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总第24辑)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是由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丛刊,现已被收录为CSSCI 来源期刊(集刊类),自2020年起每季发行。
《评论》以关注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最新动态,加强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交流与合作,促进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发展为宗旨,立足于哲学,倡导从社会学、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伦理学、宗教学、人类学、心理学、美学和文艺批评等交叉学科的角度展开对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
本刊第24辑已于2022年6月正式出版,共收录14篇学术论文,2篇翻译,4篇书评,并按类划分四个主题:“法兰克福学派思想及其研究”、“《批判理论论争——与阿克塞尔·霍耐特的交锋》书评”、“现代性社会分析与批判”、“后浪空间:疫灾社会研究专题”。
法兰克福学派思想及其研究
社会学和经验研究
[德]阿多诺著 侯振武译
[摘要] 本文译自 Vgl. Theodor W. Adorno, Hans Albert, Ralf Dahrendorf u. a. , Der Positivismusstreit in der deutschen Soziologie, Neuwied, Berlin, 1969。
(译者单位:南开大学哲学院)
《德国社会学中的实证主义之争》“导言”
[德]阿多诺著 侯振武译
[摘要] 本文译自 Vgl. Theodor W. Adorno, Hans Albert, Ralf Dahrendorf u. a. , Der Positivismusstreit in der deutschen Soziologie, Neuwied, Berlin, 1969。
(译者单位:南开大学哲学院)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叙事批判与记忆解放:论本雅明的意象辩证法
田 明
[摘要] 本雅明的历史批判思想带领我们重回青年马克思,在新的历史环境中再次审视历史客观性与主体性的关系。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历史客观规律,依托生产力发展,困扰诠释历史的主体性因素被合理扬弃。然而,如何通过思想解放优先合理判断历史趋势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由于历史视域只能从当下出发,关于发展趋势的判断就极易陷入当前的主体视域之中,正确开启未来存在困难。当下视角又受过去影响,在此意义上,如何面对未来取决于如何面对过去。若记忆被叙事逻辑束缚,未来也就等于被逻辑设定,用合逻辑性替换历史发展的合规律性。因此,记忆必须从历史叙事中获得解放,这是正确判断历史趋势的前提。对此,本雅明提出意象辩证法,以超越叙事逻辑为目的,结合星丛、语言、摄影艺术等思想,讨论记忆的解放与重构路径。虽然其中不乏令人费解的理论,但他所提出的问题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开辟了新领域,即仅仅从理论上诠释生产力的决定性还不够,必须依托客观力量优先解放思想,由此才能使历史唯物主义更具有实践性。
[关键词]星丛,中止叙事,记忆解放,意象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达资本主义条件下的阶级分析:霍克海默的“帮会理论”
李乾坤
[摘要] 霍克海默的帮会理论对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中的主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法兰克福学派面对20世纪30年代前后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变化所进行的国家资本主义研究,和美国工人运动在当时的特殊情况,是帮会理论形成的理论和现实背景。帮会理论是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中阶级理论的推进,它揭示了发达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运动转变为垄断性的保守力量,帮会在本质上从属于发达资本主义的统治结构,而这种统治结构的内在逻辑即自我保存原则,帮会的这些特征决定了无产阶级革命性的丧失和联合的不可能。帮会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构成了法兰克福学派政治经济学理论与哲学、文化研究之间的社会理论和政治理论的中介。但霍克海默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拒斥及其与实践的距离,导致了帮会理论必然坠入悲观主义的困境之中。
[关键词] 霍克海默,帮会理论,发达资本主义,阶级分析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批判理论论争——与阿克塞尔·霍耐特的交锋》书评
主体与规范的纠缠
——评萨尔《内在规范性与统治的事实:“内在批判”评注》
宋一帆
“共和机”与康德式共和主义
——评福斯特《康德式共和主义vs.新共和主义机器——政治自主性的意义和实践》
张吉泰
自由主义的危机
——评门克《自由主义的危机:政治与管辖的辩证法》
陈杨
承认的盲区与复杂社会性
——评怀特布克《论人类的社会化能力》
段醒宇
[引介]《批判理论论争——与阿克塞尔·霍耐特的交锋》为庆祝霍耐特教授七十寿诞所作,于2020年10月正式发售,出版之后引起广泛关注。本辑选取其中四篇,分别由宋一帆、张吉泰、陈杨、段醒宇进行评介,呈现了今日批判理论的四种谱系:马丁·萨尔的文章借助斯宾诺莎思考“内在性”作为批判的方法,并将其延伸到一种本体论基础,即社会规范对主体的形塑;赖纳·福斯特的文章以康德的共和主义为基础,强调每一个个体都具有向既定建制提出“证成的权利”,以及创造这种自由秩序的力量;克里斯托弗·门克则从黑格尔的自我否定运动出发,试图阐释当代自由主义为何导向政治自由的自然化以及社会主体的去政治化,进而说明这种自由主义为何难以自我维系;约尔·怀特布克则通过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视角进入“社会性”的话题,挑战了霍耐特将社会病理学的原因归咎于“承认-蔑视”的视角,认为核心问题乃是“对非我的憎恨”。
(作者单位:宋一帆,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张吉泰,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陈杨,法兰克福大学哲学系;段醒宇,法兰克福大学哲学系)
现代性社会分析与批判
密思本德社会“再秩序化”思想探要
贾文雅 乔瑞金
[摘要] 密里本德是英语国家中最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家,终其一生都在为实现社会主义事业而努力奋斗,他的理论研究路径是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现实来建构社会主义理想秩序。在其生前最后一本书《怀疑时代的社会主义》中,他指出社会主义就是对社会秩序的根本重铸,即对已经失调的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再秩序化”,他进一步提出民主、平等和经济中占主导地位部分的社会化是社会主义的三大核心命题。其社会主义新秩序理论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社会主义是对社会秩序的根本改造;社会主义民主是对资本主义民主的延伸和超越;社会主义平等是对资本主义不平等的控诉与重建;经济社会化是实现民主和平等的前提与基础。密里本德社会主义新秩序思想为人类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模式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式,对我国继续深化社会主义改革也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民主,平等,社会化,社会秩序
(作者单位:贾文雅,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乔瑞金,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
“自然状态”里的秘密:兼评麦克弗森政治哲学研究
郁迪
[摘要]麦克弗森通过其研究指出霍布斯所宣称的“自然状态”实质是一种社会状态。霍布斯在其中预设了“占有性市场社会”这一不明言的前提,故而其所宣扬的普遍性并不能真正成立。但借助与施特劳斯的分野,不难发现麦克弗森虽然破除对“自然状态”的迷信,却过分坚持“原子式的个人”这一作为“自然状态”得以成立的理论预设,因此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局限。然而,施特劳斯所提供的视角在多大程度上能成为当下我们反思西方现代文明的有效手段,又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克劳福德·麦克弗森,列奥·施特劳斯,自然状态,个人主义
(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论安德烈·高兹的科学技术观
胡颖峰
[摘要]高兹从对资本主义劳动分工的批判转向对资本主义技术的批判,他认为资本主义的技术史是直接生产者地位下降的历史。核技术是一种高度集中的技术,它导致把决定权集中于少数人手里,核力量本身就要求对人民群众实行严厉的控制,高兹把这称之为“核技术法西斯主义”。高兹认为,选择什么样的技术就是选择什么样的社会,选择核技术就意味着选择了警察社会和监控社会。高兹的这一观点是一种典型的技术决定论,与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有着本质区别。
[关键词] 安德烈·高兹,核技术法西斯主义,监控社会,技术,选择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元政治学:穿越资本主义国家的幻象——论巴迪欧关于政治内涵的全新界定
张莉莉
[摘要]当代法国激进哲学家巴迪欧认为,资本主义国家作为元结构或者状态本质上是资本这个经济算子的复写,和实在的人民或者群众有着无限距离,因此他的元政治学要求解开西方长久以来在国家与理念之间建立起的关联,在识辨出国家的超级权力和压抑本性的同时穿越国家的幻象,彻底摆脱经济算子对人们的计数和统治,从根本上实现对作为真理程式的政治的严肃思考,从而恢复政治对于真理的诉求并统一思想与行动,最终让普遍真理在这个世界中显现出来。
[关键词]元政治学,资本主义国家,思考,真理
(作者单位: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非物质劳动、数字劳动还是工业化劳动——当代劳动转型的历史唯物主义批判
吴韬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以云空间、大数据和物联网为核心的互联网技术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的广泛应用,部分学者认为传统工业劳动概念以及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资本对劳动的强制剥削关系已经不能有效指认当代劳动的新变化及其与资本的关系,历史唯物主义需要新的概念和理论加以补充,而“非物质劳动”和“数字劳动”则被指认为是理解当代劳动形式的有效概念。然而,一方面,这一判断在理解劳动新变化的实质有值得进一步探索的空间;另一方面,以意大利自治主义者为代表的学者对马克思的“机器论片段”、一般智力概念和工业劳动概念的解读也有值得商榷之处。
[关键词]工业劳动,非物质劳动,数字劳动,机器论片段,一般智力
(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对女性“情感劳动”的再审视
杨自由
[摘要]情感劳动既指某些特定性质的劳动,也指一切劳动中可能附着的情感支出,是美国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对马克思劳动概念的创造性阐释。情感劳动的价值要么被低估,要么被无视,体现了资本主义制度对女性特别的剥削方式。哈特和奈格里非物质劳动理论的提出明显受到女性主义情感劳动理论的影响。新冠疫情造成情感劳动分工的新的不平等,这种状况既可能造成女性主义的倒退,也可能使得性别分工不平等的支撑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带来性别平等新路径的发展契机。有必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重新审视情感劳动理论。
[关键词]情感劳动,非物质劳动,女性主义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共有物城市和历史性多元主体共治
张志鹏
[摘要]在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城市政府逐渐从城市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中退出,导致相关产品和服务的供应出现短缺。作为对由此而来的城市治理困境的回应,受埃利诺·奥斯特罗姆思想影响的一些西方学者提出,可由包括政府在内的各社会主体互相合作,建立一种以多元主体共治为主要特点的城市治理模式。以安东尼奥·奈格里为代表的一些激进左翼思想家则建议完全摒弃政府,转而建立一种完全去中心化的自治体系。但是,这两种城市治理方案在理论上都面临着各自的挑战:前者可能导致政府限制资本的能力进一步弱化,使多元主体共治事实上为资本增殖服务,因而无助于解决城市公共产品和服务短缺的问题;后者则既难以付诸实践,又忽视了自治的展开过程将重新生产出某种形式的中心化政府的可能性。这两种治理方案所面临的理论困境尽管在具体内容上有所不同,但其实都来自它们所共享的非历史性形而上学的理论前提。唯有采取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批判性地吸收这两种方案的积极洞见,摒弃其不合理的理论前提,对另一种城市治理困境应对方案的探索方始可能。
[关键词] 城市治理,共有物城市,新自由主义,历史性多元主体,共治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后浪空间:疫灾社会研究专题
对“群体免疫”策略的再思考:基于生命政治维度的考察
关山彤
[摘要]在尚无有效疫苗问世的前提下,将“群体免疫”视为新冠肺炎的一项防疫策略或目的,意味着通过使一定比率的人群感染新冠病毒,从而获得对病毒的免疫力,以达到阻碍病毒在人群中进一步传播的效果。尽管以英国政府为代表的相关国家政府声称这背后有着一些合理性考量,但面对新冠病毒及其防治背后的种种不确定性,这一策略仍受到了各方面的质疑和反对。立足于一种福柯理论下的生命政治学视角,可得出初步判断,即这种策略及其背后的治理原则同作为一种治理技艺的生命政治学具有一致性。生命政治学首先是一种试图从总体性层面上对人口进行治理的、“使人活,任人死”(make live and let die)的技术。但不可否认的是,基于一种人道主义的立场而言,放任和自然调节背后的代价是巨大的。
[关键词] 群体免疫,新冠病毒,生命政治,治理,人口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社会免疫范式视角下“后疫情时代”的隔离与融合
胡盛澜
[摘要]从免疫学范式来看新冠疫情的应对方式,以中国为首的东方社会采取了“隔离抗疫”的应对,而以美国为典型代表的西方社会则采取了“群体免疫”的应对方式。在中国对疫情基本实现了阻断控制的情况下,疫情正在海外“肆虐”,这在现实层面造成了区域之间的新“ 隔离”,两种社会免疫范式的选择呈现出西方自由主义文化与东方伦理型文化之间的观念对峙。在全球化正走向深度共享与合作的时代,文化的对峙不能走向政治对抗,世界范围内应当建立起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识并在全球文明视野下去寻找“在一起”的融合之路。
[关键词]新冠疫情,社会免疫,共同体,伦理型文化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人文学院)
作为一种持恒批判理解的现代性与竞速学视域下的新冠病毒
袁朝飞
[摘要]在对康德的《何为启蒙》重新阐释中,福柯将启蒙看作一种批判,并且由此出发将现代性理解为一种对当下的历史状况的持恒批判态度,这种批判态度针对的是规制我们存在的社会结构和条件。由此,福柯便提出了对稳定空间结构进行不断破坏的现代性原则。然而福柯只是对现代性原则进行了高度的概括,缺少具体的分析。作为同时代的后现代思想家,维利里奥用“竞速学”(dromology)补足了福柯理论中所缺少的内容。竞速学探究了现代技术造成的人的存在状况和身体本质的根本性改变,这个改变被新冠疫情所放大。一方面,新冠疫情是在现代性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出现的,现代技术尤其是交通技 术为全球性的新冠肺炎的出现扫清了障碍;另一方面,对于病毒防控依赖于切断病毒传播路径的隔离机制,人们在隔离期间更加依赖于信息技术,因而人们受到现代技术的宰制便加深了。也就是说,全球性的新冠肺炎既是在现代性的浪潮下出现的,也加剧了现代性的不良后果。
[关键词]现代性,空间,竞速学,技术,新冠病毒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疫情下的“共同时刻”:关于流动性与公共领域的反思
叶泳妍
[摘要]本文旨在从城市的流动性出发,还原到对空间的理解上,对疫情做出反思。现代城市以资本、人口的高度流动为特征,似乎造就了边界模糊的社会形态,但实质上却是不同人群占据着固定的空间与流动轨迹,在自身时间可用性逻辑的支配下进行现实的空间流动。现实生活中因而缺乏距离与摩擦得以呈现的场所。尤其在现代城市中,高度分化的都市生活成了大部分人面临的实情,其中关于共同在场的经验在各群体间逐渐萎缩。面对疫情时经济社会停摆所制造的共同“零时”致使城市流动性暂时中止,使边缘进入视野。这似乎首先呈现为某种激进的回复,即种种紧张;但另一方面,这使原本隐含在日常生活 中的群体边缘以及被流动所掩盖的不同群体的工作状况得以显现,其中包括在城市中位居边缘的非城市居民,即流动人口,因此或可作为一个契机引起对公共性的反思。
[关键词]新冠疫情,流动,城市,空间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哲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