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信息
主编:张庆熊、孙向晨
出版社:上海三联出版社
出版年月:2020年4月
ISBN:978-7-5426-69407
主编简介
张庆熊,瑞士弗莱堡大学哲学博士,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流动站站长,兼任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副理事长。主要著作有:《熊十力的新唯识论与胡塞尔的现象学》、《基督教神学范畴——历史的和文化比较的考察》、《20世纪英美哲学》(第一作者)、《现象学方法与马克思主义》(第一作者)等。
孙向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近代哲学、犹太-基督教哲学、法国哲学、比较哲学。曾先后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加拿大Regent College、美国Yale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Chicago、法国École normale supérieure、德国Free University of Berlin、英国University of Birmingham、台湾大学等机构做过访问学者、访问教授。兼任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副理事长、世界哲学团体联合会执行委员会委员、世界汉学大学理事会理事、中国“大学通识教育联盟”常务理事会主席,并担任多家学术刊物的编委。著有《十七世纪形而上学》(合著,人民出版社,2006年)、《政治哲学与汉语神学》(合著,香港道风书社,2007年)、《面对他者:莱维纳斯哲学思想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译著:《上帝是否存在》(汉斯·昆著,香港道风书社,2003年),《精神分析与宗教》(弗洛姆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等。
目录
序言
本辑《现代外国哲学》刊发的文章以分析哲学和现象学居多。从内容和写作风格看,这两类文章呈现很大不同。分析哲学的文章与自然科学的关系较为密切,关心认识论问题,擅长通过具体例子进行逻辑分析,反驳别人的论点,为自己的论点进行辩护。现象学的文章与人生意义和价值观念的关系较为密切,擅长引证传统哲学家的观点,结合自己的人生体悟和对人类命运的关怀,阐释自己的见解。分析哲学与现象学的对峙,可以追溯到英美经验论传统与欧陆唯理论传统的分道扬镳,由来已久。虽然在英美大学的课堂中也有讲欧陆的现象学,在欧陆大学的课堂上也有讲英美的分析哲学,但这两派哲学彼此隔阂已深,各自形成治学套路,对另一方做学问的方式不免显得有些看不惯。做现象学的责难做分析哲学的专门搞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做分析哲学的责难做现象学的专门搞不着边际的形上空谈。西方哲学中的这种对峙也影响到中国学界,彼此看不起的现象也时常出现。
我们觉得学派的多样性和学术风格的不同是正常现象,通过比较对照和互相竞争,学术思想才能发展。对于中国学者而言,不应有门户偏见。与自然科学联系紧密是分析哲学的长处。正如20世纪初数理逻辑和物理学的突破性发展推动了当时分析哲学的快速发展一样,进入21世纪之际人工智能和基因工程的突破性发展,也推动了分析哲学的发展。近二十年来,分析哲学界虽然没有出现什么哲学大师,但是出现大量哲学讨论的热点问题,分析哲学家善于紧跟自然科学的研究,懂得这方面的专业知识,与自然科学家有共同的话语,所以在这方面走在学术讨论的前沿。相比之下,近年来现象学在这方面显得较为沉闷。回想当年,胡塞尔等现象学的开创者也对数学和自然科学学有专长,在逻辑和认知科学等领域做出过重大学术贡献。由此可见,一个真正优秀的哲学家,不仅应该懂得哲学史,而且应该了解科学技术和知识发展的新动向并关心其哲学意义问题。当然,这并不是说现象学在近年来无所作为。现象学(这里指广义上的现象学,包括诠释学)善于借助诠释经典大师的论述阐发自己的观点,而经典大师的经典作品久经哲学史的凝聚和磨练,是经得起考验和长期受到关注的文献,对人类的普遍关切和价值导向具有长期意义。分析哲学喜欢从人们看得见的例子出发、通过逻辑分析,阐发哲学观点,这看似只要学点逻辑就具备从事分析哲学的条件了,但实质没有那么简单。选择好的例子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这些例子不仅要能够举一反三,具有启发意义,而且要把握住关键,能够举重若轻,对哲学中的重大问题起到关键性的辩驳和论证作用。像罗素、维特根斯坦、蒯因这样的分析哲学的大师对哲学史和哲学中的重大问题都有深刻的领悟,所以他们给出的分析的例子具有长久重大的意义。
作为本辑主编在序言中谈这些事情,乃有感而发。本辑收录有关分析哲学的文章有五篇,其中三篇是硕士研究生写的。这三篇文章直面问题,逻辑分析环环紧扣,这表明年轻人学习和接受新事物比较快,对哲学发展的前沿问题较为敏感。本辑收录有关现象学的文章有九篇,这些文章立意深,对于疏通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和启迪人生真谛很有助益。本辑还收录一些有关政治哲学、艺术哲学和比较哲学的文章,以及两篇书评和一篇会议报道。
《现代外国哲学》仰仗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的支持,相对来说稿源比较丰富,所以我们在一年半时间内已经编了三辑。我们收到的稿件会在第一时间交由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审阅,他们写明建议录用或不录用的理由以及修改意见,再经主编与编辑部相关编辑讨论后通知作者。我们只重稿件质量,不重投稿者身份。我们希望通过坚守秉持公正的原则,赢得现代外国哲学界广大学者的支持,为我们多投稿件,我们将努力办出一份不辜负现代外国哲学学会期望的高质量的专业学术集刊。
2019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