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在职教师首页  教职员工  在职教师
徐英瑾


个人简介

徐英瑾,1978年生,2004年6月于复旦大学哲学系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现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重大社科项目“基于信息技术哲学的当代认识论研究”首席专家。曾在意大利与美国各自进修一年。他在这五年中(以及稍早的一些时候)累计获得两次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二、三等奖各一次),以及2次全国高等院校优秀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2009年;二等奖,2015)。在2009年他被上海市委宣传部下属的东方学社评为“上海十大社科新人”,这是当年上海哲学界唯一入选者。同时,他至今依然是上海哲学界目前唯一的全国优秀博士论文的获得者(2006年获奖)。获奖的论文《维特根斯坦哲学转型期中的“现象学”之谜》(2006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28万字)是汉语哲学界第一部(至今也是唯一一部)专门讨论维特根斯坦从其早期立场转向晚期立场之转型过程的专著。代表作《心智、语言和机器——维特根斯坦哲学与人工智能哲学的对话》(76万字,人民出版社2013年10月出版)是国内目前最全面深入的关于人工智能哲学的研究著作。目前徐英瑾还任中国知识论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2018年担任“世界哲学大会”人工智能分会场主席。

电子邮件:yjxu@fudan.edu.cn

联系方式:上海市杨浦区邯郸路220号光华楼西主楼,复旦大学哲学学院,200433

教育和工作经历

教育经历

1996年02月—1999年06月    复旦大学哲学系(本科)

1999年02年—2004年06月    复旦大学哲学系(硕博连读)

2002年07月—2003年06月    意大利罗马慈幼大学哲学系(研究生交流生)

工作经历

2004年09月—2007年09月    复旦大学哲学系,教师,讲师

2007年09月—2013年10月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师,副教授

2013年09月至今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师,教授

2007年08月—2008年05月    美国圣母大学哲学系,博士后,副教授

学术兼职

2015年05月至今                    中国知识论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2016年06月至今                    中国现代外国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

2017年06月至今                    日本西田哲学研究会,外籍会员

研究和项目

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内容

从事人工智能哲学、英美分析哲学的研究

科研项目

(1)2016年10月—2021年10月,基于信息技术哲学的当代认识论研究(15ZDB020),国家社科重大课题,首席专家

(2)2015年10月—2018年10月,对于人类推理谬误之认知机制的跨学科研究——以合取谬误为典型(15013),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项目,唯一承担人

(3)2013年10月—2019年2月,自然语言的智能化处理和语言分析哲学研究(13BZX023),国家社科一般项目,负责人

(4)2013年10月—2018年10月,机器翻译中的哲学问题(13SG11),上海曙光人才计划,上海教委,负责人

主要学术成果

代表性著作

(1)《唯物论者何以言规范——一项从分析形而上学到信息技术哲学的跨学科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

(2)《认知成见》,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年

(3)《语境建模》,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年

(4)《心智、语言和机器——维特根斯坦哲学与人工智能哲学的对话》,人民出版社,2013年10月

代表性论文

(1)认知科学视域中的康德伦理学(徐英瑾、刘晓力),中国社会科学,2017(12:52-71)

(2)塞尔对海德格尔“视角主义”的批评(徐英瑾),哲学研究,2007(5:53-58)

(3)Iki and Contingency: A Reconstruction of Shū zōKuki’s Early Aesthetic theory (Yingjin Xu), Asian Philosophy, 2018(28(3):-277-294)

(4)Why is the HusserlianNotion of “Intentionality” Needed by 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 (Yingjin Xu), Philosophical Forum, 2018(49(4):401-425)

(5)The Troublesome Explanandum in Plantinga’s Argument Against Naturalism (Yingjin Xu),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Philosophy of Religion, 2011(69(1):1-15)

(6)The Frame Problem, the Relevance Problem, and a Package Solution to Both (Yingjin Xu, Pei Wang), Synthese,2012(187(S1):43-72)

(7)What Does Fodor’s “Anti-Darwinism” Mean to Natural Theology? (Yingjin Xu), 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 2011(6(3):465-479)

(8)Does Wittgenstein Actually Undermine the Found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Yingjin Xu), 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 2016(11, Issue(1):3-20)

(9)对于伦理学研究中的生物学进路的五重辩护(徐英瑾),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109-122),人大复印

(10)京都学派与黑格尔美学之间的貌合神离(徐英瑾),社会科学,2016(2:115-130),人大复印

(11)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与人工智能关系刍议(徐英瑾),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66-76),人大复印

(12)“历史唯物主义”何以是一种“唯物主义”——一种基于随附式物理主义的解答(徐英瑾),学术月刊,2014(9:18-29),人大复印

(13)如何奠定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哲学基础”——一种基于“蕴相殊”理论的重构方案(徐英瑾),学术月刊,2017(9:25-38),人大复印

(14)对于“感受质”之“不可言说性”的一种自然主义解释(徐英瑾),自然辩证法通讯,2014(4:15-22),人大复印

(15)原型论对“家族相似”论的形式化方案刍议(徐英瑾),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5(4:16-24),人大复印

荣誉及获奖

(1)2006年,《维特根斯坦哲学转型期中的现象学之谜》,教育部,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一等奖)

(2)2009年,《维特根斯坦哲学转型期中的现象学之谜》,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3)2009年,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社科新人(一等奖)

(4)2012年,《一个维特根斯坦主义者眼中的框架问题》,上海市哲社优秀成果评奖委员会,上海市哲社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5)2015年,《心智、语言和机器》,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6)2015年,《心智、语言和机器》,全国科史哲青年著作奖评委员会,全国“科史哲”青年著作奖(一等奖)

(7)2016年,《语境建模》,上海市哲社优秀成果评奖委员会,上海市社科优秀成果著作奖(一等奖)

(8)2019年,张世英哲学奖评奖委员会,张世英哲学奖青年奖(一等奖)

开设课程

(1)心灵哲学

(2)语言哲学

(3)专业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