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了解同学们上讨论课的情况和态度,我们针对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研,一共回收有效问卷92份,问卷覆盖所有年级。以下内容节选自问卷及统计结果
根据调研我们发现,60%的同学本学期有3门及以上的讨论课,70%的同学平均每门课有3次及以上的讨论课,真是好辛苦呢!
本学期讨论课数
每门课程每学期平均讨论课次数
虽然压力较大,但大家都以一百分的认真和热情对待讨论课。根据问卷,75%的同学会花比讨论课本身更长的时间准备讨论。其中,还有5%的同学会为了一次讨论课准备6小时以上。为你们的努力认真点赞!
为一次讨论课平均花费的时间
同学们对讨论课全力以赴、绝对认真,但有些同学也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压力过大”、“收获有限”……难道我们上了假的讨论课?
为了帮助大家最高效率地上好讨论课,我们采访了老师和助教,请听听他们的看法和建议吧!
老师助教说
受访丨
孙向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院长、通识教育委员会主任),以下简称“孙”。
丁耘(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理想国》授课老师),以下简称“丁”。
谢晶(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博士,《哲学导论》授课老师),以下简称“谢”。
张奇峰(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教版“如何上讨论课”作者),以下简称“张”。
特别鸣谢:“《理想国》导读”课程助教给予我们的帮助。
Q:您认为讨论课是必要的吗?讨论课的意义何在?
孙:“讨论是主动积极的学”
目前我们的开课模式以“教”为主,老师的上课大都是lecture的形式,但如果学生听完课后只获得了记忆性的知识,学习效果一定大打折扣,因为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没有自己思考过,没有自己找资料,没有跟别人辩论过。于是讨论课的必要性就体现在:以“学”为中心,去最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谢:“哲学就是讨论”
对于哲学来讲,每一节哲学课都应该是讨论课。我们去读柏拉图,打开都是对话,所以说哲学就是一个讨论的过程。但不是说我今天吃了什么,讨论的不是一些事实性的东西,不是一些可以说yes or no的问题,它是一些你可以提出观点的问题。所有的哲学训练,阅读也好,写文章也好,讨论也好,全部都是针对一个问题,大家提出不同的想法,并对这些想法进行论证和讨论。所以说,讨论课和上课是一回事情,只是上课老师会有一个线索大纲,但讨论课更加自由开放,每个同学都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意见、论述观点,其他同学再针对他的观点进行一个交流。
丁:“讨论不能是无根的,要学习驾驭文献、进入文本”
“《理想国》导读”的讨论课,除了传统意义上的“讨论”,还有一半是“文献导读课”,即学生在助教的带领下进行文本阅读,学习如何驾驭不同种类的文献,学习各种进入文本的方式。我常常强调《理想国》这个作品的特殊性,它兼有文学、哲学、史学的品质。必须要在三方面都有所体会,才能感受到对时代和处境的投入感,对问题和主旨的迫切感,才能对《理想国》的主线有较为深刻的理解。
张:讨论课设置的目的是为了让同学们通过朋辈学习的方式对那些最基础的和共同的课程有深入的理解和领会。同学从讨论班上应该学习到的是一种谦逊的学习态度,即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谦逊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明白自己和其他同学一样,知道的和说出来的都只是某一种有理由的意见,在意见的交锋中能够不断推进自己的认识状况。而文本研读是为了让还未熟悉大学学习和讨论班学习状况的同学能尽快地从高中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中进入其中。
Q:您认为讨论课最理想的状态是什么样的?
孙:讨论课需要老师给出问题和文本,同学要进行阅读、写作、表达、倾听、针对性反驳、吸纳、捍卫、再讨论等等环节,那么关键的是要把每个环节衔接好。讨论的问题就像走路的把手,老师和助教的指导就像路标,扶着把手、循着路标向目标走,就像在阅读的过程中有目的地去形成自己的理解,就能提高阅读的效率。当然这对老师和助教的要求就很高,讨论不是泛谈,看什么书,什么问题都是需要设计好的,做到选的文本恰当,问题精准。在此限定下,学生进行准备,阅读,和写作的准备,也就是讨论稿。
在正式讨论中,最重要的是学生之间需要有“交锋”。大家论述各自的理解,争论,反驳再“反反驳”,相互之间进行“博弈”。但是“口说无凭”,这种交流必须以文本为依据,不能是泛谈。同学要以论据辩护自己、同时认真地倾听别人。讨论不是仅仅表达喜恶,要表达自己的意见就必须给出理由和论据,而不是聊天泛谈。在这个过程中,很重要的是倾听和吸纳别人的观点,不能讲来讲去只是陈述自己的观点而完全不管对方说什么。讨论的关键还是要有参与感,以小组形式形成观点,不同阵营之间相互交锋,就可以调动参与感,我们几个人是个team,要做点什么出来的,感觉就不一样了。
谢:讨论课要自由但有方法地讨论。首先是不离题,然后讨论是一个你说我听,我说你听的过程,而不是我说完我的观点就好了。最后讨论是就事论事的,不是人身攻击,反驳只基于观点和论据。所以最好的讨论课,就是讨论完之后学生发现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想要再去找一些资料去增强我的观点,这时候学生会很愿意去阅读一些文本,并且带着问题去读文本,我觉得就达到效果了。讨论课就是去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后去关心哲学,在日常生活也培养讨论的意识。我们的学生不像西方学生有课后自发讨论的习惯,学习里就缺了这一环,那讨论课就提供一个机会给大家可以坐下来正儿八经地讨论。而助教起到的只是一个引导、点拨的作用,把问题背后有意思的前设逻辑最大程度地呈现给学生,但不是直接给,而是一点一点地拉到这些点上了。在讨论中有不同的意见很正常,在论证自己的观点、听取对方的意见的过程中我们就会发现谁的论据、对概念的定义是更站得住脚的,这时候得出的结论可能是更接近真理的,这个过程中你就获得了很多东西。论证和发言的水平是在不断地讨论中磨炼出来的。讨论是一个活的过程,这是一个大家都在成长的一个过程。
丁:讨论不能是“无根”的,必须在学生的阅读基础上,由助教引导性提问,再进行讨论。
讨论课不要“无根”,指的是讨论必须要有一些准备。如果没有共同的知识背景,没有共同的阅读文献的基础,讨论课就会变成漫谈,对文本的理解也很难深入。比如“《理想国》导读”这门课,通过阅读《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从史学的角度,我们就能把握当时的雅典的处境、时代气氛,体会人物命运,然后产生比较真切的投入感。而将近代政治哲学著作的有关段落篇章和《理想国》中关于国家的构想做个对比,就会产生一种问题上的迫切感。然后再进行同学之间的讨论,这样才是有效的、有益的讨论。
另一方面,我觉得最好的助教要在学生和老师之间起到沟通作用,熟悉学生并且拿捏节奏。随着课程的进行,助教会渐渐熟悉学生,了解他们不同专业背景和个性,比如有的学生爱说话,而有的不大爱说。喜欢说话在讨论课上看起来是个好的品质,但有些好谈的同学可能会谈得没边儿,这时候助教就要把他们拉回来。而不爱说话的同学,其实有可能思维很缜密。
助教要观察,要两边看,激起学生的谈性,在讨论课上激起谈风。这是很不容易拿捏的,是助教的艺术。
Q:有些同学认为讨论课压力过大、收获有限或是难以提出自己的想法、参与到讨论中去,您如何回应?您认为怎样才能在讨论课中获得最好的收获?
孙:讨论课要做好是不容易的。不仅时间上受到限制,而且老师、助教和学生都不熟悉这种方式,这就可能导致讨论课的各个环节没有衔接好。国外大学每周都有讨论,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但同时他们一星期只有四五节课左右,而我们学生课太多,所以导致对讨论课重视不够或者成了一份负担。这是我们条件不成熟的地方。但虽然我们现在做好讨论课很困难,但是我们还是要做。不能说因为条件的不成熟、不完整就不做,做肯定要做,在做的过程中慢慢提高。一些同学觉得讨论课收获不大,效果不好,但如果能够把一系列阅读,写作,讨论,交锋都做下来,效果肯定不一样,收获肯定很大,所以关键在于学生要好好做准备。
张:难以提出自己的想法或者参与到讨论中去,这涉及到对讨论课功能的理解:从形式上来说,讨论课的设计不是一种传授或学习知识的活动,而是希望同学们能够学会听,听清、听懂其他同学对同一主题的意见和看法,解他们是如何破题和进行论证的;其次才是说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理由。
难以提出自己的想法可能是由于对论题的理解和对讨论课所给材料的理解不够充分,可以通过课前的准备,以及倾听其他同学的观点来理清自己的思路。讨论课的进度和气氛,一般会由主持讨论的老师和助教进行引导和控制,同学只要跟随老师和助教的引导即可。
丁老师及“《理想国》导读”课程助教:
讨论课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老师和助教应该努力给出反馈:整体怎么样,存在什么问题,大家有什么看法,甚至把好的作业放在elearning上供所有同学参考学习。除此之外,反馈还可以渗透在讨论课中,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引导。同学们也可以通过在讨论稿的文末列出存疑的问题或者私下联系助教,要求给出回馈。
另外,希望同学们对于讨论课更加积极一些,做好文本阅读,在课堂上主动发言。因为时间有限,讨论课上一个助教面对十几二十个学生,有时比较难全部兼顾。
后记:
听了这么多老师和助教的想法和建议,相信大家对于讨论课有了新的认识,希望今后大家能上好讨论课,在讨论中得到思维能力和知识上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