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哲学教育实践基地首页  教育服务  哲学教育实践基地

哲学入门 | 祁涛:光晕的凋谢 ——从哲学的视角理解视觉

时间:2021-04-23

2021年3月29日下午,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祁涛老师从本雅明的“光晕”说起,就“机械复制时代背景下,艺术本真性丧失”这一观点进行了哲学辨析。

光晕(Aura)是什么?

祁涛老师首先带领学生们回忆了看月亮的经验,一下子拉近了与“光晕”这个陌生概念的距离。

 

本雅明说:在漫长的历史阶段中,人类感知方式随着整个人类生存方式的变化而变化。祁涛老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指出:和从前诗意、朦胧的感知世界的方式不同,当现在的世界经科学解释变得不再神秘陌生的时候,浪漫的感觉便不再。我们与艺术本真性的关系是我们感受到的不是艺术品而是“光晕”,但随着机械复制时代的来临,“光晕”便渐渐消失了。因此,“光晕”意味着艺术品的此时此刻、独一无二的本真性。光晕“光晕”的消失意味着艺术品格的消亡、本真性的枯萎。

网站比你更懂你喜欢什么书吗?

人原本对世界拥有独特的、自然的感知,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感知能力在丧失。当代,大众对艺术品有一种占有欲。为了让自己与艺术品更“近”,于是大众通过机械时代的复制品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在占有了复制品之后,人们在主观上便不再在意光晕。祁老师举了一个以前逛书店发现惊喜和现在去网络上买书收到相关推送的例子,表明:如今的时代一切都可以被预测,通过算法而被触碰,感知方式被消减,这就是光晕消失的原因。

灵魂出窍?

在探讨艺术作品与其光晕的发展过程中,祁涛老师以编钟为例,讲解了早期的艺术作品与光晕密不可分。编钟在我国古代原是在仪式中使用的一种乐器,逐渐发展成了礼仪、等级的象征。今天,编钟作为一件历史文物被放置于各博物馆中供大家观赏。因此,艺术作品的独特价值植根于仪式之中,即植根于它起源的使用价值之中。这些艺术作品的形式也就与它的使用价值有所分离。祁涛老师分析为形式与内容的分离,由此产生了两种结果,一是部分追求唯美主义的艺术家追求纯粹的艺术,认为艺术不再与其使用价值有任何关联;另一种是主张为艺术形式充入新的使用价值。

话剧与电影哪个更吸引你?

本雅明谈到,随着照相术的出现,复制变得简单。在照相术里,艺术作品的展览价值开始取代崇拜价值,但这也并非完美无缺。试想为什么人们相对于摆拍更喜欢抓拍,为什么相对于电影,我们更喜欢话剧?抓拍和话剧的真实与生动和人对视角的自由选择都能让人们所感受到光晕。如果说拍照和电影依然能保留拍摄者的主观意志,那么人脸识别就是纯粹的系统数据化操作,这样的技术对光晕的伤害可想而知。


本节课在祁涛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逐渐认识了光晕。对光晕凋谢的哲学思考,让大家感受到了科技发展带来的危机。在新时代,我们似乎要对科技的产物保持一定的警惕,注意光晕的消失,防止我们独特的感知世界的方式被剥夺。哲学的思考永无止境,这些思考激发了学生们对光晕问题的当代思考。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复旦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