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
我是2022届博士毕业生张润坤。很荣幸能够作为博士毕业生的代表在这里谈谈感受,这首先让我感到一阵惶恐,因为就每位博士生所过的生活的丰富性来说,或许我们很难寻找到一位代表来表现或说明在哲院读博的生活是怎样的,每个人的学术研究是独特的,每个人对哲院生活的理解也是独特的,这正像我们每个人的作息时间、体重秤上的数字和头顶上的发型一样,千奇百怪、各领风骚。这样的状况带给我的压力是,该如何谈读博这件事呢?在我看来,即便我们在读博过程中的面对的具体问题各不相同,但似乎我们面对着一些共性的问题,我认为可以总结为三个问题,在我们以不同的方法和姿态试图回答这三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在哲院都收获了足够精彩的经历。
第一个问题是:攻读博士学位时,你所面对的是什么?读博不是“学习知识”,而是思考问题,而我们在这时总是面对着自身。在面对着书桌和电脑的时候,在独自行路的时候,或者是在淋浴发呆的时候,我们不只是在沉默着面对问题,而是在面对着或纠结、或孤独、或疲惫、或愚钝的自己,对问题的思考和理解同时也是对自己的挑战、摧毁和重塑。我们时时刻刻也在或被迫或主动地思考,我们将如何“成己”?我们是否能够成为或成为了令自己满意的、值得欣赏的人?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求我们以一种生产性的眼光来理解人,我们终究明白了读博的这条路要面对自己,是对自己的塑造,也进一步明白了,这条路不是对自己进行机械的合理化的加工和拼装。我们不需要仿照着作为画像的成功者的样子来像拼乐高积木一样拼装自身,而是在哲院找到自己的路来面对自己所要思考的问题和要过的生活。
第二个问题是:攻读博士学位时,你所依靠的是什么?读博的生活看起来枯燥乏味,我们时常开玩笑说博士生看似沉闷的状态仿佛是被生活磨平了棱角,然而在这句玩笑话背后,哲院帮助我们展开了对“棱角”的反思。即便我们选择的道路并没有容易二字,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关系在客观上必须被承认,但生活未必需要以一种棱角碰棱角、充斥着斗争与算计的方式展开,我们在这一路上反而发现自己有所依靠。在这个意义上,我们需要对为我们提供照顾与帮助的老师和朋友们说声谢谢,只有凭借着你们所提供的依靠,我们才能够顺利地成长成才。师恩难忘,愿能慢慢报偿;朋辈有缘结识,愿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
第三个问题是:攻读博士学位时,你所希望的是什么?坦诚地讲当我们谈到愿望的时候,总是少不了谈及发论文、毕业、找到好工作,这使得“知网发表论文零篇纪念”和“百篇纪念”的帆布包如此受欢迎。但在独处的时候、写论文遇到瓶颈站在阳台上透气的时候、当我们问自己“干嘛非得来读这个博”的时候,与这些极其现实的期待并存的、我们真正从自己心里看到的愿望是什么?我们希望成为一个被承认的人、有价值的人。我们想要认可自己,也希望被认可的自己是被周围人乃至社会认可的自己,这意味着一种自我价值与家国情怀的结合。经历了这样一个特殊学期,我们更加真切地体会到实干性的努力与强大的心态是多么重要,更加清楚地明白了由人与人共同交织起来的生活是多么值得好好过。我们在这样一个学期中完成了学业,经由这样一个学期的锤炼之后将走上工作岗位,愿我们能够带着对生活的期待,带着反思的精神,在成己的同时,为学术研究、社会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愿我们这一代人一起承担起一万个相互关联的更加美好的未来。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