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周一谈治学首页  学生园地  周一谈治学

第28期│期中专访:优秀的读书报告长啥样?

时间:2016-11-14

期中季已经来临,期末季还会远吗?

作为哲学学院期中作业重头戏之一的“读书报告”,常常令人抓破脑袋:

字我都认识,就是连起来读不懂;

书我都读得懂,就是报告不会写;

报告我会写,为什么老师说不好?

本期“周一谈治学”我们采访了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谢晶老师,向她请教经典的阅读方法和读书报告的写作方法,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师眼中的优秀读书报告是什么样子的吧!

谢晶,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讲师,曾担任法国高中毕业班哲学教师。

Q│曹智诚2016级哲学学院本科生

A│谢晶老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讲师

一、独立的思考、质疑的态度

Q:谢老师,听说您有在法国教授哲学的经历,请您谈谈当时的一些感触,以及哲学方面法国学生相较中国学生的特点?

A:哲学是法国高中毕业班的必修课,不仅精英学校,当地的技校同样要求这门课程。对于法国而言,哲学是公民教育的一部分,因此他们并不强调哲学史的教学,而关注哲学思维的方法论。哲学教学的目的是让每个公民都具有基本的独立思考、和思想对话的能力。

法国学生相比较中国学生最大的特点是非常容易被“挑逗”,就是说非常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欲望。不一定每个学生都具有批判能力,但他们会对拿到手的文章或观点首先用质疑的态度去思考。虽然这不一定完全恰当,但的确为哲学教学提供了不少方便。相对而言,中国学生可能相对沉闷并且倾向于直接接受一些观点。

二、从“读后感”到“读书报告”的进化

Q:一些同学进入大学后,会把学术性质的“读书报告”写成高中的“读后感”,请问您如何看待二者的区别?

A:在我看来,“读后感”重视的是“感”。即当看完书以后,你的书写重点是放在由内容引发的“随想与启发”,这就决定了你不需要花很多笔墨去解释这本书的内容、概括这本书的结构。

但是读书报告,显然更重视“报告”的层面。哲学学习的本质,其实就是一种“对话”。你有一个有意思的观点或者疑问,想去倾听历史上的人是如何理解这一问题的,于是就要去读书。我们看这些书的目的,就是为了学习过去人思考的角度和方式,而测试你对文本理解程度的一种形式,就是“读书报告”。报告首先要求你能够理解并抽取书中的主要内容,这也是我看来一份报告最关键的部分,这证明你是否读懂。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再对某些环节作出赞同或批判,这表明你是否能够和另一种思想“对话”。

三、如何阅读经典文本

Q:谢老师,刚进哲学系的学生,往往在理解哲学文本上遇到较大的障碍,简单来说就是读不懂书,您对此有什么建议吗?比如说,是否应该借助二手资料来辅助阅读呢?

A:首先,哲学文本读一遍读不懂是非常正常的,哲学文本毕竟不是小说。其次,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初期唯一的方式就是反复阅读,而且从西哲角度来说,尽量要读原版书如果原版是非英语的,首选也是读英译本而非中译本,因为不同语系在语言逻辑上的差距以及翻译水平的限制,往往对理解文章造成误导。

阅读哲学文本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论述反复回溯,咀嚼它的说理逻辑。这个肯定很费时间,我现在精读一本哲学书的阅读速度是每小时十页左右。所以我建议一开始不要整本整本地读名著,可以读一些片段,哪怕是二三十行字。当你从短的文本阅读中学会咀嚼的方式,再面对一本大书时候,就可以学会有的放矢地阅读、分清文章主次了。

我个人不赞同阅读二手资料来帮助理解经典。每本经典背后必然有它自己十分关切的问题以及解答的思路。同样,去注解这些经典的人本身也会对该问题有着自己的思考,所以二手文献在解读文本时的侧重点和方式可能与原著大相径庭;另一方面,二手文献的切入点很可能不是你所关切的重点,所以他们的思考未必对你感兴趣的问题有帮助。

说到底,最好的读书方式,不是因为经典而阅读经典,而是因为我有一些强烈关怀的问题,需要经典给予启发或解答,要带着问题去阅读经典。当然你不能带着强烈的主观观点去读书,否则就没有办法吸收作者的思维,而把书读歪了。

四、如何写好一份读书报告

Q:谢老师,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些在概括文章方面的技巧。

A: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最关键地,我们要搞明白这部著作整体或者某个大的章节围绕的核心问题或观点是什么,以及作者产生这一思考的背景来源。它可以是一段学术背景,也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某些思考。

第二、“问题意识”,是指这个观点是在怎样的一群针对同一个问题但又相互对立或矛盾的不同观点中提出来的。所以这个问题意识可能来自学术传统,也可能来自生活,最重要的是我们在找核心观点的同时总是要去找它所回应的那个根本问题,和针对这个根本问题所能提出的不同观点。以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为例,第一部分里卢梭的核心观点是在自然状态里不可能找到不平等的基础,这个观点很有意思,是因为自然状态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在当时的政治哲学里是一个重要的问题(question),围绕着它很多人提出了不同的见解,这样就形成了问题意识(problem)而卢梭对于其他人的观点的批判(比如霍布斯的,普芬道夫的)和他自己的核心观点是形成对话关系的,所以一个文本的核心观点从来不是孤立的

第三、然后我们要看,针对这些问题以及回应,作者动用了哪些论据去论证的。这是最考验水平的地方。因为论据有可能是科学事实、名家观点、逻辑推论、甚至是自己的某种假设观点。论据之间还有“相对大小”,尤其当举出的论据是某个观点时,它下面还会悬挂很多更小的论据来证明其合理性。

总的来说,最完美的概括就是能够将所有的论据抽取到“原子级别”,并且通过“金字塔的结构”把书的内容一层一层重新还原出来。金字塔的顶端就是“全书的终极问题或观点”,第二层就是“问题意识”,之后各层就是各级论据的抽取,直到最后一层原子式论据。这对于初学者来说肯定是很困难的,因为正常阅读是一个从序言到末尾的线性过程,很多人会交上来读书笔记式的读书报告,就是因为他们概括的方式是按照阅读的先后顺序而非写作的逻辑结构。分析每一级结构都要带有目的,时刻牢记每一部分的下一级必然为其上一级的观点而服务,只有这样反复训练才可以梳理清楚。

Q:在有结构地概括内容后,我们如何对书中的观点作出评论呢?

A:必须要明确的是,“报告”的核心在于检验自己有没有读懂一本书。所谓的评论,你首先要对书的观点、逻辑演绎及论据都在概述部分吃得很透,而后你才可能对他的某些演绎上的谬误或者观点上的不足进行批判,或去补足他的观点可以延伸出来的一些有意义的见解。当然,大部分的评论都要基于我们本身对于书中这个问题的“关怀”。

批判思维的关键在于,我们需要理解作者提出某个观点的语境是什么。同样的语境,我们能否提出一些和作者不同的观点。如果它自身没有矛盾并且又没有被作者在书里回应的,这就可能是个有意义的质疑。

以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为例,他认为自然状态下的人没有权利义务关系,因而没有私有财产的概念,另外他们没有道德观念,也不会产生战争,人只是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和自由而活着。因此,人签订“社会契约”的唯一目的,是通过形成‘公意’并以此来保障“个人的性命和自由”。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去质疑:第一、,自然状态这一假象的设定是不是有道理,为什么洛克和霍布斯的假设与卢梭的不一样;第二,“签订社会契约”是否能够保障个人生命和自由等等。

总而言之,这一切建立在你读懂文本的基础上。如果曲解了文本含义,则提出的观点毫无意义。

Q:谢老师,您能不能谈谈您收到的读书报告的通病,以帮助同学们避免?

A:同学们交上来的读书报告的通病主要有以下三个:

第一,我一直劝同学们在读书的时候要“时远时近”既能着眼大局结构,又能说清某些具体论证的环节。但是很多同学的读书报告的概述部分总是搅在一起,还是没能摆脱“线性阅读”

第二,因为上一个毛病,缺乏大局观,所以很多人在概述部分花大量篇幅在他认为自己没看懂的地方,然而有时,这并不是全文论证的关键,可能是作者本身就没讲清楚。

第三、在细节上,“首先、然后、如果、那么”等的承接语乱用,导致具体句子间的逻辑很混乱。

切记一点,概述的长度永远不是关键,最重要的还是去体现金字塔的结构。并且需要提醒的是,当你发现了一个从未有人提过的新批判、新观点时,最好先去仔细阅读前人的观点。因为没有人提过最大的可能是这个观点太肤浅,前人甚至没有把它落于纸上,或者仅仅简单带过。读书报告中比较好的批判方法是,观点虽然有人阐释过,但我们在论证方法或者角度上按照自己的问题、关怀进行创新。

现实的前沿思考很重要,但并不是忽视经典的理由。每一个现在的经典都是当时代的前沿,人类对每个终极问题的思考,在每个时代都有新的温度。甚至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学术阶段阅读同一本书都会获得不同的体悟——不是理解的深浅,而是不同问题意识、不同关怀下的不同角度。所以经典阅读时常读常新的,一定要踏实阅读。

老师寄语:

你们需要给自己更多一些“海阔天空的机会和空间”,把自己空出来。

我有时会好奇,上一代人在你们这个年纪的时候生活条件没你们好,但是对未来工作、家庭婚姻等实际的、物质的考虑却比你们少得多。70年代的法国青年在考虑“社会和政治的思想该如何前进”这样看似很空的问题、美国青年则在痴迷披头士,甚至迷茫放纵。但他们对时代、对自己都是有激情的,他们都在追寻一些现实以外的东西。而当今,对未来的担忧、对实际问题的焦虑,无论在中国青年还是法国青年中都普遍存在。

对哲院学子,我想说,多给自己一些空出来的机会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