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7日下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艺术哲学系建系大会系列活动之一,“艺术·哲学对话”在复星艺术中心圆满落幕。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艺术家潘公凯与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的在线对话以及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艺术家隋建国与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孙周兴的现场对话让艺术和哲学以一种崭新的方式相通,让听众们领略了一场思想的盛宴。
第一场对话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孙向晨教授的主持下,潘公凯教授与张祥龙教授就“中国艺术与中国文化如何面向现代,面向世界”这一主题展开交流。潘公凯教授从中国画笔墨问题的当代阐释与传播入手,提出问题:笔墨问题,也就是中国画论的核心问题,能否在当下的语境中找到一个更容易被年轻人、国外学者、同行们理解的阐释方式,并阐述了他对笔墨研究路径的方法论思考。张祥龙教授在回应潘公凯教授时提出,中国绘画之所以以笔墨为根本,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笔墨是与中国的书法、语言密切相关的。中国文化无论是从语言还是艺术实践角度,追求的都是先于形式的意义发生的结构,人可以直接地感受到投入其中的意义维度;与西方相比,中国文字是一种形式并不突出(没有人称、时态等形式上的改变)的语言,是表意的。中国的书法、绘画构造的是意义的层次,这种意义与人的心灵、意识相关,能够展示人的心性、性格、品行。之后,两位嘉宾针对表象问题展开更深入的讨论。张祥龙教授最后总结道,对中国笔墨进行本质还原应当还原到心理运作的层面,并且找到一套新的语言系统,表述还原后的本真的对象,而这也关乎到中国文化真正走出去的问题。
第二场对话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艺术哲学系主任沈语冰主持,孙周兴教授与隋建国教授围绕空间与虚实问题展开对话。隋建国教授就“抓住虚空Touching the Void ——肉身成道与时代技术”这一主题进行报告。他提出,“虚空”是基于人的身体运动形成的表达,作为雕塑家的身体的动作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同样重要。在手捏握材料的运动、塑造的过程当中,实际产生的是“虚空”,而粘土和石膏只是虚空的替代物。经由手作为第一个模具,3D技术作为第二个,才使得我们可以将视觉不能把握的“虚空”呈现出来。如果没有3D技术的放大,这种“虚空”就是个人身体的私密的产物,无法作为交流的中介物。孙周兴教授在发言中从专业背景和思想动机两个维度介绍了他向当代艺术的转向是为何以及如何发生的。随后,他分别从“强哲学与弱艺术的不对等性”“实存哲学/个体哲学的兴起”“哲学的艺术转向”等方面就“为什么哲学必须是艺术的”作出自己的回应。之后两位嘉宾就“视觉的真实”“视觉引发的空间问题”“观念艺术的合法性”等问题展开交流与对话。沈语冰教授最后总结道,现代艺术中的视觉,逐渐与手工制作的触觉过程紧密结合,从被笛卡尔式的被规训过的视觉,逐步回归到原始人的天真。现代艺术对触觉和视觉的关系的认识的改变,更是直接导致了艺术史写作的改变,值得我们更多地去发掘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