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图书推介首页  图书资料  图书推介

《现代外国哲学》总第21辑

时间:2023-02-22

《现代外国哲学》总第21辑


图片



书本信息

【编委会主任】

江  怡: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名誉理事长

尚  杰: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理事长

 

【编委会委员】

(由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常务理事担任,

按姓氏笔画排列)

马寅卯  王  恒  王庆节  方向红  朱  菁

朱志方  江  怡  孙周兴  李大强  李国山

张学广  张能为  陆杰荣  陈志远  陈春文

陈嘉明  陈德中  欧阳谦  尚  杰  周柏乔

莫伟民  陶  林  黄裕生  韩  震  韩林合

傅永军  童世骏


【主 编】

 张庆熊  孙向晨 


【编辑部编辑】

王  球  王  聚  王春明  叶晓璐  刘剑涛  孙小玲


【本辑统编】

王  球



目录


【分析哲学】


描述性形而上学的康德资源与黑格尔倾向:对斯特劳森的定位性考察

 / 孙宁


虚构悖论,46年之后:问题、方案与反思

 / 陈梦雅


语言伦理学:从涵义与指称问题说起

 / 刘艳


“非道德主义者”做出真正的道德判断了吗?

——驳动机内在主义者迈克尔·史密斯

 / 胡宗超


对事实不公

 / 约翰·兰肖·奥斯汀 著,杨玉成、刘艳 译


数学哲学

 / 莱昂·霍斯顿 著,张莉 译



【现象学和诠释学】

先验视角中的睡眠、出生和死亡

——论胡塞尔后期手稿中的时间经验

 / 杨健


思与现在点:概念史视域下的胡塞尔时间图表分析

 / 刘扬


为诠释学的艺术本体论辩护

 / 格奥尔格·W·贝尔特拉姆 著,赵宝明 译



【康德哲学】


康德的自身设定学说

 / 张宇飞


康德纯粹知性概念的形而上学演绎发微

 / 罗正东


康德的社会契约论

——从康德与霍布斯的对比视角进行考察

 / 柳康


康德“认知”与“知识”辨正

 / 马彪



【社会理论和政治哲学】


政治哲学中现实主义与情境自觉

 / 马庆


宗教批判与现代国家的奠基:霍布斯论政教关系

 / 潘旗胜


论查尔斯·泰勒的“现代社会想象”

 / 金海


施蒂纳的幽灵:当代意识形态批判

 / 扫罗·纽曼 著,张红军 译



【书评】


从历史中学习道德探究方法

——评菲利普·基彻《道德进步》

 / 周境林


评王维嘉的《优美与崇高:康德的感性判断力批判》

 / 李文倩





序言(张庆熊、孙向晨)

《现代外国哲学》(总第21辑)收录的文章共计19篇,其中6篇属分析哲学,3篇属现象学和诠释学,4篇属康德哲学,4篇属社会理论和政治哲学,2篇属书评。


按上述统计,分析哲学的文章居多。这偶然之中有其非偶然的因素,从某一侧面反映出近年来关心和研究分析哲学的中国学者多起来了,尤其是在年轻学者中。再看国外情况,21世纪以来,分析哲学又有复兴之势。这不仅表现在英美的大学中,就连在欧陆的许多老牌著名大学中,研究和开讲分析哲学的教授也明显多于从事现象学和诠释学的。出现这种情况,不禁让人追问究竟为何缘故?


记得在20世纪末叶,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分析哲学危矣,分析哲学死了,因为分析哲学沦为技术哲学、繁琐哲学,成了专家小圈子内的事情,它不关心人生问题,脱离了大众。在那时,后现代主义如日中天,大有取代分析哲学之势。而如今又不时听到这样的评论:后现代主义已经从满天烟花落为一地鸡毛。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转折呢?


其原因不外乎:分析哲学有了新的发展,修补了以前存在的一些缺陷;时代有了新的发展,分析哲学较为敏捷地回应和讨论了时代的一些新问题。相比之下,后现代主义虽然对现代性提出激烈批评,但解构有余,建构不足,没能提供实质性地解决当代新问题的方案。


关于分析哲学修补以前存在的缺陷方面,本辑收录的孙宁写的《描述性形而上学的康德资源与黑格尔倾向:对斯特劳森的定位性考察》很有启发意义。在斯特劳森之前,分析哲学家以反形而上学著称,但他们的做法有失偏颇。在他们眼里,形而上学成了体系哲学的代名词,他们以拒斥形而上学的名义拒斥一切体系哲学但是如若一切体系哲学都被排斥了,哲学也就变得支离破碎了。因而当时人们批判分析哲学沦为一种只讲逻辑分析和语言分析的琐碎的技术哲学不足为过。斯特劳森提出“描述的形而上学”和“修正的形而上学”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为形而上学恢复了名誉。在斯特劳森之后,麦克道尔等分析哲学家从康德和黑格尔等体系哲学家那里吸收资源,建构具有分析哲学特色的体系哲学。正如孙宁指出的那样:“在他[斯特劳森]的引导下,分析哲学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走上了‘歧途’,将已被拒斥的形而上学和本体论命题重新引回分析哲学内部,开始用分析的方式对世界的结构和存在的性质进行刻画。这种对传统分析路径的偏离甚至叛变极大程度地拓展了‘分析’的理论视域。”


确实,近年来分析哲学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支离破碎的毛病。分析哲学家重新认识到本体论在各种类型的理论中的基础性地位,不再回避研究本体论,而且“语言本体论”“社会本体论”“本体论上的个体主义”和“本体论上的整体主义”等议题现在已经成为分析哲学家讨论的热点。以本体论为核心的形而上学在分析哲学那里现在重新赢得人生的指路向导的桂冠。不过他们不像以往的哲学家那样热衷于把形而上学打造为种永恒的真理体系,而是把其视为人生旅途中选择道路的向导。如果我们发觉这位向导带错了路,我们也可以换一位向导来带路。这多少表现出分析哲学的经验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倾向


分析哲学得以复兴的另外一个原因是积极回应了20世纪后半期时代发展提出的许多问题。当今时代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但由此也带来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如环境污染、社会风险、科技伦理、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世界和元宇宙。对这类与科技相关的知识论、本体论和伦理学的问题,分析哲学家的专业水准和反应的敏捷程度通常都高现象学家和后现代主义者一筹。我们发现那些属于“哲学+”的教材或研讨论文集,如科学技术哲学、逻辑哲学、语言哲学、心灵哲学、环境哲学、经济哲学、政治哲学等,大都是以分析哲学家为主编辑和撰写的。据了解,分析哲学家在上哲学课时喜欢举一些日常生活中耳闻目染的例子展开讨论,他们也擅长援引当今科技和社会发展中的新现象和新概念阐发自己的哲学见解。这有助于吸引一些非哲学专业的学生选修哲学课和参与哲学讨论,并能在社会上激起更大的反响。而在欧陆大学的哲学课堂上通常以阅读和讲解哲学经典为主,要求学生达到一定的哲学专业水准才能选修相关课程。我在这里并不想评价哪一种教学方式更加好一些,而是想指出分析哲学家通过这种教学改革打破了哲学的小圈子,更能吸引各行各业不同爱好的人参与哲学讨论。这大概就是为什么近年来青年学生中喜欢分析哲学的人越来越多的一个原因。


本辑的现象学和诠释学栏目下有3篇文章。我觉得这3篇文章本身的专业水准和学术质量都很高。国内外现象学和诠释学的研究近年来的一个成就表现在胡塞尔、海德格尔等现象学和诠释学大师的遗著及手稿的出版和研究上,从而呈现出更加完整的现象学和诠释学的形象。如本辑收录的杨健的《先验视角中的睡眠、出生和死亡——论胡塞尔后期手稿中的时间经验》就属于这一类研究。此文讨论了胡塞尔后期思考的人的生存的更广阔的意义上的时间经验问题。以前有的学者认为这些问题是海德格尔讨论的,胡塞尔避而不谈,现在发现情况并非如此。当然胡塞尔的讨论方式与海德格尔有很大不同。胡塞尔着眼于现象学直观视野下的时间经验,他关注这样的时间经验的呈现方式,限度何在,哪些是被直观地把握的,哪些是被推论出来的,哪些属于自然心态下的置定或信念。胡塞尔主张把有关“存在”的信念放在括号中存而不论,但这并非意味他主张没有被直观到的东西就是不存在的东西。因此,潜意识的领域、睡眠、死亡,乃至上帝的观念,并非现象学不可探讨,但现象学的探讨必须以明见性为依据,分层次地对各类存在物的概念进行构成。在此对照维特根斯坦的观点或许有助于理解。维特根斯坦主张区分“可说的”和“不可说的”,但他认为“不可说的”并非是不存在的或无价值的,有些不可说的东西是可显示的。在维特根斯坦那里作为不可说而可显示的东西,在胡塞尔那里是可以按照现象学的方式构成的东西,但这样的构成必须要有牢靠的依据,即必须以我们在活生生的体验中所直观到的现象为依据。套用孔夫子的话来说:“不知生,焉知死。”谈论死亡,要以生的体验为依托;谈论睡眠,要以人睡和醒的体验为依托;谈论无意识或潜意识,要以当下的意识现象和意识流为依托。这关系到现象学的原则问题。即便胡塞尔谈论上帝,也始终坚持现象学的面向事情本身的原则。


尽管国内外现象学的研究和出版依然络绎不绝,但我们隐隐约约感到现象学发展到今天遇到了瓶颈。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国内研究现象学的哲学活动非常活跃,近几年来好像有点被分析哲学反超了。这瓶颈是否表现在对当代现实问题的回应上呢?当代的现象学并非完全没有创新,如赫尔曼·施密茨(Hermann Schmitz)致力于建设新现象学,但总的来说重量级的人物不多,成效不大。如果不突破这样的瓶颈,现象学就要落伍,而分析哲学的声势将越来越壮大。但我们仍然认为,相比英美分析哲学,欧陆哲学依然具有一定的优势。欧陆哲学具有扎实的哲学史传统,毕竟希腊哲学是整个西方哲学的摇篮,康德和黑格尔营造了近代哲学的灿烂高峰。哲学的每一次新发展既需要处理新问题,又需要通过反思起源而面向未来。欧陆的现象学、诠释学、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和社会批判理论等哲学流派保持和发扬了欧洲的人文精神,注重阐发人生意义,如能紧跟时代的步伐,在哲学上做出深刻和全面的反思,一定还会有复兴的机会。与此同时,中国学者通过比较研究多样化的西方哲学流派的新动向,也能够结合中国国情开创面向新时代的辉煌的中国哲学



 2022年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