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在职教师首页  教职员工  在职教师
邹诗鹏


个人简介

邹诗鹏,湖北恩施人。现任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复旦大学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主任。

学生接待时间:周三下午4-5点

电子邮箱:zoushipeng@hotmail.com

教育和工作经历

教育经历

1986年毕业于湖北民族学院中医专业;

1993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哲学系,获哲学硕士学位;

1999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获哲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86年7月—1990年8月    任职于家乡一基层卫生院,住院医师;

1993年—1999年                任教于东北师范大学政治系;

1999年—2001年                在武汉大学哲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

2000年6月—2005年6月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曾任哲学系主任及人文学院副院长等职),2002年2月任教授;

2005年6月至今                  调入复旦大学哲学系(现哲学学院)。

学术及社会兼职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第7、8届)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

全国经济哲学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辩证唯物主义学会社会认识论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上海市政协委员

研究和项目

研究方向/主要研究领域

哲学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史、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现代性与社会理论,民族理论。

近期主要科研项目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华文明的内在渊源及其现代转化研究》(2020年度项目)。

(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现代建构》(2017年完成结项)。

(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文明自觉与当今中国精神文明建设》(2019年完成并结项)。

(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攻关项目《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与中国现代性建构》(结项中)。

主要学术成果

代表性著作

著作:

(1)《实践—生存论》(2001)

(2)《生存论研究》(2005)

(3)《全球化与存在论差异》(2006)

(4)《转化之路——生存论续探》(2012)

(5)《激进政治的兴起——马克思〈德法年鉴〉时期政治与法哲学批判手稿的当代解读》(2011)

(6)《三十年社会与文化思潮》(2008)

(7)《虚无主义研究》(2016)

(8)《从启蒙到唯物史观》(2016)等。

编有:

(1)《思想史视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丛书》

(2)《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2007、2008、2009,执行主编)

(3)《全球化时代的现代性问题》

(4)《民族精神的理论研究》

(5)Rethinking Marx, Washington, D.C, 2007, Reflections on Enlighten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Washington, D.C, 2019.

(6)《现代社会政治理论译丛》(主编之一,2020年)

代表性论文  

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新华文摘》《学术月刊》《复旦学报》等刊物发表或转载重要学术论文或文章200余篇。近5年发表的主要论文:

(1)《马克思的社会存在概念及其基础性意义》,《中国社会科学》2019年第7期。

(2)《马克思哲学中的斯宾诺莎因素》,《哲学研究》2017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17年第4期全文转载。

(3)《马克思对欧洲中心主义的批判与超越》,《哲学研究》2018年第9期,《新华文摘》2019年第1期重点转载(封面)文章,《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9年第1期全文转载。

(4)《自由主义批判视域下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哲学研究》2020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20年第9期转载。

(5)《重置资本逻辑的尝试》,《哲学研究》2016年第1期。

(6)《马克思主义与激进主义的界分问题》,《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0年第3期,《新华文摘》2020年第18期全文转载(封面文章),人大复印资料《马克思列宁主义》2020年第8期转载。

(7)《实践唯物主义与唯物史观的相通性》,《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5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16年第4期全文转载。

(8)《虚无主义的极致与人类解放问题》,《复旦学报》2015年第4期。《新华文摘》2016年第2期全文转载(封面论文),《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6年第1期转载,《哲学原理》2015年第12期全文转载;《高等学校文科文者文摘》2015年第6期转载。

(9)《启蒙及其理性的边界问题》,《哲学动态》2015年第11期,人大复印资料《外国哲学》2016年第3期全文转载。

(10)《阿尔都塞对斯宾诺莎的回返》,《世界哲学》2017年第3期。

(11)《重思斯宾诺莎的启蒙思想》,《南京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高等学校文科学者文摘》2018年第2期转载。

(12)《现代性与剩余》,《学术月刊》2016年第8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16第11期全文转载。

(13)《释“虚”》,《江海学刊》2016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16年第5期全文转载。

(14)《激进空间的三种类型》,《天津社会科学》2016年第2期。

(15)《海德格尔的Ereignis:人之“无”》,《现代哲学》2016年第1期。

(16)《虚无主义的现代性病理机制》,《河北学刊》2016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16年第6期转载。

(17)《海德格尔:虚无的存在学》,《江苏社会科学》2016年第2期。

(18)《青年马克思超越启蒙传统的理路》,《社会科学》2016年第11期。

(19)《马克思对利己主义的批判》,《社会科学战线》2016年第11期。

(20)《马克思卡夫丁峡谷问题探索再探讨》,《河北学刊》2019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2019年第11期全文转载。

(21)《青年马克思法哲学批判思想的一次拓展与转变:从历史法学派批判到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哲学动态》2019年第7期。

(22)《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主题》,《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19年第3期。

(23)《马克思社会思想的三重内涵》,《南京大学学报》2020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2020年第3期全文转载。

(24)《资本论与现代世界历史》,《武汉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8年第7期转载,人大复印资料《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2018年9月全文转载。

(25)《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资源性意义及其反思》,《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9年第10期,人大复印资料《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2020年第3期全文转载。

(26)《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多民族国家观》,《复旦学报》2017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2017年第6期转载。

(2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多民族国家的重构》,《文史哲》2016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2016年第3期全文转载。

(28)《中华民族族群实践中的生活政治智慧》(第一作者),《天津社会科学》2020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民族问题研究》2020年第8期全文转载。

(29)《文明的自识与自信:“中国文明西来说”评析》,《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8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2018年第9期转载。

(30)《近年来西方学界有关民族主义与民粹主义话语合流现象的研究》(第一作者),《国外理论动态》2020年第11期。

(31)《现代性论域中的社会文明与社会精神》,《天津社会科学》2018年第2期。

(32)《人的文明及其实践自觉》,《学习与探索》2017年第6期。

(33)《追求制度文明》,《探索与争鸣》2015年第6期。《高等学校文科文摘》2015年第5期转载。

(34)《文明考验下的新冠肺炎防控》,《学海》2020年第4期。

(35)《城市际性与都市一体化》,《探索与争鸣》2019年第8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2019年第12期全文转载。

(36)《城市际性概念的效应与限度》,《探索与争鸣》2020年第5期。

(37)《病毒社会概念及其文明论域》,《南国学术》,2020年第4期。

(38)《后真相世界的民粹化现象及其治理》,《探索与争鸣》2017年第4期。

(39)《作为亚文化与社会情绪的“佛系”》,《探索与争鸣》2018年第4期。

荣誉及获奖

(1)著作《生存论研究》《马克思对现代性社会的发现、批判与重建》《激进政治的兴起》分获第四、五、六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2)著作《虚无主义研究》(人民出版社,2016年)获第八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20年),上海市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类)一等奖(2018年)。

(3)著作《从启蒙到唯物史观》(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获上海市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学术学科类)一等奖(2018年)。

(4)教学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前沿研究》,获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多次获上海市及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三等奖。

开设课程

社会哲学与社会理论(本科生课程)

哲学导论(本科生课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前沿研究(研究生课程)

现代性社会与文化理论(研究生课程)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研究生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