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周一谈治学首页  学生园地  周一谈治学

第55期 | 艺术史、艺术哲学与当代艺术

时间:2017-10-23

如何正确地看展

艺术与时代的关系?

如何理解当代艺术

艺术史与艺术哲学的关系?

本期“周一谈治学特约采访了沈语冰老师,就艺术哲学、艺术史、当代艺术的发展等问题进行探讨,揭开艺术哲学的面纱,带领大家走进艺术,走进美学!

沈语冰,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特聘教授。长期致力于西方现代美学,现代艺术史和艺术哲学的教学与研究。

著有《20世纪艺术批评》,并获教育部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独立或合作译有《塞尚及其画风的发展》等12部,其中《现代生活的画像:马奈及其追随者艺术中的巴黎》获AAC第八届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年度艺术类出版物最终提名奖。

因“长期致力于系统翻译介绍西方现当代艺术理论,为中国艺术研究做出重大贡献,丰富了中文世界的学术视野,获第二届当代艺术思想论坛艺术理论奖。

Q1: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提到,每个艺术品背后都反映着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请问老师您怎么看待这个观点,以及您觉得这个观点对我们时代的艺术有什么启示吗?

这个问题要从两个方面来谈。我们先看丹纳的观点。他的《艺术哲学》确实是19世纪相关领域研究的经典,是艺术史与艺术哲学专业的必读书。但是从专业角度来看,这本书也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比如他谈到艺术品背后的社会因素,将艺术生产简单地归结为社会环境的结果,这是不对的。20世纪的理论就非常强调艺术品生产机制背后的复杂过程,它并不是丹纳所认为的外部环境的直接作用,而是艺术家在受到某些现实因素(包括风俗、地理、物质条件等等)之后,通过对早先的艺术图式进行修缮而完成艺术风格的演进。只有把艺术的图式纳入视野,一部连续的艺术史才有可能想象,这就是贡布里希等学者提出的艺术内部研究所带来的新视野。也就是说艺术家需要学习前人的图式和语汇,然后在社会外部因素的压力下经历一个对图式的修正过程,而后才会产生新的艺术作品和风格。如果仅仅从丹纳的社会环境论来看待艺术,那么艺术就不会有一部历史。

再说“艺术与时代之间的关系。从理论上来说,我认为不同时代的艺术都会有若干面相,有可能呈现为符合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主旋律作品,也有可能是不那么主流,却有生命力的作品。一般而言,能够进入艺术史的作品,必然回应了那个时代的某些重大关切,贴着时代的脉搏行进。而不是那些只有精益求精的技艺,却与时代的重大关切没有任何关联的作品。就拿唐诗宋词来说吧,有多少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作品被人们遗忘了?又有多少忧国忧民、伤时感物之作成为千古绝唱!

Q2:当代艺术特别热衷于使用频闪等强烈刺激感官的手段以及装置艺术的方式,老师您认为为什么这种科技手段会如此流行于当代艺术的表现中?

你说的装置艺术,属于当代艺术的范畴。当代艺术兴起于20世纪下半叶,是目前艺术界的主流。当代艺术最直观的特点就是打破了传统架上绘画的统治地位,而是用装置、行为、声音、视频等等表现方式来呈现作品。要看清楚当代艺术的特性,我们可以先后退一步,先看当代艺术之前的现代艺术,特别是盛期现代主义。现代艺术在19世纪中叶兴起,以马奈等人为代表,到了20世纪中叶而衰落。这里似乎具有某种历史演进的必然性,或者更明确地说,当一种艺术样式发展到极致,艺术家认为再也无法超越时,这种样式自然也就会被遗忘。例如文艺复兴三杰之后,就没有人再去挑战集中体现在这三人作品中的典雅堂皇的风格,矫饰主义和巴洛克等新的风尚取而代之。

所以说艺术发展的规律总体上还是有章可循的。从这种角度看,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当代艺术会应运而生(它的具体条件我们待会儿再谈),也容易理解为什么当代艺术呈现出现在这样的风貌。一般认为,当代艺术有三个重要特点第一,抛弃了之前艺术的单一媒介,诸如绘画和雕塑的局限性,尝试以一种跨媒介的方式展开。因此,我们曾经依赖的对单一媒介的技术和美学的理解,就不能适用于当代艺术。第二,就是把古典和现代艺术的“静观转变为当代艺术的剧场性,也就是说当代艺术更强调与观者的互动。当代艺术家往往把展览场地变成一个剧场,通过场面调度,邀请观众参与到作品中去,甚至使观众成为作品的一部分。紧接着“剧场性之后,就是第三点——当代艺术的作品具有极强的场域特定性,也就是说它常常只能在它被创造出来的空间中存在,如果空间变换了,那么它的意义就会面目全非,甚至完全丧失。虽说古代的一些作品,例如祭坛画,也会有这种特点。将祭坛画从教堂移走,搬到博物馆,很大程度上就改变了它的功能和意义。但是古典和现代艺术中的大部分作品,是不以特定场域为条件的。无论是拉斐尔的《圣母子》,还是蒙德里安的《格子》,即使被移出原有的地方,我们仍能感受得到它们的美和秩序。但当代艺术就不一样了。这就是为什么当代艺术家都需要亲临现场,根据空间、观众数量、光线条件等等来做作品,往往也就没有第二次同样的展出。因为它很难被复制,每一件作品就像一次针对特定场所和空间的实验。

所以理解当代艺术并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它要求观众具有一定的理论和视觉素养。我认为大学应该引入一些当代艺术的课程,来提高学生对当代艺术的欣赏和理解能力。现在的人们很难理解当代艺术,这并不奇怪。19世纪中叶的人们也觉得现代艺术是一种无法理解的东西。

Q3老师您觉得我们应该如何进入当代艺术的语境并理解他们所表达的东西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要回答为什么当代艺术比起传统艺术那么难以被理解。在古典和现代艺术中,艺术品本身只是个媒介。在古典艺术中,它通过题材和主题来表达;在现代艺术中,它通过点、线、面、色彩等等来表达。但它们都是作为媒介,去传达别的信息。只要熟悉某种媒介,就能感受到一定量的信息,所谓媒介即信息,媒介即内容嘛。但当代艺术就不一样了:首先,它多半是跨媒介的;其次,艺术家往往还根据特定的场域表达一个更带私人性的观念(而不仅仅是包含在主题或媒介本身当中的信息)。所以观众就不能单纯依靠媒介去理解当代艺术作品。这时候艺术家或策展人就必须解释他或她的idea。观众可以根据这个idea去评判一件作品或一个展览是否成功。

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艺术评判中的专家的垄断,使得艺术品的评判标准“民主化了。就像朗西埃说的当代艺术是感性的重新分配,过去的标准是被惯例和特定社会阶层的品味所决定的,但当代艺术考虑到了观看者的平等性、民主性和参与性。这样就打破了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的惯例及专家的特权,艺术品的生产和传播成为对感性的重新分配,从而实现审美的民主

一般来说,进入当代艺术展场的观众不免会产生一种震惊和眩晕感。但我建议你们在走进展览场地时,要仔细看一看策展人的前言,而不能直接走进作品被它们所蒙蔽。要搞清楚策展人的思路和期望表达什么。这样观众就获得了一种主动权,可以评判作品或展览有没有很好地达成策展人或艺术家所想表达的观念,以及这些表达是否富有创意、老练乃至机智。当代艺术往往是一种全媒介全场域的实验,这就是为什么那些国际著名的时尚公司,例如Gucci等等都有自己的当代艺术馆——时尚与当代艺术具有极强的同构性,都依赖观众的在场性来实现其作品的价值。相比起来,时尚只是取了当代艺术中极小一部分容易被理解的东西,当它被投入到消费市场并实现其产出时,就能发挥巨大的能量。这在乔布斯对苹果系列的设计中也可以明确地看到。

Q4我注意到一个现象,就是有许多人在艺术展中,其实不是在欣赏作品,而是在忙于自拍,这是为什么呢?

古希腊神话里的纳喀索斯喜爱看水面上自己的容颜,隐喻了自我认识中所伴随的自恋情结。这在古典艺术中也极为常见,尤其可见于各个时期的自画像。也有些古典艺术史学者认为,洛可可绘画中美女揽镜自照的动作,像极了现在的自拍动作。不过,当代艺术展中的自拍,也可能反映行为者希望通过这种即时传播的方式,找到一种在场感。时光在不断流逝,而照片却能将实存转变为一种图像,从而得以保存下来。如今的自拍除了照相的固有功能外,还增加了即时传播功能,又促成了一种想象的共感——仿佛我朋友圈里所有的人都在看我,也在跟我一起看展。我觉得这可能构成当代艺术的第四个特殊维度,就是“即时传播性,艺术作品在即时传播中完成了它被欣赏、被误解、被建构或被解构的过程。

Q5您怎么看待艺术史、艺术理论与艺术批评之间的相互关系?您又如何看待艺术史与艺术哲学的关系

作为大学学科的艺术史,在19世纪中叶的德奥国家率先诞生,它一开始就是一门研究艺术历史的人文学,但一般而言它并不隶属于历史,而是独立成科,因为它的核心不是一般历史中所说的事件,而是风格。因此,它要么独立设置(当然也有归入历史学院或人文学院的),要么归入哲学院。尤其是在德国,主要采取后一种归类方法。德国十个最有影响的艺术史系,就有五个设在哲学院。艺术理论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用法。狭义的艺术理论(Art Theory),就是哲学的一部分,比如你经常可以读到《艺术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之类的书。在这个意义上,艺术理论基本上是哲学或哲学史的一部分。广义的艺术理论(Kunstwissenschaft,艺术学或艺术科学)则旨在像科学那样研究艺术,后来成为欧洲艺术史学科的基础。由于艺术史涉及的不仅仅是物件、图像和文献,而且还涉及物件的形制和图像的风格,因此鉴别和欣赏艺术品,就需要审美判断力,而这也就成为一桩“艺术批评的事情。总而言之,艺术史、艺术理论和艺术批评是密不可分的,有时候可以合而称为艺术学或艺术科学。

我刚才提到了狭义的艺术理论是哲学或哲学史的一部分,也可以说就是艺术哲学。但艺术哲学本身也有广狭之分狭义的艺术哲学,特别是在英美,基本上是分析哲学的一部分,只不过其分析对象是与艺术相关的语言或话语罢了。广义的艺术哲学则可以包括艺术史哲学(艺术史方法论,艺术史编纂法)、艺术理论(探讨艺术本质及其规律的学问)和艺术批评(或曰美学与批评)。总之,这些复杂的称谓和关系,都是学科分化和合流的结果。当其勃兴时,人们一般更愿意强调某个学科的特质和边界;当其过于分化而变得苍白狭隘时,人们就开始拓展其边界,谋求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我们都知道现代性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分化的过程,学科的分化同样如此。但到了现在,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学科壁垒所带来的危害。这一点特别在欧洲已经有了非常明确的意识,法国在这方面的改进是比较彻底的。他们通过打通艺术、艺术史和哲学/美学等学科,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的艺术哲学学者、策展人还有艺术家。他们中许多杰出人物都兼有哲学家、艺术史家和策展人等身份。总之各个学科之间并不是绝对的、永远的细分,而是一个分分合合的曲折过程。

Q6在当代艺术中,艺术史是否无处安放呢?我的意思是说,艺术史对于当代艺术创作是否没有用处?另外,学科的分化是否意味着艺术领域变得和现代科学一样,由于明确分工而丧失了艺术对生活整全的感知呢

艺术史是一门人文学科,基本目的就是求知,它不是为了告诉艺术家怎么创作,它也没有能力告诉艺术家怎么创作。因此,在欧美,艺术史系的设置都是独立于艺术实践,而且一般都设在综合性大学,而不是艺术学院。但艺术史的探索,总是会间接地对创作实践产生影响。尽管艺术史家一开始做的是无功利的探索,但当这些知识被运用于相关现实问题,尤其是艺术问题的时候,艺术史的现实价值就体现出来了。毕竟艺术家们不是生活在真空里,而是生活在整个艺术学术的生态里面。这样他就几乎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艺术史家所阐释的知识的影响,尤其是艺术批评家的介入,可能更多地影响其创作。即使自视甚高和才华出众如马奈者,他的身边仍然有着最出色的头脑相伴——无论是波德莱尔、左拉,还是马拉美,他们都是法国当时最顶尖的艺术头脑。所以说,艺术家所处的那个生态非常重要,一个好的生态可以极大地促成艺术家诞生优秀的作品。

这是事情的一个方面,即艺术史并不以指导艺术创作,或为艺术创作提供说明书为宗旨。但是,事情的另一个方面是,当代艺术家的培养模式又与传统和现代艺术家不完全一样。传统艺术家常常需要经过一个长时间地跟随大师的学徒期,现代艺术家的情况也类似,要么在美术学院学习,要么在大师工作室。但当代艺术家可能毕业于综合性大学,受到过哲学、科学和人文学科方面的更好的训练。因此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注定与传统和现代艺术家不同。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当代艺术干脆就是由理论或哲学推动的。像阿瑟丹托之类的哲学家则提出“哲学剥夺了艺术,似乎也印证了黑格尔的预言——“艺术最终是要归于哲学的。当代艺术的这种哲学方式,究竟是否必然让它失去了对生活整全的感知而更依赖其他专家,以及它的成与败,我认为现在还不是评估的时候。但有一点似乎可以确定,当代艺术重视观念这一点也带来了一些危机。设想一下,假如艺术真的如丹托所说已被哲学所接管,那么世界也就不再需要艺术家了。有哲学家不是够了吗?我认为,一种丹托式黑格尔理论的替代方案是:不是将宗教、艺术和哲学理解为精神历时发展的形态,而是同时共存的形态。三者之间充满了张力关系,而不是彼此接续的关系。

Q6最后,同学们注意到您早年在博士之前一直是读法学的,请问是什么原因促成了您博士阶段去研究艺术和美学呢?

说起来令人感慨!这里面还有个故事。我老家是杭州郊区老余杭,与章太炎先生故居只有几步之遥。也可以说从小就对国学和书画艺术有些耳濡目染吧。1983年高考那年,我拿到了浙江省文科第九名,按理说可以就读于国内任何一所名校。但是,那时候高考之后还要体检。由于高考太拼了,加上营养不良或是什么,我在体检时被查出脾脏肿大,档案直接就被扔出了投档区。于是我走上了漫长的逐级申诉之路,最后终于得到了一个再次复查的机会。当我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复查时,我遇到了生命中的贵人,一位浙江医科大学的实习医生。他非常同情我的遭遇,在复查结论里填写了合格。所谓合格与不合格,都是就医生徒手扪及而言,可能也就是几毫米之差吧。所以,这位浙医大实习医生的同情心,直接改变了我的命运。遗憾的是,重新投档时,第一批录取工作已经结束,我就这样阴差阳错地去了华东政法大学。虽说读的是法律,但我本科和研究生期间读得最多的还是文史哲名著和古今中外的经典。80年代有所谓文化热、美学热和书法热,因此也读了大量哲学、心理学、美学和艺术方面的著作,特别是商务印书馆的汉译学术名著丛书,以及朱光潜、宗白华、李泽厚等人的书,这也成为后来读博的基础。其实,研究生毕业后我还从事了数年法学教学工作,后来才去浙大读了与艺术相关的博士学位,从此也就走上了美学和艺术哲学的学术之路了。

所以我对浙大心怀感激,浙医大后来不是并入浙大了吗?可以说,浙大给了我上大学的机会,作为回报,我为浙大工作了20年。现在复旦大学的聘任,则圆了我的少年梦想。要知道,当年我的第一志愿填报的就是复旦大学!感觉命运这个东西很奇怪,它似有似无,就算是一棵小草吧,假如它上面压着一块顽石,那么纵然不能茁壮成长,但也能坚忍不拔地曲折生长,最终享受到雨露和阳光。

老师寄语

在上海学习艺术史和艺术哲学,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各种艺术中心和博物馆都很多。我认为学习这门学问起码要有两方面的素养:第一是哲学的基本训练,尤其是在逻辑学方面。至少要做到思维自洽,说话不会自相矛盾。另外也要有一定的哲学史功底,这样阅读艺术理论类的著作才不会感到陌生。第二,我认为更重要也更容易被忽视的,就是要对艺术品有大量的现场观看经验和细致的鉴赏或读解能力。做艺术哲学或美学不能仅仅局限于康德、阿多诺等人的大量哲学概念。毕竟理论是灰色的,而艺术之树常青。哲学专业出身的同学,理论思辨能力一般是不差的,但是读图能力却不一定很好。我的职责之一是要带领大家去读图,增加艺术方面的阅历。特别是你们提到的当代艺术,对它多样的剧场性的感知必然要依赖于大量身临其境的体验,而对于古典和现代艺术,则需要长时间泡在博物馆里,泡上几年,也就自然有感觉了。千万不能把艺术哲学放进书斋里,会学死的,要有充分的人生体悟和直觉来充实你们从书本上学到的概念,否则那些概念都是空的。

在书目方面,我推荐这么几本入门书。在世界艺术通史方面,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是最值得推荐的读本,中文的翻译质量高且是学界公认的经典之作。在中国艺术史方面,高居翰的《图说中国绘画史》,还有方闻先生的《心印》都是不错的入门著作。至于艺术理论和艺术批评方面的内容,我觉得大家先把哲学史读好就可以了,这方面的内容与哲学史有极大的重合,《艺术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之类的书,不就是半部哲学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