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学院动态首页  新闻中心  学院动态

系列报道:建立学术自尊实现学术自律

时间:2012-06-25

 

系列报道:建立学术自尊实现学术自律
《中国社会科学报》第319期   2012年06月20日
本报记者 霍文琦
 
 
  【核心提示】应该从技术检测、导师指导、媒体监督、同行评审、期刊把关等方面展开监督。学者认为,改革科研评价机制,从源头上进行遏制,标本兼治、惩防并举、综合治理才是净化学术空气、重建中国“学术诚信”的根本所在。


  从博士论文抄袭到院士涉嫌剽窃,从教授职称评定材料造假到项目申请结题暗箱操作,屡见不鲜的学术造假、学术腐败等学术不端行为由学界进入公众视野,不断触发民众对学界的“信任危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陈学明向记者表示,学术机构的声誉与公信力依赖于货真价实的“学术产品”。因学风不正而导致的不合格学术产品流传到社会上,会引起“消费者”对推出此项成果的学术机构产生不满。

  在采访中,不少学者提出,应该从技术检测、导师指导、媒体监督、同行评审、期刊把关等方面展开监督。学者认为,改革科研评价机制,从源头上进行遏制,标本兼治、惩防并举、综合治理才是净化学术空气、重建中国“学术诚信”的根本所在。

  技术监督是辅助导师把关是关键

  作为学术园地和科研智库,
高校是科研成果的重要孵化地。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学位论文“高产”,对论文原创性的监督成为高校无法回避的问题。

  目前,各
高校主要使用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提供的论文检测系统来检测抄袭、剽窃、伪造、篡改、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记者经调查发现,论文检测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对显性抄袭剽窃行为进行了有效的遏制,但以“查重”为核心的检测,对虚构实验数据和社会调查样本数据的学术造假及对他人观点、思路、结论的“隐形剽窃”,难以奏效。另外,针对显性抄袭的检测,因汉—英—汉翻译打乱语序等反“反抄袭方法”,使得技术监督的效力限于冰山一角。

  此外,计算机无法真正识别“复制”与“抄袭”,也成为技术监督的一个瓶颈。华中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刑福义不只一次在公开场合质疑复制率检测“一刀切”的科学性,呼吁学位论文要自主创新,不应该只关注复制率。他提出:“抄袭别人核心观点的低复制率文章,即使通过了检测也是剽窃行为。”按照国内现行的规定,论文出现20%的盲审复制率方以抄袭论处。假如一篇20万字的学位论文出现3万多字核心内容的复制,虽未达到规定的复制率,但依然属于严重的剽窃行为。

  对此,多位教师向记者表示,技术检测只能作为辅助手段,并不能代替导师指导与监督。但
高校扩招导致“一导师、多学生”,导师无法全面跟踪学生论文的每个阶段,导致论文质量下降。一旦出现抄袭造假,则反过来殃及导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王凤才认为,导师把关可以从各个环节堵住学术不端的发生。例如,导师帮助学生找好选题;指定相关阅读书目,检查读书笔记;亲自过目学生要发表的论文,指导修改;认真指导学位论文等。在此过程中,导师不仅能更好地监督学生,还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和论文质量。

  同行评审利弊参半媒体监督应客观

  针对学术成果的出版与评奖,同行评审成为重要的审查监督程序。参与同行评审的专家大部分是同领域的知名学者,有着良好的学术声誉,对学术成果的评审基本能够做到客观、公正、中肯。一般意义上讲,同行评审能在学术监督方面起到良好作用。

  然而,目前国内的同行评审也面临一些问题。教育部学风建设委员会委员、南开大学哲学院教授王南湜告诉记者:“期刊等出版机构为论文、著作出版而组织的同行评审相对较为客观公正,而学术成果评奖、科研项目评审一般由行政机构组织进行,且与学者职称评定、学科排名、学校经费等挂钩。对评审结果赋予太多附加内容,成为学术腐败的诱因。”他希望学术评价能够去行政化,从根本上防止学术腐败的滋生。

  事实上,除了有组织的同行评审,自发的监督也是学术监督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样的监督往往以媒体曝光和行政举报的形式呈现,对遏制学术不端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出现了一些负面效应。王凤才认为,学术监督是一项十分专业的工作,媒体可以积极参与,但要慎重发言,要在全面了解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同行间和相关机构的专业认定,进行客观报道。同时,要严格区分“学术不规范”、“学术不严谨”与“学术不端”现象;要“就事论事”,不要将“学术不端”现象与作者学术水平、学术能力、学术品格纠缠在一起,尤其不能演化成人身攻击、人格侮辱;要将“治病”与“救人”结合起来:“治病”是为了“救人”,不是为了“治死人”,更不是为了“整死人”,尤其对青年学子,要允许他们犯错误,更要允许他们改正错误。
学术期刊搭建学术民主平台

  现阶段,在学术刊物上发表科研成果,成为评判成果价值的一个重要指标。学术期刊作为学术链条中连接作者、读者和评价机构的重要环节,成为学术监督的一个重要防范关口。但当前期刊所处的大环境并不乐观,“质”和“量”失衡的评价机制,催生了大量“有偿论文”、“卖版面”的现象。

  据悉,美国《科学》杂志对论文的审查工作非常谨慎严肃,由来自全世界100多名顶尖科学家组成专门的审稿编委会,负责审定论文的重要性和可信度。《理论探讨》主编刘建明认为:“学术期刊对论文的严格审查,本身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自觉。应不厌其烦地严格把握技术检测、全面对比作者学术水平、专家评审等环节,同时,期刊本身及编辑人员要严格自律,杜绝不正当学术出版交易。严格把关,既是对学术不端的防范,也是提升期刊形象和地位的关键。”

  那么,学术期刊能否成为防范不端行为的最后一道防线?

  “在学术体制不变的前提下,学术期刊仅凭其自身的力量,在遏制学术不端行为方面只能扮演次要的角色,它只是‘学术’这个庞大的机器中的一个齿轮。要治理学术不端,学术民主是不二选择,而学术期刊的作用在于为学术民主提供平台。”《南京大学学报》执行主编朱剑告诉记者:“建立良好的学术风气有待于评价主体向学术共同体的回归,而由学术共同体主导的学术评价则有待于学科边界清晰的专业期刊这一公共平台的建立。建立起以专业期刊为主的学术期刊体系仍是解决学术风气和学术评价问题的关键。”

  从源头遏制学术不端实现学术自律

  调查表明,75%以上的部属
高校设有学风建设专门机构,初步建立了全国高校学风建设工作网络,高校学术规范、学术道德、学术风气建设得到切实加强。然而,学术不端现象并没有得到实质性遏制。

  有专家认为,以各种排行榜和排名表为特征的量化评价机制催生了种种学术不端行为。从这个角度看,学术监督的局限性显而易见,无论是论文检测还是学术期刊把关,都是事后的补救手段,治标不治本,应从源头上加以遏制。

  学术不端的源头在哪里?朱剑认为,源头在学术体制,是体制对学术利益的分配办法。“如果学术研究只与权力和利益挂钩,那么任何监督手段都难敌权力的意志和利益的诱惑。当学术屈服于权力,当不择手段地获取利益成为学界的群体行为时,指望谁来真正监督?治标不治本的监督值得怀疑。举例来说,论文检测技术所能对付的充其量是十分拙劣和低级的剪刀加浆糊的抄袭行为,对于智商稍高些的抄袭者根本无能为力,更不要说那些高明的学术骗子和那些以权谋私或刚愎自用的权贵们了。”

  “治理学术不端的根本措施,还在于如何让学者建立起学术自尊心,在学者群体中实现学术自律。”王南湜说。他认为,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是减轻学术评价的额外负担,更重要的是避免行政主导的学术评价,让同行学术团体更多地承担起学术评价和惩戒学术不端行为的责任。从根本上说,同行学术团体对于那些有不端行为人员的拒斥,是对其最为严厉的惩戒,严惩客观上会增加不端行为机会成本,达到强制性震慑约束。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责任编辑: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