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自1956年复旦大学哲学系建系以来,随着师资队伍的扩大和新生力量的不断注入,外国哲学在复旦逐步发展成为国内近现代欧陆哲学传统研究重镇,积极推进当代英美哲学以及实用主义研究等多方面研究路径,不断焕发学术研究和探讨的新气象、新活力。本期“教研室巡览”中,我们将专访外国哲学教研室主任林晖教授,从学科特色、培养理念、学科发展三大方面,与读者一同走进外国哲学在复旦的故事。
林晖: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副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近现代哲学、德国古典哲学。主要著述包括《理性、兴趣与实践》、《德国古典哲学》(合著)、《事实与价值》(编著)、《理性的建构》(译著)等。
学科特色
Q1、自1956年设立哲学史教研室以来,外国哲学在复旦经历了怎样的发展?
准确的说,1956年哲学系建系之初设立的是中外哲学史教研室,胡曲园先生是教研室主任。1959年,中外哲学史教研室才分为中国哲学史教研室和外国哲学史教研室。说到外国哲学学科的发展,其实还是要从“人”说起。
全增嘏先生无疑是复旦外国哲学学科的奠基人,他的学识和影响力在国内也是屈指可数的。他毕业于清华留学预备学堂,就读于斯坦福大学和哈佛大学哲学专业,所著《西洋哲学小史》是国内最早介绍西方哲学的著作之一。全先生英文造诣深厚,曾经与温元宁、林语堂、潘光旦等人编辑英文刊物《中国评论周报》和《天下月刊》,并担任《论语》主编。全先生曾任复旦外语系主任和校图书馆馆长,1956年哲学系创办,全先生转至哲学系任教,先后担任逻辑学教研室主任和外国哲学教研室主任。上世纪60年代初,全增嘏先生在国内率先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了“现代西方哲学”,后由刘放桐老师接替开设,在学界影响极大;同一时期,尹大贻先生和陈京璇先生开设了“西方哲学原著选读”课程;当时的外哲教研室还有龚剑鸿先生和郭葆升先生;复旦外国哲学研究的基础也由此奠定。黄颂杰老师数年前曾写过关于复旦外国哲学学科发展历史的文章,对此有较为详尽的介绍。
photo/复旦大学哲学系《西方哲学史》(下册)
审稿会全体合影,摄于1983年6月11日
此后,复旦外哲培养的黄颂杰老师、阎吉达老师加入了外哲教研室;70至80年代,陈学明、朱新民、张庆熊、陈维杭、陈奎德、黄勇、欧阳光伟、李莉、倪培民、蔡黎明、俞吾金、汪堂家、张汝伦、王新生、佘碧平等老师也陆续加入复旦外哲;90年代后加入复旦外哲的老师包括:莫伟民、孙向晨、我、张双利、丁耘、汪行福、孙斌、徐英瑾、谢晶、孙宁、陈亚军、王纬。随着师资队伍的扩大和新生力量的不断注入,复旦外哲逐步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结合的稳固而优秀的师资队伍,创造了非常活跃的学术研究和学术探讨的氛围。
Q2、外国哲学在复旦逐渐确立起了怎样的学科特色?
经过哲院外哲几代学人的共同努力,外国哲学学科逐步形成了这样几个特点,第一是学术视野开阔,并且非常注重基础理论研究,在教学上也是如此。其实注重基础不只是外哲或哲学学院的特色,整个复旦一直以来都有着这一良好传统。第二,在注重基础的同时,始终关注前沿研究,二者能够非常自然地关联并结合在一起的,相互促进。第三,特别注意在研究之中自觉地引入问题意识,关注现实问题,并将对于现实问题的思考融入学术研究之中。这也是复旦人文学科得以保持持久活力的重要前提。当然,注重国际交流合作在外哲学科一直比较突出。
就具体研究来说,复旦外哲非常注重史论结合的研究。比如80年代由全增嘏先生主编两卷本《西方哲学史》和刘放桐老师主编的《现代西方哲学》的出版,在学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之后,由刘放桐老师和俞吾金老师主编的10卷本《西方哲学史》也陆续出版。长期以来,对于近现代欧陆哲学研究的重视也是复旦外哲的特点,这些研究取得了大量专题性研究成果,涉及近代哲学、德国观念论,现代德国哲学、法国哲学等多个领域。此外,复旦外哲也在当代英美哲学以及实用主义研究领域投入了大量的研究力量。2004年成立复旦大学杜威与美国哲学研究中心,2014年正式更名为复旦大学杜威中心,目前已完成38卷《杜威全集》的翻译和出版工作,在国际范围内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近些年,复旦外哲还陆续主办了一批有特色有影响的学术刊物,比如《现代外国哲学》、《实用主义研究》、《法国哲学研究》、《德国观念论》等。
培养理念
Q3、在办学过程中,外国哲学教研室对本科生和研究生有怎样的期待?
总的来说,我认为本科生阶段的文本阅读分析、逻辑训练和基本学术写作这些能力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这个过程中,兴趣的引导非常重要,要能够激发同学们的学术兴趣点,面对文本时不要心存胆怯,也绝对不要走捷径。在专业学习之外,千万不要压抑自己的不同学术兴趣,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业生活,尽可能不要放弃对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问题的探索。这种兴趣在某种程度上比专业训练更重要。而在研究生阶段,尤其是博士生培养阶段,如何有效地拓展专业方向的学术视野,有效地提升独立从事学术研究的能力,以及有效地提升学术的交流能力则显得更为重要。
现在一直强调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的进阶式贯通式培养,我也很认同这点;但另一方面,本科生和研究生也不是简单的标签,我们有不少本科生就非常优秀和成熟。更为重要的,可能还是在完成程式化培养的同时,根据每个学生自身的特点、学术兴趣和不同的发展诉求,引导和帮助他们。但这种引导和帮助不能是替代,学生必须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努力来达成目标,这就需要老师们,特别是导师们投入更多的心力。
学术能力的成长,当然与学术训练和学术积累有关,但也与生活经验的积累有必然的关联;至于生活经验是否真的能够转化为或有助于学术能力和学识的提升,大概要看各自造化了。哲院的学生应该接受基本的哲学训练,具备基本的哲学素养;但事实上,哲学很难,哲学有自己的品性和骨骼,并不是能读几本哲学文献、能较为熟练地写几篇哲学论文就算是具备了真正的哲学素养;要具备基本哲学素养,至少需要养成整体性思维的习惯,需要养成严谨思维的习惯,逻辑训练当然不可缺少,最重要的是需要养成真正敢于反思和总结的习惯。在研究生新生见面会上我也说过,既然这里叫做哲学学院,当然就没有任何权威,不要把任何人看作权威,今人不是,古人不是,自己更不是。尊重人,敬重学术思想就足够了。
Q4、您认为文本重构能力是否在本科生培养中有重要意义?
重视文本阅读和文本分析是复旦外哲教学中非常突出的传统,这一点从外哲开设的大量课程中也很容易看到,在本科生课程中同样如此。
对于文本下的“工夫”其实要落实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文本的研读,细读精读,以及反复的打磨;另一方面,可能还要落在文本之外。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在于它有其理论厚度和生命力,既可以在学术上给予你启发和滋养;也可以在不同语情境下给予你力量和支持。经典的生命力体现在这里,因为它从不同侧面涉及生活的整全性。
学科发展
Q5、德国哲学暑期学校即将在8月启动,您对这一合办项目有怎样的期许?
关于德国哲学暑期学校这个项目的构想和筹备已经有两年了,这次终于可以正式落地实施。张双利老师做了大量工作。目前来看报名比较踊跃。我们希望它能够成为一个良好的开端,后续能够顺利发展成为一个固定的暑期项目。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老师,这都会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今年暑期学校的主题是德国观念论,以后的主题会有所不同,也可能会聚焦到浪漫主义哲学、现象学、诠释学等专题上,当然也可能是德国古典哲学中更为集中的专题,比如康德的先验观念论或黑格尔的法哲学等等。
外国哲学学科一直注重国际合作交流,但这类项目也不仅仅会在外国哲学学科举办,其他学科也已经有类似的项目在举行,或是有类似项目的设想,也不一定都安排在暑期举行,比如“Joint Seminar”这类短期研讨班就比较灵活,但需要作充分的前期准备。
Q6、教研室未来几年有什么规划?
规划很多,但最重要的规划是人的规划。外国哲学学科目前仍旧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我们希望在德国古典哲学、西方古代哲学和西方现代哲学领域中引进更多的青年人才,进一步加强人才梯队建设。要尽可能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好的学术资源,提供更好的学术平台,为他们的学术研究提供更多的保障,当然,青年教师非常需要更宽松的学术成长环境。最关键的是人,离开了人其他一切都是空谈。
采访丨曾维康、隋艺菲
编辑丨隋艺菲
责任编辑丨吴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