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周一谈治学首页  学生园地  周一谈治学

第21期│孙向晨:当我们谈论通识教育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时间:2016-09-19

编者按:秋意渐浓,选课渐定,生活渐新,“周一谈治学”栏目开又和同学们见面啦!每周一我们在这里谈哲院治学经验、看大师治学风采。本期“周一谈治学”将聚焦于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俗称“模块课”)。作为复旦的特色课程,核心课程帮助学生获得必要的价值分析、探究方式与能力的训练,形成合理的思维方式、准确的观察判断能力和清晰的沟通表达能力,明确今后的修读和主攻目标。

哲学学院院长孙向晨教授同时也是复旦大学核心课程委员会主任,他就同学们关心的“通识教育的意义”、“模块课程的时间占用”、“小班讨论课”等问题进行了回答,带来了干货满满的一期对话。

孙向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院长、教授,复旦大学核心课程委员会主任

1Q:我们为什么要接受通识教育?

孙:中学时代,同学们的奋斗目标是高考,如果在大学里仍然过分强调各类学科的专业化,只为毕业时找到一份好工作,那么整个教育的过程就会变得非常功利化。其实,教育的目标首先在于培养一个人,包括完整的人格和独特的个性、开阔的视野、犀利的眼光、高远的志向,这些都是需要后天培养的,通识教育很大一部分的作用正在于此。

从理想层面来讲,通识教育可分为三个层次。首先,培养一个健全的人。中国传统文化就强调“学以成人”,教育的目的首先不在于行业的技能。成为一个健全的人与后天的学习教育分不开,中国古代培养士人有“六艺”,罗马培养自由公民有“七艺”,这就是教育的悠久传统。现在的教育在这方面有所缺失,认为这些育人的目标可以自动成长,其实这同样是需要全方位的培养,因此,我们应该回归教育的本原。19世纪初,柏林大学建立,被认为是“现代大学之母”,其在教学之外,更加重视研究,强化了知识的探究,追求科学的发展。现在的大学都有这样一种转向,其极端的表现就是中国大学向苏联大学形式的学习,例如严格分科化的石油大学、农业大学、林业大学等,但是在每个知识门类中,它都不是以培养人为目标,而是以知识分化、研究推进、培养技能为目标的。当然,在现代大学中“培养人”与“知识探究”这二者是不可偏废的,但如今我们的大学显然比较偏向于专业、知识以及技能的培养,在人的培养方面是不足的。在这个大背景下,通识教育的实施就势在必行。通识教育的第一个层次就是要回归到培养人的传统。

第二个层次,通识教育重视跨学科视野以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工作会对一个人提出各方面的要求,这就需要大学生在校期间能有全方位地发展。在复旦的通识教育模块中,通识教育不仅增进学生对于中国文史传统的了解,培养哲学的反思和批判努力,加深学生对于世界文明与现代社会的理解,还努力拓展学生对于数理世界、物质世界、生命和生态系统的认识,此外还有对于艺术实践活动的体认。广阔的视野与培养整全的人格也是相互关联的。从知识的角度,从学术视野的层面来看,全面培养一个人的未来,培养一种终身学习的能力,都不一定是专业学习所能做到的,这就需要通识教育的存在。

第三个层次,通识教育要培养一个公民在社会上用来表达自我所必备的技能。这些技能尤其包括口头的以及书面的(包括本国语言与外国语言的)表达能力,宽泛来说,甚至还包括计算机等基本技能,这些技能并不是专业、行业的技能,而是普泛的公民技艺。我们可以看到,通识教育要紧紧抓住“对人的培养”这个核心,培育学生广阔的知识视野、终身学习能力,以及教会学生掌握基本的公民表达的技艺。这些东西不是专业教育直接就可以培养的,这表明通识教育存在很有必要。

2Q:同学们知道通识教育的作用,但还是认为广度和深度不可兼得,尤其是理工科的同学学业任务重,时间有限,可能会产生抵触心理,对此,您怎么看?

孙:这确实是很现实的问题,虽然同学们都知道通识教育的初衷和理念是好的,课程设计得也挺好,可还是会有抵触心理。每个人的学习都会有惯性,从中学的课程,到现在很强的院系归属感,专业课都是第一位的,因此无论学校课程如何设计,学生总是会潜意识地把课程区分为专业课的和非专业课的,以此决定自己精力的分布。相反,以美国为例,大一新生进入大学首先是没有专业的,如果修读理科是在二年级选择,修读文科则是在三年级才确定主修方向。因此进入大学以后,他们有一个认真探索的过程,通过通识教育来寻找自己所感兴趣的方向,因此每一门课都很重要,以此发现自己的兴趣究竟在哪里。最开始不对专业作区分,相对来讲,学生就会认真对待每一门课程。但是我们还不是这样的。

平时,大家可能会比较宽泛地说通识教育的课程不好,深度与广度不可兼得,等等。但具体问同学在某一门通识教育的课上有何收获时,同学会发现自己还是学到了很多,比如说理科的同学去上一门和专业完全没有关系的通识教育课,泛泛而言,他可能觉得这是非专业课,会耗费很多的时间,但具体问他这门课究竟如何时,他会发现自己对于中国或国外的政治、文化、历史传统等有了深入的认识,收获是很大的。

同学们往往有着矛盾的心理,一方面水课简单、给好分,但学生心里一定是鄙视那个老师,想着复旦竟然会有这样无聊的课程;另一方面好课要求严格,花了很多精力,不一定会有好分。因此他不一定会选,但会去旁听。所以,同学们既有理想的、有追求上进的,也有功利世俗的、想偷懒的、现实的考量。

非常需要说明的是,通识教育课程绝无可能耽误专业课学习,因为目前核心课程的学分为8至12学分,理科学生只需要修满8个学分,也就是4门课。4门课核心课在四年内学完,居然会影响到专业课的学习,这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绝对是一个借口!有些同学对于课外讨论甚至充满着“深仇大恨”,认为生活都被课外讨论给毁了,其实仔细一算,这些真没有占用同学多长时间,反而是通宵游戏、社团活动等占用了同学们很多的时间。

3Q:其他校区的同学抱怨为了一节讨论课路途奔波很浪费时间,有什么解决方法吗?

孙:通识教育课与专业课不一样,专业课强调系统和整体感,而核心课则强调以点带面。比如“《孟子》导读”这门课,通过读《孟子》,大概可以知道中国文化传统的仁义礼智,理解儒家思想的内涵,了解孟子与孔子的思想关联,由这门课引申出去对于整个先秦诸子的思想,以及中国心性思想传统都会有所涉猎,其视野是宽广的,而不仅仅只是知道《孟子》。现在通识教育的新一轮改革在进行一项工程,就是要挤掉水课,让每一门课都能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当然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个性和风格,这是需要保持的。要强调的是对学生必须严格要求,通识教育课或许不能让学生“脱胎换骨”,但最起码得让学生有一番经历,不能像听说书一样,听完就无所谓了。这样就没有达到教育的效果。“不花功夫却想拿好成绩”,这样的思想本身就是不对的。无论选到什么样的课,只要认真学,最好的回报,就是学到真本事,每一年都有最大的收获。有些同学的成绩表面看上去挺好的,但太精于“算计”了,都是一些水课堆积起来的,其实没有学到什么东西,这样的大学生活毫无意义。

4Q:有些同学认为小班讨论太多了,比专业课还要麻烦,您怎么看?

孙:去国外交流的同学就会发现国外的小班讨论很多,国外的本科生一门课2学分,一周还分2次上,还要加上讨论课,一门课所要花的时间和精力很多。在国外他们会通宵泡在图书馆,很晚才回寝室,因为讨论课不光是讨论,之前还需要有充分的准备,比如说阅读资料、归纳总结、写发言提纲,然后相互之间还得争论、辩护。当他们称赞国外课程的高强度时,却不喜欢自己的学校也进行小班讨论,这是很没有道理的事情。

复旦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设计比较偏重于两个点:课程的思考点和训练点。之前我们的学习主要强调“知识点”,老师强调知识的系统性,而通识教育注重激发学生的思考点,引人深思。比如说学习《论语》,就还要去思考它和西方的思想著作有何区别,有何相似之处;通过好的思考点,激励学生去寻找阅读材料、组织自己的思想、表达、倾听、反驳,与他人交锋,这就涉及“训练点”,通过明确重点,有一个很好的训练过程,训练是需要反复进行的。当然同学们以前在中学里面没有接触过,助教可能也不擅长于主持小班的讨论,甚至老师也是如此,所以小班讨论目前是有难度和挑战的,但大家都有一个学习的过程。

复旦旨在培养领袖人才,领袖人才很关键的一点就在于表达,表达不仅仅要把思想阐明清楚,思想的阐述还要有力量,因为我们往往会选择倾听那些思想表达得清楚有力的人。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会发现思想和语言并不天然合一,好的思想需要有很强的组织能力与表达能力。而且必须学会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不能从头到尾都都只是一个人在说,要给别人腾出时间,在大家都表达完观点之后,你的观点如何最能够说服人,那么你的领导力也就凸显出来了。这些东西都得经过反复“训练”,通识教育的小班讨论恰好是一个不错的练习平台。

讨论还可以帮助我们建立一个共同体,课上的同学都来自不同的学院和专业,大家围绕一个话题,比如“论人类社会不平等现象的起源”,相互之间可以用不同的视角提出敏锐的观点,碰撞出非常有价值的火花。虽然通识教育课的小班讨论和专业没有关联,但作为一个知识人,作为一个文化人,你的社会良知,你应有的胸怀就在这些地方体现出来。

5Q:大一“小鲜肉”如何在通识教育课上完胜高年级“老腊肉”?

孙:新生一进大学就问如何才能拿好成绩,如何与高年级学长学姐PK。这样的问题当然可以理解,但有点主次颠倒,本末倒置;因为你首先关心的应该是上一门课,如何能从老师那里真正地有所收获,检验自己是否“长肌肉”,是否汲取了很多养分,而不应该一开始就在意自己是不是能插上漂亮的“羽毛”。

其实,讨论课不在于比知识,大一新生不用担心自己要和高年级的学长学姐PK,任何人都是平等的,你只要有正常的理性思维,认真地准备讨论资料,在讨论课上积极发言,努力锻炼自己的逻辑能力。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一个主要的方面就是要锻炼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对别人观点的准确把握。

6Q:什么样的课算是一门好的通识教育课?

孙:首先,知识点和思考点不矛盾,并不是说思考点就不需要知识点,思考是要以知识为载体的,否则该如何思考呢?但有些老师上课讲得特别详细,所有的思考点都已经解释完了,以至于学生没有什么好思考的了,这也是不对的。

通识教育的课程绝非以教为中心,它强调的是以学为中心,老师要想方设法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觉地就思考点去搜集资料、思考问题、表达观点、自我辩护,所以这种考察方式与过往不完全相同,主要是看老师究竟有没有能力调动学生全部的动力,让学生自主学习。

任军锋老师的课就是个典型(《西学经典·战争志》),同学们被“虐”并快乐着,虽然学习任务辛苦繁重,但课程质量很高,作业量很大,通过这一门课,大家对于古希腊的政治世界、社会生活世界、战争、人生观都有所了解。如果上完一门通识教育课,学生能够“褪层皮”,十年之后还想得起这门课,那这门通识教育课就是成功的。

本文节选自微信公众号“复旦通识教育”:《专访孙向晨:当我们谈论通识教育时我们在谈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