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图书推介首页  图书资料  图书推介

“日月光华•哲学讲堂”系列丛书(1~8)

时间:2020-09-23








编委


吴晓明    孙向晨    邓安庆

冯  平    李天纲    张庆熊

张双利    张志林    邹诗鹏



执行编辑


孙向晨    林晖



总序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思想之光,代代相传。在复旦哲学走过一个甲子之际,“日月光华•哲学书系”“日月光华•哲学讲堂”应运而生。这既是过往思想探索道路上的熊熊火炬、坚实基石,以砥砺后学继续前行,亦是期许未来学术反思的灿然星辰,以哲学之力去勘探人类精神应有之高度与广度。为此我们当勤力不殆。

“兼容并蓄”是哲学成长的传统。复旦哲学系建系伊始,胡曲园、全增嘏、严北溟、陈珪如、王遽常等诸位先生学识渊博,其来有自,奠定了复旦哲学的根基。他们不独立门户,不自我设限;不囿于教条,不作茧自缚;而是以思想和问题为导向,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由此造就了六十年来复旦哲学的特色。诸位奠基先贤始终秉持开放而专业的态度,强调严肃的学术训练,打破学科壁垒,追寻思想脉络,力图以真切而深邃的思考达致生活之本真,捕获时代之真精神

“时代担当”是哲学不变的使命。自改革开放以来,以思想深入时代,对时代的根本问题做出积极的求索,是复旦哲学另一鲜明特色。真正的思想探索和学术研究理应紧紧抓住与时代血脉相连的命题,提炼精华,不断对人类生存的基本问题做出回应。优秀的学者须有冷静的观察和深刻的反思,但这并不等于将自己封闭在无根的象牙塔中,而是真实切入时代命题的必备前提。切问而近思,人类的根本命题始终激荡于胸!

我们将以开放和虚心的态度来传承这些特色。“日月光华•哲学书系”不但收录了复旦哲院教师以往的代表作,也以面向未来的姿态吸纳复旦哲学人的最新力作。我们希望这一书系成为一个开放式的平台,容括从复旦求学毕业、在复旦从事教学和研究,以及到复旦访问讲学的学界同仁的优秀著作,成为推动汉语哲学界不断发展前行的引擎。“日月光华•哲学讲堂”,则希望将国内外学者在复旦所做的系列讲座整理成文,编撰成册,努力展现他们思想的源初轨迹,推进其理论贡献。以“日月光华”为平台,以学术为标尺,使国内外学者的优秀成果在共同的学术园地上得以生动呈现。这必将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需要敞开的思想姿态、精准的学术眼光以及异乎寻常的努力与坚持。我们希望把复旦哲学“扎根学术、守护思想、引领时代” 的精神风格融入这两套丛书;我们期许他们不但能透彻地刻画出思想本身的发展历程,还将在更为丰满的历史背景中探索思想的作用。唯有如此,我们的“书系”与“讲堂”才能超出一般丛书的范畴,真正成为时代精神的捕获者、诠释者、推动者和反思者。

思想薪传在任何时代都是无声的、艰辛和困苦的事业,隐于“日月光华”这一个美好愿景背后的深意尤为紧要:思想的守护与传承是“旦复旦兮”的意涵所在,精神的催生与创新是生生不息的事业。“书系”与“讲堂”的出版并不是书目的简单累积,也不是论题的无序叠加,而是思想的流动和生长,是已有思想激发新思想的创造过程,是不断厘清思想限度、拓展思想疆域的漫漫求索,是幽微星火燃成日月光华的坦荡大道。在几辈学人的共同理想和不懈坚持下,既往的成果已然成为了沉甸甸的责任。由此,在决定“书系”与“讲堂”的名称时,我们选择将我们的理想标示出来,以此自勉,并期望人类趋向光明的理想,终将启迪人类的智慧,并照亮那条崎岖不平却让人甘之如饴的精神道路

是为序。

孙向晨

二〇一六年九月于复旦




01:现代性与犹太思想家









书本信息


作者:[法]卡特琳娜•夏利尔

译者:刘文瑾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简介


卡特琳娜•夏利尔(Catherine Chalier)法国巴黎十大哲学系教授、犹太思想家、国际著名的列维纳斯思想研究专家。代表著作有:《无限的踪迹:列维纳斯与希伯来思想资源》。



译者简介


刘文瑾,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北京大学比较文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宗教思想和道德哲学,尤其关注列维纳斯研究。代表作《列维纳斯与“书”的问题:他人的面容与“歌中之歌”》。



内容简介


犹太思想史上有两个同现代性进行对话的关键阶段。第一个是在现代到来的前夕。此时,传承自中世纪犹太哲学家迈蒙尼德的温和启蒙态度,遭遇了斯宾诺莎这位有犹太血统的非犹太哲学家反传统的激进启蒙态度

两个半世纪后,尤其是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残酷之后,其中蕴含的诸多议题进一步发散出来,重现于以罗森茨威格和列维纳斯这两位犹太哲学家为代表的的思想中,体现为对黑格尔主义哲学的同一性暴力的抵抗。这成为犹太思想同现代性对话的第二个阶段。

本书沿着上述进路,展开一场犹太思想家与现代性的对话,反映出两者之间丰富的张力。



02:罗尔斯与马克思:分配原则与人的观念









书本信息


作者:[美]丹•布鲁德尼

译者:张祖辽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简介


丹•布鲁德尼(Daniel Brudney)芝加哥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哲学、哲学与文学、宗教哲学。代表著作有《马克思逃离哲学的尝试》。



译者简介


张祖辽,男,1983年生,山东日照人,哲学博士,现为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江南大学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江南大学党建研究中心研究人员。



内容简介


本书用思想实验的方法构想了一个“被限定的马克思”、并将其安置在20世纪政治哲学的视域下与罗尔斯展开对话,在对话过程中呈现罗尔斯与马克思在分配原则、人的观念、政治态度和政治证成等重要问题上的异同之处。作者力图表明:第一、这个“被限定的马克思”将或多或少认同罗尔斯的“两个正义原则”;第二,对人的观念的证成离不开反思平衡。



03:论人权









书本信息


作者:[德]格奥尔格•罗曼

译者:李宏昀、周爱民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简介


格奥尔格•罗曼(Georg Lohmann),德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实践哲学领域专家。他曾先后在波鸿、法兰克福、慕尼黑、海德堡学习研究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现为马哥德堡大学荣誉教授。罗曼教授在实践哲学,尤其是人权理论、市民社会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研究等方面有精深研究。代表性著作有:《冷漠与社会:批判性地阐述马克思》(1991),《人权哲学》(合著,1999),《人权是普适的吗?》(合著,2008)和《人权:跨学科研究手册》(合著,2012)等多部学术专著。



译者简介


李宏昀,复旦大学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译著有:《谈话疗法——东西方心理治疗的历史》、《音乐哲学》以及《思想的力量——哲学导论》。

周爱民,复旦大学哲学博士,现为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国外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


内容简介


本书是德国著名人权理论学者罗曼教授的关于人权问题的六场讲座。首先,作者从宏观上简要分析了人权的一般概念,勾勒出三种不同的人权观。在接下来的几场讲座中,作者分别介绍了人权的国家观、黑格尔对人权的误解和马克思的人权观,从思想史角度梳理国际人权观概念,以及具体人权中的社会权利问题。最后,作者讨论了和中国形势联系较为密切的问题,即作为普遍的人权与具体的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协调个体的权利和对共同的责任问题。



04:爱的概念









书本信息


作者:[匈牙利]加波尔•鲍罗斯

译者:吴树博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简介


加波尔•鲍罗斯(Gábor Boros)匈牙利布达佩斯罗兰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哲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近代欧洲哲学。


译者简介


吴树博,复旦大学哲学博士,现为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副教授,研究领域为近代早期欧洲哲学,出版专著《阅读与解释:论斯宾诺莎的历史观念及其效用》,译著有《理性的构建:康德实践哲学阐释》(合译)等。



内容简介


“爱”的概念在整个近代哲学的变革历程中占据十分显著的地位。但是,相对于实体、观念、权利等概念而言,研究者们对于近代早期哲学语境中的爱的概念却似乎关注不够。

本书作者向我们揭示“爱”在这个特殊时段的独特意义,尤其要展现近代哲学家们(笛卡尔、斯宾诺莎、狄德罗、休谟等)所秉持的爱的概念与他们特有的形而上学之间的内在联系,作者力求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一种爱的哲学,从而为我们理解近代哲学提供一条不同的进路。



05:胡塞尔与世间意识







书本信息


作者:游淙祺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简介


游淙祺,1961年生,德国波鸿大学哲学博士(1996),现任职于中山大学(台湾高雄)哲学研究所,并兼任文学院院长。著有《哲学,要怎么说》(2009)、《社会世界与文化差异》(2007)、《信不信由你:从哲学看宗教》(2005)等,翻译胡塞尔的《现象学的心理学》(2017)以及舒茨的《社会世界的意义构成》(2012)。



内容简介


现象学心理学的任务在于阐明存活于世间的人,其世界生活是如何构造的。胡塞尔试图针对世间人如何进行其生活做本质描述。存活于世的自我在日常生活中有种种的朴素想法,现象学自我有必要使之判为无效,中止种种朴素的信念。放弃他们在自然态度中所坚持的一切,心理学家设定自己纯粹的主体性以便做好研究的准备工作。排除那些信念之后,现象学心理学家仅需专注于存活于世者的心理活动及其对象之间的相关性。




06:阅读费希特







书本信息


作者:[德]君特•策勒

译者:周黄正蜜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简介


君特•策勒,1954年生,德国慕尼黑大学哲学教授,国际知名的康德及费希特哲学研究专家,曾担任北美康德协会副主席、国际费希特协会主席、巴伐利亚科学院版《费希特全集》编委及柏林勃兰登堡科学院版《康德著作集》编委。他关于康德哲学和德国观念论的著作和论文在世界多国出版。



内容简介


本书的定位是引导读者进入费希特的哲学世界。与一些针对单一著作的介绍性读物不同,本书概述式地展示了费希特完整的哲学著作:不仅包括了其哲学的基础文献,也包括了它的展开说明;不仅包括了其严格的科学性的呈现方式,也包括了其流行化的展示方式;不仅包括费希特早期的哲学体系,而且包括了其成熟时期和进一步的发展。

本书以一种自由的形式描绘出一幅关于费希特哲学之方式、范围和要求的图景




07:孔子与杜威:跨时空的镜鉴







书本信息


作者:[美]安乐哲

译者:姜妮伶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简介


安乐哲(Roger T.Ames)国际著名汉学家、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1947年生于加拿大多伦多,伦敦大学哲学博士。曾任夏威夷大学哲学系教授、夏威夷大学和美国东西方中心亚洲发展项目主任、世界儒学文化研究联合会会长、国际儒联副主席。研究领域为中西比较哲学、美国实用主义哲学。主要成果有翻译的中国国学经典《论语》《孙子兵法》《孙膑兵法》《淮南子》《道德经》《孝经》《中庸》等,原创著作有《儒家角色伦理学》《和而不同:中西哲学的会通》《通过孔子而思》(合著)、《先哲的民主:杜威、孔子与中国民主之希望》(合著)等。2013年荣获第六届世界儒学大会颁发的“孔子文化奖”。



译者简介


姜妮伶,1988年生,女,复旦大学哲学博士、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哲学研究》编辑部编辑,研究领域主要为中国哲学(尤其是先秦哲学)、道德哲学,以及中西比较哲学。



内容简介


今天,当杜威的思想百年之后重回中国大陆,世界的地缘政治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换:中国从欧美文明史意义上的远东边缘地带,逐渐回到其曾经几千年引领世界的文明中心,其原发的力量开始彰显。中美哲学对话、儒学和实用主义对话的新生儿——儒家实用主义对于人类文明的历史走向必将具有无比深远的影响。




08:在理由空间之内:推论主义、规范实用主义和元语言表达主义







书本信息


作者:[美]罗伯特•布兰顿

译者:孙宁、周靖、黄远帆、文杰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简介


罗伯特•布兰顿(Robert Brandom)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匹兹堡大学哲学系杰出教授,师从理查德罗蒂和大卫刘易斯。2003年荣获梅隆杰出成就大奖。2016年,美国教育网站评选出全球50位最具影响力的健在哲学家,布兰顿入选并名列第4位。主要研究领域为:分析哲学、语言哲学、实用主义等。主要著作有:《使之清晰——推理、表征和推论承诺》《阐明理由》《言行之间——走向分析实用主义》等。



内容简介


布兰顿的思想风帆张得很大,他将不同的哲学思潮尽收其中,试图为超越大西洋两岸的哲学对峙找到可行的途径:分析哲学与实用主义、语义学与语用学、推论主义与表象主义、弗雷格与黑格尔,以一种人们“连做梦都想不到”(罗蒂语)的方式融合在一起。

他继承了罗蒂的思想路线但又超越了罗蒂,他不仅用一种系统的方式将罗蒂那里分散的主题如“实践”“社会”“推论”连接在一起,而且将罗蒂抛弃的“指称”“真”“世界”重新引回,作为哲学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他最富原创性的工作,在布兰顿那里,我们看到了一种希望,一种未来哲学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