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周一谈治学首页  学生园地  周一谈治学

第13期 | 给你推荐一位“治学达人”中的“长青树”

时间:2016-05-02

编者按:一位耄耋老人,学界泰斗,仍躬耕教学科研一线,孕育桃李。他是中国现代西方哲学研究的拓荒者,是国内实用主义研究的推动者,是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负责人。他是复旦教坛“常青树”,成才路上好导师,亦是国内学界“不老松”。今天的周一谈治学,将带您走进哲学学院刘放桐教授的治学、育人生涯。

4月21日晚“好导师”讲座现场

治学理念

谨言治学,力争创新;

确定了的目标一定要达到。

育人理念

充分认识和尊重学生的个性,

正确引导,发挥其最大能动性。

导师个人简介

刘放桐,1934年出生,湖南桃江人,至今仍奋战在教学一线,从教已有60年。1960年中国人民大学西方哲学专业研究生毕业。1961年起任教于复旦大学哲学系。1984年经教育部特批晋升为教授,1986年领衔现代外国哲学博士点建设并担任博士生导师。曾任复旦大学现代哲学所首任所长,现任复旦大学杜威与美国哲学研究中心荣誉主任。先后获聘复旦大学首席教授和资深教授。曾任第三、第四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科基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哲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西方哲学史、现代西方哲学、现代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比较研究。最主要成果是《现代西方哲学》(1981年初版,1990年修订本,2000年新编本),获教育部优秀教材一等奖,主编《西方哲学通史》(10卷本)、《杜威全集》(38卷本)等。其他主要著作有《实用主义述评》、《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哲学的现代走向》、《西方近现代过渡时期哲学》、“当代中国哲学家文库”之“刘放桐卷”《探索、沟通和超越:现代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比较研究》、《现代中国哲学的历程: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英文)等。

2004年获上海市首届学术贡献奖。曾获宝钢优秀教师奖。课程“现代西方哲学”2004年入选首届国家精品课程

他是中国现代西方哲学研究的拓荒者,他是国内实用主义研究的推动者,他也是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负责人。他编著了国内填补相关学科教学空白的《现代西方哲学》系列教材,主编了《杜威全集》中译本,中国哲学界第一位长江学者深深受他影响,他就是耄耋之年仍奋战在教学科研第一线的复旦大学资深教授刘放桐老师。为人、为学、为师,他都是研究生心目中的好导师。

参加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刘老师(前排左三)

1、执着谨严,桃李天下,郁郁教坛的长青树

在哲学学院,一提起刘放桐老师,学生们都会油然而生一种敬仰与感动。这种感情不仅来自于大家对一位大专家大教授的景仰,更是来自对于一位好老师的崇敬。因为在刘老师身上,学生们不仅能够感受到一种学贯中西、桃李天下的厚重,更有一种“活到老、学到老、教到老”的坚持。一个甲子,对于很多人来说几乎已经是一生学习与工作的支出,然而刘放桐老师却凭着自己对于教书育人这份事业的热爱,执掌教鞭60年,而且至今仍笔耕不辍、诲人不倦。而正是这份拳拳之心、殷殷之情使得每一位青年学子在知识之外收获了更多的精神财富。

1961年初刘放桐老师毕业后便到复旦大学哲学系任教。他曾说过,在复旦的几十个春秋,除了贡献了一批丰硕的科研成果,最让他开心的还是做成了两件对于学生们而言意义非凡的事。

一件就是用20多年编著了《现代西方哲学》系列教材。编写这样一部教材是不容易的,但刘老师觉得再不易,也要有这样一本教材,能帮助学生学习现代西方哲学,为学生答疑解惑,更好地从事西方哲学的研究,于是刘老师开始了他的编著之路。《现代西方哲学》共历经了1981、1990、2000年三个版本,这背后是一位教师对教书育人事业的拳拳之心,殷殷深情。几十年的光阴,刘老师为促进哲学教育的进步,为后学者提供良好的平台,他无怨无悔:“我学习和研究西方哲学已近50年,把现代西方哲学作为研究重点也已逾40年……如果说我在所从事的专业领域还算有一些成绩,那主要也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的这后20多年中取得的。我这20多年的工作大体上可由《现代西方哲学》的三个版本联系在一起”。多年以来,这部教材几经修订完善,不仅是改革开放后国内现代西方哲学研究领域的奠基性著作,更是该领域的第一本教材,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现代西方哲学学科的发展,曾被《新周刊》杂志评为“20世纪八十年代最有影响的20本书”之一

另一件就是主动探索新的哲学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式教学与多媒体互动教学,寓教于乐,《现代西方哲学》这门课就是最好的尝试。

刘放桐老师的研究成果,从未停留在他小小的书斋之内,早已融入了他贯彻始终的教学实践。如何提高“现代西方哲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始终萦绕在刘老师心头。他牵头成立了一支教学梯队,由教授、博导为主讲,副教授、讲师承担专门辅导工作。要知道“现代西方哲学”的内容极其丰富,要在短短一学期里全面涉及很有难度,所以在刘老师的带领下,教学团队决定主要在讲解重点难点上下功夫,通过课外作业与书籍推荐的方式鼓励同学们全面了解现代西方哲学的脉络。哲学学院的学生们更是对刘老师的教学方法记忆犹新:刘老师从不填鸭式地灌输知识,他更注重启发学生思考与传授方法,引导学生们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而贯穿整个学期的课堂讨论则促使同学们在“啃”原著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形成自己的思考成果。

采取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运用于教学,也是刘老师的坚持。对于青年教师,运用各种多媒体和网络手段互动教学是常用的教学方法,但对于和刘老师差不多年龄层次的老教师们来说就稍显不足了。然而刘老师却从加强教学效果,丰富课堂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角度出发,早在20世纪八十年代就早早地引入了多媒体教学的模式,如结合《哲学家时代》等影像资料,使学生们在聆听哈贝马斯、德里达等当代哲学大家的演讲的过程中感受哲学思考的深度。坚持与学生课外交流是刘老师多年教学生涯中的又一坚持。下课铃响,然而刘老师的课堂却从不结束,BBS上刘老师建立的教学与课程讨论组中、课外读书小组以及往来邮件的文字之中,线上线下的互动使得“30后”和“80后”、“90后”之间不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现代西方哲学》连续三年,在复旦大学课程评价系统中被同学们评为优秀;北大、人大、南大等国内重点院校的专家学者们也对这门课程给予了充分的肯定。2003年该课程更是成功入选当年国家精品课程。正是在刘放桐老师的带领下,复旦大学现代西方哲学学科在国内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并且在某些方面能够接近甚至赶超国际同类课程水平。

2、身正为范,润物无声,成才路上好导师

刘放桐老师向来注重发掘和尊重学生的个性,不仅教书,同时育人,注重传道,更重育德。

从教六十年来,不少刘老师的学生也已两鬓添霜,然而刘老师扎实稳健的学风从未改变,这一点成了所有刘门学子的宝贵财富。刘放桐老师在本科阶段就接触过翻译工作,也曾经在出版社担任与翻译相关的职务,他曾以翻译为例给学生讲述自己治学习惯的养成:“翻译要一字一句核对,这看起来很琐碎刻板,但培养了我做学问务求精确扎实的习惯,不急于求成。”而在治学态度上,“我无论读书或写作,都总是比别人慢半拍。所以我的论著并不多。我每写一篇文章,从酝酿到写成通常要几个月,拿出发表时间就更长了。我几乎不写、也写不出应时文章。”

在很多人心中,稳健与自由、扎实与创新似乎存在某种对立;很多不了解刘老师的同学可能会想,刘老师成长和求学于较为封闭和保守的年代,对学生的指导和要求也许会相对保守。但是刘老师所有的学生都知道,在指导学生方面的他是相当开明的。刘老师所有的学生都会感到自己置身于极其自由的学术空间,充满了实现自身的无限可能。就像刘老师说的那样,“个人兴趣和独立思考是进入学术研究的两个基本前提,但是在一些细节问题的处理上可征询老师的意见。”他的学生们从来不会担心导师将想法与立场强加给自己,从来都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思考都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而刘老师总是静静地在他们身边,将一生读书治学的经验和心得毫无保留地传授,为他们提出的每一个请求提供事无巨细的帮助。

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一直是刘老师心中的头等大事。曾经有一位跨专业考入哲学学院的学生,她对于哲学原著的研读总是似懂非懂,不得其道,最后只得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去向刘老师请教。本以为研究任务繁重的刘老师可能会三言两语一笔带过,然而刘老师却循循善诱、娓娓道来与她畅谈了很久,不仅打消了她心中所有的顾虑,更是在专业研究方面给出了具体意见。从此以后,她只要遇到不懂内容都会直接请教刘老师,无论是当面请教还是电话请益,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刘老师都是一如既往耐心而详细地回应。

3、勤勉奋进,学贯中西,巍巍学界不老松

刘老师是教学与研究并举的好导师。在学生心中,好导师可以有很多定义,也有很多衡量标准,有的学生关注的可能是导师是否尊重关心同学的发展,刘老师在做到这点的同时,还以他的研究成果为学生带去一辈子能享用的精神食粮,在这个意义上,他是学生心中当之无愧的精神导师。

刘老师是我国现代西方哲学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改革开放后更是引领了国内的现代西方哲学研究和美国实用主义研究。“我就是探索如何从重新评价实用主义开始,扩大到探索重新评价现代西方哲学,再把对现代西方哲学的重新研究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新研究结合和沟通起来”,他本着求真务实的学术精神,澄清了实用主义研究中的诸多误区。如今三十八卷本《杜威全集》已经出版,这是西方哲学研究的一大标志性成果,更是浸透了刘放桐老师与他的编译团队几年如一日的辛劳与汗水。实用主义哲学大家的思想精髓,与中国读者之间从此不再有浩瀚大洋的阻隔。刘老师的这一努力,造福了后人,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奠基性的研究基础。

刘放桐老师的研究视野从未局限在“现代西方哲学”的范围之内。多年来,刘老师一直致力于打破学科壁垒,展开现代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话,恢复马克思思想本来的活力。国际形而上学学会、国际价值和哲学学会负责人G.McLean教授说,刘放桐教授“比其他许多人更像是在哲学上使中国真正开放的一把钥匙,他力图证明一种更为开放、更有人道主义特色的马克思,他的确做到了;他力图揭示西方思想中的合理因素,同时又指出其局限性,他的确也做到了,他的名字和他的著作成了对待西方思想的公正、可以接受和创造性立场的同义语”。然而,每次面对国内外同行的称赞,刘老师总是谦虚地说:“我这辈子的贡献也就一本书两篇文章。一本书就是三个版本的《现代西方哲学》,两篇文章则是《重新评价实用主义》和《西方哲学的近现代转型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当代中国哲学的发展道路(论纲)》”。甚至煌煌三十八卷的《杜威全集》,都只是被淡淡地带过。

谦逊的背后,还有刘放桐老师永不停歇的勤勉精神。肖根牛是刘放桐老师的学生,他每次去老师家里的时候,都会看到老师在书房中左铅右椠、手不停毫,桌上的书稿堆积如山,几台电脑同时工作。“好像老师除了吃饭和散步,其余时间都在从事学术研究”,而令他难忘的是,即使已经生病住院,刘老师还是坚持在病房里继续工作。当他劝说老师专心养病,先把工作放一放时,刘老师却总是淡淡地说:“能做多少事就做多少”,同时键盘上便又响起了清脆的敲击声。

刘老师的谦虚与勤勉影响着他的一批批学生,带来的学术成果也造福着社会。

尽管刘老师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他却总是说:“学术水平比我高、成果比我突出的学者在上海、在复旦都大有人在。我没有任何理由为获奖而显得轻松。”他坚守在每一天的读书、写作与教学之中,坚守在学者与教师的本分中。“我这一生都在从事西方哲学、现代西方哲学的教学与研究。我热爱自己的工作,尽心竭力地在这个领域里开拓。如果说我取得了一些成绩,那绝不是因为我天资聪颖,只不过是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在某些方面先行了一步而已。我对自己的智力平庸、根底浅薄一向有自知之明,我唯一比较自豪的就是我对自己的所为有坚强的信念,对克服困难有坚忍不拔的勇气,因而敢于并能坚持去做一些有一定难度和风险的事。”这就是哲学学院研究生心目中的好导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刘放桐教授对自己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