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我们的生活节奏,让我们无法在此刻相聚一堂,纵然疫情阻隔了我们之间的距离,却无法阻隔彼此间珍贵的同窗情谊。六月光华,骊歌渐起。2020年6月24日上午,哲学学院在光华楼西主楼2501会场举行2020届学生毕业典礼,本次毕业典礼也在Bilibili线上同步直播。
首先是孙向晨院长寄语。孙院长说,站在讲台前,面对的是各位在云上的存在,这也是今年最为熟悉的场景,此时的他却更愿意想象着那个温暖而热烈的画面,回首青春,憧憬未来,惜别依依。一直想在毕业时刻,甩开疫情的魔咒,寻找一些更为激昂的场面与话题。也曾努力去创造某种“正常”的情形,甚至已经借了东辅楼的202礼堂,希望在这个完成学业的重要时刻,有一个面对面的机会,能当面祝福大家。但目前的情形还是把大家拽回到了这样一个较为遗憾的状态,只能在云上寄语挥别。各位都是哲学专业的毕业生,有本科毕业,有硕士毕业,也有博士毕业。某种意义上说,所有的哲学学习正是为了解和承受起“历史时刻”所给予我们的挑战。线性的生活容易把握,而历史的缭乱更需要哲学的智慧,需要对时代的展开有一种前瞻性的理解。毕业了,当一切的考试烟消云散之际,真正的考试才刚刚降临,“历史的时刻”考验着大家学习“哲学”的成效。孙院长告诫大家,疫情虽然把大家隔离了,但大家并不是时代的游离者,要牢记同样是历史的创造者。他衷心地祝福大家,希望每一个人在未来的岁月里都能过得真诚,过得充实,有一种光明正大的气象。
分管本科生教学工作的王新生老师和分管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林晖老师宣读了学院2020届本科生和研究生毕业生名单。两位老师代表学院祝愿各位毕业生前程似锦。
郑召利老师寄语毕业生。郑召利老师说,毕业只是一个休止符,它既是过去的结束又是未来的开始。今年毕业的同学还没有充分回味往事,就要急匆匆地为未来准备答卷。郑老师借用朋友的话,对即将走向未来的同学们说:不再畏惧!如何才能做到不再畏惧,让自己成为一个有力量的人?在这张答卷上,有几个关键词是值得考虑的,这就是尊重科学,坚定信念,超越自我。
本科毕业生代表冉升林同学、硕士毕业生代表赵骁同学、博士毕业生代表陈曲同学、留学生代表CarlaRosso同学分别上台发言。
哲学学院党委副书记耿昭华老师宣读了2020届“上海市优秀毕业生”、“复旦大学优秀毕业生”、“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推荐名单”、“哲学学院院长奖”获奖名单。孙向晨老师为“哲学学院院长奖”获奖同学颁奖。
87级本科系友、中信出版集团董事总经理施宏俊先生作为杰出系友发言。施宏俊先生说,今年太多无法意料的事情发生。今年的毕业典礼有不可磨灭的特殊记忆,今年是不断见证历史的年份。人类经典的增长是很缓慢的,但这些经典都是让人受益匪浅的,只要一两本就能受益一生。而这些经典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哲学经典。施宏俊学长告诫学弟学妹们,仅仅追求实用功利是对自己的资源的浪费。哲学是离终生学习是最近的。做终生学习者,追求知识的复利增长。诚实的面对自己和世界,想象代替不了实践。需要持续的力量,需要把眼前的事情看得小一点,把未来的事情看得重一点。放大自己看世界的眼界,长期的力量才是大家的价值所在。
感念于学院的栽培,毕业生们向学院赠送了精心准备的毕业礼物。2016级本科班向学院赠送了体重体脂计,2017级硕士班特别设计制作了一本毕业纪念册及一枚印章,博士毕业班则向学院赠送了一个面包机。这些礼物寄托了哲院学生的感恩之情,承载着哲院生活的珍贵记忆。最后毕业生代表们借礼物共同祝福各位老师们身体健康、诸事顺意。
孙向晨、耿昭华老师代表学院,向延期博士毕业班的王银飞老师,博士毕业班的汤铭均老师、硕士毕业班的田博毅老师、本科毕业班的龚博老师献上礼物,感谢他们几年来的辛勤付出。学生代表向辅导员献上鲜花和祝福,感谢辅导员的陪伴与教导。三位辅导员也分别致辞,用真挚的语言表达对大家的祝福与希冀。
最后,全体师生起立,齐唱复旦校歌,2020届学生毕业典礼圆满结束。
6月24日下午,在光华楼西主楼2501室,哲学学院向2020届本硕博所有毕业生授予学位。孙向晨、张庆熊、王国豫、郑召利、王新生、林晖等老师将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学位帽上的流苏从右边拨到左边,象征同学们正式取得学位,更表达了学院老师对诸位同学的衷心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