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周一谈治学首页  学生园地  周一谈治学

第98期丨一篇优秀的学年论文如何炼成?

时间:2019-04-22

学年论文——一个与本科生学术生活形影不离的话题。作为毕业论文的“初阶版”,学年论文是磨砺学术能力、培养思维技巧的基石。一篇优秀的学年论文如何炼成?为切实了解哲院人在撰写学年论文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我们在本科生中展开调查。

哲院学年论文小调查(调查为多选,结果有重合区间)

怎样确定自己的学年论文选题?

选题更换和调整需注意什么?

阅读与写作节奏如何形成?

海量二手文献如何筛选?

本期周一谈治学,我们有幸邀请2016级哲学学院本科生导师张子立老师和孙宁老师,分别从选题文献阅读与写作等维度分享他们的经验与启示。

本期嘉宾

张子立: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青年研究员,研究领域为儒家哲学、现代新儒学与伦理学,通过与西方伦理学的比较,结合中国当前社会的具体情境,探讨如何进行儒家的现代诠释。

孙宁: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研究专长为美国古典实用主义、新实用主义、心灵哲学和美国思想史研究。

攻略一:选题

Q1、如何形成选题?如何判断选题的可行性?

张子立:从已修课程入手以小见大

我通常建议同学们,不妨从自己已修课程的学习报告着手,这是比较稳健的方式。因为第一你在课程学习报告中所选的题目通常是感兴趣的、或是能够掌握的内容,将报告中比较满意的内容作为学年论文选题会是有效的方式。此外已修的课程学习报告通常会得到反馈,优缺点也会比较清晰,由此可进行进一步的扩充或修改,帮助研究更加深入。

选题范围不可过大,因为照顾的面向一旦过多很容易就会顾此失彼,不妨从一个比较小的题目入手。我举个具体的例子,比方你要研究亚里士多德的形上学,这个题目就过大,而如果你再进一步,锁定在亚里士多德的形式与质料概念,这个范围就小得多,而且“形式与质料”也是一个关键性概念,形上学的重点就可以通过这个题目表达。

此外,在写二手文献不多、资料不多的主题时,多参考西方哲学,社会学,神经科学方面的资料。因为当你找不到资料的时候,实际上是你不知道人家已经讲得很清楚了。还可以从自己的人生阅历入手,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唐君毅的爱情哲学。

孙宁:思考强度和阅读量,检验选题可行性

我们常说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个哲学问题。诗人可以让主题来寻找我,哲学家则是要我主动寻找主题。为了找到自己的主题,需要专注力和持久力,前者指思维的强度,后者是持之以恒的大量阅读。哲学是门苦差事,投入和产出永远成正比。在思考的强度和阅读的量上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你对选题的可行性会有自己的判断,并且这个判断肯定是不断趋于精准的。你不能指望别人,比如老师抛给你一个选题,也不能指望某天灵感突现得到一个很好的选题。好的选题都是逐渐从一片混沌中站立出来的。

Q2、选题的更换和调整应注意哪些问题?

张子立:不匆促选题,加大前期投入力度

这个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准备不足内容掌握不适当。治本的方式,一是不要匆促选题,在学年论文撰写前给自己一个准备时间,当然这也对应我上述所说,从已修课程论文着手会较有效率地搭出框架。第二,你对内容的掌握和你投入的精力成正比,如果你前期准备不足、对所选题目了解不充分,就很有可能在深入后发现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归根究底,还是要给予自己充分准备时间以及对所选内容下功夫。

孙宁:不断拓展视野,深入思考问题

更换和调整是必然的,对任何人来说,这都是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更换和调整标示着视野的拓展和思考的深入。但也要知道在什么地方给自己的思考划上一个暂时的句号。在哲学领域,出版和发表从某种意义上说并不是思想的最终完成,而是为了让自己不会无休止地去修改已有的草稿,可以有机会去写一些新的东西。

攻略二:文献

Q3、如何分配一手文献和二手文献的比重?

孙宁:不听信,不想当然

柯林伍德在他《自传》中的一段话可以给大家参考:“我用具体的事例而不是说教告诫我的学生说:绝不要信从你们可能听到或读到的对任何哲学的任何批评,除非你们自己阅读了第一手材料后相信,受到批评的哲学确实是那位哲学家系统阐述过的理论;我还告诫他们不要急于做出自己的任何批评,直到他们绝对相信自己理解了受其批评的那部著作。如果进行批评的推延是无期限的,那也不算什么。”

在此基础上,柯林伍德提出了两条原则:第一,“不要听信任何人所作的批评,除非你相信它是恰当的。”第二,“不要以为自己理解了哲学的陈述,除非你以最大的精确性确定了他意欲回答的问题。”

Q4、如何在海量二手文献中快速筛选信息?

孙宁:培养“学养”,经典研究

就资源筛选而言,因为时间和精力有限,我们首先要判断出哪些文献是必读的,哪些可以不读,这就需要我们在不断的积累当中提高自己对内容和版本的敏锐性和判断力。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花费大量精力、时间、财力,因为只要经手经眼的东西多了,自然会知道优劣,若是自己写,也就有了参照的标准,也可以在力所能及的限度内设定一个比较高的标杆。我们常说的“学养”就是指这个过程,学养的高低当然和天资有关,但主要还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学习和研究需要一个不断交学费的过程,古今中外的大家大都是在书山书海里跌打滚爬出来的。建议大家可以常去图书馆、实体书店、网店,多翻翻书,“跌打滚爬”一下,也不一定要成为版本学家和目录学家,但对于锻炼自己辨识文本的能力无疑是极有帮助的。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久而久之,我们甚至可以达到一种稍作接触便可立判高下的境界。

关于二手文献,建议大家首先可以找一些优秀出版社出的review、companion和sourcebook,这些书一般都会达到一个比较高的研究标准,而且它们的后面一般都会附上非常有帮助的文献。除此之外,我们一方面要去找该领域公认的经典研究著作,这些很难逾越的“大山”是每个研究领域必须要去看的;另一方面,最新的研究也不可或缺,我们要常常去电子资料库进行相关的检索,由此掌握最新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前者帮助我们从善如流,后者帮助我们吐故纳新,加速自身的新陈代谢。

攻略三:阅读与写作

Q5、如何形成自己的阅读与写作节奏?

孙宁:输入—转化—输出,阅读—笔记—写作

阅读:阅读习惯和爱好因人而异,每个人都要摸索出一套自己的读书方法。就我个人而言,不要太赶。尽量缓慢地、温柔地对待一个文本,尽可能多地挤出汁水。关注细节,但又不能迷失在细节中,需要知道这些细节是如何整合于一个整体的图景中的。就读书而言,我觉得这两方面可以是并行不悖的。 

笔记:读后一定要作笔记,以自己的方式整理文本的骨肉,将它内化到自己的思想中。做读书笔记是从读过渡到写的关键步骤。如果做得好,你会在写作的时候大大受益。

读书笔记一方面帮助我们积累材料,这种积累不是简单的复制,做笔记一定是出于文本,但也要高于文本,我们不仅要理解材料,还要评估材料。我自己在读书时喜欢做大量的概括式和评论式的批注(当然借来的书不行),这些批注不仅能帮助我概览文本的结构、把握文本的走向,还能帮助我对文本的各个部分进行勾连。有了这些批注,做笔记的工作就会容易很多。

另一方面,做笔记可以帮助我们疏通和推进思想,寻找“通”的感觉,培养“通”的能力,它不是简单复述作者的思想,而是在提炼和提升读者与作者双方的思想。再次,做笔记是论文写作的训练和预演。笔记要有根据某个或某些问题形成一个整体性框架和结构性的认识。在这个框架的基础上,我们还要补充细节性的陈述和论证,然后再考察它们与其他思想之间的关联。写论文大致也是这样一个思路。不预先准备框架和材料,一蹴而就的论文是不大可能写好的。

其实,做笔记最重要的是要坚持、要有计划。比方说,每天做一千字的笔记,一百天就会有十万字,即使在回顾之后发现其中五万字都是没用的,那还剩下五万字可用,也是一个不少的成绩,可见做笔记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并且,我们能够回过头来分辨能用的和不能用的,也说明自身的视界和水平已经提高了。不要妄图写出一篇足够精妙,以至于不需要任何修改的文字。事实上,我们写的每一篇东西都是在为下一篇做准备。

写作不停地写,不停地修改。写作其实就是通过不断调整表达疏通思想的过程。试着以最清晰简洁的方式表述你要表述的想法。任何哲学思想本质上都是可以得到清晰表达的。要有眼目和脉络。所谓有眼目,就是必须总是清楚自己的论点,以及你能够为这一论点提供的论据。所谓有脉络,是说论文不能是几个部分的生硬拼贴,必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换句话说,哲学论文也必须有文气,文气不能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