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图书推介首页  图书资料  图书推介

PSA&复旦哲院联合主办:《青策充电站:策展与艺术哲学工作坊实录》

时间:2021-10-08


书本信息

主编:孙向晨、龚彦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年月:2021年5月

ISBN:9787542672766

联合主办: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分辑作者

孙原:艺术家需要策展人吗?

张双利:论文化工业的意识形态功能

翁子健:中国当代艺术展览的历史(1989-2008)

鲁明军:策展及其能动性与政治力

沈语冰:艺术批评写作的伟大传统及其危机

比利安娜•思瑞克:策展及其紧迫性



序 

2020年1月,复旦大学在哲学学院内成立了艺术哲学系,这是中国第一家艺术哲学系,这背后饱含着我们对于艺术与哲学的真切关注。


早在2018年,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就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合作展开了第12届上海双年展“禹步”的开幕论坛,2020年开幕的第13届上海双年展“水体”,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再度与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合作,进行了跨界的双年展开幕论坛。在艺术家与哲学家的一次次合作中,有相互的欣赏,相互的激荡,也有相互的交锋。艺术与哲学,现代世界寻求自由的两股力量,一起构成了上海当代艺术的一种新面向。因此,我们在青年策展人”培养上的合作——“青策充电站:策展与艺术哲学工作坊”——便也顺理成章。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的沈语冰老师、张双利老师以及后来加盟复旦哲学的鲁明军老师,都在“青策充电站”工作坊上举行了非常深入的讲座。这是一次非常有效的、充满活力的合作,不仅深受学员们的欢迎,也获得了“2019年度全国美术馆优秀公共教育项目”的称号。


哲学与艺术看似离得遥远,哲学是远离感性的理论学科,有着高度的逻辑与概念的要求,艺术则是最为感性直观的,始终离不开对象的呈现,无论是具象的还是抽象的。两件非常远离的工作,事实上却有着极大的热忱,希望能够相互走近。


艺术有强烈的自主性,艺术创造从来无需哲学的介入,把握一件艺术作品也无需哲学的反思;另一方面,任何一个大哲学家大概都不会忽视人类生存图景中艺术的存在,柏拉图如此,黑格尔如此,海德格尔更是如此。艺术家不管其本人如何思想,如何构思,不管艺术创造多么具有个性,多么别具一格,艺术品之为艺术品,从来不是一件私人“物品”,“作品”在艺术史上的地位离不开某种哲学式的思考。艺术批评理论与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每一位艺术批评理论家的背后都站着不同的哲学家,抑或有些哲学家开始直接面对艺术作品。张双利老师讲的文化工业理论,沈语冰老师讲的艺术批评理论以及鲁明军老师的策展主题,无不与哲学思考息息相关;其他讲者的内容也都可以引申到哲学层面上来讨论,正如孙原先生所说,策展人除了第一、二阶的知识,还需要第三阶的知识;翁子健先生讲的“展览史的本体问题”以及比利安娜·思瑞克女士还原上海当年展览的知识生产过程都可以深入到哲学层面来讨论。策展与艺术哲学有着内在的关联。


美学固然是哲学的分支领域,但哲学绝不能只是抽象地谈论美,抽象地谈论艺术;哲学必须有能力自己来面对艺术作品,以哲学的方式来直面具有哲学意义的作品。当代艺术作品也远不是一个“美”字所能涵盖,其意涵深远得多。因此,艺术哲学首先是一个如何让哲学来面对艺术的问题。


就我所理解的艺术与哲学,最为直接的关联可以概括为五个层面首先是艺术中直接呈现出的哲学家与哲学主题,一种可视化的哲学形象。最著名的莫过于拉斐尔的《雅典学院》,夏丹尔的《哲学》,大卫的《苏格拉底之死》,还有高更的《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何处去》,基里柯的《伟大的形而上学家》等;其二是艺术与哲学之间的类比性,研究艺术史的学者经常会提到普桑与笛卡尔哲学的关系,不仅是他们生活在同一个时代而是他们在思想上、在精神上有某种类似性,诸如此类的还有库尔贝与实证主义,莫奈与休谟,塞尚与康德等;其三是艺术自身的发展所提出的哲学性问题,比如图像与观念之间的关系,图像反映观念?抑或图像自身作为观念?对现代艺术来说,在杜尚之后追求图像的绘画何以可能?现成品与艺术品的关系究竟为何?艺术是否已经终结?其四是艺术在人类生存中的位置,如海德格尔对梵高的分析乃至阿多诺、本雅明对艺术在现代社会的批判;其五则是最为根本性的,在中西方艺术背后的本体论预设,为什么西方古典艺术传统总是不断地追求“真实”,而苏轼所代表的文人画却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看似艺术风格的不同,背后有着强烈的不同哲学预设。凡此种种,艺术与哲学之间有着丰富的关联,而艺术作品之于哲学的意义就是由艺术与哲学之间不同的关系所决定。在策展活动中,这些问题会变得特别突出。


必须承认,艺术史面对作品与哲学面对作品是完全不同的。最著名案例就是夏皮罗对于海德格尔评论梵高的批评以及德里达对夏皮罗的反批评。事实上,哲学有其自身理由来面对作品,这会深刻地影响我们对于艺术意义的理解,也会影响我们策展的思路。现代艺术的创作有其自主性,但其意义的生成却有别于艺术的创作。哲学不需要去现场侵扰艺术的自主创作,但现代艺术的意义生成机制却总也离不开哲学的在场。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所说的艺术哲学本质上并不是一种Philosophy of Art,而是Art· Philosophy;一个“of”就有了哲学对于艺术的某种“概括”,这不是哲学该有的企图心;哲学与艺术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艺术·哲学”。这之间的“点”尤为重要,一是以这个“点”表明两者处于两个世界,概念的世界与感性的世界,各有自己的生命力;另一方面,这个“点”又把两者如此拉近,使之能够相互照面,相互对话。


“青策充电站”以其独特的姿态置身于艺术与哲学之间,那个“之间”的“点”也许正是策展人的内在使命。感谢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合作,感谢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龚彦馆长的合作,希望继续携手,创造出别样的未来。


是为序。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院长

孙向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