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研究会首页  教育服务  研究会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发起成立王蘧常研究会

时间:2017-06-19

2017年6月17日,王蘧常研究会在复旦大学成立。研究会此前由复旦大学多位教授、王蘧常先生后人、王蘧常先生弟子等人倡言筹划,历经半年多筹备之后,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发起成立。

王蘧常(1900—1989),字瑗仲,浙江嘉兴人,以经学、史学、诸子学著称,又以书法、书学名世。王蘧常曾任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教务长、副院长,后又于多家高校任教,是复旦大学哲学系奠基人之一。

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王蘧常研究会会长吴晓明表示,研究会成立目的是为整理和研究王蘧常先生的学术和书学成就,传承和发扬先生的治学精神,推动文史哲学术研究,促进诗学、书学研究与传播。“我们还希望,经过一个时期的努力,使得我们对王蘧常先生的研究,能够与无锡国专、南派国学的传统有所连接,能够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研究。” 吴晓明说。

王蘧常研究会由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任名誉会长,复旦大学教授吴晓明和王蘧常先生之子王兴孙任会长。王蘧常曾先后师从沈曾植、唐文治先生,并曾分别问业于康有为、梁启超先生。王兴孙表示,从父亲的师承就可以看出,王蘧常之所以能在经、史以及先秦诸子哲学研究方面取得成就,乃至诗学、书法艺术方面取得成就,就是由于在数千年中华文化深厚土壤里培育出来的学养和造诣。如今社会上知道王蘧常的名字,往往是因为他的书法“章草”,但王兴孙认为,“王蘧常首先是一位孜孜以求专攻经、史、子、文的学者,一位谆谆教诲乐育英才的教授。”要想全面研究王蘧常,他的书法、学问、人格三方面是不可分割的。

“这次哲学学院成立王蘧常研究会,将其定位为一个学术研究性平台,这将是第一次把对先生学术和治学的研究放在突出重要的地位,第一次把学术和艺术相通地进行研究,也将第一次从美学专业理论的高度研究他的书法艺术。”吴晓明在发言中以“硕儒”和“国士”二词来概括王蘧常先生一生的道德文章。他表示,王蘧常先生这样的硕儒国士之文章学问值得后人学习、探讨和借鉴,而这方面的研究,特别是较为深入的研究,由于种种原因,几乎没有开展。因此,王蘧常研究会以传承和发扬王蘧常先生的学术和艺术精神为根本宗旨,以整理和研究王蘧常先生的学术成果与书法成就为主要任务,以推动文史哲研究传统、中国书画艺术传播,中国诗词研究,弘扬人文传统为发展目标。

吴晓明介绍,新成立的王蘧常研究会拟分设三个学部,研究涵盖王蘧常在经史子集和诗学、书法方面的成就,“其一为学术研究委员会,按照中国传统的分类,大概属于经、史、子三部。这方面。先生的主要代表作有《诸子学派要诠》、《秦史稿》、《严几道年谱》、《沈寐叟年谱》等等。后两个学部或研究委员会,按传统的分类,大概属于集部。一个是书学研究委员会,主要研究王蘧常先生的书法和书学。另外一个是诗学研究委员会,主要研究王蘧常先生在诗学各个方面的众多成就,在这方面先生的代表作有《国耻诗话》、《抗兵集》、《赤熛怒送》,以及多种选本。”

研究会初步规划用三年时间,基本出齐“王蘧常文集”(约八卷),并启动王蘧常主要遗稿的整理工作,汇编整理并出版先生书学方面的著述及作品(约三种),完成诗学方面的音像编辑并进行初步的整理和比较。

“更加重要的是,组织一部分专家并培养青年研究生开始对先生的学术和艺术进行专门的研究,以期在不久以后产生系统的学术成果,从而以独特的视角和方向推动整体国学研究的深化,推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掘以及人文精神的教育和培养。”吴晓明表示,我国的人文学术和社会科学正处在一个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在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财富的巨大积累,也在于文化精神上的包罗宏富与综合创新,“今天中国的人文学术需要做出这方面的艰巨努力,而我们把王蘧常研究会看作是这种努力的一部分,看作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事业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