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科研动态首页  学术研究  科研动态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春秋》三传学术通史”开题论证会顺利举行

时间:2020-10-08

2020年10月7日,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郭晓东教授主持的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春秋》三传学术通史”开题论证会在复旦大学光华楼召开。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4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研讨。

论证会开幕式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张双利教授主持,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孙向晨教授致辞。孙向晨教授对课题的成功申请表示祝贺,并对各位专家的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首席专家郭晓东教授及课题组成员长期从事《春秋》学研究,有丰富的积累。复旦哲学学院将全力支持课题的展开,为课题研究做好保障工作。经学研究也是学院一个重要的发展的,期待课题的研究可以形成典范性的成果,推动经学研究的发展。

项目首席专家郭晓东教授从课题的总体问题与研究对象、选题价值、主要内容与研究框架、预期目标、进展计划等多方面向与会专家作了汇报。对《春秋》三传的研究,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点。子课题负责人福建师范大学郜积意教授指出,先秦两汉是《春秋》学发生期,这一阶段非常重要,并且对掌握文献的要求是很高的。不仅涉及到义理、条例,还涉及到文本的变化,三传理路的研究等等。子课题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葛焕礼教授指出,中唐以后《春秋》学形成了兼采三传的新范式,但《左传》学在当时仍然存在。需要注意的是当时《春秋》学家众多,留下的材料也较为丰富,除了专门论著之外,还要关注集部的文献。而在研究中如何选取材料和学者,是需要斟酌的。子课题负责人上海交通大学虞万里教授指出,将文本、语言文字问题融入学术史的写作中,是相对比较难的工作。但是语言文字在经学的流传中非常重要,尤其在清代,对于版本、异文的研究已经十分深入。清代这方面的学术成果值得加以重视,并将之纳入通史的写作范围。子课题负责人同济大学曾亦教授指出,晚清的经学研究有这一时期的特点,晚清的今古文之争和政治现实关系密切,而经学对从传统学术到现代学术的转换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这一部分的写法会和传统《春秋》学研究的写法有所区别。而课题作为一部学术通史,要既有大的脉络的把握,也要讲各个时期不同的特点体现出来。

南京师范大学赵生群教授、湖南大学朱汉民教授、北京大学干春松教授、浙江大学周明初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陈卫平教授、朱杰人教授围绕课题内容,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此外,胡发贵、周可真、徐洪兴、吴震、林宏星、邓志峰、曾亦、余治平、陈赟、贡华南、方旭东、朱承、陈徽、张志宏、王江武、朱璐、谷继明、黄铭、徐渊、徐波、何益鑫、高瑞杰等专家学者都对本课题相关内容作了研讨,同时也进一步讨论了《春秋》学研究与当代中国哲学的新开展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最后,首席专家郭晓东教授总结说,各位专家在一天的会议中提出的意见与建议都非常重要,对本课题的进一步展开有着很大的参考价值与指导意义,课题组将对专家的意见进行深入消化,从而在此基础上高质量地完成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春秋》三传学术通史”,努力争取得有前瞻性的重大的标志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