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4日到5日,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复旦上海儒学院主办的第五届“两岸儒学工作坊”在光华楼西主楼2401成功举办。两天里,与会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展开了深入论述、诗词朗诵与书法展示。为所有参会者带来了一场哲思、诗意与墨宝的盛宴。
本次工作坊的主题是“儒学新诠:哲学、诗词与书法之视域交融”,旨在探寻诗词、书画与思想这三大传统文化之精髓的共通之处,即三者皆可表达吾人对宇宙人生之体悟。会议经由三者之对话与激荡,为儒学进行了多元的现代诠释。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吴震教授致开幕词,代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向来参与本次工作坊的学者表示感谢,并预祝本次工作坊圆满成功。
来自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的李明辉研究员聚焦于公德与私德之辩,结合儒家的思想史展开了探讨。复旦大学林宏星教授以荀子《性恶》篇的“质具”与“心性”之关系为线索,着重探讨了劳思光之质疑,即“质具”与“性恶”之间是否存在冲突。来自西班牙Loyola大学的Mario Wenning围绕对磕头礼仪的争论,阐述了不同文化中表达尊重所面临的伦理和审美挑战,指出尊重和文明的截然不同的表达是政治和伦理理论的普世化形式的主要挑战。来自香港科技大学的Eric S. Nelson考察了王畿的否定性和虚无思想如何部分继承于阳明,另外转向“心”的自由和平等来辩护王畿思想并非是传统儒学的异端。复旦大学李曼华博士后通过探究“士”与“仕”之间的关系,展现中国哲学以修身的伟大传统为起点,将个人的精神与中国古代的学术生活与社会政治联系起来。
哲学讨论之后,接着由台湾瀛社诗学会理事长林正三老师赏析了清代台湾诗人陈维英的《淡北八景》的八首诗,展现了对清代台北地区八处景观的描绘。尤为难得的是林正三老师以中原古音将八首诗词一一诵出,为典雅的诗句更添古韵。在每一首诗的转换间歇,还有台湾瀛社诗学会副理事长吴秀真老师结合音乐用中原古音进行吟唱。古老的读音与文字,便在这一声声吟咏中穿越过时空,重新在会场上鲜活起来。
工作坊次日,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赵东明副教授以程颢、程颐所开创的理学学派“洛学”为核心线索,结合其形成、分流的历史脉络,重新审视洛学在儒学思想史上的重要意义与价值。东吴大学的方万全教授聚焦于孟子与告子之间的人性之辩,主张孟子对告子“生之谓性”的反驳并不完善,孟子与告子的“内”、“外”概念存在差异,告子的人性理论与“道德存在”的事实并不冲突。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青年研究员张子立考察了一些对阳明“良知”的一些不恰当的英译及其带来的误解,提出在探索良知的概念上,使用音译(配合进一步的解释)比直译更可行。鹅湖月刊社现任执行长周博裕先生从“理”与“心”两个概念出发,对唐君毅“理有六义”学说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具体的儒家经典文献展开了分析。台湾淡江大学副校长高柏园先生对“天人合一”概念的四种形态和内容进行了探讨,提出“天人合一”说明了人存在的终极意义与价值之所在,且具有美学意义。
论文讨论结束后,台湾中国书法学会委员李建德开展了书法与中国哲学的对话,讨论了书法创作所汲取并展现的思想资源。
会议最后,与会学者对阳明“四句教”从哲学角度进行了诠释、林正三与吴秀真二位老师再次出场,以中原古音朗诵与吟唱的方式从诗词角度对“四句教”进行了再现。台湾中国书法艺术基金会董事长连胜彦现场挥毫,写下一副草书的“四句教”。连老师虽已是耄耋之年,但仍运笔如飞,行云流水。台湾中国书法艺术基金会董事连瑞芬在一旁解说,并向参会人员展示了其他四副分别由隶书、行书、楷书、篆体书写的“四句教”。在热烈的气氛中,整场工作坊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