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举办的“经、经学与哲学”青年工作坊于2021年10月16-17日在复旦大学光华楼召开。开幕式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何益鑫副教授主持,副院长王新生教授代表哲学学院致辞,表达了对各位与会学者的欢迎,并化用孔子“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强调了经学与哲学研究继往开来的意义。随后,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张汝伦教授做了题为《论经学与哲学的关系》的主旨演讲。
在演讲中,张汝伦教授指出,(在中国)经学先于哲学而存在,故应从经学看哲学,即通过考察经学的观念来思考经学和哲学的关系。张老师重点反思了顾炎武和熊十力对经学的理解。相较而言,他更认同顾炎武的观念,重视五经及其源流,从“天下之公理”的角度理解经学。至于熊十力的经学观念,则有以史学代经学的倾向,最大的问题是把经学看作知识对象,从而在某种意义上取消了经学。关于经学与哲学的关系,张老师认为有两个前提性的问题,一是如何理解“哲学”,一是如何理解“经学”。张老师认为,哲学追问性与天道,但其实质是道德学,目的在人自身的完善与良善的生活。在这一点上,经学与之一致。它不应被视为客观的学术,而应看作成圣、成仁之道,对它的神圣性应抱有敬畏感。当然,也要看到,呈现为文本的经学只是真理的一部分,我们还应放开心胸,接纳其它可能的“公理”。
随后的一天半时间内,来自全国14所高校及研究机构的19位青年学者共聚一堂,深入探讨了经学与哲学的诸多面向。参会学者来自文史哲及古文字等多个专业,论文内容以五经相关问题为主,兼及解经传统、解经方法、出土文献与传世文本的互动等议题。
本次会议延续了复旦哲学青年工作坊的传统,氛围自由,不避思想交锋。会议论文深入当代经学研究的核心领域,现场也就如何理解经的意义,如何处理经学与哲学的关系,如何从经和经学中阐发中国人的经验和思考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不同专业背景的青年学者,从不同视角对当前古典学术的发展作了反思和前瞻,彰显了成熟的研究水平与卓越的思辨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