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讲座会议首页  新闻中心  讲座会议

哲学学院2012年第5期简报

时间:2013-01-09

  

2012年第5期(总第37期)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2012年12月
本期导读
♦ 两任书记情系母院 依依不舍履新立志——哲学学院两任党委书记
顺利交接
♦ 第八届南北哲学论坛“历史感与现时代”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 “望道计划之哲学学院2012级八大导师讲哲学系列讲座”
圆满结束
♦ “2012年全国现代逻辑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 “哲学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上海市哲学学会2012年年会”
顺利召开
♦ 哲学学院举行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讨论会
♦ 哲学学院第4、5期学术沙龙顺利举行
♦ 宋明理学与中国文化暨潘富恩教授八十华诞学术研讨会顺利举行
♦ 哲学学院成功举行《杜威全集》中期著作中文版发布会
♦ 哲学学院“杜威与实用主义”学术研讨会顺利举行
两任书记情系母院 依依不舍履新立志
——哲学学院两任党委书记顺利交接
2012年10月23日下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党委书记交接大会在光华西主楼2401室举行。哲学学院全体教职员工,学生辅导员、学生党支部书记和团学联主席等学生代表出席了交接大会。大会由孙向晨院长主持。
首先,党委组织部钱飚副部长宣布了党委的任命决定:由袁新同志担任哲学学院党委书记,免去胡华忠同志哲学学院党委书记的职务。接着,老书记胡华忠同志饱含深情,语带哽噎地发表了卸任感言。他深情地说:在哲学学院工作将近7年。这7年,是辛苦的7年,也是愉快的7年,此外还能听老师们谈学问,谈天说地,所以也是成长的7年。他非常感谢老师们的真挚挽留,并表示“哲学学院是我的根、是我的家,是我做人做事的精神动力,也是我人生的智慧源泉。”他感谢广大师生员工,以及大小基地主任俞吾金教授对他工作的支持;他更特别感谢吴晓明、孙向晨两任院长及其两届党政领导班子、全体行政人员对他工作的鼎力相助。他最后说,他坚决服从校党委的安排,十分高兴地把接力棒交给袁新同志,并相信他会团结党政领导班子,团结师生员工,把哲学学院的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
新任书记袁新同志表示,自己是哲学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从本科到博士,十年的成长都离不开母院的谆谆教诲。如今到哲学学院工作,就像是游子回家,不是来做官的,而是来感恩的,来为师生服务的。他把到哲学学院的履职看作是历史赋予的重任,并郑重承诺:一是要坚决尊重历史,要把哲学学院的好传统、好做法百分之百继承下去,并不折不扣继续执行哲学学院已经建立起来的好制度、好举措;二是要加强制度建设,坚持公平公正,坚持改革创新;三是要履行好分党委书记的职责,做到严于律己、清正廉洁,并竭力为全院教职员工谋福利,求发展。要与院长和党政班子一道,团结协作、全心全意,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哲学学院而努力奋斗。
孙向晨院长在发言中代表学院教师惜别华忠同志,欢迎袁新同志。他强调说,胡华忠书记在三个方面特别值得大家尊重:一是华忠同志做事公道,很有原则,为学院树立了正气;二是华忠同志对学术高度尊重,抓住了教书育人、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这个重心;三是华忠同志善于倾听各方面的意见,并千方百计地为师生着想,他代表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和全体教师向华忠同志表达最崇高的敬意。孙向晨院长还表示,他一定会和新书记精诚合作,努力为大家服务,并深信学院的未来一定会更好。
最后,校党委王小林副书记发表了讲话。他说,他代表校党委感谢哲学学院全体师生对学校决定的支持。他指出,胡华忠同志调离哲学学院,赴法学院任党委书记,是经过学校党委反复考虑和慎重研究的。胡华忠同志具备多岗位工作经验,他政治上成熟,宏观思路清晰;同时工作作风细腻,善于组织协调,并在工作中,始终密切联系群众。袁新同志对学校的情况十分了解,为人诚恳正直,工作能力强,工作思路清晰。学校党委相信他能够把压力转化为动力,积极推进哲学学院各项事业的发展。
王小林书记最后指出,哲学学院这几年的发展态势良好,师生有凝聚力,但也要有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他代表校党委向哲学学院提出两点要求:一是要加强领导班子的自身建设,以哲学学院的发展为重,当好火车头,以最大的合力推动事业发展;二是全体师生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不断推动学科发展,不断提高学科水平;同时要注重理论创新,尤其是党的18大召开在即,要围绕新思想、新观点,推出一批有理论价值、有社会影响的研究成果。
第八届南北哲学论坛“历史感与现时代”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第八届南北哲学论坛于2012年11月10-11日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成功主办召开。本届论坛有来自两岸三地四校的三十余位学者与会,《中国社会科学》、《学术月刊》等单位的相关负责人也参加了会议。
本届论坛的主题为“历史感与现时代:今天我们如何理解历史”。过往四届论坛分别探讨了政治、伦理、自然、教化等主题,展现了汉语哲学界对所处时代的领悟,“历史”关联着理解,在过往几届的探讨中“历史”的维度也渐次显露出来,最终形成了本次论坛的主题。中国人与“史”向有渊源,“史”在汉语世界中永远蕴含着丰富的反思性,对世界、社会和生活的理解离不开历史。然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历史”似乎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久远的名词,对“历史”的理解因其宏大的叙事而成为被规避的学术主题,但社会、政治、经济的剧烈变化使哲学不得不再次严肃面对“历史”。在以“史”为自我理解的文化形式逐渐式微之际,如何重新在哲学层面理解“历史”成为一个相当迫切的问题。
围绕“历史感与现时代”的主题,本届论坛共发表论文22篇。对于“历史”的哲学思考,可以展开的维度十分广泛,与会学者所谈论的问题,表现出很大的相关性和集中性。
首先,关于历史观或人类社会之历史进程的哲学反思,是论坛的一个首要的关注点。从西方思想传统出发,北京大学赵敦华教授阐述了圣经对西方历史观的影响,李猛教授论析了“自然状态”这个现代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如何由“逻辑虚构”演化为了“历史事实”,香港中文大学刘创馥教授阐析了学界对于黑格尔历史观的一些重要误解,台湾政治大学林远泽教授论述了哈贝马斯的沟通行动理论对于证成康德所构想的人类历史的自然发展目标——普遍法治的公民社会或完美的国家宪法——的重要意义,复旦大学汪行福教授通过对本雅明和阿多诺对进步主义的批判和灾难的反思展示了另一种历史哲学——否定的历史哲学,张双利教授由齐泽克对《历史与阶级意识》的重新解读反思了黑格尔和卢卡奇的“历史必然性”, 王金林教授由对20世纪共产主义运动史的考察反思了“革命的牺牲性”。从中国思想传统出发,北京大学王博教授重点阐发了儒家的“圣王”理想中所凝结的蕴涵着历史的连续性与丰富性的几种典范,章启群教授阐述了占星学对于理解由先秦到董仲舒的思想史进程的重要意义,台湾政治大学何淑静教授阐述了荀子“成圣”理想的历史价值,詹康教授由韩非对于“臣”的态度提出了一种对于中国朝代循环的可能理解,复旦大学郭晓东教授申述了徐彦《公羊疏》对何休之“例”的阐述与发挥。
论坛的另一个重要关注点是历史哲学研究中的“时间”问题。台湾政治大学彭文林教授以一种精神现象学式的分析对历史性、现实性、未来性进行了周密的哲学演绎,张国贤教授借助尼采和德勒兹对黑格尔的线性时间观进行了反思,北京大学吴飞教授系统地阐述了作为奥古斯丁世界历史观之哲学基础的时间观,香港中文大学姚治华教授试图利用佛教或更广的印度文化的资源来阐析线性时间与轮回时间、历史与业力、末世论与涅槃等几组关系。
历史解释的方法是论坛关注的又一个重要问题。香港中文大学卢杰雄教授重点介绍和评析了波普尔由对历史的主观理解论的反省而提出的境况分析或境况逻辑这个历史的客观理解论,吴启超教授对于劳思光先生哲学史研究方法中的“历史”成分进行了阐发和维护。台湾政治大学汪文圣教授从现象学的视角阐发了牟宗三先生关于道德判断引入历史判断的论述所可能蕴涵的丰富内涵,北京大学徐龙飞教授探讨了兰克的“时代”概念与其引出的方法论及由此而形成的对历史的理解,复旦大学汪堂家教授由史家对历史客观性的两种态度讨论了历史客观性的基础与限度。
此外,基于对历史的关切,以讨论和反思现时代的当下问题,也是本届论坛“历史感与现时代”的主题中所蕴涵的应有之义,对此,北京大学韩水法教授探讨和反思了技术化在证成中国现代政治的合理性过程中越来越核心的地位和意义。
正是由于问题的相关性与集中性,“热烈而充实”成为诸位学者在会后的一种共通感受。正如韩水法教授所言,大家不约而同地谈到同样的哲学思想,有些哲学家在大家的谈论中反复出现,如出现频率最高的是黑格尔,此外,韦伯、基督教、兰克的反复出现,以及中国哲学对先秦传统的关切,都体现了学者们共同的思想旨趣。正是基于这种共同的思想旨趣,才得以激发起学者们的参与热情,以至于许多问题来不及在讨论会上作特别充分的展开,而不得不在会后的用餐或休息环节继续探讨。
除了上述的共通性,这种“热烈而充实”其实也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学者之间的差异性。正如复旦大学张庆熊教授所谈到的,各个高校之间有不同的学术传统和特点,如北京大学的博学与敏锐、台湾政治大学的逻辑明晰性、香港中文大学求根据实的严谨性,凡此种种,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利于大家的互相学习。亦如林远泽教授所说,我们不仅是两岸三地四校的参与,也是老中青三代学者的互动,老一辈学者的风范、中生代学者的扎实功力和青年学者的敏锐,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很好地彼此观摩学习的机会。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孙向晨教授在会后的总结发言中也指出,正是由于上述有差异性的共通性,促成了四校之间“学术共同体”的形成。以四校学者间共通的学术关切与学术讨论为基础,四校学者每年都会在“南北哲学论坛”上相聚,并有机会在“南北哲学论坛”所衍生出的“南北博士生论坛”、四校“宗教学论坛”上相聚,这无疑会很好地促进四校学者间的情谊,进而推动四校间“学术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
本届论坛的最后,学者们热烈讨论了将在台湾政治大学举行的下一届南北哲学论坛的构想,与会学者对下一届论坛的主题、形式等各方面积极建言。
无论是对于“南北哲学论坛”过往八届经验的不断总结,还是对于论坛后续开展的思索与建议,都体现了四校学者对于“南北哲学论坛”的深切关注与高度期望。相信通过四校学者的共同努力,“南北哲学论坛”以及由之而逐渐形成的四校“学术共同体”一定会越来越成熟,在形成自身经验和特色的同时,对于四校乃至汉语世界的哲学发展,对于充分发挥哲学在现时代的影响力,产生其独特的作用与贡献。
望道计划之哲学学院2012级八大导师讲哲学系列讲座”
圆满结束
2012年12月11日,随着吴猛老师题为“哲学的意义与哲学中的意义问题”讲座顺利结束,2012级八大导师讲哲学系列讲座也圆满结束。
望道计划之哲学学院2012级八大导师讲哲学系列讲座是由我院组织安排的系列讲座,讲座共八场,主讲人八名,分别是:张志林教授、王金林副教授、李天纲教授、孙向晨教授、郭晓东副教授、郑召利教授、吴震教授与吴猛副教授。以上八位老师作为2012级本科生导师参与到本次系列讲座中来,旨在为2012级本科新生提供一个初识哲学的机会,激发出大家对于学习哲学的热情。
各位导师讲座涉及的内容广泛。其中,张志林教授讲座题为:科学哲学的魅力;王金林教授讲座题为:形而上学是什么——海德格尔的视角;李天纲教授讲座题为:中国人的宗教和宗教学;孙向晨教授讲座题为:今天我们读西方哲学意味着什么?;郭晓东教授讲座题为:儒家的政治原则和士人的修身次第;郑召利教授讲座题为:什么是知识?——从“泰阿泰德问题”谈起;吴震教授讲座题为:从儒学到中国哲学——有关方法论若干问题浅议;吴猛教授讲座题为:哲学的意义与哲学中的意义问题。讲座内容涵盖中国哲学、西方哲学、科学哲学等哲学的各个方向,并且充分考虑到本科新生的认知程度,讲座内容深入浅出,受到了广大本科新生的广泛好评。
“2012年全国现代逻辑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2012年11月16日至11月18日,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举行了为期三天的“2012年全国现代逻辑学术研讨会”。本次大会由中国逻辑学会现代逻辑专业委员会主办,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承办,是全国现代逻辑专业的第一次全体学术交流会议,也是中国逻辑学领域的一次学术盛会。参会代表共56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8人,同时亦有从事非教育工作却对中国现代逻辑发展做出贡献者的积极参与。
本次会议是一次极富学术性的会议。包括南京大学数学系丁德成教授在内的7位代表就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做了大会报告,15位代表就数理逻辑、模态逻辑、悖论、逻辑哲学等不同研究领域进行了分组报告。报告者都经过现代逻辑专业委员会审稿,并有1至2位推荐人推荐,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会议报告已集结成册,该《论文集锦》长度近400页。
本次会议留有很大的交流空间。从形式上说,除去大会报告之外,会议基本采取分组报告及讨论的形式,与会者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进出讨论室聆听报告,并提出问题与报告人互动。值得一提的是,报告的主讲人除了有从事逻辑学及数学教学的教授、副教授外,还有博士、硕士研究生,这些报告虽有不成熟之处,却体现出很好的创新性和思想性。
会议采取开放式办会的原则。除了与会代表外,所有或缺会议信息的学生和教师都可参与会议讨论。据现场统计,临时参会者包括中山大学《逻辑研究》记者及上海市内高校学生近20余人。
哲学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上海市哲学学会2012年年会”
顺利召开
2012年11月18日,“哲学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上海市哲学学会2012年年会”在复旦大学落下帷幕。来自沪上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约百余人参加了本届年会。学会秘书长李家珉教授主持了会长致辞和主题报告;王新生教授代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致辞。
在“会长致辞”中,吴晓明教授指出,本届年会的主要目的就是,围绕着“哲学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关系,努力从哲学层面阐释“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议题。他指出,就像罗素1922年在《中国问题》中所说的那样,中国的政治经济的发展最终必须有利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吴晓明教授也认同这样的提法: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文化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国未来的发展不能只有“肌肉”没有“血脉”,不能只有物质家园没有精神家园。因此,他希望能够在积极学习“十八大”报告的基础上对当代中国文化建设问题有所贡献。
复旦大学俞吾金教授与华东师范大学高瑞泉教授分别作了《哲学:从文化的阐释者到批判者》和《中国哲学以何等样态再度“登场”?》主题报告。
首先,俞吾金教授对“当代”、“中国文化”、“阐释”、“批判”、“哲学”作了精细的界定。他说,从历史上看,“中国文化”是跨国界的产物。从古代佛学的传入,到明末利玛窦来华传教,再到近代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中国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是中国本土文化融合外来文化的产物。当代中国文化也是如此,从结构上看,它主要有三大板块:前现代的、现代的、后现代的,它们处于不断冲突、融合之中。俞吾金教授认为,中国文化中主要是经验理性至上,而西方的实践哲学传统则关注价值理性。其次,俞吾金教授从四个层面阐释了如何以及为何要从文化的阐释者转向文化的批判者。第一,建立价值坐标,因为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只有首先确立一个价值坐标才能进行区分。在此,他特别强调要警惕“历史主义”思想,即只有懂得过去才能懂得现在,他认为恰恰相反,真正的历史意识是只有懂得现在才能懂得过去。因此,中国在追求现代化的道路上必须首先理解什么是现代性,理解现代性中的民主、自由、科学精神等。当然我们不能盲从,西方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是宝贵的借鉴资源,我们的现代性之路应是借用后现代的眼光,反思前现代性资源,修正现代化道路。第二,讨论文化问题,不是思想的深度而是思想的无奈。从近代的洋务运动到新文化运动再到“科学技术现代化”,走入文化研究其实是思想无奈的产物。因而,片面地强调文化研究是不可取的,只会使得真正的问题软化。他主张经济、政治、外交等问题要依靠自身的手段来解决,不应把这些问题委推给文化研究。第三,所谓的“文化自觉”就是意识到文化内涵的空洞性,所以应缩小而不应扩大文化的内涵。从这个层面来看,把文化的内涵缩小到与政治、经济、社会建设等同地位是一种进步。第四,要从实践哲学的高度对文化进行反思,不能走进对传统全盘否定和全盘肯定的极端中,而应该坚持从抽象到具体的继承法,从两个极端中走出来。
高瑞泉教授指出,中国哲学等再度登场并不是指中国哲学一直是缺场的。实际上,中国哲学一直在场——有时被关注多一些有时被关注少一些。其次,他认为中国哲学的再度登场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第一,它应该是多样化的集体成果的呈现。中国哲学在20世纪的发展就是国内各种哲学思潮相互会通的历程,如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现代性为主题所进行的讨论。因此,再度登场的中国哲学应该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反思研究。另外,臻于成熟的汉语已经使得严密的哲学思考推理、论证成为可能。第二,承接中国传统哲学,直面古今中西之争。面对当今哲学思想中存在的复古主义思想和“弑父”现象,他认为传统不是一个简单的年代概念,而是几代人连续营造的结果,如中国哲学传统中延续下来的古今中西之争,它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中必须回答的问题。第三,应处理好政治哲学中的“动力”与“秩序”问题。他认为社会发展的动力和秩序问题是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核心问题。中国哲学对这两个方面的处理经历了三个阶段:以严复为代表的自由主义通过把达尔文主义的自然进化论思想运用到社会发展图景中,强调社会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社会客体方面;以新儒家为代表的文化保守主义试图从主体方面找寻社会发展的动力,如致良知、人的意欲、理智自觉等。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代表强调社会发展的动力在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实践。
在上海师范大学高惠珠教授主持的“大会发言”中,上海大学陈新汉教授首先阐发了文化的三个层面,即器物、制度与观念层面,然后指出文化最根本的核心还是人,文化的功能是改造自然、映现自己。他强调,文化在自我反思中趋向自觉。因此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应该要实现人的自我发展。同济大学章仁彪教授从大学章程的制订为切入点,指出大学的章程建设应该主要塑造大学形象,而大学形象塑造应该以他者的印象为中心。以此,他对大学管理制度进行了反思,强调要限制“官本位化”现象,限制权力膨胀。上海财经大学马拥军教授从文化需要与文化产业关系出发,讨论了文化需要的界限与范围、需要层次与需要异化、需要结构与产业结构转型、文化层次与文化产业等问题,他指出,随着物质生产的极大丰富,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将可能发生变化。华东理工大学陈迎年副教授指出,如果文化被置于与形象、经济、政治等同等的地位,那么作为“文化”的文化究竟何在的问题就值得人们反思。
最后,学会副秘书长王凤才教授对四位学者的发言作了一一点评,并强调在当今文化建设中要慎重对待大众文化。他指出西方学界对待大众文化有两种态度:一是以伯明翰学派为代表,强调大众文化是广泛流传的通俗文化,即借助于大众传媒而广泛传播、流传于大众之中的通俗文化;一是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特别是阿多尔诺,强调文化工业本质上是一种“反文化”,即大众文化是为大众消费量身定制的、并在很大程度上规定着消费本身的文化工业产品。王凤才教授认为,大众文化可以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但也能够扰乱人们的精神生活。所以,对待大众文化,既不能像伯明翰学派几乎完全肯定;也不能像法兰克福学派,尤其是阿多尔诺基本否定。要还精英文化以尊严——精英文化不能低俗化,不要奢望大众化;给大众文化留有空间——大众文化不要媚俗化,也不要“伪精英化”。
哲学学院举行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讨论会
2012年11月27日下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在光华西主楼2401室举行了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讨论会。哲学学院的全体教职员工,学生辅导员、学生党支部书记和团学联主席等学生代表出席了讨论会。复旦大学党的十八精神宣讲团成员、哲学学院的吴晓明教授首先为师生作了主题宣讲。
吴晓明教授特别分析了十八大报告关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以及关于文化强国建设的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的提法。他认为,这种文化创造活力的取得与增强,来自于四个方面:一是来自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对外学习;二是来自于中西文化结合的锻炼并从中取得它的自我主张;三是来自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四是来自于与时俱进的改革开放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只有在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不断增强的基础上,才有可能真正建设成社会主义的文化强国。
吴晓明教授的发言引发了在场师生的热烈讨论。多位教师纷纷结合自己的研究,充分肯定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所形成的理论成果,并对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文化建设问题、生态文明问题、民生问题和反腐败问题等作了热烈的讨论。
张汝伦教授分析了“文化民族自信”的重要性,并比较了东西方“只讲输赢”和“义利之辩”两种迥然不同的价值观;汪行福教授注意到了十八大报告语言在风格上的转变,并认为在创建新文明的过程中需要内在地建构并关联生活世界的经验与语言;张庆熊教授认为,中华文明走向复兴就需要学习,中国高等学校教学的方式方法也应多向西方学习;汪堂家教授发言说,十八大报告给予其印象最深的,是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建设绿色中国、美丽中国,而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考虑如何能为实现这些改变做出自己的贡献;刘放桐教授对十八大报告感受最深的,是党中央关心民生和关心弱势群体。他同时指出,我们要摒弃成见,努力找寻东西方文化中的共同价值;王金林副教授从历史角度解读了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二十四字概括。
整场讨论会自始至终气氛热烈。年轻教师陈伟没来得及在会上发言,还特别整理了一份文字稿,阐述了他对十八报告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解。他写道: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意味着我们党已经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发展的战略高度。
通过这次学习和讨论,深化了哲学学院师生对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认识和理解,体现了哲学学院老中青三代教师对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坚定信念。
哲学学院第4、5期学术沙龙顺利举行
本学期,哲学学院分别于2012年12月7日和2012年12月21日举行了第4期和第5期学术沙龙。
第4期学术沙龙的主题是“如何让电脑真正懂汉语——一种以许慎‘六书’理论为母型的汉语处理模型”。由徐英瑾老师主讲,黄翔老师和李若晖老师点评。
徐英瑾老师首先介绍了哲学家塞尔的相关理论,塞尔曾指出,任何一台处理汉语输入的计算机都不能够像真人那样理解汉语,因为计算机无法获取汉语表达式的语义内容。徐老师认为塞尔的这个论证,既预设了语义学和句法学之间的二分,而且也预设了一种外在论式的语义学观点。因此是需要加以修正的。徐老师提出了一种内在论的(并且是准整体论)的语义学进路:根据此进路,意义完全可以在不直接牵涉到和外部对象的关系的情况下而被带入语义网。徐老师提出了一种新的语义学模型,在该模型中,并没有任何语义中立的原则可以告知系统,复合语义是从“原子”语义中生成的。“原子”语义之间的亲和性,便已然在复合语义的构成中扮演了枢纽性角色。最后,徐老师指出,关于语义融合的语义学难题,绝非当代语言学家和语言哲学家的专利。实际上,它早在东汉学者许慎的“六书”论中就已得到触及。根据许论,只要一个汉字的构件的语义得到了其它汉语表达式的恰当注解,该汉字本身的语义也便可得到确认。徐老师详细介绍了许慎的“六书”论如何以一种可计算的方式而得到系统化的重构,并指出该重构的技术基础是王培先生发明的“纳思系统”(非公理化推理系统)。在这种重构基础上,现代汉语中语词的语义复合方式,也可以得到一种新颖的理解。
短暂的休息之后,进入了黄翔老师和李若晖老师的点评阶段。黄老师首先高度肯定了徐老师的文章,并指出纳思系统是个优秀的NLP进路,而以“六书”为母型的纳思系统也是一个很好的重构。但黄老师也对徐老师文章中涉及到一些计算机技术问题提出了疑问。李若晖老师首先对徐老师跨学科研究的视野和勇气给予了高度评价,在此基础上用渊博的专业知识对文章中涉及到的许慎“六书”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点评。
在自由提问阶段以后,徐老师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答复。历经3个半小时,沙龙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第5期学术沙龙的主题是“论善相——牟宗三存有论的真实含义及其思想意义”。由杨泽波老师主讲,张庆熊老师点评,才清华老师主持。
杨泽波老师是研究牟宗三先生的专家,他把牟先生的理论分成坎陷论、三系论、存有论、圆善论和合一论。“论善相”是牟宗三存有论的相关思想,杨老师认为,将道德之心创生的存有称为“价值意味的物自身”,是牟宗三存有论最为醒目的标志。他之所以这样做,源于其对康德智的直觉这一概念的独特诠释。但即使充分尊重这种诠释,道德之心创生的存有仍然属于现相的范畴,当然是一种特殊的现相,而绝对不是什么物自身。这种特殊的现相由于是道德之心创生的,而道德之心是关乎善的,故为“善相”。明确将道德之心创生的存有规定为“善相”,对于澄清相关研究中的混乱,看到儒家思想与西方存有论之不同,彰显儒家文化的特长,具有重要意义。
张庆熊老师对报告进行了点评,张老师首先高度肯定了杨老师对牟宗三先生多年来的研究成果,指出中西哲学对话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张老师主要从现象学的角度出发,指出现象学的意向性除了指向意识对象,还同时意识到自身,而杨老师的文章只注意到了现象学指向对象的一面,没阐述自指的一面,在儒家学说中,大我融入到小我之中,小我还是能直觉到大我的。张老师还指出,现象学的推断中有一些具体的环节,而儒家的推断中少了这些环节,在以后进一步的研究中,能否在这方面做一些工作。
在座的邓安庆老师、邹诗鹏老师、黄翔老师、郁喆隽老师分别发言,对文章中的具体观点、对杨老师研究的良苦用心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杨老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集中的回应,在回应的过程中,指出牟宗三先生最大的问题在于:整个思想的研究方法还是传统型的,而杨老师通过牟宗三研究,希望建构一种新的、现代的研究方法,改革传统儒学两分法的研究为三分法的研究;另外,不再限于说良知是道德的本体,而是要说明良知中是有时间因子的,即良知是有一定变化的。
历经三个多小时,沙龙在意犹未尽的掌声中结束。
宋明理学与中国文化暨潘富恩教授八十华诞学术研讨会
顺利举行
2012年12月8日上午,宋明理学与中国文化暨潘富恩教授八十华诞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举行。
潘富恩教授早年师从张岱年先生,是创建复旦大学哲学系的元老之一,是建国后上海学界研究中国哲学方面的元老级人物。潘富恩教授的中国哲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先秦,一是宋明。在先秦方面,他曾发表过《论春秋时代“物生有两”的朴素辩证法思想》等几十篇论文;在宋明方面,出版过《程颢、程颐理学思想研究》和《吕祖谦评传》等多本专著,这些著作在学术界都产生过重大影响。特别是关于二程理学的专著,填补了当时国内学界在二程研究专著方面的空白;关于浙东学派吕祖谦的专著,至今仍然代表着国内学界在这一课题研究上的最高水平,得到海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
潘富恩教授长期从事中国哲学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教学,曾开设过中国哲学史、宋明理学和程朱思想专题研究等十几门课程,培养了大批学生,其中仅亲炙的博士就多达36名,可谓桃李满天下。特别是,潘富恩教授还培养过不少留学生。其中著名的,有前苏联远东研究所所长、科学院院士、俄中友协主席季塔连科,当今欧洲著名的汉学家、比利时鲁汶大学汉学系主任钟鸣旦,日本新泻大学常务副校长深泽助雄等。
中国人民大学张立文、干春松教授、武汉大学郭齐勇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杨国荣、朱贻庭、高瑞泉教授、上海师范大学陈卫平教授、浙江大学董平教授、中山大学陈少明教授,还有上海大学祝瑞开先生、陈增辉先生、上海师范大学夏乃儒先生等几十名中国哲学研究的知名学者出席了研讨会。
杨国荣教授、董平教授,以及首都师范大学的白奚教授围绕着如何从具体和现实的中国文化语境来理解宋明理学这一主题,并结合潘富恩教授的相关研究做了主题发言。他们的发言引发了热烈的讨论,多位教授纷纷提出在这一问题上的见解和看法。
会后,来自全国各地的潘富恩教授的博士生们还表达了他们对老师的崇高敬意,并纷纷送上八十华诞的祝福。
哲学学院成功举行《杜威全集》中期著作中文版发布会
此次15卷本《杜威全集》中期著作中文版的出版发行,是继2010年5卷本《杜威全集》早期著作中文版问世后,我院杜威与美国哲学研究中心组译38卷本《杜威全集》所取得的又一阶段性成果。
发布会上,杜威全集中文版主编刘放桐教授深情讲述了《杜威全集》翻译工作中的点滴故事。他表示,《杜威全集》中文版的顺利出版发行,离不开国内各兄弟院校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及青年学者的鼎力相助,离不开复旦大学领导的积极支持和关怀,也离不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细致入微的编校工作。随着翻译工作的稳步推进,其余17卷本晚期著作及1卷本索引预计将于2014年完成翻译并出版发行。届时,这将不仅是世界范围内除英文外第一个《杜威全集》的外文译本,也是截止目前我国最大的西方哲学经典翻译工程,同时还是集全国诸多著名高校、研究院所诸多专家学者协同译校的一次有益尝试。相信在多方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之下,《杜威全集》的翻译工作定将最终顺利完成。
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纷纷表示对此感到高兴,并期待哲学学院杜威与美国哲学研究中心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以全集的翻译出版工作为契机,不断开展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和译介工作,促进中美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最后,发布会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哲学学院“杜威与实用主义”学术研讨会顺利举行
2012年12月15日下午至16日上午,“杜威与实用主义”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顺利举行。
本次学术研讨会作为《杜威全集》中期著作中文版发布会的相关后续活动,共计举行四场专题研讨,有幸邀请到包括北京师范大学江怡教授、北京大学尚新建教授、武汉大学朱志方教授、南京大学陈亚军教授、浙江大学张国清教授在内的国内十多所高校的知名专家和青年学者出席参加。哲学学院杜威与美国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刘放桐、副主任汪堂家,哲学学院党委书记袁新、院长孙向晨等也出席了会议并致辞。
为期两天的研讨会上,来自国内各高校美国哲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杜威学说与实用主义之关系、杜威思想在中国的传播等主题展开专题讨论,其中江怡教授的发言着重区分了新旧实用主义间的差异,陈亚军教授力图澄清“实用”、“经验”等概念在实用主义思想脉络中的具体内涵,朱志方教授阐述了杜威的自由观与实用主义学说的关系,张国清教授则分析了黑格尔对于杜威思想的内在影响。他们的发言引发了与会学者的热烈讨论,纷纷就实用主义方法论背后的预设、实用主义在中国的庸俗化问题及如何理解杜威经验概念中的黑格尔等问题发表见解。
随后,与会青年学者根据结合自身提交之会议论文做了发言,并在热烈地讨论氛围中交流了思想,增进了对杜威学说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表达了希望多多参与类似学术交流活动的意愿。
最终,会议于12月16日上午顺利闭幕。
教学科研
·2012年12月13日下午,哲学学院召开学位分委员会,投票表决哲学学院授予2013年春季研究生毕业生博士、硕士学位情况。本学期哲学学院共计有6名博士毕业生及1名硕士毕业生完成毕业答辩,其中申请博士学位者5人、申请硕士学位者1人,未申请博士学位者1人,经学院学位分委员会投票表决,一致同意授予6名学位申请者相关学位,并上报校学位委员会讨论。
·我院郁喆隽老师在复旦大学人文基金“学术访问资助”计划2012年度第三批项目中获得出访资助。
博士后
· 2012年11月21日晚上6:30-9:30,在光华西主楼2410举行了本学期第三次博士后沙龙,本次沙龙的主题为:“熊十力民主思想发微”,由张睿明主讲,李金鑫点评。
·2012年12月18日下午,在光华西主楼2401举行了博士后会议,讨论新进博士后名单,另外进行了出站报告和中期考核,出站报告的博士后是高玉林,中期考核的博士后有:过元琛、张劲松和马庆。
· 2012年12月19日晚上6:30-9:30,在光华西主楼2410举行了本学期第四次博士后沙龙,本次沙龙的主题为:“康德法哲学视野下的公民权利——兼谈康德的理性与浪漫”,由李金鑫主讲,陈一鸣点评。
学工
·2012年11月10日,我院研究生团学联组织参观了中共一大会址等红色景点,重温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 2012年11月14日晚,1116班在西主楼2401开展“幸福是什么”主题班会,并借此机会庆祝班级生日,辅导员吕哲老师主持了本次班会。班级导师魏洪钟、黄翔老师和教授数理逻辑专业课的杨睿之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了班级生日蛋糕和,完成了“幸福拍卖”团体训练,并积极讨论自己心中“幸福”的定义。
· 2012年11月16日,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团委学生会宣传部、秘书处组织开展了面向哲学学院新加坡班全体留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交流活动。活动得到了哲学学院相关领导、老师的大力支持与哲学学院团委学生会及新加坡班全体同学的积极参与,取得圆满成功,赢得了中、新两国同学的一致好评。
· 2012年11月17日晚,为了沟通同学们在毕业论文写作、就业求职方面的一些经验心得和遇到的困难,在辅导员林青的召集下,10硕士班在光华楼2401举行了就业座谈会在光华楼2401举行。
·2012年12月4日(周二)下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在光华楼西主楼2501报告厅举行了2012年度学生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哲学学院党委书记袁新老师,哲学学院党委副书记邵强进老师,复旦大学团委副书记韩煦老师,以及学院全体辅导员、各班班团学生骨干出席了表彰大会。
·2012年12月16日晚,哲学学院团学联青志部荣获2012年度复旦大学爱心集体的称号,青志部长李思铭作为代表上台领奖。这一奖项的获得不仅是对过去一年中哲学学院青志活动的肯定,也是对全体哲院志愿者积极投身公益事业的一种激励。本次音乐会的举办也是对全校致力于公益活动的集体一年努力的回报。相信哲院青志部在今后的志愿活动中必将投入更大的热情,为校内外的志愿活动贡献更大的力量。

学院其他工作
·2012年11月28-30日,哲学学院离退休老师一行20人由王晓萍老师带队赴浙江绍兴参观考察,共参观考察了兰亭、鲁迅故居、百草园、三味书屋、鲁迅纪念馆、沈园、鉴湖-柯岩、鲁镇景区等,此次活动丰富了老教师们的业余生活,增进了彼此的感情。
·2012年12月15日,88级系友毕业20周年返校,同学们欢聚一堂,回顾20年前的美好时光,交流20年来的工作、生活情况。
2012年10月-2012年12月哲学学院学术讲座一览

主讲人
嘉宾简介
当代基督教圣公会的发展及其它
周贤正
新加坡圣公会会长
2012.10.30
光华西主楼2401
让人相信反教堂派的存在:十二世纪中纯洁派异端的创造
Uwe Brunn
法国蒙彼利埃第三大学中世纪历史讲师,历史学家,蒙彼利埃中世纪研究中心成员
2012.11.5
光华西主楼2401
修身与治国:董仲舒身心修炼的功夫论
彭国翔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高等人文研究院研究员
2012.11.6
光华西主楼2401
道家之不可言说的道
詹 康
“国立”政治大学
2012.11.8
光华西主楼2401
库恩直解
吴以义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2012.11.16
光华西主楼2401
启蒙与时代复兴——从“文化建国”谈起
吴 震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2012.11.17
光华西主楼2501
儒家社会中的权利:社会合作的自由主义模式和“家庭”模式
Justia Tiwald
Associate Professor of Philosophy San Francisco State University
2012.11.22
光华西主楼2401
Being的翻译及其意义
王 路
清华大学哲学系
2012.11.22
光华西主楼2401
Toward a Cosmopolitan and Political Conception of Friendship
Dr. Jason D. Hill
美国德普大学哲学系教授
2012.11.23
光华西主楼2404
儒家生命伦理学-从《论语》《孟子》讲起
李瑞全
台湾中央大学哲学研究所
2012.11.27
光华西主楼2401
公义原理与政体建构:当代新儒家之新外王
李瑞全
台湾中央大学哲学研究所
2012.11.27
光华西主楼2404
What are strong axioms of infinity and why are they useful in mathematics?
Dr. Brent Cody
Postdoctoral Fellow at the Fields Institute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al Sciences in Toronto
2012.12.4
光华西主楼2501
略论儒家仁爱价值及推爱方式
郭齐勇
武汉大学教授
2012.12.9
光华西主楼2401
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关于卢卡奇与葛兰西
安德鲁.芬伯格
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技术研究所主任
2012.12.10
光华西主楼2604
中国哲学的创新与和合学
张立文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2012.12.10
光华西主楼2401
海德格尔与佛学
赖贤宗
台北大学中文系教授
2012.12.10
光华西主楼2401
技术社会中的行动能力与公民权
安德鲁.芬伯格
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技术研究所主任
2012.12.11
光华西主楼2604
The Chinese Roots of East Asian Buddhism:东亚佛教的中国思想之根
Prof. Kenneth Holloway
Florida Atlantic University
2012.12.11
光华西主楼2401
民族复兴与文化自信
张汝伦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2012.12.12
光华楼东辅102报告厅
Strong axioms of infinity and the continuum function
Dr. Brent Cody
Postdoctoral Fellow at the Fields Institute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al Sciences in Toronto
2012.12.12
光华西主楼2401
马尔库塞的现象学:解读《单向度的人》第六章
安德鲁.芬伯格
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技术研究所主任
2012.12.13
光华西辅楼507
国学智慧漫谈
徐洪兴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2012.12.17
光华西主楼2501
浅薄的幸福——从CCTV的采访说起
杨泽波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2012.12.17
三教108
Toward the Phenomenology of Aesthetic Instinct Developed through a Dialogue with F. Schiller (1759-1805)
Nam-In Lee
韩国国立首尔大学的哲学系主任
2012.12.28
光华西主楼2401

本期编辑:叶晓璐 审核:邵强进信息截止日期:2012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