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澜心
2018级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生
曾获硕士生国家奖学金、复旦大学优秀学生
作为中国青年代表赴纽约参加第23届联合国全球青年大会
毕业后拟就职于京东集团
Q1:从直研本院到走上工作岗位,在这一过程中如何确定自己的方向?
对我来说,做选择的过程就是寻找两个问题的答案:一是我想要什么,即我缺什么,二是我想给什么,即我擅长什么。有时这两个问题的重要程度不同,也决定了做选择的方向不同。比如本科毕业时我认为自己还没有充分发掘和培养足以支撑自己在职场立足的专长,因此我要考虑的是我需要怎样去做自我提升。而我的答案是保研本院,主要是非常认可我在复旦哲院的所学所得。我曾考虑过是否换一个学科读研,但我认为在终生学习的过程中,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或能力可以在任何一个阶段学习,唯独哲学的思维训练是离不开系统性的培养和学术共同体的思想碰撞的,因此我选择在本院读研。而在硕士毕业之际,我主要需要考虑的是第二个问题,我在工作方面的能力和热情超过了学术研究,因此我明确了要在社会工作中发挥自己的长处。而在择业的过程中,这两个问题同等重要,你只有想清楚了且说服了自己之后,才能做出自己不后悔的选择,并且在求职面试中说服面试官。
Q2:研究生时有何印象深刻的实习经历?对想要工作的学弟学妹有何建议?
我的每一段实习经历都让我印象深刻,因为它们提升了我不同的“技能点“。第一份在咨询公司的实习我获得的技能是“解决力”和“专业力”,我的mentor曾说:“你是一个咨询顾问,总会想到解决办法的。“这句话一直鞭策我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想办法回应客户的需求,展现专业的态度和能力。第二份作为HR的实习给我的技能是“沟通力”和“影响力”,我的mentor让我学到如何通过交往沟通影响既定的或潜在的团队成员,让我看到优秀的HR自身就是雇主品牌的品宣。第三份在短视频平台的实习在“协同力”和“抗压力”方面给我的提升是最显著的,当时面临很复杂的跨团队合作项目,以及各种不靠谱的合作伙伴,我遇到了很多突发意外、临时变卦、推诿扯皮的情况,一开始我只能很慌张地求助团队的前辈,到了后来我也能抛开个人情绪从容应对了。
我觉得这些技能点对于工作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并且是非一种或一段经历就可以全部获得的,因此我建议准备工作的学弟学妹多实习,多接触不同的行业、平台和同事,毕竟实习的试错成本比正式找工作要低得多,不同的实习经历会给你不同的收获,哪怕是一段让你觉得乏善可陈的经历,至少也丰富了你的“负面清单”,让你确定了将来择业时坚决不会做的一些选择。当然,找到好的实习工作是不容易的,更遑论在不同赛道“横跳”了。这时我就建议大家一定要充分用好身边的资源,例如寻求优秀的前辈帮忙推荐工作,这对于缺少“专业技能”加持的哲学同学来说,有时推荐人的几句话就是你获得机会的关键所在。千万不要不好意思或怕麻烦别人,因为你要相信你的优秀也会成为一种“口碑”,给你和你的推荐人,甚至是以后的学弟学妹都带来积极的影响。
Q3:研究生学习状态和工作实习状态有何差异?
我觉得最显著的差异在于,学习是对自己负责,而工作是对市场价值/用户或群众利益负责,在工作中,找到持续支撑自己努力付出的自驱力是很重要的,否则工作就一直是一种外在于你的“谋生手段”,无法与你产生正向的有意义的关系,这样的生活就不太有意思了。这种自驱力可以建立在物质需求之上,也可以建立在精神需求之上,在我看来没有高下之分,只要你确认这种需求对你来说是有意义的并且能够持续自我驱动就可以了。
当然,与差异比起来,学习与工作之间的共通点是更值得关注的。除了学习意识和钻研精神,你一定要意识到作为学生,尤其是作为哲院研究生的学习经历为你在工作中带来了什么助力——这很可能是你与其他同龄人区别开来的关键。对于我自己而言,近7年的哲学专业训练让我在拆解抽象复杂问题、全面分析和策划与文字工作方面更加得心应手,这表现于在实习中带教老师会倾向于将策略性的和分析性的工作交给我,意识到这一点后,我在求职过程中也会更有针对性地展示自己。
Q4:大学最值得骄傲的事情是什么?接下来的时间最想实现的愿望是什么?
总的来说,我为我成为现在的我而感到满意和快乐,这其中不仅包括我个人的成长和成就,也包括我对于他人的意义。所以如果要说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那可能是我曾经也给身边人带来了正面影响吧,不论是帮助室友在保研期间作出正确的决定,还是帮助学弟学妹们找到了心仪的实习。接下来我希望自己能够顺利完成从学生到打工人的身份转换,也成为为更多哲院学弟学妹推荐实习和工作的前辈,让复旦哲院人的口碑继续延续下去。
#张米兰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曾获国家奖学金、博士研究生相辉奖学金等
曾赴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交流
在《国外理论动态》等杂志上发表并翻译了若干文章
Q1:在哲学核心期刊中发表多篇文章?您的学术热情何来又如何坚持呢?
首先,我并不是特别有学术热情的人。其次,如果这个问题的核心是论文发表的话,它恰恰是一个比较机械的工作,可能会有损你的学术热情。所以我的建议是,job is job。写的文章不能发表,不代表写的不好,可能是诸多客观因素。但是也要客观的看待自己的文章,找一些有经验的师友提提意见。总之要多给自己一些时间,诚实的面对问题。毕竟对于年轻人来说,一时成败根本不算什么,既不能躺在故纸堆上,也不能躺在自怨自艾上,重要的是站起来往前走。如果要问应当如何坚持的话,只能说不让自己的心情介入搞学术这件事,可能有助于坚持。
Q2: 选择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向的考虑?对此有着怎样的研究心得?
如果我选择做某个题目的话,动机往往是感觉现有的研究成果都不太行,而问题本身又很关键,我虽然经常自觉力有不逮,但是也不得不硬着头皮上。
研究心得的话,我自己觉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很多“直觉”在当代社会是非常可贵的。比如我们身处繁华的上海,又是象牙塔中的一员,难免有很多理想主义的想法,实际上我们对庞大的中国、对冰冷的现实并没有什么切身体会。但马哲这门学科总是强迫大家把手伸进一滩浑水中,既不要被幸福的阳光冲昏头脑,也不要在复杂的矛盾中丧失希望,而是透过这些具有表演性质的修辞寻找背后的物质原因——当我们真实的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会发现看过的一切论文都排不上用场了。所以做马哲能让人摆脱幻想,这种摆脱的可能性是从生活本身中获得的。
Q3:在日常学术研究中有何学习习?对有志于学术的同学有何建议?
我是一个特别喜欢研究别人的人,我喜欢观察别人怎么做学术,具体表现在看看同辈人都在关注什么、写什么、怎么写。或者关注年轻老师们怎么讲课、怎么准备讲课、遇到翻车该怎么处理等等。我建议大家找一个比较靠谱的、也比较贴近自己情况的榜样,先照葫芦画瓢学习一段时间——这种学习的重点不在任何具体的内容,而在于摸清自己的习性,搞清楚自己究竟要如何走路。有的时候按照某种方式写作,却发现自己写的很痛苦,成果也不满意,可能是这种方式根本不适合自己。多观察别人有助于看到更多样的道路,而不至于在一条道走不通的时候感到好像无路可走。
学习习惯的话,我身边有很多学习习惯很好的人,我自己恰恰没啥好习惯。也不要执着于“好”这个词,习惯好不好都无所谓,自己喜欢就行。
Q4:学术之余有何调剂活动?
散步,听podcast,听歌。总之就是得站起来走走。
Q5:大学期间最值得骄傲的事情是什么? 接下来的时间最想实现的愿望是什么?
想了半天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事。如果非要说的话,就是一直没有感到什么压力。开开心心把该做的事做了,大概也算是一种成就?愿望的话,希望自己能过一种不用设闹钟的生活(笑)。
# 张敏琪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18级博士生班班长
多次担任校级优秀社会实践项目负责人
拟就业于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Q1:能否聊聊与新疆克州的结缘?
2019年寒假的时候,我看到了复旦大学基层就业服务协会发布的赴各地基层实习实践的招募,其中有去新疆克州的项目,就报名了。
至于报名的原因,一方面我爱人是新疆伊犁人,我之前也去过她父母家几次,但没去过南疆,想借此机会多了解一些南疆的情况,另一方面我硕士阶段做了几个关于宗教中国化的社会实践项目,觉得去新疆走一走可以给我带来更多研究上的启发。所以报名的时候我特别注明,想到南疆的农村实习,后来也如愿被安排到了一个深度贫困村,跟着第一书记做扶贫工作。
在村里,我直观地感受到了新疆这几年发生的方方面面的变化,受到了很多震撼,其中最打动我的是新疆这几年通过一整套组合拳力挽狂澜、将“三股势力”一扫而空,并且利用大数据技术建构起了先进的现代治理体系和社会福利体系。震撼之余,我也对新疆产生了更大的兴趣,于是申请了延长实践期,在村里过了春节,一直到初七才离开。
之后,在2019年暑假、2020年寒假,我继续申请去克州驻村(感谢基协和克州州委组织部!),前后加起来一共是在南疆的基层实习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最终因为疫情才不得不中断。
Q2:选择新疆大学的考虑?
毕业后去新疆工作是我从克州回来之后萌生的想法,然后在两年时间里经过一系列思想和情感上的发酵,最终做出了选择。这个选择的出发点是我个人的情感关联,当然也有家国大义的因素。
我从研二开始就一直跟随我的导师王德峰老师学习阳明心学,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一体之仁和爱有差等。与西方形而上学将应然法则用于指导行动所不同的是,儒家始终坚持生命情感的普遍性,并且这种普遍的情感是以亲亲—仁民—爱物的顺序逐层展开的。那么我当下的“亲”是谁?这一回答也不是根据某种应然的伦理法则,而是必须叩问自己的心,问自己最能与谁的痛苦共鸣。我自己叩问下来的结果是,当我看到包括我爱人在内的新疆青年们在“三股势力”的压迫下饱受煎熬时,我的心是最痛的。那么,答案就很清楚了,我必须为新疆的青年人做些什么,这就是我的“致良知”。
至于具体选择去新疆大学工作,主要是考虑到可以发挥我的马哲专业特长,在意识形态领域与极端思想的余毒进行斗争,帮助新疆的青年人树立起真正的现代主体性,自觉参与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运动中去。
Q3:如何协调学术研究与各类社会实践类活动?
我觉得在健康的状况下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我在选择社会实践的主题时,会从自己当前研究的问题出发,这样一方面可以保证实践的深度,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实践成果反哺学术研究。比如我一直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问题感兴趣,所以在王新生老师和李天纲老师的指导下连着做了四个宗教中国化相关的社会实践项目,走访了上海和福建的宗教管理部门和各类宗教场所,这些实践经历也反过来启发了我对宗教的理解,让我不至于迷失在各类宗教学理论中,写出的调研报告也得到了当地民宗部门的认可。
习近平总书记鼓励理论工作者“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我觉得这是从事理论工作本应有的健康状态。哲院老师们一直强调“问题意识”,即使是思想史上最抽象的理论问题,其背后也必然有现实关怀做支撑,如果我们的研究只是纯粹地从文本到文本,而没有来自社会现实的问题,那么这种理论工作就很容易变成空中楼阁。我一直警醒自己,不要沉溺于自洽完满的理论体系所带来的智性快感,而打破这种自嗨的最好方式,就是到社会中去,到现实中撞一撞南墙。撞南墙的结果当然有可能是理论信仰的崩塌(俗称毁三观),但只有让自己经常处于这种危险之中,才有可能做出具有现实感和创造性的学术研究来。
Q4:对未来的哲学研究及教学工作有何期待?
在新大前几年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然后在此基础之上进行科研和教学,所以也谈不上有具体的期待,毕竟带着一套预先建构的理念去某地实现的做法本身就很不马克思。
学习的内容,一方面是新疆的区情,另一方面是新大的学情,然后争取在这一基础上做好科研和教学。至于抽象的期待,主要还是想着能通过这样一个实践和反思的过程,探索一种马克思主义本地化的当代形式。本地化在国内一直是一个比较热的话题,就像理论界会探讨什么是中国式的现代社会,以回应现代化=西化的近代难题,而在新疆,这个难题多了一重结构,即除了区分现代化与西化,还得区分现代化与汉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面临着类似的难题,马克思的思想也是舶来品,如何用新疆本地的语言说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这是在新疆做马哲研究所必须面对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条件已经在现实中逐渐成熟起来了,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当代中国正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就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现实基础。我相信,对新时代新疆实践的总结和升华,将构成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Q5:大学期间最值得骄傲的事情是什么? 接下来的时间最想实现的愿望是什么?
大学期间最值得骄傲的事情,就是做到了知行合一,做到了理论学习和生活实践的统一,特别是在选择去新疆这件事上。
学习哲学,特别是马哲和中哲,是特别折磨人的,因为它们都要求一种真诚,你不能学了马克思的哲学,在生活中却是个小布尔乔亚,或者学了圣贤的学问,在生活中却是个小人。这是艰难的,现代人中多少有趋利避害的心态,上海人在这一点上又格外熟练(这里是在夸上海人足够现代),所以我硕士时花了很长时间做克己的工夫,直到博士时才渐渐找到了状态。这种持续的自我否定是痛苦的和有风险的,而在纯粹理论中享受智性快感又是巨大的诱惑。就我个人而言,若仅仅因为智性快感就将理论与生活分立两边,那就错失了哲学中最珍贵的东西。
至于接下来的时间里最想实现的愿望,就是顺利完成从上海到新疆的迁移吧,毕竟夏天去新疆的机票挺贵的(因为是旅游旺季),把各种家当以及两只猫运过去也是一个大工程,目前正在为此努力攒钱中……
光华大道的悬铃木又浓绿了
希望即将离校的毕业生
为大学时光挂上完满的句号,勇往直前
也祝愿在校学子
步履不停,继续耕耘
采访 | 王小蝶
制图 | 王小蝶
排版|张鹏霄
责任编辑丨王小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