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敏学,美学专业,毕业后将于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中学任职高中政治老师。荣获2021年度复旦大学研究生优秀毕业生。
1、学姐研究生期间有参加社团或学生工作吗?平时是如何规划自己的时间的?
本科期间我做过学生会和社团等学生工作,觉得相关能力已经锻炼得差不多了,所以研究生阶段重心不在学生工作,而是专注于实践上的尝试。当然无论如何,我们都是需要平衡工作、学习与生活的。我没有什么太多平衡与规划的秘诀,我的原则就是,先衡量事情的轻重缓急,相关度和重要程度,再做一个时间段内最该做的事情,也就是学会取舍与专心,比如写论文的那两个月,我就没有再做其他任何无关的事情。也许有的人能够同时平衡好很多事情,而有的人则需要专注。我觉得规划的前提是定位与选择,不要盲目也不要贪心。
2、关于毕业论文,您是怎么做准备的?期间是怎么与导师相处的?
我主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按照时间节点来,学院通知你开题就开题,不要觉得来不及了就拖,拖是没完没了的;二是任何阶段都尽自己所能地努力准备,每次都会发现比上个阶段有很大进步。我觉得论文写作是需要时间的,其中内在的逻辑和思路是慢慢开显出来的,它可能一开始不太澄明,但是随着阅读和积累,它就一点点自我显现了,这时你的任务就是抓住它。我认为跟导师讨论论文的时候,要学会先放下自我辩护的想法,认真地听导师对自己论文的批判,提取意见,尽力落实。以及多多去找导师沟通。
3、很多同学还处于迷茫期,您作为过来人是如何确定自己的毕业去向的?
我觉得迷茫可能还是因为不了解,所以才有担忧和焦虑。如果你多去了解相关信息,了解做这件事的人们都处于怎样的学习、生活、工作状态,这应该会好很多了。另外,了解信息后,就要勇敢地去面对和做出选择。需要谨慎避免的两种心态是:因为逃避做学术而选择就业;或者因为逃避就业而选择继续做学术。如果是这两种想法,以后可能都会留有较大遗憾。
4、确定毕业去向后,研究生期间都做了哪些努力?
我一开始只是确定了自己将来不会继续做研究,但是做什么工作呢?我还是非常模糊。可能,哲学学院之于其他学院的同学们,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即我们没有被“给定”一个很明确的方向。大家都很好奇我们学哲学后出来能干嘛,其实我们自己也很想知道。我们早早就处在了人生的迷茫之中,如果明确了自己不继续深造,那确实就像被抛入了一个对什么都很无知的场域,被抛于一片充满未知的森林,似乎什么路都可以走,却又完全不知道该怎么走。
所以要知道到底选择什么方向是需要探索的,一点点通过亲身实践和体验而得来的认识与感知,也许比听任何人讲述都要强(因为你问身在其中的人,人家往往都跟你说“千万别来”)。比如我自己就是做了挺多尝试的。我之前定的目标是企业,于是先去了外企实习,然后去了互联网公司;我也一直在坚持做自媒体;后来也在线上家教平台带过学生;当然,如果学院的助管也算份工作的话。我在各种不同的大方向都是有初步尝试和涉及的。当充分实践之后,你就能形成一个整体的感知,对于自己向往什么样的生活状态,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今后想有怎样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有基本的形象;至少,你能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如果对自己真诚一点,慢慢地就可以做出从心的选择了。
5、您在探索的过程中有什么困难与收获?
困难就是,由于每一次摸索都是一个全新的过程,所以不可避免的,每次都会很担心、紧张、不安,甚至发自内心地抗拒。比如我因为适应不了的巨大压力而哭了很多次。收获就是,不同的经历磨练了我各方面的能力,我感觉自己也成长了不少。我指的成长是,我对自我、对世界的认知都变得更加清晰,态度也变得更加从容、勇敢和坚定了。
6、您当时的求职过程是怎样的?
先说找教师工作的时间轴与内容吧。首先,10月底考教师资格证;11月第一批教师招聘开始,可以持续到12月;第二批是在第二年三四月份。公立学校招聘之后(招聘内容有笔试,每个学校不一样,如时政、教案、甚至人家的“高考题”这种;还有面试+试讲,试讲很可能是有生的,自己备课直接进课堂),还要参加考编(考编内容为考试+体检+政审,考试分专业学科测试+心理测试+教育心理学测试)。
那对我个人来说,我的求职过程有一点艰辛。在多方权衡之后,刚进研三的9月份,我确定了想成为一名中学老师,所以10月,开始准备考教资(是的我之前没考,好麻烦),因为害怕考不过,所以真的花了很多时间去啃书,导致写论文的时间也被挤压了;11月,教师招聘季开始,我开始疯狂投简历,大概投了有五六十份?一百份?感觉所有能投的我都投了,这段时间我的自信心也受到了很大挫败,对自我的认知也有一定偏离。一方面是自己之前并没有真正去学校实习过,对这个职业实际上并不了解,对这份工作存在主观臆想和自我感动成分,所以真的去了真实的学校,感受到了一定落差和失望;另一方面,确实是迟迟没有等来面试通知,去面试了也没有找到自己喜欢又适合的学校。当时就在想,我也不差啊,怎么会没有人要我呢???
还好我最开始跟导师和辅导员老师都讲清楚了我的职业规划,所以他们也一直在帮我留心,有相关工作机会都会直接推荐给我。交大附中这个机会也是于明志老师通知我,并且将我的简历推荐过去的。我真的很感谢学院给予的平台以及对我们的关心。所以我觉得,想求职的同学要明确的是,学院和我们的诉求是保持一致的,他们也都希望我们可以找到遂意的好工作,因此不用害羞,可以直接把自己的想法和规划与院里的老师多讲讲,寻求他们的帮助。
7、听说您最近在跟岗实习,有什么感受呢?
喜欢这个新环境,不过也在一步步探索,需要再花一定的时间确定自己的定位,找到自己的节奏,制定未来的计划,以及好好为正式工作做准备。
8、对于想要就业的同学,您有什么建议?
一是,不要因为巨大的就业竞争而对自己灰心。我们会听到“某某某从哪个超厉害的高校回来,最后才去了某某某”,这种让人感觉“天啊这个世界怎么卷成那个样子了”,就会怀疑自己不能够再争取到更好的,同时把对方的门槛设得很高。后来发现,其实那个某某某做出这样的选择,可能是有TA个人独特的原因;或者,只是因为一些更一般的原因,比如信息不对称,缺乏信息源等等。不要以几个个例,就总结出自己吓自己的结论,也不用杞人忧天,好好争取,好好表现,就会水到渠成的。二是,要当老师的话,早点考教资吧,真的头疼。另外,最好提前去学校实习,也很加分涨经验。
9、研究生期间,您感到最有成就感的是什么?有什么遗憾吗?
最有成就感的事情是,论文盲审和答辩得了优秀哦!!!我真的想要狠狠地表扬一下自己!最遗憾的事情是,看到老师们的评价:“该生有做学术研究的能力,若将来继续从事博士研究,可从某某方面继续改进……”突然觉得有点失落,自己如果当时再努力一点就好了,没有过早自我否定,再勇敢一些,多跟人讨论,多向人取经,不要骄傲又自卑,踏踏实实地做学术,多多参与,也许可以感受到更多学术进益和乐趣。
10、面对迷茫和所谓的“内卷”,您对学弟学妹们有什么勉励的话?
如果说“内卷”是越来越激烈以至于异常不合理的竞争的话,我觉得这个现象肯定存在并将持续存在。但我们并非完全腹背受敌,因为不用在方方面面都跟别人卷,做出自己的定位、选择与取舍,摸索出了自己的节奏,就可以无关的事少挂心,只按照自己的“人设”前进啦。而且,真的失败了我觉得也没关系,比如我的底线是,饿死不了就没问题(而我们肯定不会饿死了,所以,稳的)。未来,也会有更加艰难的情况,倒鸡汤也没用。我们只能让自己看清情况,一点点做出调整;又或者是继续坚持。努力坚守住内心的安宁和平衡才是一生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