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年12月18至19日的两个全天里,来自天南海北、专研古今中西不同哲学传统的学者们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了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举办的“认知与心性”工作坊。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孙向晨教授致开幕辞。本次工作坊系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佛学研究系列工作坊的第一次学术活动。我们期待藉此系列工作坊的因缘,以佛学为契入点,与古今中外各思想传统开展深层次的互动,从而培育共同的问题意识,开辟21世纪中国哲学研究的新路径。
在这两天中,与会代表就佛教哲学、东西方哲学围绕认知与心性展开的诸多哲学议题,就佛教哲学与东西方哲学的比较研究,就思考认知、心性问题的新路径,开展了深入的探讨。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张庆熊教授的发言“社会规范、习气与心性——一种重构佛教唯识论的尝试”借用佛教唯识论的框架,结合儒家的心性学说和当代社会科学和认知科学的新发展尝试建构一种新的唯识论。
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姚治华教授的发言“心识与意识”在当代心灵与意识哲学的背景下,重新审视了佛教关于身体、心灵与意识的一系列学说,并指出佛教哲学在这些议题方面对于当代意识哲学所可能有的贡献。
浙江大学哲学学院马迎辉研究员的发言“心体构建中的方法论疑难:再论还原”探讨了如何从现象学角度来通达心体的问题。以意识活动的双重动机引发机制为切入点,层层深入纯粹意识的内部结构,从而揭示中国哲学所谓的未发状态的哲学含义。
中山大学哲学系龚隽教授的发言“从‘能近取譬’到‘指事问义’:中国哲学的一种说理方式”探讨了先秦儒家“能近取譬”与唐代禅宗“指事问义”这两种言谈说理方式,揭示其各自的思想内涵,及在儒家与禅宗思想中的应用。并从哲学思想史的内在理路,阐明了这类言说与传统形上学论述之间的互动转换关系。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丁耘教授的发言“王船山的‘新唯识论’”指出用西方哲学的传统话语来“反向格义”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无法给予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气论一个合理的位置。晚明刘蕺山、王船山的气论都预设了一种“新唯识论”,是阿赖耶识层次上的唯心论。具体来说,王船山的“新唯识论”可概括为从工夫论进入心性论、用唯识学重述心性论和用唯气论转化唯识学这三个思想步骤。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黄敏副教授的发言“观念论抑或唯心论——基于牟宗三‘中国式唯心论’的思考”总结了牟宗三关于中文语境下的“唯心论”与西方idealism的相关思考。指出牟宗三提出的中国式唯心论,实质是对传统儒学心性论的现代转进,也是对佛教“一心开二门”思想的继承,是牟宗三两层存有论哲学体系的要义所在。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徐波副教授的发言“现当代新儒学中的‘圆教’观”比较了马一浮、唐君毅和牟宗三等现当代新儒家对中国佛教的“圆教”概念的重新诠释。他们不约而同地以“圆满”“圆融”“圆盈”为标准判断哲学体系的完满性,可谓殊途同归。这凸显了现当代新儒学在“西学东渐”变局下创造性转化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路径。
上海大学哲学系茅宇凡副教授的发言“唯识古今学之争与三种‘识转变’结构”发现,《成唯识论》及窥基《述记》解释的“识转变”概念中包含了三种类型的智识结构。唯识古、今学关键的差别在于,古学认为圣者的智识断除了主-客二元对立,今学(护法)则认为主-客二分是普遍的认知结构,圣者断除的只是对于二元性的执著。上海大学哲学系讲师盛宁的发言“道生的‘理体’范式自觉”论证了道生将“理”概念提升为本体,以综摄法、实相、佛性,这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重大突破。探究道生的“理体”范式自觉可对中印思想交流与佛教中国化问题提供一条新的理解路径。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助理教授陈帅的发言“基于新见文献的明清因明史重构”基于诸种新见注释及钩沉所得,共统计到二十四种明清因明撰著,其中包括十九种《因明入正理论》注释、四种“真唯识量”注释及一种《因明正理门论》注释。在此基础上,重新考察明清时期汉传因明的研习传衍脉络,补充清代因明叙述的空白,尝试重构该阶段的因明史。
北京大学哲学系李四龙教授的发言“台禅一贯论与宗派佛教”剖析了天台宗为后来的禅宗所继承的诸多思想要素。由南北宗禅的文献皆可见,明心见性思想是禅宗对天台宗的继承。禅宗的修行和天台宗的修行理论也有直接关系,既是继承,又有发展。这启示我们,在很多情况下,继承就是创新。这一点对我们重新规划当今的佛学教育体系也有启发。
南开大学哲学院讲师赵文的发言“‘神’观念与印度佛教佛性论在中国的接受”回溯印度佛教的“佛性”思想最初传入中国的时代,发现来源于道家“心神”说的“神”观念在中国僧人接受和理解佛性论的过程中,曾发挥重要作用。这一“神”观念在南北朝佛教中被演绎为佛性。
北京大学哲学系助理教授赵悠的发言“《摄真实论·声梵品》初探”研究了寂护《摄真实论》第五品中针对伐致呵利《字句论·梵篇》的声梵论所提出的批评。借助莲花戒《细疏》的解释,梳理批判与被批判双方的论证逻辑,分析双方对“声”不同的界定。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讲师王俊淇的发言“众贤的逆向因果关系理论”以说一切有部学者众贤为中心,考察他在《顺正理论》中关于逆向因果关系的探讨。众贤在为《大毘婆沙论》中的“于未来有作用”理论辩护时,在解释苦法智忍、光明与生相三个案例的语境中,实质上提出了一种逆向因果关系的理论。
浙江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研究生许伟的发言“‘自证分’何以成为‘自体分’——唯识学中的自身意识与构造意识问题”阐述了《成唯识论》从陈那的《集量论》中引入了自证分,但却在护法唯识学的背景中将它与“自体分”结合,将它解释为“能转变的识”,赋予它诸多与原始的“自证分”相去甚远的意义。
北京大学哲学系王颂教授的发言“章太炎对佛教语言哲学的阐释与发挥”聚焦于章太炎《齐物论释》探讨的“名言”问题,将问题还原到佛教思想史和庄学的脉络中。指出章氏的阐释有诸多发挥的成分,其哲学创见值得重视。如以“平等”释“齐物”,以语言的“平等性”为“平等”的形而上学基础,以佛教心识说来统摄名言,等等。这些说法都超出了前人的范围。
东京大学副教授高橋晃一的发言“早期瑜伽行派哲学中的‘事’与‘分别’”(Vastu and Vikalpa in the Early Yogācāra Philosophy)阐述了《真实义品》与对应的《摄抉择分》中“事”与“分别”之间的互为因果关系,进而梳理了《解深密经》《二万五千颂般若·弥勒请问章》中的一系列相关概念。
东京大学副教授高橋晃一的发言“早期瑜伽行派哲学中的‘事’与‘分别’”(Vastu and Vikalpa in the Early Yogācāra Philosophy)阐述了《真实义品》与对应的《摄抉择分》中“事”与“分别”之间的互为因果关系,进而梳理了《解深密经》《二万五千颂般若·弥勒请问章》中的一系列相关概念。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傅新毅教授的发言“法尔种姓的成立”指出瑜伽行者继承了有部关于禅修取决于修行者根器的观念。后来的《声闻地》进而将根器、种姓区分开来,与愿求、行为、他心通共同构成了禅师考察来学者的依据。其中新增的“种姓”观念,为后来认为种姓具有先天决定意义的观点奠定了基础。
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张与弛的发言“大乘阿毗达磨对于‘三受是苦’的论证” 注意到《瑜伽师地论》《集论》《杂集论》将三受关联于三种苦性,试图借助“乐受会消失”来证实乐受与转变苦性的关联。发言从逻辑上给出了另外三种证明“乐受是苦”的可能性;并在比较感受活动与认知活动的基础上,探讨了感受活动是否能被知识化、感受是否拥有本质等问题。
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胡梦迪的发言“破名言显真实——《瑜伽师地论菩萨地〈真实义品〉》中语言与真实的关系”针对《真实义品》中名言与真实的关系,考察名言在有情的轮回与解脱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起的作用,力图揭示瑜伽行派视野下的语言与世界的深层结构关系。
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谭井阳的发言“初唐佛性论争中本性住种姓的两种定位”以《瑜伽师地论》提出的“本性住种姓”概念为切入点,指出慧沼等奘传唯识学人将其对应为本有无漏种子,玄奘门下法宝则以之对应如来藏。在“本性住种姓”上的争论折射出慧沼、法宝二人在佛性论争中的不同立场和理论体系。
傅新毅、徐波、程群、茅宇凡(上海大学)、盛宁(上海大学)、吴虹、汤铭钧诸位老师依次担任了相关场次的主持人。工作坊由傅新毅教授致闭幕辞。
中国哲学与佛学的共同推进,是本院从王蘧常、严北溟诸先生以来留下的宝贵财富。我们将依托本院的中西哲学研究资源,继续坚持以语言、文献为基础,以哲学为基本定位,以平等、开放的心态,与各兄弟院校的专家学者通力合作,共同推进佛教的学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