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科研动态首页  学术研究  科研动态

虬江论坛·第四、五届复旦哲学青年沙龙顺利举行

时间:2021-04-28

3月30日下午,在光华西主楼2301举行了虬江论坛·第四届复旦哲学青年沙龙,在本次论坛中,徐波老师就《由湍水之喻到幽暗意识:理学视域下的人性善恶论新探》这部源于博后报告的新著进行了分享。在这部书里,徐波老师以孟、告之辨中的“湍水之喻”为线索,重新梳理了宋明理学对先秦儒学人性论的继承与发展,同时关注到了由儒佛交涉所凸显出的不同解释框架和理论范式;在具体分判不同思想家人性善恶理论的基础上,对近年来在思想界引起较大争议的牟宗三“三系论”进行了修正;最后借助张灏“幽暗意识”的概念,对儒家人性论、乃至整个中国哲学的未来走向进行了展望。贯通这部作品的三个关键词是“性善”、“恶之来源”与“形上之至善”,徐波老师在本次分享中也以这三个关键词为线索,为我们呈现出他在儒佛交涉的学术背景下独特的思考。

报告首先以对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的评论为引子,对本书体现的方法论做出了澄清。“二度抽离”的批评虽有不当之处,但这也迫使我们反思“自上而下”的推理逻辑在当代的有效性,而孟子“湍水之喻”经典化的过程以及对此的反思正是“自下而上”探究思想史演变的尝试。

随后,报告指出了孟子“湍水之喻”所面临的两个问题:其一是对喻体(水)的批驳并不等同于对告子理论的批驳;其二是即便放在当时,孟子对水之本性的理解也并不准确。而哲学史上也不乏对孟子水喻的批评,例如刘宗周认为孟子“犹然落在第二义耳”,明代高僧永觉元贤认为四子论性“皆指其用”而未“能识水之体”。而程颢的《明道论性章》中不仅将喻体从“水之上下”转变为了带有价值预设的“清水、浊水”,更重要的是区分了“性”的三层结构。第一层是“‘人生而静’以上不容说”的超越层,第二层是“继之者善”的应然之善,第三层是“成之者性”的实然之性,它们分别对应“元初水”、“清水”和“浊水”。程颢对“水喻”的这一修正影响了整个宋明理学对性善论解释架构的范式转换。

正是在这一全新范式的讨论语境下,朱熹和胡宏等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开拓的尝试。徐波指出,朱熹对程颢的解读事实上是用“清水”与“盐水”的二元结构取代了程颢原本的三层结构,这一改变背后是朱熹自身哲学体系的支撑;而胡宏虽然没有直接修正“湍水之喻”,但他“孟子道性善云者,叹美之词也,不与恶对”的说法其实是对程颢三层结构的直接继承、深化和发展。在此基础上,他指出胡宏与刘宗周在“恶之来源”问题上与程颢的呼应,他们的这一共同点为牟宗三“五峰-蕺山系”的“三系论”说法,以及刘宗周对“幽暗意识”的重视提供了殊途而同归的佐证

在讨论的过程中,来自不同方向的青年老师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不仅就“比喻”“善恶”“超越”等概念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同时也结合经典与文本畅谈了多种解读的可能性。才清华老师指出先秦道家思想中就有超越的面向,而宋明理学的范式转换除了受到佛教的刺激之外,也应当重视魏晋玄学的影响。王球老师区分了隐喻和类比推理的形式,他认为孟子的“湍水之喻”并不能严格地归入上述两类,它更多是作为一个富有“自上而下”之洞见的经典案例为后世沿用。尹洁老师指出孟子通过“湍水之喻”完成了从实然到应然的跨越,对孟子来说这里并不存在着gap。谢晶老师认为先秦文本中对“善恶”的使用侧重于趋势与变化,从先秦到宋明人性论的推进似乎呈现出了一种将善恶实体化的倾向。王维嘉老师认为至善指的是善恶的可能性,它指向一种超越层的自由,因此对至善的“叹美”其实是对自由的赞美。吴虹老师类比了佛教“安般守意”的修行与《人谱》中的工夫论,指出恶在佛教的某些宗派那里是一种必然性、而非可能性,由此引出“人之为恶正如水之就下”的理解。陈佳老师以荀子“化性起伪”为例,认为后天教化是使人性中的可能性成为现实的关键,而善恶的标准也体现在教化的过程中。王纬老师联系到阿那克萨戈拉对“nous”和其他混合物的区分,指出在古希腊哲学中也有纯粹与否的二分,而这可能影响了西方哲学精神与物质二分的传统。王春明老师就着《明道论性章》的文本提出一种不同的解读,认为从元初水到清水也可以仅指一个经验的过程,而不一定需要预设从超越的理念下降到经验世界这样一个柏拉图主义的图景。何益鑫老师认为《明道论性章》前后两个“性”的概念是循着不同的思路而言,尽管有概念上的不一致,但清水浊水的比喻可以包括“生之谓性”的意义。

这些思想的交锋与“水喻”经典化的过程中不同传统间的交融遥相呼应,我们相信,这些多元而纵深的学术思考正是一个充满活力学术共同体的源头活水。

427下午3:30,虬江论坛·第五届复旦哲学青年沙龙在西主2501举办本次论坛报告人是哲学学院王球老师,的报告题目是《“濠梁之辩”有解吗?——动物意识、分布问题与类比论证》。我十多名青年教师和多位硕博研究生到场参加。

报告开始,王球老师首先指出,我们似乎可以通过内省直接感知到自己的快乐和疼痛之类的意识状态,对于非人类动物,我们能否直接感知它们意识状态是有争议的这在当代构成了他心问题的直接感知进路和推理论进路之争;《庄子》那里,体现为庄子与惠子对于“鱼之乐”的意识归因的分歧;动物心理学那里,表现为意识归因的“宽容原则”和摩根法则之间的张力。根据这种张力,当我们看到动物的行为表现关于它们能否感受到疼痛或快乐,我们的自然的态度倾向于“宁可信其有”;然而动物心理学家在进行经验研究时,则会审慎地“宁可信其无”

老师指出导致这一张力的理由因为意识概念有双重面向。有客观的、物理-功能一面面,也有主观的、体验-感受性的面。对应于认识论上,我们事实上有两种思考意识的方式,一种是用所谓的物理概念思考某个意识状态,一种是用现象概念(phenomenal concepts) 思考同一个意识状态。后者强调主观现象学体验,疼痛本质是主观感受。因由于疼痛有两种性质(两种面向),所以意识就在认识论上有主观和客观的断裂。这便是Levine所说的“解释鸿沟”(the explanatory gap) 。当我们在做意识归因时,由于意识状态的主观面向涉及价值评估方面,我们的自然态度会倾向采纳更为审慎的宽容原则。

接下来王老师根据Dinets(2016)对于意识的多重可实现原则的批评中,总结得出对包括无脊椎动物内的所有动物进行意识归因,我们必须依赖于类比论证。然而困难在于,对于人与动物关于疼痛的相似性集合F上,有一些可观察的、客观的物理-功能属性或生物学种系关联属性,它与疼痛的感受经验C之间,由于存在着关联断裂。因此我们无法在类比论证中,确定哪些可参考的类比项是恰当的。换言之,我们很难确定人与动物的相似性集合F当中的那些具体成员到底是什么。为了弥补这个问题,Andrews(2015)提出,我们需要一些既有的意识理论作为引导,以此确认类比论证中恰当的类比项。这实际上在类比论证中植入最佳解释推理,以此弥补类比论证的缺陷

对于Andrews建议王老师援引了VarnerPrinz、CarruthersTye等人的理论以及他们之间的分歧指出,考虑到我们无法断定哪种最佳解释推理是恰当的,因而Andrews所断言的类比论证加上最佳解释推理就能解决分布问题的说法,仍将是失败的研究纲领。并且动物意识有更深刻的了解,仅仅设想它们是否有意识仍然远远不够,还需对意识主观性构成,在知觉丰富性评价丰富性、瞬时整合能力、历时整合能力自我意识等多个维度加以区分。

在问答环节,王春明老师对于他心问题与私人语言的的关系提出了看法;杨睿之老师询问类型同一论和个例同一的区分;王维嘉老师对于疼痛的现象学体验是否可以进一步细分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谢晶老师对于我们如何用语言表达意识体验设想了一种语用论的主张。场的其他老师和同学也对这些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本次虬江论坛就此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