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原,宗教学系研究生三年级,研究方向是佛教,跟随刘宇光老师做唯识思想研究,2019年第一学期赴奥斯陆大学交流。愿做往圣先贤小跟班,为佛教研究添砖加瓦。
1、学姐在课余时间有什么兴趣爱好吗?
赏花、玩乐器(电子琴、吉他、尤克里里......都自学了一点点)、听周深唱歌(捕捉到一只超级乐迷)
2、能给我们详细介绍一下您毕业之后的去向吗?
我将前往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先完成研究生的学习(类似预科,对留学生的要求),之后再申请博士。
3、学姐平时是如何规划自己学习时间的?
由于学术目标比较明确,所以我在研究生阶段主要专注于三件事:上课、毕业论文、申请学校。除此之外,在研一下学期我申请去了挪威的奥斯陆大学交流学习。
4、您是如何规划毕业论文的?期间与导师是如何相处的?
感觉到时间紧迫,我在研一上学期就与导师确定好了研究方向和毕业论文选题,然后就开始阅读老师推荐的一手文献;在研一的暑假,我基本读完了一手文献,紧接着在10月份写好了开题报告,在11月完成了开题答辩;由于中期考核时需要提交一篇相关的论文,以及明晰论文的详细目录,所以之后我开始阅读最核心的一部分二手文献,余下的相关度较小的二手文献则在中期后的暑假阅读;文献阅读完的研三上学期,我开始着手写论文,在11月底完成了论文初稿。关于开题报告,同学们可能会有这样的担心:开题前不一定能够读完所有文献,等到阅读完文献后,突然感觉自己的理解与自己设定的议题有所偏差。其实这是没有关系的,不用太担心这个问题。比如我在开题时,就对双方的问题意识还认识得不够清晰、自己的观点不够鲜明,只能拟写一个大概的提纲;但是等到我后面读完读透,再加上阅读二手文献之后,就发现自己有一些与开题时不同的认识。所以不必把开题当作截稿,之后还是可以进行修正的。关于如何与导师相处,因为疫情的原因,我一直与导师保持邮件沟通;由于邮件交流较当面或线上交流的频率更少,这就使我产生了一种紧迫感,督促我提前准备,以便预留出充分的时间修改论文和申请学校。总之就是提醒学弟学妹们尽早与导师沟通!
5、现在有很多同学都还处于迷茫期,我们都很想知道您作为过来人是怎么确定自己的毕业去向和研究方向的?
关于毕业去向,我在考研前就有了明确的学术目标。我并非哲学本科出身,在新闻学院毕业后我工作了一段时间,但是在工作过程中无法放弃自己对哲学的兴趣与热情,因此做了放弃工作、从事学术研究的决定。这段经历使我认清了自己的志趣,所以读研以来我对未来的路径一直都很明确。关于研究方向,我对佛学研究的兴趣大部分是由于我平时喜欢阅读佛学研究方面的书籍,在阅读了《汉魏两晋魏晋南北朝佛教史》之后,我深受魏晋时期知识分子传译外来典籍及究明义理的精神感召,由此萌生了为佛学研究做出一份自己的贡献的想法。至于具体的研究方向,能从事自己最感兴趣内容固然是再好不过的,但是目前无法做到也没关系。我的建议是请相信导师的指导建议。不论自己与导师商量后要做的研究方向与自己的兴趣是否完全契合,都没有关系,因为研究生阶段学习导师的研究方法、奠定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是最为重要的。比如我做的课题就是采纳了导师的建议,虽然这方面已有大量的研究成果,但是我在归纳与吸收的过程中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并且在梳理和总结之上也可以形成自己的理解与探索。所以我觉得导师的建议对我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
6、为了将来读博,您在研究生期间都做了哪些努力?
一是及早地与导师确定了研究方向和论文选题,收获了导师的建议,由此在选课、语言学习、学校申请上都有了较为清晰的目标;二是语言学习,由于日本的佛学研究非常注重梵文原典的文献研究方法,所以我在日语的基础上,重点学习了梵语。主要学习途径是选修汤铭钧老师的梵语课程。三是把握住了挪威的出国交流机会,在期间我参加了一位退休老教授组织的梵文读书班(课上有梵、汉、藏三语佛经对译的研究),虽然不能转换学分,但是这段学习经历对自己的梵语能力有很大的提升。(关于学术交流的建议是,宗教学同学的选择可能不是很多,不论方向是否一致,都可以多出去看看,同时最好能换几个学分回来)。
四是集中精力,提前准备论文。
7、您在学术研究过程中有遇到什么困难吗?是如何克服的?
我确实有遭受过心理挫折。我是一个跨考生,在并非自己研究方向的课程上,我时常会感受到自己在阅读速度、知识储备、观点深度上与别人的差距;即使在佛教方向的课程上,其他院校的同学之学识渊博也使我望尘莫及;甚至在自己导师课上,我的回答也似乎总是得不到导师的认可。这些挫败都让我产生了自我怀疑,一段时间感觉自己特别糟糕。不过,我在与朋友交流读研感受的过程中获得了鼓励,虽然我在速度上比不上别人,但由于我花了时间,我一定会在理解深度上更胜一筹。有位老师也开导我:“我讲了二十年唯识学,前二十年都是在照本宣科,直到现在才算有所领悟。”我也会通过自己所学的唯识学自我开导:不能脱离主体的认知条件来谈论对象本身是什么,所以我认识到的困扰都只是我呈现给自己的,只要我转换自我理解,换个角度思考,世界也能呈现为更积极的样子。此外,联想到过去的知识分子,真正留名千古的又有多少,更多的学者是默默无闻而依然为学术研究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所以即使我无法取得巨大成就,但我相信自己也能通过努力,至少为佛学研究添一块砖,加一片瓦。总之,不要想着追赶别人,只管追赶自己,就好。
8、您对想要继续读博的同学有什么建议吗?需要把握哪些关键节点?
对于论文,大家要关注开题、中期、初稿三个关键节点。注意:尽量不要把预答辩作为最后的节点,要留充分的时间修改(至少提前2个月)。关于申请学校,也请提早关注不同国家、不同学校的申请节点。先确定国家,再具体到学校、老师。对于日本的学校而言,博士生的入学时间较国内会晚半年多(修士和博士从4月开始入学,不过也有一些大学从10月开始入学),但还是尽早准备为好(我是从论文一写完的12月就开始准备的);关于申请京都大学的更多信息可访问官网:https://www.aao.opir.kyoto-u.ac.jp/。
9、对迷茫的学弟学妹们,您有什么勉励的话?
整篇采访我可能都在说自己很早准备,非常有方向和计划,可能这会让仍在迷茫的学弟学妹们感到焦虑不安。但是我其实是在生涯规划方面已经做了重新选择的,所以才会对将来有清晰的认识;我想对大家说的是,不用担心,请先进行一些尝试,不管这些尝试最后适不适合你,都没有关系,因为尝试过的都会是你珍贵的人生经历。迷茫是不可避免的,那就不妨先找一个目前想做的事便去做吧。如果发现不合适,人生还是有重新选择的机会的,我就是个例子。不论如何,请迈步向前!
【“野”话闲谈】
1、硕博期间能否做到经济独立?说来惭愧,研究生期间确实没有留下积蓄。
2、如何增强自己的学习动力?接着上面的问题,当你觉得没有动力的时候,那就多想想给你经济支撑的父母吧,你都“啃老”了还不好好学习~
3、研究生期间有留下什么遗憾吗?我一直以来的遗憾是没有看到过复旦的春天!因为研一出国交流了,研二因为新冠只能在家,没想到前些天实现了我的遗憾,我终于看到了光华楼前的樱花(超开心)!
4、爱情和学业如何兼顾?(谁问的 )这个……过,过,完全无从谈起。
5、长期伏案,如何保护自己的脊椎?二话不说,放图:低配版三段可调节书桌,或坐或立都适合,保护你的脖子和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