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学院动态首页  新闻中心  学院动态

【学术文化周第一场】在哲学的思考中充实人生

时间:2013-10-28

 

2013年10月16日晚六点半,同学们来到光华楼西主楼2401参加由哲学学院邹诗鹏老师带来的题为《哲学的有用与无用》的讲座。由于在座的多为13级新生,邹老师临时决定改为师生交流的形式,就新生入学后一些关于哲学专业本身和哲学学习的困惑予以解答。
 
谈话伊始,邹老师便指出当下学生普遍追求“全面发展”,却大多归于兴趣泛泛的现象,由此强调“立志”之要——“要在大学里定下,我这辈子干什么,而非人云亦云”。邹老师以亲历的自主招生面试为例,剖析了上述现象的原因:“高中教育体制不能给学生一种反思的学习方式,一种非反思的学习形式已经变成根深蒂固的习惯,导致习得性的人生态度。”
 
接着,邹老师由哲学本身的复杂性过渡到到哲学专业的复杂性,指出好的哲学教学要和心智同时往前走,并且说明了哲学情绪与日常情绪以及哲学问题和日常问题的不同。邹老师向同学们介绍哲学问题分为两类:一、从属于哲学的内部问题——通过哲学史和思想史进程甚至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进行互动刺激而出的问题,邹老师主张用哲学内部问题进行训练;二、现实实践转化而来的外部问题。但二者并没有截然的区分,我们需要进行一些选择,进行边界的区分,再回到阅读。
 
对于同学关于如何在大学学习的疑问,邹老师提出“袪高中化”这个概念,尤其对于文科生,理解和反思成为至要,而记忆较高中则相对次要,需从高中刻板的复制转而形成“一块有纹路的大理石”。其后,邹老师以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等概念被误读为例,告诫我们需挣脱教条主义,拒绝Dead knowledge,始终保持开放性。
 
有同学提出了读经典读不懂是否该继续的困惑,邹老师认为在大学无论如何应该读几本“读不懂”的经典为人生垫底。所谓“读不懂”,是使自己意识到自身的无知,而产生一种敬畏感,同时从经典中找到一个框架,为日后的人生拓宽视野。
 
最后,邹老师再次强调了“立志”以及克服自我局限性的必要,希望同学们通过此二者在学习阅读过程中找到真正的自我。
 
深化哲思,拓宽视野,确立目标,思辨开放——这便是邹老师为哲学学院的大学生提出的学习期盼和思维方法。同学们在讲座后普遍认识到自己思想的局限性,并决心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努力收获更加有效的学习方式和更加愉悦的生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