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科研动态首页  学术研究  科研动态

“大波普·生活与思想的越野”线下线上研讨会顺利举行

时间:2021-10-08

     20218月15日,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与UCCA、三联中读,围绕“大波普:生活与思想的越野”这一主题,就艺术与生活、思想的关系展开了一系列别开生面的线下对话。

第一场对谈话题为“中国波普与波普中国”。作家陈冠中叙述了波普的历史以及在中国的发端;艺术家王广义探讨了“中国政治波普”揭示了除了艺术家的个人立场与作品的阐释空间之间的张力;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袁新探讨了波普艺术“大众性”问题,认为其呼应了工业消费社会的发展,将大众纳入到艺术作品的创作中。

在第二场对谈“辩证的波普”中,安迪·沃霍尔著作译者寇淮禹延续了对波普“大众性”、“民主性”的讨论,试图从沃霍尔的个人境遇与时代背景角度分析其创作主张。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教授张献民从“影像展”的角度分析了波普影像在策展环境中呈现的一种时间平等的概念。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朱青生从中国当代艺术史教学的角度辩证地回答了中国艺术界对于波普艺术的接受度问题。

在第三场对谈“明日波普”中,与谈人就波普艺术体现的社会性、大众性的思潮进行讨论。建筑写作者唐克扬从波普艺术的介入性出发,集中讨论了艺术的“社会转向”。音乐人张守望讲述了波普乃至其他前卫文化渗透到生活中包括设计、音乐、影像等方方面面的现象。UCCA副馆长尤洋分析了波普艺术所体现的历史规律:每一个时期所谓前卫的艺术形式,经过时代的变迁,都会被沉淀成为一般性的图像形式。

2021年10月2日,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联合UCCA在线上举办一场论坛,邀请哈佛大学艺术、电影与视觉研究教授戴维·乔斯里特(David Joselit)与维也纳大学艺术史系教授塞巴斯蒂安·艾根豪弗尔(Sebastian Egenhofer),与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及UCCA的专家学者们展开一场中西学界关于安迪·沃霍尔、关于波普的对话。

两位主讲人分别从安迪·沃霍尔图像创作的“力比多”内涵与“图像复制”的“流通性”个角度,分享了他们各自的研究观点。艾根豪弗尔教授着重讨论了沃霍尔在早期创作中对欲望的转化、对女性形象的强调、对父权社会形象的刻意漠视等问题,认为其暗示了沃霍尔在消费时代的“他者”凝视下的自我解放。乔斯里特教授则从图像的“流通性”角度论述了沃霍尔在艺术史评价体系中的革命性:“流通性”取代了“稀缺性”,成为衡量艺术品“现代性”的标准。沃霍尔的创作不仅开辟了“图像复制”这一全新的艺术创作手法,也拓展了关于艺术媒介的讨论:艺术的媒介不是单一的图像,而是一种图像的经济。

多位与谈人就两位主讲人的发言做出了自己的解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主任陈岸瑛分享了关于“沃霍尔的遗产:现成品的商业转向”的讨论。复旦大学艺术哲学系教授孙斌就沃霍尔的作品内容呈现出的碎片化、不稳定的“消费”文化倾向作出论述。复旦大学艺术哲学系博士后杨娟娟分享了“作为新前卫的波普”的话题,同时探讨了西方中心主义的波普呈现出的对中国滞后且刻板的印象。UCCA副馆长尤洋梳理了两位主讲人提出的“力比多经济”,并且结合UCCA正在展出的“成为安迪·沃霍尔”的展览,讨论了波普艺术应如何重新揭示其对当时社会艺术的革新这一议题。UCCA公共实践部总监韩馨逸进一步分析了沃霍尔作品在当时艺术界极高的市场价值与其在当时艺术史语境中较低的声誉的对比,同时就波普艺术的“复制性”手法的社会意义发表讨论。

沃霍尔早期的图像内容与后期过剩的流通形式作为突破“现代性”定义的另一种艺术形式,无论从艺术史的创作抑或是学术研究上仍具有深远的价值。这些现象都反映出当下大众传媒时代的部分特征。它会不会成为明日的“波普”,还是作为“波普”的余波短暂的璀璨,当时代的浪潮前进,我们会获得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