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在职教师首页  教职员工  在职教师
邹诗鹏


个人简介

邹诗鹏,湖北恩施人,哲学博士。现任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哲学学院教授,哲学博士后流动站站长,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复旦大学民族研究院院长,国家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曾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2015-2020),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004)。

教育和工作经历

教育经历

1986年7月毕业于湖北民族学院中医专业;

1993年2月毕业于吉林大学哲学系,获哲学硕士学位;

1999年7月毕业于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获哲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86年7月—1990年8月    任职于湖北恩施一基层卫生院,住院医师;

1993年—1999年                任教于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1999年—2001年                在武汉大学哲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

2000年6月—2005年6月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曾任哲学系主任及人文学院副院长等职),其中,2002年2月任教授,2003年下半年赴美访学;

2005年6月至今                  调入复旦大学哲学系(现哲学学院)。

学术兼职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第7、8届)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副会长

全国经济哲学研究会副会长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华民族团结进步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研究和项目

研究方向/主要研究领域

哲学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史、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现代性与社会理论、民族理论。

科研项目(近年来)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华文明的内在渊源及其现代转化研究》(2020年度项目)。

(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专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础理论与国际视野》(2023年)。

(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现代建构》(2017年完成结项)。

(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文明自觉与当今中国精神文明建设》(2019年完成结项)。

(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攻关项目《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与中国现代性建构》(2021年完成结项)。

学术成果(除说明外,均为独著)

主要著作

(1)《实践—生存论》,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

(2)《人学的生存论基础》,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3)《生存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第2版)。

(4)《全球化与存在论差异》(合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

(5)《转化之路——生存论续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6)《激进政治的兴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7)《三十年社会与文化思潮》,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8)《虚无主义研究》,人民出版社,2016。

(9)《从启蒙到唯物史观》,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10)《国家哲学视阈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人民出版社,2023。

(11)《生命的解放》,译著(合译),科学出版社,2017。


另主编或合编:

(1)《思想史视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丛书》

(2)《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2007、2008、2009)

(3)《现代社会政治理论译丛》

(4)《全球化时代的现代性问题》

(5)《哲学视野中的民族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6)《民族精神的理论研究》

(7)Rethinking Marx, Washington, D.C, 2007, Reflections on Enlighten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Washington, D.C, 2019.

论文发表(部分)  

1、存在论、生存论与人论

(1)《现时代精神生活的物化处境及其批判》,《中国社会科学》2007-5。

(2)《生存论转向与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中国社会科学》2002-5。

(3)《生存论研究何以可能》,《哲学研究》2006-12。

(4)《生存论研究的辨识与反省》,《哲学研究》2003-8。

(5)《生存论转向与当代哲学转型》,《哲学研究》2001-12。

(6)《生存论转向与新世纪的哲学研究》,原载《江海学刊》2000-1,《新华文摘》2000-4转载。

(7)《存在论格义》,《南京社会科学》2004-12,《新华文摘》2005-9转载。

(8)《现代性的物化逻辑与虚无主义课题》,《天津社会科学》2009-3,《新华文摘》2009-19转载。

(9)《虚无主义的极致与人的解放问题》,《复旦学报》2015-5,《新华文摘》2016-2转载,并《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与人大资料转载。

2、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及其前沿

(1)《马克思的社会存在概念及其基础性意义》,《中国社会科学》2019-7。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中国社会科学》2005-1(中文),(英文版)夏季号。

(3)《回到历史唯物主义研究范式》,《哲学研究》2010-1,人大资料转载。

(4)《当代政治哲学的复兴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传统》,《学术月刊》2006-12,《新华文摘》2007-8转载,人大资料转载。

(5)《唯物史观的三个维度》,《天津社会科学》2011-5,《新华文摘》2012-5转载。

(6)《马克思的社会历史辩证法与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自觉》,《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22-2,《新华文摘》2022-13转载。

(7)《马克思主义与激进主义的界分》,《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0-3,《新华文摘》2020-18转载,人大资料转载。

3、马克思思想史与理论史研究

(1)《马克思对欧洲中心主义的批判与超越》,《哲学研究》2018-9,《新华文摘》2019-1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8-12转载。

(2)《唯物史观对启蒙的超越与转化》,《哲学研究》2008-6,《新华文摘》2008-22转载。

(3)《再论唯物史观与启蒙》,《哲学研究》2011-3,《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与人大资料转载。

(4)《马克思何以在激进民主主义上逗留》,《哲学研究》2012-5,人大资料转载。

(5)《马克思对古典自由主义的批判及其思想史效应》,《哲学研究》2013-10,人大资料转载。

(6)《马克思哲学中的斯宾诺莎因素》,《哲学研究》2017-1,人大资料转载。

(7)《马克思对黑格尔国家法哲学的批判及其理论效应——自由主义批判视域下的重理与检视》,《哲学研究》2020-4,人大资料转载。

(8)《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思想史视阈》,《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4-2。

(9)《马克思论市民社会的经济性质——基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讨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1-5,人大资料转载。

4、西方马克思主义及激进理论研究

(1)《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状况与前沿》,《中国社会科学(内刊)》2008-3,《新华文摘》2008-24转载。

(2)《2006年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910

(3)《重置资本逻辑的尝试——〈21世纪资本论〉评析》,《哲学研究》2016-1。

(4)《“西马”当代资本主义研究的文化及历史哲学检视》,《南京大学学报》2007-2,《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与人大资料转载。

(5)《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资源性意义及其反思》,《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9-5,人大资料转载。

(6)《启蒙及其理性的边界问题》,《哲学动态》2015-11,人文资料转载。

(7)《重思斯宾诺莎的启蒙思想》,《南京大学学报》2018-1,人大资料转载。

5、社会理论与文化研究

(1)《马克思对现代性社会的发现、批判与重构》,《中国社会科学》2009-4。

(2)《马克思社会思想的三重内涵》,原载《南京大学学报》2020-1,人大资料转载。

(3)《唯物史观与经典社会理论》,《学术研究》2010-1,人大资料转载。

(4)《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的学科意义探析》,《社会科学》2023-2。

(5)《技术化社会中的犬儒问题》,《南国学术》2023-1。

(6)《世博与现代性》,《江海学刊》2010-5。

(7)《城市际性与都市一体化》,《探索与争鸣》2019-8,人大资料转载。

(8)《“城市际性”概念的效应与限度——关于“城市际性”概念讨论的回应》,《探索与争鸣》2020-5。

6、民族理论与哲学

(1)《民族国家构架下的国家精神》,《哲学研究》2014-7。

(2)《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多民族国家观》,《复旦学报》2017-2,人大资料转载。

(3)《马克思对历史法学派的批判及其民族论域》,即刊。

(4)《试论民族的层次及其样态——基于人们共同体的发展逻辑》,《学术月刊》2022-10。

(5)《从国家民族及其认同建构看现代中华民族共同体之建构》,《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22-1,人大资料转载。

(6)《论现代国家民族之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2-2。

(7)《文明的自识与自信——“中国文明西来说”及其评论》,《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8-1,人大资料转载。

荣誉及获奖

(1)著作《虚无主义研究》(人民出版社,2016年)获第8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2等奖(2020年),上海市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2018年)。

(2)著作《生存论研究》、论文《马克思对现代性社会的发现、批判与重建》以及著作《激进政治的兴起》分获第4、5、6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等奖。

(3)著作《从启蒙到唯物史观》(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获上海市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18年)。

(4)论文《马克思的社会存在概念及其基础性意义》,获上海市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21年),《马克思对黑格尔国家法哲学的批判及其理论效应——自由主义批判视域下的重理与检视》获上海市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5)合著《人学》分获中国图书奖(2001年)

(6)《马克思主义哲学前沿研究》,获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14年)。

(7)2001年获宝钢全国优秀教师奖。

开设课程

本科生:社会哲学与社会理论,哲学导论

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哲学前沿研究,现代性社会与文化理论,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