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周一谈治学”邀请到哲学学院2015级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生訾阳,来谈谈他通过联培项目在德国明斯特大学交流的经历,为我们一一解答留学的种种疑惑。
訾阳:哲学学院2015级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生,于2016.9.1-2017.8.31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联合培养项目在德国明斯特大学学习交流。
Q1:在研究生的学习过程中,能到海外交流是一份很宝贵的经历,不仅能开拓视野,更能精进学业,其中由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CSC)提供留学资金的联培项目非常受关注。但面对学校及学院提供的多种项目、多个国家、多所学校,很多同学不知如何入手。学长能否根据自己的申请经验为大家介绍一下国家留学基金委的国家公派留学项目?
A:其实我申请过两次CSC的项目,一次是攻博的,一次是联合培养的。当初由于报考了复旦大学,所以我最终放弃了在硕士阶段申请的攻博项目。当然,我是在结果最终公布之前申请放弃的,而且我也并不鼓励大家申请之后随便放弃,因为即使流程走得通,也会给学校工作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一般而言,攻读博士学位和联合培养从申请流程上并没有本质区别,只是留学时间长短而已。CSC的联培项目最多可以申请两年。我知道,同济大学有很多同学习惯申请两年。如果要达到小语种的优秀能力和学术上更大的收获,我认为两年是可以考虑的。但是,一年的时间会更经济。
CSC的公派留学项目每年于年底启动,时间会略有出入,最重要的是大家应在这之前准备好邀请信或offer,并提前通过语言考试。准备各种材料是很磨人的,当然,在六月份之前等待结果也很焦虑;最终即便拿到签证,都会有一种生无可恋的无力感。国内大部分高校的人才引进计划都要求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因此,“洋博士”的含金量要高出“土博士”很多;所以,相比攻读博士的项目,联合培养项目含金量较小。但是,联合培养项目是一种很经济高效的基于国内学术视角,了解国外学术动态的途径。
Q2:刚刚学长也提到,申请过程是很磨人的,那么学长认为同学们在申请联培项目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A:其实大家不用把申请CSC项目看得很艰难,我们曾经讨论过,可能CSC的奖学金获得者并非都是最优秀的,只要踏踏实实认真钻研的同学,都有可能申请到这个奖学金。相比攻博资格的申请,CSC是将联合培养的名额下放到了各个学校。相对而言,复旦大学的学生会有比较好的机会,也更具竞争力。现在学校在争创“双一流”,的确为我们提供了更好的平台。但是,我想最重要的还是语言问题。大家英语可能都没有很大的问题,但是托福、雅思考试总归不是那么好过(达到要求)。我本身没有英语考试的经历,我考的是德福。虽然成绩不是很理想,只有16分,但是,相对于CSC所要求的12分已经够用了。然而,即使没有语言成绩,大家也可以凭借外国导师的语言认可书来申请CSC项目的。我在德国留学期间,周围英语非常流利的小伙伴没有几个,能说上几句德语的更少。我想,语言是用来交流的。能讲清楚,能听明白,这才是最重要的。必要的时候用上肢体语言,多问几个pardon,也没有什么丢人的。
邀请信和各种证明要早做准备,避免被动。当然,在选择大学上,大家都喜欢选择世界排名靠前的大学,而我认为这种排名只能做参考。特别是在选择德国大学的时候,如果只认排名是会被忽悠的。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德国的大学不依靠排名,它们的专业倾向会更明显,许多学校都在世界一、二百名之外,但依然很好。所以,选择大学时,要综合考虑各种情况。比如明斯特大学,在国内并不很出名,但是,它的确是德国建制最齐全的大学之一,经济学、法学非常出名,而伊斯兰教研究在德国也首屈一指,而且有汉学专业。哲学教授也不少;退休的Siep教授还是享誉世界的黑格尔研究专家。明斯特很小,但可以说是北威州最美丽的城市,关键是,这座城市里中国人比例相对较低。如果你在柏林的大学里面,可以经常碰见中国人;比如,我就碰见了我研究生的同班同学。出国交流就出彻底一点。熟人太多,体会不到“空虚、寂寞、冷”,一来做不出学问,二来磨练不出意志。
导师的选择也非常重要。我听一位教授说,CSC和DAAD(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的奖学金评审中最重要的就是导师简历与申请人简历的匹配程度。还有需要注意一点,如果你是个理工科学生,二话没问就发给你邀请函的导师一定要慎重考虑,这些导师很可能是把你作为劳动力使用,尽管这种情况在德国并不常见,但还是小心为宜。我的国外导师是我在硕士期间准备申请攻博项目时自己海投找到的,如果国内导师有熟悉的国外教授并且愿意为你推荐,那就再好不过了。
大家不要太期望一封邮件就可以解决问题,我少说发了三十几封。这是因为德国研究马克思的学者相对较少,教授级别的就更少了。需要注意的是,德国的有些讲师也是有权限带博士生的。邮件里最好写明你既有的研究经历和未来的研修计划,不必太详细,但要足够引起导师的注意。这个过程很艰难,你会被以各种理由拒绝。不过,我相信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Q3:当大家成功地迈出了申请的第一步,在走出国门处于联合培养项目之中时又需要注意什么呢?而且,这段在明斯特大学联合培养的经历让学长有什么深刻的体会吗?
A:如何跟导师相处是我们在学术研究过程中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找到一个合适的沟通方式将大大有助于我们的学业。其实,大多数的国外导师都是很nice的。一是源于国外对个人普遍尊重的氛围,二是由于你跟他几乎没有金钱和雇佣关系,所以他没必要对你不nice。所以,只要通过邮件约定了见面,你尽管可以提出你想提出的问题。有意思的是,国外的学生是可以当众反驳导师的,一点儿温情脉脉的痕迹都没有;我第一次遇见这种情况的时候都震惊了。所以,直来直去是跟国外导师最为合适的沟通方式。
德国的学习强度并不高,九点上班,五点下班,甚至十点上班,四点下班。有太阳时候学生们就晒太阳,没太阳的时候学生们也喜欢各种休闲娱乐。最努力的还是亚洲人,中国的、印度的、日本的。我的几个室友,他们是理工科的博士,实验室没有发文要求,最多只有一篇发文要求,导师还会提供一部分数据,所以感觉他们没什么很大的压力。文科生的压力主要在语言上,而不在学术本身上。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一个如此闲散的学术氛围里,竟也能产生一批优秀的学术成果。
其实,在国外是两方面的学习,学术的和生活的。就学术方面而言,出国的研究可能会让你放弃原本的课题,因为许多课题是欧洲已经研究过的了,比如马克思的“价值形式”问题,在德国就很早地被讨论过了。但是,国外的学术状况也会深化你的思维,因为不同的视角和研究方法,毕竟会带来不同的学术成果和学术特性。另一方面,张维为老师说过,“一出国,就爱国,效果比党的教育还要好。”其实,根本原因是我们多了一个平视国外生活的视角。当默克尔把数字化和自动化当做竞选口号提出来的时候,移动支付早已在中华大地上遍地开花;当我的爱尔兰朋友只知道古希腊、罗马和17世纪以后的爱尔兰历史的时候,我们则知道几乎每一块大陆上发生过的事情。可以说,在国外的学习应当成为每一个博士生的追求,这不是说国外比我们先进多少。而是说,我们可以找到一面镜子,在学术和民族命运上,找到我们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