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学院动态首页  新闻中心  学院动态

复旦大学“智能科学与智能哲学青年讲坛”启动三场线上报告

时间:2020-10-12

智能是一个异常复杂的研究对象,单一学科不足以提供破解策略。当下的智能科学仍然处于前科学阶段,相关的基础概念、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五花八门、相互激荡。关于心灵与智能的本质问题在过去属于哲学议题,哲学研究的参与因而尤其重要。在这一研究领域,青年学者是当前重要的科研力量。有鉴于此,由哲学学院与类脑智能科技研究院(ISTBI)共同创建的复旦大学智能科学与智能哲学研究中心(PSI中心),设立了“智能科学与智能哲学青年讲坛”。从2020年8月至今,围绕着“预测加工与心智表征”这一主题,启动了三场线上报告。

第一场的报告人是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的郁锋副教授,报告题目是“预测与表征:生成模型真的能终结认知科学的表征大战吗?”。浙江大学哲学系李忠伟教授、董达博士和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的孙骞谦博士,担任报告评论人。报告认为,随着认知科学中4EC范式的扩展与深化,传统认知主义“计算-表征”的工作假说在理解感知、行动等问题上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一部分认知科学家和哲学家不得不将表征的概念由内在心理表征退回到更为基础的“身体表征”和“行动表征”上,以捍卫一种温和的表征主义立场。另一部分学者则选择辩护一种更为激进的无表征主义策略。近年来,心智的预测加工理论日益成熟,Clark、Gladziejewski、William等人认为,预测心智中承诺的生成模型恰能终结认知是否需要内在表征的争论,因为生成模型以一种结构表征的观念既实现了模型化外在世界的功能又能够无中介地直接与世界进行信息交互。报告围绕着生成模型的这一结构表征观分析其如何解释内在主义与外在主义、耦合性与去耦性以及错误表征的相关问题,进而对Clark等人的乐观结论提出质疑。

第二场的报告人是北京大学哲学博士、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讲师孙骞谦老师,他的报告题目为“表征之战与功能任务表征论”。北京大学哲学系助理教授陆俏颖、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周理乾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郁锋副教授担任本次报告评论人。孙老师从NicholasShea的功能表征论入手,分析指出Shea引入了搁置宏观层面(从认知主义到4E)的争议,同时更适配于认知与计算神经科学的当代状况的通用认知模式,以此定位表征的角色及其内容。报告认为,这一功能任务表征论仍有诸多不合意之处,亦可构造种种反例。一种改良之路包含两个要点:第一,Shea定义的鲁棒性与稳定性,不足以捕捉任务功能背后的直觉,报告人以“目标导向的控制论架构”与“试错-迭代进程”分别取代之;第二,何谓“利用”表征,Shea语言不详,报告人以演化博弈论信号模型加以阐明。

第三场报告人是浙江大学哲学系博士后董达老师,报告题目是“预期性范式:它是什么,它与认知科学预测加工假设的关系,以及主动细胞死亡议题”。评论人包括,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方卫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郁锋副教授和我院出站博士后吴东颖老师。在报告中,董老师尝试介绍预期性范式(AnticipatoryParadigm)的主要内容,着重讲述了它与当代认知科学预测加工假设的关系,以及与之相兼容的主动细胞死亡(activecelldeath)议题。预期性范式主要发展自美国理论生物学家RobertRosen的预期系统理论和HowardH.Pattee的符号-物质问题等。预期性范式发起自对“生命是什么”的不懈追问,彻底反对基于牛顿机械论物质论的反应性范式(ReactiveParadigm),可被理解为是对生命自然化目的论(naturalizedteleology)的一种尝试。这一范式已被推广并应用于人文社会科学的诸多学科,形成了名为“预期研究”(AnticipationStudies)的新研究领域。

以上三场报告吸引了国内外科学哲学和认知科学研究领域同行的关注。主持人王球老师表示,哲学学院科逻系与复旦PSI中心,将以“线上+线下”、“1.5h报告+1.5h评论”的方式,扎实推进“智能科学与智能哲学青年讲坛”持续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