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哲学教育实践基地首页  教育服务  哲学教育实践基地

哲学入门 | 祁涛:视觉技术的哲学反思

时间:2021-04-30

2021年4月6日下午,复旦中学哲学班们的同学们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祁涛老师的引领下,继续就著名德国哲学家本雅明的代表作《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展开对视觉的哲学思考。

艺术与生活的界限

这节课开始,祁涛老师从有趣的波普艺术切入,类似这样的机械复制构成的艺术品,与从肉眼被镜头代替、演员不再与观众面对面接触、进而灵晕丧失这一过程,共同促成了灵晕的凋谢。而这样一种灵晕的凋谢,也影响了不断公开化的媒体和舆论,造成了审美危机——例如,在对艺术品的界定方面,相对于传统艺术品要被创作出来、被同行认可的标准,出现了新的艺术品,其标准仅仅在于像艺术品一样被展览起来这一条件。

在这之后,祁涛老师转向了对蒙太奇技术的讨论。这一技术的介入,带来了快节奏的跳跃镜头,加快了人视觉转换的速度,而这一点在现在的社会也有具体体现,如人们去游乐场寻找平时生活中体会不到的刺激,也会去度假村体会生活中没有的慢节奏。这一切,其实都是因为当代生活节奏又快又无聊,且规律到完全可以被预料的程度。

艺术对意识的入侵

接着,祁涛老师顺着本雅明的思路,谈到了电影对现实生活的入侵。通过将照相术比作巫师,将电影比做外科手术,搭脉与解剖这两种不同的方式,突出了物理距离与穿透患者的区别,而其中的物理距离实际上是被医生的权威所大大增加的。通过这个比喻,再引出电影预设的大众的反应。其体现在利用观众的被动状态,预判大众看到画面时的反应。谈到电影建立集体意识方面,祁涛老师通过在看电影时,其余人笑的时候小孩通过哭声打破这一种电影对观众的控制、打破从众心理的效果,突出了人们的“无意识”。“群体也许永远是无意识的,但是这种无意识本身,可能就是它力量强大的秘密之一。”电影正是通过调动观众的无意识,达到一种对观众的预设和控制,这也反映了一种普遍的集体意识。

最后,祁涛老师回到灵晕的凋谢这一话题,再次就此展开。通过达达主义否定之前的艺术形式并将一种无序的野蛮确定下来的特点,点明了它进一步摧毁了艺术品的灵晕。在审美力获得自由之后,艺术的任务开始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变化——转为对大众带有政治目的的动员。例如,政治家需要在照相机和录音机前向大众表达。在本雅明的时代,最显著的无疑是法西斯主义对战争的渲染。《意志的胜利》这部电影,其本身作为艺术品,却将战争渲染成了有美感的事物,通过一系列的视觉技术,也改变了大众的价值观。这种带有政治目的的艺术,正是在那个时代,甚至现在,人们需要去思考和分辨的一种艺术形式。

假如你是头号玩家?


在这节课的最后,祁涛老师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当代视觉技术的哲学反思是什么?”而这个问题又可以引申、具象化为一个类似电影《头号玩家》场景:“假如现在有人创造了一个完整的虚拟世界,你觉得我们应该对它抱有期待还是保持警惕?”对此,同学们都踊跃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有同学认为应该抱有期待,因为在虚拟(VR)世界里,人们可以和已故的亲人再度相见,老人在过世之前也可以因此技术的发展得以再度回顾自己的青春。也有同学应该保持警惕,虚拟世界的规则是由其创造者所规定的,那个世界里的人会按照他所制定的规则生活,而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上帝这类形象。若过度沉溺于虚拟世界,那么人会逐渐丧失自己对于现实生活的兴趣。还有同学认为应该保持警惕是因为虚拟的世界会致幻等等。

对于这些观点,祁涛老师在课上不仅一一作了点评,还指出每位同学的思考其实已经开启了自己不同维度的哲思之航,给了同学们非常大的鼓舞,课堂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祁涛老师所任课的三节哲学课在不知不觉中落下了帷幕。在这一次的哲学头脑风暴中,同学们不仅认识到了灵晕这一新概念以及它消失的过程,更让大家对于生活中各种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考养分,当同学们分析它的利弊时,或许可以从灵晕消失的角度更进一步的分析。在此,再次感谢祁涛老师三节课引航和教导!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复旦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