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团学活动首页  学生园地  团学活动

哲院人实践在路上丨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问题解决方式探索——以上海市松江区为例

时间:2021-04-23

 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问题解决方式探索——以上海市松江区为例,是以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为单位开展的社会调研,项目编号为2021W哲学11。指导教师是来自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薛宏伟老师,负责人是蒋雨语,其他成员有包妍佳、岳泽民、柴致冶、王沁雨。项目覆盖地区为上海市松江区。

 一、实践过程

本次项目中成员与指导教师共沟通3次,包括2次面谈和一次微信沟通,时长共计2小时。

开展时间为2021年1月20日、1月22日、2月25日,实践总计时长为10小时。其中,调研类项目累计采访10人。

 二、调研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研究部署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会议上曾经指出:组织开展集中宣讲活动,进农村是其中一个重要板块,并要求“让老百姓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走近群众,凝聚党心民心、扩大社会共识”。宣讲承担着党在基层的“喉舌”作用,需要基层宣讲员讲好百姓身边故事,凝聚百姓心声。

 实际上由于区域不平衡发展情况的存在,以及面向人群的不同,理论宣讲的下沉也相应存在不同的问题。因此项目成员希望通过考察上海市松江区在不同区域的理论宣讲方式来探索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所遇到的实际困难,并总结现行的解决方式并给出建议。

实践队伍访谈松江区委宣传部老师

实践队伍访谈腰泾村老师

 三、研究方法

 本课题依次采用了文献法、访谈法与实地考察法。搜集相关政策要求、实践地相关举措的资料;  对松江区委宣传部理论科、中山街道及腰泾村宣传科的基层工作人员、宣讲团老师进行访谈;实际前往松江区中山街道和腰泾村进行实地调研。

 四、调研结论

 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的普遍性问题有时间和空间的问题和宣讲内容和形式的问题,目前亟待解决的困境有线上平台信息茧房困境、宣讲内容的“高度”与“通俗”不平衡、城镇化与乡村发展冲突,并提出从群众角度出发考虑理论宣讲工作的目的、理论宣讲工作年轻化、最大程度发挥资源效用等改进建议。

 五、美好愿景

 如何做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理论宣讲?项目成员通过本次调研和走访总结与归纳了松江区在不同区域(如大学城、城区街道、乡镇农村)开展理论宣讲时的具体措施,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和建议试图整理出一套适用于大多数地区的可推广的方案,推动加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真正落实到中国每一片土地。

文案丨周露露

排版丨闫庆旺

责任编辑丨龚宇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