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科研动态首页  学术研究  科研动态

虬江论坛·第九届复旦哲学青年教师沙龙回顾

时间:2021-11-25

2021年11月23日下午,第九届复旦哲学青年教师沙龙在哲学学院2501举行。张明君的主题发言围绕着“科学家是否应该参与关于相对频率的争论”这个科学哲学领域的问题展开。

讲者通过科学中的案例解释了什么是“关于相对频率的争论”(relative frequency controversies)。科学家通过发展理论来解释自然现象。对于多次发生的自然现象,有时候单一的理论并不能解释该现象的所有个例,因此会出现多个理论共存的局面,其中每个理论只能解释部分的个例。该情况下,科学家常常会争论谁的理论可以解释更多的个例,这样的争论被称为“关于相对频率的争论”。比如,内陆板块中火山的形成更多地是由地幔柱理论解释还是由板块理论来解释?物种的形成更多地是通过渐变的方式还是间断平衡的方式?

接着,讲者介绍了John Beatty 对于相对频率争论的价值的质疑和Karen Kovaka对于相对频率争论的价值的辩护。Beatty没有用一个压倒性的论证来表明关于相对频率的争论是不可能有价值的,而是用提问的方式来表达质疑:在一个关于相对频率的争论中,即使我们可以准确地测量出所涉及的相对频率,我们可以从这样的结果中学到什么?针对Beatty的质疑,Kovaka(2021)提出了两种辩护。首先,她认为科学价值不仅仅包括认知价值,还包括实践价值。一些科学争论虽然没有明显的认知价值,但是有实践价值。另外,Kovaka认为,即使在相对频率的争论没有得到解决,以及这些争论并不涉及到任何在科学上有趣的问题的情况下,相对频率的争论仍然可以为科学做出两种认知贡献:(1)这类争论可以促使科学家澄清科学理论的解释范围(scope),从而进一步改进科学解释;(2)这类争论可以揭示之前没有被注意到的不完全决定性的问题(underdetermination problem),即现有的数据不能够区分两个竞争性理论或机制的情况,从而促进对于这些争议案例的研究。

随后,讲者尝试回答“科学家是否应该参与关于相对频率的争论?”的问题。讲者首先区分了两个问题:(1)如何评价已经发生的科学争论的价值?(2)科学家在未来的研究中是否应该参与到类似的争论中去?讲者认为,Kovaka的辩护至多能够论证过去发生的某些关于相对频率的争论是有一定的认知价值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科学家在未来的研究中也应该参与到类似的争论中去。对于第二个问题,如果要给出肯定的回答,应该满足以下的一个条件:(a)参与关于相对频率的争论对于实现Kovaka提到的两种认知贡献是必要的;或者(b)参与关于相对频率的争论对于实现Kovaka提到的两种认知贡献虽然不是必要的,但可以提升研究的效率。讲者认为,第一个条件是不成立的,因为澄清科学理论的解释范围以及揭示具有不完全决定性的个例并不依赖于关于相对频率的争论的发生。另外,目前缺乏经验证据表明参与关于相对频率的争论确实提高了研究效率。讲者进一步提出,即使参与关于相对频率的争论实提高了研究效率,也不意味着科学家应该参与到类似的争论中去。一方面,关于相对频率的争论所带来的激励效应可以通过更加直接的替代性方式来实现;另一方面,关于相对频率的争论常常会带来很多不必要的困惑和误解,不参与这一类争论可以避免这些消极的影响。

最后,讲者对整个讲座进行了总结。郁喆隽、王球、王春明、王纬、吴虹、何益鑫、徐波、孙宁、王维嘉等教师参与评论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