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学术TOP首页  学术TOP

新书速递 | 《现代儒学》第十二辑

时间:2024-01-03

《现代儒学》第十二辑 


图片



出版信息

作者: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23年10月

ISBN:978-7-100-23179-4



内容简介

《现代儒学》是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主编的集刊,旨在推动儒家多元传统的研究,面向现代世界阐发儒家思想。第十二辑以“仁体论·美德论”为主题。“仁体论”专栏围绕《儒学美德论》和《仁学本体论》,包含了多篇讨论陈来教授思想的论文;“美德论”专栏不仅收录了三篇关于黄勇教授新作《美德伦理学:从宋明儒的观点看》的评论文,还刊载了黄勇教授对这三篇评论文的全面回应。



作者简介

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为复旦大学校设研究院,是从事儒学研究和传播的学术机构,以继承和阐扬中华文明传统、探索江南儒学的学术精神、推动儒学现代化、确立儒家思想的全球地位为使命。上海儒学院的院长为陈来教授,执行副院长为吴震教授。《现代儒学》第十二辑由吴震教授担任执行主编。吴震,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执行副院长、上海市儒学研究会会长、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等。主要研究领域为宋明理学、东亚儒学。著有《阳明后学研究》、《阳明学时代讲学活动系年:1522—1602》、《泰州学派思想研究》、《〈传习录〉精读》、《朱子学与阳明学:宋明理学纲要》、《孔教运动的观念想象:中国政教问题再思》、《朱子思想再读》、《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传习录》、《明末清初劝善运动思想研究》等。



目录


仁体论

罗尔斯之后政治哲学的儒家之声   / 方旭东

一体与生生:《仁学本体论》于理气、性心之际的展开——从张载王船山的气学出发   / 赵炎

陈来先生论中华文明价值观   / 魏彦红

陈来先生中国哲学史研究中的比较哲学方法——以朱子理气论的诠释为例   / 焦德明


美德论

看到了什么?——对《美德伦理学:从宋明儒的观点看》的评论   / 李义天

通向世界哲学的儒家美德伦理学   / 付长珍

“本真的美德伦理学”何以可能——评黄勇教授新著   / 刘乐恒

儒家与美德伦理学:其历史形态与理想形态——答刘乐恒、付长珍、李义天   / 黄勇

宋明儒何以使美德伦理学成为可能(会议录音稿)   / 黄勇  吴震等


理学新知

论刘因之观物思想   / 史甄陶

朱子学与上蔡学之间:近世东亚《上蔡先生语录》的版本与流传   / 陈石军

杨时未至无锡东林讲学辨   / 孙逸超

 


青年儒学论坛

朱子对《中庸》“致中和”的诠释——兼与船山之诠释的比较   / 李彬  李明燏


《易传》“天人关系”的思想内涵与理论特色  / 邱彦超


书评与书讯

《朱子学与阳明学》对今后宋明儒学研究的若干启示   / 傅锡洪

书讯

 

稿约与稿例




编者的话(本期执行主编 吴震)

近年来,中国哲学界有两大标志性的议题,即“仁体论”和“美德论”。“两论”的提出可以陈来教授2014年的《仁学本体论》及其2019年的《儒学美德论》为标志。无疑地,“两论”丰富了中国哲学的理论内涵,推动了中国哲学的当代发展。去年2022年值陈来教授七十华诞,本期特以“仁体论”和“美德论”为专辑,以志纪念!


“仁体论”一栏共四篇文章。方旭东一文题为《罗尔斯之后政治哲学的儒家之声》,对《儒学美德论》进行了政治哲学的解读。作者从一个特定的视角出发,指出陈来此书提出的不仅是儒家伦理学的美德论,更是政治哲学意义上的儒家美德政治论。这是因为陈来以儒家学者的身份意识,通过对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哲学、李泽厚“两德论”伦理思想的批评性审察,清楚地展示了作为儒者的政治哲学立场。其实,按陈来自述,他在书中欲借助美德论的思考以表达一种“文化立场”,即回向儒家传统。赵炎一文指出陈来的仁体论不同于西方哲学的本体论,而是中国哲学自有的本体论,即“仁本体”,这是对徒具形式而缺乏内容的历来所谓“本体论”的补偏救弊和理论重建,是对儒家哲学的重大贡献。魏彦红的文章展示了陈来对中华文明基本特质的深刻思考,这些思考广泛涉及哲学、政治、社会、伦理等各方面,认为宇宙关联、自然天理、天人合一等是中华文明的哲学基础,责任先于权利、义务先于自由、社群高于个人、和谐高于冲突等观点主张是中华文明在政治伦理方面的重要特点,协和万邦、世界大同是中华文明的社会理想和世界理想。焦德明一文关注陈来中国哲学研究的比较哲学方法,揭示了陈来中国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面相,而比较哲学研究对于重建中国哲学而言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美德论”领域,黄勇教授于2022年推出《美德伦理学——从宋明儒的观点看》一书,正引起学界的莫大关注。该书以中国哲学特别是宋明理学的“历史形态”为着眼点,来审视当代美德伦理学“理论形态”存在的问题,由此发现或展示美德伦理学的“理想形态”。本期“美德论”一栏主要围绕黄勇此书,发表了三篇书评以及黄勇的回应文章,并全文刊登去年7月30日举办的线上会议的会议录音稿,虽然这篇录音稿的篇幅有点长,但它有很强的可读性,希望能由此带动当代儒家伦理学及美德伦理学的学术发展。


李义天的评论文章以《看到了什么》为题,认为对于当代美德伦理学有两种“观看”的角度,一种是“带着结论看”,另一种则是“带着问题看”。李义天认为黄勇此书正是第二种“看法”的范例。这种“看法”作为问题的审视方法带有双向性:既有从美德伦理看宋明理学的面相——即带着美德伦理提出或面对的问题去“看”或“求教”宋明理学的伦理思想,同时也是从宋明理学看美德伦理——即运用宋明儒的思想资源去“看”或“回应”美德伦理的一些问题。这是对黄勇“美德论”研究之特色的一个很好概括。付长珍的书评认为黄勇的美德论研究通过对儒家美德伦理的重新发现,赋予了儒家伦理有“通向世界哲学”的意义。刘乐恒的文章认为黄勇利用开放性的比较哲学研究方法,通过对具体的宋明儒的思想文本的研究,从而判定宋明儒的儒家伦理学较之西方各种历史形态的美德伦理学“是更为本真的美德伦理学”,同时指出所谓“本真的”说法,毕竟是作者黄勇心目中的“本真的美德伦理学”,但是黄勇的这一理论愿景就目前看,“仍然只是个愿景”。


黄勇对上述三篇评论文进行了全面的回应,他扣紧美德论的历史形态与理想形态的问题,重申了自己对儒家伦理与美德伦理之关系的一些基本看法。他认为,儒家伦理传统作为一种历史形态,“显然更接近美德伦理学”,而这一判断意味着:儒家伦理不是西方哲学史上某个美德伦理学的特定历史形态,“而是其理想形态”。作者的这一看法容易带来“误解”。因为从理论上说,理想形态不能是历史形态,如果历史的已是理想的,那么所谓理想的就是已经终结的过去的形态,从而丧失了作为理论形态的发展性,倘若将此历史性的理想形态悬为“判准”来衡断一切其他伦理传统在理论形态上是否属于“本真的”美德伦理学,那么,对儒家伦理学而言就未必是好事。因此黄勇强调指出所谓美德伦理学的理想形态主要是通过与规范伦理学的其他形态特别是道义论、后果论的“对比”而言的,在此意义上,美德伦理学就是规范伦理学的理想形态,另一方面,就美德伦理学内部看,其理想形态不是某个特定的西方或中国或任何别的传统伦理学的历史形态,而是一个与几乎所有重要传统中的美德伦理学之历史形态都相关的理想形态。黄勇的这一回应是否在理论上获得了成功,可以再思。如何从儒家伦理学的角度来审视美德伦理学的历史形态与理想形态的问题,这应当是今后儒家伦理与美德伦理领域的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理学新知”一栏收录了史甄陶《论刘因之观物思想》、陈石军《朱子学与上蔡学之间:近世东亚<上蔡先生语录>的版本与流传》以及孙逸超《杨时未至无锡东林讲学辨》三篇文章。“青年儒学论坛”则有邱彦超《〈易传〉“天人关系”的思想内涵与理论特色》及李彬、李明燏《朱子对<中庸>“致中和”的诠释——兼与船山之诠释的比较》两篇文章。这批文章专题性强,很值得一读。


吴震

2023年9月7日



征稿函

《现代儒学》是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上海市儒学研究会联合主办的学术集刊。本刊以发表现代儒学研究领域的重大问题及前沿话题为主,兼及传统儒学领域的研究,以及中外学术与思想的比较研究,旨在为国内外儒学研究者提供高水平的学术思想交流平台。本刊每辑设置主题专栏,深入关注当下研究热点。


本刊编辑委员会由国内外知名学者组成,严格执行双向匿名评审制度。每年出版两辑,每辑收录文章20篇共30 万字左右,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并授权给《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使用。欢迎学界专家、学者踊跃投稿。来稿一经采用,稿酬从优。


来稿请寄电子稿件,格式为WORD及PDF各一版,邮件地址为:xiandairuxue2015@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