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第一时间TOP首页  第一时间TOP

第一时间TOP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和复旦中学联手打造的“长宁区复旦中学哲学教育基地”正式揭牌成立

时间:2021-02-25

2月24日下午,复旦中学和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共建的 “长宁区复旦中学哲学教育基地”签约暨揭牌仪式在复旦中学淞虹路校区举行。长宁区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岚,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周亚明为基地揭牌并讲话。

2020年5月,长宁区与复旦大学签订共同建设复旦中学战略合作协议。半年来,双方在推动合作实质性进展、促进复旦中学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成果。双方推进队伍共建,选任复旦附中优秀教师李秋明担任复旦中学校长,通过复旦大学工作平台招聘补充教师,组织复旦附中与复旦中学共同教研活动等。

经双方共同策划,复旦中学哲学教育基地合作项目去年11月起开始实施。项目以兴趣班的形式开展,面向复旦中学学业成绩优秀、学有余力且对哲学感兴趣的高一学生。项目时长两年,每周二下午开课一次,单次课程时长90分钟。

项目课程授课教师均来自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沈语冰教授、郁喆隽、谢晶、徐波副教授等老师目前已授课7次。一学期下来,项目取得良好社会反响。下一步,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长宁区将进一步在区域范围内推广该项目。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复旦中学双方将以签约合作为新起点,通过改革创新教育理念与模式、教学内容与方法,促进优质学科和师资资源协同共享,不断完善具有复旦特点、长宁特色、一流水平的拔尖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复旦中学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王岚指出,长宁区复旦中学哲学教育基地的建立,是长宁区与复旦大学合作共建复旦中学的重要成果,标志着区校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她相信并期待,借助哲学教育基地这一平台,进一步探索大中一体化人才培养机制。同时,借力复旦大学的品牌优势与资源优势,以复旦中学为试验田,总结经验,辐射区域,为长宁教育品质的整体提升注入活力。

周亚明表示,双方共建长宁区复旦中学哲学教育基地,是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重要精神的一个创新举措。复旦大学将充分利用学科全面、根基深厚、名师荟萃等资源优势,积极服务国家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努力促进大学中学学科衔接、联动发展,扎扎实实提升复旦系基础教育学校的办学品质,努力办好老百姓满意的好学校。希望以此次合作为契机,早日把复旦中学建设成为一流的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

谁能参加?如何考核?

面向学有余力的高一学生,名单每学期更新

自2020年11月以来,长宁区复旦中学哲学教育基地合作项目已在复旦中学试运行两个多月。

复旦中学教学处主任李凡介绍,第一学期共有22名同学参与。名单是学校在学生自主报名基础上,综合考察学生的学业成绩、综合素养、个性特长、品德修养等多个方面最终确定。

这份名单并非一成不变。课程工作组制定了一套评价量表,对该班学生进行考评。量表包含过程性评价、结果性评价两个方面,课前预习、课堂表现、课后综述、期末研究性学习论文成果展示等环节都纳入了考核范围。

“每学期我们会更新一次学生名单,一方面是为了激励、引导同学们,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到一些同学可能因为学业压力太大、发展规划变化等原因中途退出项目。”李凡说。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助理徐波介绍,项目主要包括三大方面:一是哲学课程,作为教育普及的主要抓手和着力点;二是师资培训,复旦中学多名教师作为助教,参与到哲学特色班的教学工作与相关实践中;三是实践活动,未来,该项目会与复旦哲学学院已有的中学生哲学夏令营等品牌活动相结合,开展更多活动。

考虑到高中和大学的哲学教育有较大差距,经过反复研讨,最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的授课团队确定采取模块化、专题式的授课方式。“每位老师根据自己专业选择话题,既能唤起同学们的兴趣,同时又有深厚的哲学底蕴。”徐波说。

复旦中学方面专门成立专门的哲学特色班课程工作组负责对接项目开展,包括年级组长、课程助教和图书管理员。其中,年级组长担任哲学特色班的班主任,负责班级全面管理。6名课程助教均为语文、政治、历史学科的教研组长或青年骨干老师,每名助教对接3-4名学生,参与听课,并负责与大学教授联系、指导学生做好学业规划和课程综述、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图书管理员则负责提供阅读材料,整理课堂实录。

试运行效果如何?

听听授课老师、助教、学生们的心声

去年12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郁喆隽为复旦中学的同学们开过三次课。此前已有多次中学授课经验的他,这次采取了“思想实验”的授课方式,带领同学们针对某些特定场景 “打开脑洞”。“这种方式并不需要大量的阅读,但能激发学习兴趣、自主思考。”他解释。

在复旦中学高一(3)班焦奕嘉看来,哲学课是“一个吃慢食的过程”。在课上,老师们带领同学一步步深入思考,聆听彼此的意见,展开头脑风暴。郁喆隽老师开展的“思想实验”让她印象尤为深刻。在这堂课上,同学们围绕“黑白屋里的玛丽”“缸中之脑”“体验机”等话题,发散思维、踊跃发言,再由老师进行梳理。“无论我们的想法多么庞杂,老师都能拉回逻辑主线。”她说。

除了课堂讲授与讨论,同学们还须在期末面向全年级同学进行汇报总结。搜索资料、合作分工、修改完善……每一步都由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在合作的过程中,我们收获很大,极大锻炼了自己的能力。”焦奕嘉说。

不少同学们反馈,这门课虽“烧脑”,但氛围却很轻松。“老师们鼓励我们各抒己见,哪怕和老师、同学们持有不同看法也没有关系,只要能够阐明理由。”高一(6)班的周一凡说。一学期下来,周一凡开始逐渐学会用哲学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以前我在语文课上回答问题,总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现在,我会思考我的回答是否片面、经不经得起推敲。”他说。

而焦奕嘉在学习“子非鱼”的哲学知识后,发现哲学能够将文史哲多门学科串联起来,让她的学习更加系统。哲学课让她接触到很多难以从高中课本上获取的知识,而哲学的思维方法也成了她探索事物、思索人生的重要工具。“哲学并非原本我想象得那么遥远,实际上就在我们的身边。哲学的思考都是立足于现实,而又超越了现实本身。”她总结道。

不仅帮助学生们开阔眼界、转变思维方式,哲学特色课程也在潜移默化影响着他们的心理状态和生活态度。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谢晶老师曾向学生强调,哲学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学科,这句话给周一凡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让我体会到,生活原本可以从容一些。”他说。

作为助教之一,李凡认为哲学特色班课程打破了中学老师非常强调的学科体系,将专业知识和日常话题相结合,让学生们逐渐学会用哲学的观点解释现实中的问题,同时锻炼了学习力、思辨力和表达力。

“我们中学老师们也在旁听的过程中获益匪浅。每次我都很盼望这门课,不仅是助教,还有很多其他老师来旁听。”她表示,哲学强调的逻辑和思辨,在文史哲学科中同样重要。作为课程助教,在这门课的启发下,她希望将单元教学的方式借鉴到中学课程中,并开始思考如何开展跨学科的融合教学。


未来如何做?

探索机制,总结经验,辐射全区

“中学的哲学教育主要分布在历史、政治等课程当中,跟大学的哲学教育实际上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我们希望通过探索,将课程方案、大纲等建立起来,再慢慢过渡给中学老师们,今后的课程开展,会以他们为主。”徐波表示。

接下来,复旦中学将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和创新,完善课程设计、教学策略和评价体系;为拔尖学生的培养提供更加优质的资源和平台,丰富教学活动形式,例如开展实地考察等实践性活动;培养一批哲学专业功底扎实、教学科研能力突出的中学教师队伍;变革育人方式,加强大学、中学、小学课程的一体化建设,树立先行先试的典范。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最早成立的哲学系之一,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双一流学科,是教育部哲学拔尖人才培养基地。哲学学科的奠基者马相伯、严复、李登辉和陈望道先生,也曾先后担任过复旦中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