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新学期伊始,我们就互联网时代的文献阅读与管理特地采访了哲学学院的郁喆隽老师,请郁老师为大家解疑答惑。
同学萌,新学期的flag要立起来啦~
郁喆隽,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宗教学系副主任,德国莱比锡大学哲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哲学与宗教学。因为讲课生动风趣,充满智慧,他被同学称为复旦大学“哲学小王子”。现主讲课程《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导读,颇受欢迎。
Q|哲学学院2016级本科生曹智诚
A|哲学学院郁喆隽老师
Q1:记得老师之前在哲院新生讲座中也谈到过有关论文写作中的文献引用的问题,也说起过您以前在复旦上课时曾经有老师讲授过老的一套文献搜索方法。感觉老师对这方面十分有研究,能简单和我们说说为什么老师会在文献引用方面如此有心得吗?
A1:我也没有专门研究,这是一个学术工作者生存的必要技能。记得以前在复旦上本科时,历史系老师教我们文献检索。当时需要使用图书馆的工具书,而现在随意在百度、谷歌上一搜就可以搜到当时好不容易找到的词条,信息获取更方便了。就校内而言,你们有复旦大学学术搜索、望道溯源、读秀,也可以在超星上看书,不用跑到图书馆借。之前新浪爱问、微盘中也有很多东西,不过不知还能保留多久。在library genesis上也有非常多资料,当然连接不够稳定。还有一些小众的,比如陆浑戎的微博会专门转一些国外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在线数据库和地图,如果能经常保存也能找到很多东西。
但现在的问题和十年前倒置了:以前的信息太少,而现在太多。所以如何有效筛选信息、能够有时间阅读是非常关键的。本科生一旦开始写学年论文而不满足于中文文献时就会发现问题,比如某个领域里的文献可能多到你一辈子都读不完。这时候就需要方法和技巧,比如可以通过出版社、作者、abstract等,从海量资料中筛选出和问题直接相关的。英文文献可以在jstor上搜索,缺点是年代跨度久远、甚至过刊都有。
Q2:由于文献的量极其庞大,听说现在的很多国家,尤其是美国、英国这类英语国家,一个学期一门课程就要读上千页资料?
A2:对,他们一个学期基本是上三四门课,每门课资料可能可以抵我们系平均一学期所有课阅读资料的总和。事实上,本科阶段的确应当培养刷书的基本功。
但这里存有一个极大的悖论:一方面,作为专业学者和学生要极大占有资料,尽量不要遗漏;另一方面,我们阅读的深度越来越不足,比如平时很多是通过公众号(如“哲学人”、“哲思学意”)定期被动地阅读哲学类文章。但高科技只是为我们提供了记录、保存和同步的便捷性,具体对文本的理解还是要靠自己,而如何阐释文本是文科的最重要的基本功!这可能需要解释学的基本功和古典语言的基本功。现在,这对矛盾越来越明显。
Q3:事实上很多内容在公众号和手机端上阅读并不舒服,很难带来深度阅读的体验。
A3:所以现在我看到很多好的文章,会存到evernote上看,比onenote更方便,甚至可以共享(通过公开文档权限)。现在我对多终端同步的要求比较高,所以近两年已经逐渐放弃了直接在word里写文章,而改为在evernote里写,写完再进行同步,这样在学校、校外都可以随时看。我也偶尔会转换写作空间,有时会在路上一边走一边用手机上的讯飞语音输入,再贴到evernote里,这能很好地适应流动性比较高的生活模式。以前,传说霍布斯很喜欢爬山,他的拐棍上常有小墨水瓶,以便随时记下想的东西。现在我们靠智能终端手机可以解决。其实最好用的是google doc,但校内目前还登不上。
对于安排时间撰写论文,其实最好的方式是有大块时间,但在我们的生活方式中太过稀少,一般只有比较短的时间。现在健身流行高强度短时间训练,学术写作也是,连续2小时的效率反而不如拆成20分钟很短时间内高度集中思想的效率来得高。学生应当养成写作和阅读的频率、周期,找到让自己习惯和舒服的节奏。很多老师现在也都是这样——宁慢勿停。
Q4:另外,似乎复旦各个课程并没有贯彻对其课程论文的统一引用要求。请问老师我们在写作论文的时候,应该参考哪个标准来做我们的文献引用呢?
A4:之前我给学院写了一个《引文规范》,参考的是芝加哥论文征引指南,芝加哥这版中甚至包括法律、政府文件、公开的听证文件的引述方式,十分齐全。《引文规范》也有其局限性,比如并不适合国学,因为国学经典中许多耳熟能详的句子可能并不需要出处。但西学类似“学术工业”,强调版权和原创性(authorship)。我们学院有国标的征引方式,但缺点是只有参考书目而没有脚注尾注,并且有非常多的冗余信息,也没有好的征引方式;我也很早提过让学校或图书馆出面编一个手册,本科生大约100页左右,在入学时每人分发一本作为平时的备查。我们学院也在组织重新安排学术写作课程,中英文各开一门,但其实学术写作课程对老师的负担非常大。
在写作论文的阶段,平时你在做笔记的时候一定要摘录文献信息,否则最后反过去找肯定是不可能找到的,因为很多参考书目是实体书、英文文献等,对硕士生的要求可能有100-200本,博士生可能更多。如果不用专业的文献管理工具,光靠记忆力肯定不行。而且,写论文出了问题只是一个终端,其实从前面阅读就已经一直在积累问题了,因而对学术阅读手段早一点做规矩比较好。
Q5:请问老师去莱比锡读书的时候有转型和适应的过程吗?
A5:自然是有的。一个是语言上的问题,听一到两个学期的课就适应了。还有就是学术规范上的问题。不过我的博士生导师每周会开设讨论班,一个学期没有给定固定主题,有的时候会让我们讨论最近用了什么软件,我现在用的好用的软件都是那个时候积累的。推荐一个citavi,目前还是收费软件,但作为一个文献管理、笔记、思想整理的软件很好用,免费版录入字数有限,但对本科生应该足够了。
当然讨论班还有各种各样的话题,大家在好的讨论氛围中能够互通有无。前一阵我接待了意大利的梅洛尼教授也是如此,他们的研究所有二十几个学生,每周五上午大家会在一起交流最近读了什么论文,如果看到什么论文跟其他人的研究领域或跟大家的研究都有关,就可以互相推荐阅读,有点像雅典学院。现在的学生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是高度个人化、原子化的学习与写作,我感觉欧洲比较好的是这种修道院传统,在一个共同体中学习。很多事情要回归传统,虽然阅读和思考无人可以替代,但在小群体中可能会碰撞出更多的火花。
Q6:现在我们本科生面临的问题,不仅是课堂布置的经典书目读不完,还有在写作论文的时候面对网上大量良莠参差的二手文献不知所措,老师您觉得应该从哪些维度来筛选并阅读我们的二手文献阅读?
A6:这个是实践智慧,没有一个固定的方式可以教授。其实我们哲院比较注重原典阅读,而对一个专业学者而言其他类型的二手文献也很重要。但是二手文献中门派林立,很难有一个不偏不倚的全面解读的方式。阅读二手文献可能会给你加入一些先入为主的东西,而啃原典对本科生的挑战也很大,这个问题有点两难。目前我开设的《新教伦理》是导读课程,会带领学生梳理文献内部的关键点、背景、脉络。
我觉得原典和二手文献不能偏废。比如某个领域的大牛写的二手文献和review,看了就很清楚了。图书馆也会引入一些很好的教科书,比如Cambridge Companion to xxx,看了以后会给你指很多路,他们会请一流学者每人写一篇文章,介绍某个领域重要的书、期刊、存在的争议和未来新的讨论。汉语学界目前还没有这种传承的东西,平时查Oxford、Cambridge、Stanford的companion都可以查到很多信息。不过Stanford的太偏英美语言哲学传统,这也是一个矛盾。
Q7:对于知网上的文献通过哪些指标可以进行筛选呢?
A7:并不是所有读过的论文都值得记住和引用,尤其是国内期刊不像国外hci、sci有很好的的匿名审稿机制,所以一定要进行筛选,看了100篇论文可能只有10篇能用来参考。筛选指标主要有来源期刊、作者是不是这个领域里的专家和一流学者,中文征引率不太可靠。我一般发的多的是辑刊,比如《宗教社会学》、《复旦政治哲学评论》、《当代马克思主义评论》。目前知网中还没有录入辑刊,其实辑刊我觉得很有价值,因为里面都是国内最核心的研究者在相近研究领域中相互品鉴,学术能力也由公意判断。而学报作为过于综合的刊物很难保证这种评价能力,尤其是前沿领域和交叉学科问题很大。
此外,每个领域的辑刊也不多,比如中国社科院一年只出《宗教人类学》、《宗教社会学》两本辑刊,中哲方面中研院也有辑刊。辑刊的电子资源比较少,一般是以书代刊,而书的出版周期也比刊物要长。
Q8:最后,老师能不能推荐几个好用的文献管理器呢?
A8:我之前提到了语音输入有讯飞语音,evernote可以用作笔记、写作、群体协调软件。文献管理软件中有endnote,理科用的比较多,它预存了很多国际主流期刊,缺点是中文数据库不是很好。
Zotero和Mendeley也是文献管理器,也可以做笔记用,Zotero可以在firefox、google chrome上装插件一键导入网页信息,还有抓取功能。Mendeley的一个很强大的功能是可以设一个文献自动识别的文件夹,比如下载的所有pdf文档可以自动读,不用手动录入。所有这些管理器都可以在云端同步,非常方便,并且Zotero和Mendeley的数据库也支持相互导入,可以相互进行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