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周一谈治学首页  学生园地  周一谈治学

第156期|王球: 前沿聚焦,预测心智与动物认知

时间:2021-04-12

王球1983年10月生,浙江淳安人。201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任职于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复旦大学智能哲学与智能科学研究中心(Fudan PSI Center)。2013年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博士后出站,2013至2019年任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员讲师、副教授,伦敦大学国王学院(KCL)、麻省理工学院(MIT)访问学者,在《哲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近20篇。主要研究领域为心灵哲学、认知科学哲学、知识论、形而上学。

 一、王球老师目前的研究方向是什么呢?

我最近重点关注两个研究领域:预测心智和动物认知。这两个研究领域都比较前沿,后者顾名思义一听就懂,前者不少人可能没听说过。

预测心智是一种对心灵或心智(mind)本质的抽象理解,它很大程度上受到诸如机器学习、认知心理学、神经生理学这些前沿科学的启发。大致意思是说,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有机体的心智,它的基本工作模式不是客观地反映世界是什么样的,而是通过主动提出预设或预期,推断出世界是什么样的。

容我讲具体点,也就是说,一个心智系统,比如大脑,若要感知和表征世界,就必须像深度学习系统那样,对感知输入的诱因不断提出猜想或预测。感知系统接收到的信息,会被用来检验和修正这些预测模型本身,这样的过程是层级化和迭代循环的。我们关于世界的猜想越是反复修正就越可能精准,这些猜测也越是符合世界向我们“敞开”的样子,最终我们以这样的方式产生了知觉和行动。

可以看到,这个说法有浓厚的康德色彩。康德认为,要使得知觉和知识得以可能,认知主体关于世界的先天形式,也就是时空直观和知性范畴,必须自上而下地统摄和建构散乱的感知杂多。康德用他的先验观念论完成这个故事,而预测心智则用认知科学证据讲这个故事。无论在康德那里还是在预测心智这里,这个故事很有革命性,它将颠覆我们对心智、行动、自我和主体性等一系列重要哲学概念的基本认识。

除此之外,预测心智还会以全新的方式处理一系列有趣的、哲学之外的问题,比如我在人声鼎沸的饭馆里,很容易把“网球”误听成“王球”。或者在双目竞争的心理学实验中,当你一只眼睛看到房子的图像而另一只眼睛看到人脸的图像时,你便无法同时看到两个图像。以及自闭症和妄想症在认知功能层面上如何解释,这些问题似乎都可以通过预测加工得到很好的回答。

另一个我最近感兴趣的研究领域是动物认知。大家对这类的问题多多少少都会好奇,也会有一些思考,比如“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但是这种思考如何才能变得靠谱呢?怎样才能通过科学证据和哲学方法给出合理的答案呢?科学家的答案就是正确的吗?如果他们在这些问题上给出的结果不一致该怎么办?其实我在这个研究领域找到了很多乐趣,这个学期给科哲专业研究生开设的一门课就在讨论动物认知专题。

如果我问你,一只狗它有思想吗?它会感受到疼痛吗?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我们常常会把自身情感和内心状态投射到在行为上跟我们类似的物种,用移情的方式,或者用丹尼特所谓的“意向立场”,去给出一个似乎符合直觉的答案。但这背后的理由是什么呢?为什么你认为狗有思想呢?维特根斯坦好像说过:狗会等主人回来,但狗不会等主人明天回来。人类的思想和狗的思想有什么不一样吗?在意识的问题上,科学家相信哺乳动物和鸟类跟人类一样有意识,它们也能体会到疼痛。可是鱼类呢?章鱼这样的头足动物呢?爬行动物怎么办?昆虫会不会感到疼痛?意识的分布能囊括哪些物种在内?如果意识是一种延续性的东西,并非全有或全无的,那么一朵花、一颗沙粒也有意识吗?

这一系列问题背后,涉及到的哲学问题也非常多,这些问题冲击着我们传统的关于心智的预设。我相信,如果心智哲学仅仅考察人类的心智,那就无法让自身名副其实。另一方面,在今天很流行的人工智能的话题上,通常我们会拿人类心智作为人工智能的典型参照,这就忽视了各种各样动物心智这些中间过渡。有智能的不仅仅是人类,会伤痛的也不仅仅是你我,我们在这些问题上应当避免人类沙文主义。

二、您选择这些方向做研究的考虑是怎样的?

这些考虑会有三个点:首先,这是我感兴趣的领域,我对于纯思辨的东西不太感兴趣。做哲学要有一种接地气的“感知能力”,我不太擅长处理太复杂的事关人类命运走向的大问题,所以就做这种比较有趣的、跟前沿科学研究相关的“雕虫小技”挺好。第二,我对于心理学、脑神经科学的进展比较关注,这些进展必然对我们以往的哲学思辨带来新的启发。一个好的哲学家,像笛卡尔、莱布尼兹、休谟这些人活到今天的话,写的东西肯定大量汲取了认知科学的养分,他们在那个时代本身就是最好的科学家。第三个理由很简单,这样的研究内容是现时代共同关心的话题,做出来的研究成果对于现实问题也有较大助益,更能为时代所接受。今天的中国学者不是当年的欧洲贵族,选题时既要做真正的学问,也得考虑实际的性价比。

三、您所做的心智哲学和当下的神经科学有怎样的关联?在何种程度上它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

传统心智哲学最为关心的是笛卡尔给我们留下的问题,也就是心身问题,这个问题在20世纪后半叶,重点放在了意识这一块,尤其是现象意识。现象意识具有一种主观感受体验的特征,这些特征有第一人称视角,似乎很难被还原为某种物理的或者功能的性质。如此一来,这就和科学的世界观格格不入了。因为科学的世界观告诉我们,一切事物说到底,原则上都是由更加底层的、微观的物理属性实现的。

不过到了21世纪之后,心智哲学越来越向着心理学哲学方向演变。传统的心身问题、他心问题已经不再是“富矿”了,没太多东西可以挖了。当年之所以挖的深,主要靠语言哲学的兴起。现在流行挖什么矿呢?神经科学、生物学哲学、人工智能、因果性理论等等。跟经验科学研究紧密结合的领域,越来越受到新一代心智哲学家的青睐。比如神经科学发现,视觉初级皮层损伤可能导致盲视现象;联结左右半球的胼胝体切断,受试者身上会出现一些诡异的知觉和行为表现。这些经验发现,与我们以往对于知觉的直观理解很不相同,也势必威胁了我们从洛克和莱布尼兹那个时代传承下来的对知觉问题的理解。也许我们会从认知科学领域中发展出一些新的哲学主张。这可能受到了神经科学的启发,也可能是机器学习带来的洞见。我想补充说,这里会有双向的互动。一方面哲学家会看到科学带来的挑战,以此反思自己的哲学观点。另一方面哲学家也会提出一些新的思路,这些新的思路可能有助于人们以一种新的视角去解读经验科学的证据和案例。

四、您对心智哲学领域有何看法?该领域目前的研究状况如何?

预测心智进路在迅速生长,它并没有完成,就像所有脑神经科学的经验研究领域一样,它永远在路上。动物认知也一样,目前我看到更多的工作,是哲学家在评估比较心理学家、动物行为学家做实验时背后的概念预设和方法论。说到底,我相信心智哲学、认知科学哲学永远是年轻的,它不会像黑格尔说的那样会有个尽头,有个终结,因为我们不做第一哲学的企图,这种企图在我看来是无望的,我们会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变动。哲学和科学,会一直互相激荡。

五、在动物意识研究中是否有一些有趣的案例可以跟大家分享呢?

我自己也养宠物,真正的接触也仅限于此而已。上海这地方没什么动物,除非我也去买个望远镜头拍鸟。对于哲学研究来说,我们需要的经验材料不是这种动物行为学的观察,更多还是要看最新的论文。不过有些哲学家会针对特定动物的行为,有过很深入的接触和研究。比如刚刚翻译成中文的《章鱼的心灵》,这是拉卡托斯奖得主Peter Godfrey-Smith的一本书。他是一个潜水爱好者,在多年的潜水经验中接触了章鱼,对章鱼这样的头足类动物的高智商和奇特的行为感到震撼。因此他要去探索章鱼这种在环境、形态、种系发生学上跟人类极其不一样的智能生物,如何演化出今天这个样子。除了行为观察,那本书提出了很多哲学设想,比如神经为什么会被演化出来?意识的起源是单一的还是多源的?这些问题是很二阶的,是严肃的哲学问题。目前国际上不少哲学家会写哲学通俗读物,不再是《苏菲的世界》这种的,值得国内同行借鉴。

王球老师的宠物:龙猫

Peter Godfrey-Smith著作《章鱼的心灵》

六、您对于学生如何获取学术前沿信息有何建议?

要获得学术前沿信息不难。我们现在有大量的自媒体,比如微信公众号,能够看到很多线上讲座的推送。问题不在于如何获取这些信息,而是说如何快速获取从长远看来真正有用的信息。我觉得尽量不要沉迷于自媒体的碎片化信息,也别被太多质量不高的国内讲座占据你的时间。更多还是要去看专业的哲学网站,比如Philpapers,还有国际著名哲学家的个人主页,以及国际知名哲学院系的信息都很有帮助。这些学术网站可以让我们迅速把握今天哲学家们关心什么话题。对本科生来说,也有一些面向大众的哲学普及网站,比如说philosophy bites的音频节目就很不错。

七、您最近在给本科生上哲学论文与写作,请问您觉得如何能写出立意比较新的论文?

这门课之前是黄翔老师上的,我是接他的衣钵,上课方式和内容也有继承性。这门必修课很有必要开设,我知道有同学到了本科毕业论文阶段,写出来的文章竟然还是像一些零碎的感想。和科学论文一样,哲学论文也是高度专业化的,你得在范式的规则当中施展才情。回到这个问题,提出真正有新意的想法是非常难的。越读书你越能感觉,我们很难在哲学领域里面真正做出重大的实质性贡献。也就是说,你所谓的新意其实并没那么新,你以为有新的idea,要么你的论证技术难以支撑你的idea,要么这个idea已经被人说过了。哲学的基本功是论证技术,技术很重要,但是也有沉迷在技术中,一辈子做的工作都是鸡零狗碎的,我很担心自己也是如此。所以我精神上虽然属于分析哲学的阵营,对欧洲大陆哲学家比如阿甘本、齐泽克这些人的思想也有兴趣。他们会有一些很有趣的提法,尽管这些提法在论证技术的支撑层面上尚待完善,但是他们有些提法非常有洞见。在哲学史上,很多案例表明,伟大的洞见比漂亮的论证有时候更能推动进步。

采访 | 张鹏霄

文稿 | 张鹏霄  王小蝶

编辑 | 王小蝶

责任编辑 | 王小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