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团学活动首页  学生园地  团学活动

第十四届复旦大学博士生学术论坛之哲学篇︱第二会场回顾

时间:2020-11-07

一、作为意志模式的注意力:注意力的统一图景与疫情期间的注意力运作

中山大学哲学系  刘子轩


 论文摘要:注意力在新冠疫情期间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学界缺乏注意力的统一图景。借助胡塞尔的注意力学说与意志理论,可以建立注意力和意志之间在结构上和发生上的同构,从而将注意力理解为意志模式,提供注意力的统一图景。在此理论基础上可以对疫情期间公众和政府的注意力运作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对注意力进行引导者以及注意力的拥有者在疫情期间的责任所在。

 孙宁老师点评:首先,你的论文中间探讨现象学的部分很好地体现了中山大学现象学研究的特色。此外,我同样有两个问题想要跟你一起探讨:

 1、你在现象学讨论的部分主要讨论的是感知层面的注意力(sensorial attention),而你在分析疫情的时候显然讨论的是另外一种观念或理性判断层面的注意力(intellectual attention),这体现为对疫情中民众注意力的引导。我想请问你对这两种注意力的结合是如何完成的? 因为从观感上我认为这两种分析还是自成体系的,所以我建议你在后期要将两者结合起来还是需要一番工夫的。

 2、你提到注意力与意志之间同时有结构和发生上的同构关系,但是你在文中并没有对这两种关系做出详细论证,所以我想请问你指的这种同构是何种意义上的同构,在这种同构的基础上,请你再阐发一下在这种同构关系中如何把注意力理解为一种意志的模式?

 刘子轩回应:首先我认为第一个问题其实是不存在的。因为胡塞尔最初是在讨论数学的时候谈论注意力的,而不是在感知的层面讨论注意力的。注意力并没有感知和置信层面的区分,它是渗透于一切活动之中的。对于第二个问题,注意力与意志之间的同构可以回溯到胡塞尔将意志普遍化的倾向,比如在三十一卷的《主动综合》中胡塞尔就有明确提出意志不是一种特殊的意识方式,而是主动性的形式,可以在任何行为中出现。此后胡塞尔在《第一哲学》的第二卷中也非常明确地将注意力归为了意志,只是没有阐明为什么。

二: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西彼廉《论死亡》研究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宗教学系  彭昱森

 论文摘要:西彼廉的《论死亡》是早期教会以应对瘟疫为主题的代表作,在详实记录了瘟疫的症状,为疾病史研究留下宝贵资料的同时,也提供了三世纪中叶迦太基教会有关死亡、末世、基督徒身份认同等一系列问题的看法。通过将死亡视为不朽的必要阶段,将瘟疫视作这一过程的“催化剂”,西彼廉希望纠正基督徒对死亡的传统看法,让他们认识到死亡虽然不可避免,却是救赎的环节之一,瘟疫则会让这一过程加速;因此言行一致的基督徒应当为摆脱尘世羁绊,早日回归天家而欢喜,而非为死亡而哀伤。

 汪行福老师点评:彭昱森同学论文写作的语言优美而纯熟,对《论死亡》的写作背景、写作目的、学界的讨论及文章的意义做了阐述。对于你的论文,我有两点小疑问,一是关于mortal和immortal的说法是否来自于宗教的说法?二是西彼廉所处的时代正好处于希腊化倾向与反希腊化倾向的交点,作者是否受到斯多亚主义的影响,他又是如何将这两种倾向结合在一起的?

 彭昱森回应:关于mortal和immortal的说法,我在Jenkins的《古典文学》有提到《荷马史诗》当中有“神是不死的,而人是有朽的,这是人和神最大的区别。”的说法。而对于第二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作者有没有意识到自己受到了斯多亚主义的影响,再去谈论两者的结合问题。我认为早期基督教徒的写作确实与斯多亚主义具有相似性,但是其思想史上的关系并不能确定。

三、索拉布吉对亚里士多德灵魂概念的阐释及其疑难

清华大学哲学系  赵奇

 论文摘要:亚里士多德从《论灵魂》第二卷开始具体论述灵魂问题。但由于《论灵魂》文本的多义性,对灵魂的理解存在多重疑难,从而学术界对于如何解读灵魂概念争论不休。索拉布吉致力于以灵魂的生理学进程为核心来厘清灵魂概念,从而解决学术界的纷争。他首先规定灵魂的定义及其范围;其次批判了对灵魂概念的质料主义解读和笛卡尔主义解读;最后他通过探析欲望的形式因来理解灵魂本身。索拉布吉的解读可被理解为现代功能主义的阐释方式,由此他不仅误解了灵魂的潜能定义与现实定义之间的关系,而且对欲望形式因的解释存在致命缺失,并从而在对灵魂如何导致行动的论述中存在本质上的缺陷。因此致力于发现现代功能主义解读的疑难,并寻找解决疑难的具体方法。

 王纬老师点评:赵奇同学的文章整体结构非常清晰,你针对索拉布吉对亚里士多德《论灵魂》的看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对此我有几个问题,首先是方法论上的,即既然你的目标是要理解亚里士多德《论灵魂》的文本,那为什么要选取索拉布吉作为批判的目标和理解的中介呢?其次,我想论文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内在关系还有待阐释,也就是索拉布吉对灵魂定义的考察如何影响了他对感觉的考察?最后是关于文章前两个具体论点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关于第一现实和第二潜能之间在什么意义上存在差异,你好像没有给出比较完满的论述;第二个问题有关于感觉主义,我想在《生成与毁灭》中亚里士多德对恩培多克勒的感觉观的反对是可以作为支持你论点的论据的,另外我的老师Laurence在2010年也写过一篇相关的论文,你可以参考。

 赵奇回应:关于方法论上的问题,我之所以要以索拉布吉为批判目标,是因为两个原因,首先是他对《论灵魂》的讨论在当时的学界起到了非常大的影响,这足以证明索拉布吉的重要性;二是因为索拉布吉自己都不承认他采取的是现代功能主义的解读方法,但是很多学者意见相反,这给我产生了很大的疑惑,所以我想澄清为什么说索拉布吉采取的是功能主义的方法,进一步地,我想对这种方法做出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