从施米特的视角看,决断例外状态之所以是政治的本质,是因为人的自然状态就是战争,而施蒂纳以“利己主义者联盟”瓦解了国家,也开辟了超越战争状态的可能。


【关键词】例外状态;政治神学 ;无政府主义;无神论;利己主义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再论马克思对异化四个规定的“演绎”


彭晓涛


【摘要】如何理解马克思对异化的四个规定左右着学界对费尔巴哈和黑格尔的认识。传统上或者将它们看成费尔巴哈和赫斯思想的混合物,沾染了人本主义哲学的色彩,或者认为它们具有早期黑格尔承认哲学的结构,坚持马克思直接衔接着黑格尔。论文在黑格尔行动哲学中对马克思的四个规定进行定位,认为马克思借助费尔巴哈的“类存在”概念对黑格尔的行动哲学进行了唯物主义改造,在现实财产权的基础上批判了黑格尔为现代政治所作的辩护;与此同时,费尔巴哈对感性个人的抽象规定也被马克思展开为人类学的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论文认为马克思对异化的四个规定存在较为严格的演绎关系,是青年马克思在继承和批判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基础上内生出来的思想逻辑。


【关键词】异化;行动哲学;类本质

(作者单位:天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人-神”与“神-人”:对观费尔巴哈与克尔凯郭尔的宗教批判


冯 争


【摘要】人神关系是费尔巴哈与克尔凯郭尔宗教批判的要义所在。如果说费尔巴哈试图以人取代神,是谓“人-神” ( the man-god),那么,克尔凯郭尔则坚信上帝道成肉身,是谓“神-人” (the God-man)。费尔巴哈立足于“类”来解构宗教,并将神学倒置为人类学,他认为把上帝拉下神坛,就可以恢复“人”的至上性。克尔凯郭尔通过对费尔巴哈宗教批判的镜像式批判,在永恒的视角下重新审视个体生存与信仰的关系,并敏锐地察觉到失去信仰与永恒的人所面临的忧惧与焦虑。费尔巴哈与克尔凯郭尔尝试以神圣性的、无界限的、无条件的爱来消融现实的冲突与不平等,然而,由于远离了现实的冲突、苦难,其畅想终究只是一场思想范围内的幻想。


【关键词】费尔巴哈;克尔凯郭尔;宗教批判;信仰;生存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感性直观与中介之间的意识形态批判——论马克思对费尔巴哈与黑格尔的跨越性批判


潘裕文


【摘要】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接受与批判同时意味着他对黑格尔的批判与接受。费尔巴哈认为德国宗教和思辨哲学的症结在于其提供的中介过程是形式的,只能自我封闭在思维中而无法真正触及感性存在包括人本身,要破除这种意识形态就要采取感性直观的方式。马克思在此基础上批判黑格尔哲学和研究政治经济学。通过政治经济学,马克思认识到市民社会普遍且必然地具有一个中介的结构,并且它只能以抽象的形式运作,因此费尔巴哈式的直观实际上是无法透视市民社会的。马克思重新理解和吸收了黑格尔的中介辩证法,并对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做出了批判。在感性直观与中介的视差中,马克思发现不同观念范畴的争辩其实是社会运作的效果,这开辟了历史唯物主义批判意识形态的道路:通过追溯意识形态的起源来揭示社会运作的机制。


【关键词】费尔巴哈;黑格尔;感性直观;中介;辩证法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费尔巴哈的特征


布鲁诺·鲍威尔 著 毛林林 译


(译者单位: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费尔巴哈与批判理论的哲学


[法]让-菲利普·德兰蒂 著 丁闻望 译


【中文摘要】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传统的一个特征是,它始终把哲学反思看成其总体方案的核心组成部分。的确,这一传统所保持的核心的一致性源于这样一个事实,即若干关键的哲学预设为该传统内的数代思想家所共享。这些预设构成了一个基本的 “ 哲学矩阵”(philosophical matrix),它的主要目的是使一种“理性批判” (critique of reason)得以可能——它是现代社会批判的核心,同时强调合理性(rationality)的集体性的、被历史性地安放的和被自然主义地奠定的性质。在这个矩阵中,费尔巴哈的地位只是相对次要的。本文旨在表明,从费尔巴哈那里获得的批判理论比乍看起来要丰富得多。第一节指认了法兰克福学派的核心著者共有的关键的概念特征。它们标志着一个从康德经由黑格尔到马克思的集体主义的和唯物主义的转向。这个转向在费尔巴哈对于主体的“主体际性”和社会性的依存关系的强调中得到了很好的理论刻画。然而。费尔巴哈的决定性的哲学贡献在于他对于主体际性的“感性的” 模式的坚持,即,坚持主体以形成他们的能力为目的的对他者的依存关系不仅通过语言和其他符号形式得到中介和表达、而且首先通过具身性得到中介和表达这个事实。费尔巴哈的这种“感性主义” (sensualism)是一种内涵丰富的、原创性的哲学立场,它并不能仅仅被消解在马克思版本的唯物主义之内。在第二节和第三节中,我强调了费尔巴哈的感性主义在批判理论的两个领域中的遗产:其一与批判理论家始终在运用的、从“哲学矩阵”之中产生的批判性认识论相关;其二与用以推进批判方案的哲学人类学中的主张相关。费尔巴哈的感性主义——他对于认知和行动的具身性维度的坚持——代表了一种颇有裨益的资源,它可以抵制批判理论将其理性批判中的基础转变为一项狭隘的理性主义事业的趋势。


【关键词】费尔巴哈;批判理论;法兰克福学派;康德;黑格尔;马克思

(译者单位: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图片

三、马克思思想再阐释


资本主义空间本质的政治经济学解读

——大卫·哈维的“三重空间”理论及其价值影响


冉 璐


【摘要】社会理论“空间转向”思潮发生以来,空间概念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但在名目众多的空间概念中,理论家们始终未能就空间的本质内涵达成一致。究其根源,理论家们对空间本质的思考大多停留于抽象和一般层面,缺乏对空间本质的历史性考察,尤其是对资本主义空间形式的具体探讨和本质解剖。哈维的“三重空间”理论则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这一空缺。他借助马克思《资本论》的相关理论资源,对资本主义空间的本质内涵做出政治经济学剖析,揭示空间与社会过程的内在关系,指认资本主义空间的历史性、关系性与抽象性特征。这一理论不仅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厘清空间概念的本质,也为解决中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空间问题提供了有益启示。


【关键词】空间;社会过程;三重空间;历史性;关系性;抽象性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现代社会的二重属性及其辩证关系

——雅克·比岱“元结构”视域中阶级关系理论


王一成


【摘要】比岱把现代社会的建构过程视为从“元结构”到“结构”的辩证转化过程,即从理想性的交往契约关系倒置为剥削压迫的阶级关系。它包含两个理论质点:其一,在抽象结构层面,现代社会的阶级关系存在于市场与组织双重中介的相互作用之中,而非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论证的从市场逻辑到资本逻辑的简单过渡;其二,在阶级主体层面,现代社会的阶级关系表现为统治的二重性和雇佣劳动的二重性,因而现代阶级斗争是所有权资本、资质资本与基础阶级之间的“三方游戏”。基于此,比岱提出了一种从资本逻辑与权力逻辑相互联结的视角透视现代社会本质依据与运作机制的现代性批判理论。清晰梳理比岱“元结构”视域中的阶级关系理论,既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解读的复杂性视角,也可以加深对马克思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深层理解。


【关键词】雅克·比岱;元结构;现代性批判;阶级关系;二重性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从生态批判理论到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论威廉·莱斯对马尔库塞生态批判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李 珍  黄飞瑜


【摘要】作为第一代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威廉·莱斯向来被认为为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架起了桥梁,而他的老师马尔库塞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的作用常常被忽视。实际上,莱斯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与发展了马尔库塞的生态批判理论,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莱斯对生态危机的归因受到马尔库塞心理分析法的影响;第二,莱斯把马尔库塞虚假需要理论发展为需要理论;第三,莱斯把马尔库塞人与自然的双重解放理论发展为和解理论。马尔库塞的生态批判理论影响了莱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走向,助力其构建需要理论,形塑了他的自然观。基于此,学界应该更加重视马尔库塞生态批判理论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当中的理论效应。


【关键词】生态批判理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自然控制论;需要;解放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何为虚在:从德勒兹到梅亚苏与布莱恩特的思想暗线


苏 丹


【摘要】欧陆哲学近年来的思辨转向与实在论转向,使人对世界的认识在主体哲学没落之后呈现出新的样态。自德勒兹的《差异与重复》起,主体与物消融在强度差异运作过程中。这一消融过程呈现出德勒兹本体论的两个面向:生机性与复多性。梅亚苏的思辨唯物论与布莱恩特的物导向本体论,分别批判地继承了德勒兹的生机性与复多性,由此开创了对世界的新的思考。尽管梅亚苏与布莱恩特在互相反对的同时,又共同反对着德勒兹,二者的思想却仍然延续着德勒兹的虚在概念。在三位思想家那里,虚在作为主体大厦倒塌之后的世界潜流,对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具有不可估量的破坏性与重构力量。


【关键词】德勒兹;梅亚苏;布莱恩特;虚在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事实与规范的和解:论弗斯特对罗尔斯的建构主义的彻底化


林靖宇


【摘要】弗斯特是法兰克福学派第四代学者的代表。作为哈贝马斯的学生,他基于商谈理论发展出一套能与罗尔斯相互竞争的正义理论。罗尔斯借助建构主义方法复兴了契约论。为了避免独白式的先验建构,他需要借助契约论中的原初状态设定来保留建构的社会性维度。弗斯特认为,由于原初状态引入了过多实质性内容,从而使得罗尔斯的建构主义无法做到彻底的程序性,因而无法规避始终困扰着契约论的事实与规范之间的割裂。弗斯特则借助普遍语用学而将虚拟的共同体转变为现实的要求理性理由的证成共同体,从而将原初状态设定转变为内在于具体证成过程中的对于好的理由的反事实性要求,从而实现了建构主义的彻底化。这一改进使得他的正义论能更好摆放事实与规范的关系。


【关键词】弗斯特;罗尔斯;建构主义;证成;事实与规范

(作者单位:耶拿大学社会学系


凯·尼尔森的“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批判

——基于对情境主义视角的反思


谢雨滢


【摘要】凯·尼尔森不同意将马克思主义非道德化的主张。不过他的解决路径是为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一种情境主义的解释模式,声称情境主义的方法论可以在保障历史唯物主义科学性的同时,又为道德的可能性、普遍性提供合理解释。情境主义以一种承认道德社会学的叙事方式区分了道德和意识形态的不同,把道德来源建立在特定情境的客观条件和主体需要的相互关系上,提出“道德公理” 和道德进步的观念,一定程度上触及了马克思主义新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高度。但是,情境主义的主要问题是采用了知性分析法代替了历史辩证法,缺少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否定性、超越性的准确把握。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辨析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同境界,在实践活动的动态历程中评判道德,区分道德的客观必然性与价值合理性、未来社会的道德理想等,才有助于我们更系统、更科学地建构马克思主义道德观。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意识形态;情境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于特雷尔·卡弗的“差异论”的再反思


竭长光  乔 虎


【摘要】特雷尔·卡弗的“差异论”在对马克思恩格斯学术思想关系问题的理解上存在误区。首先,卡弗所认为的在唯物主义的理解上恩格斯与马克思是相悖的这一观点,是以对恩格斯的唯物主义思想的误解为前提的。其次,卡弗之所以指责恩格斯在1859 年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评论中“发明”了唯物辩证法并将之强加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是因为他忽视了马克思对恩格斯撰写书评的确切要求以及没有真正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辩证方法。最后,恩格斯所阐述的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旨在强调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方法的唯物主义性质,与作为叙述方法的“普照光”法不存在矛盾。


【关键词】卡弗;差异论;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