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消除贫困奖终身成就奖,“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5月22日13点07分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原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吴孟超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2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9岁。
向两位院士献上最崇高的敬意!国士无双,一路走好。
挨饿过,也亲眼目睹过路有饿殍的袁隆平,把捧稳饭碗看得比任何事都重要。他还记得上世纪60年代,有人拿着当时市面上面值最大的10元钱想要买一斤粮票,但是买不到。“有钱也不能填饱肚子啊!”“拯救饥饿。”他写道。因此,上世纪50年代,由于国家粮食短缺,年轻的袁隆平从红薯育种研究教学转向了国家最需要的水稻育种研究。因此,这位被农民尊称为“米菩萨”的科学家,总对科研成果有一套独特的表达方式——每一项技术的突破、每一亩杂交稻的推广,都会被他换算成,又能多养活多少人了。这些年有人提出,杂交水稻产量已经很高,是不是应当调整指标,降低产量的标准。那是袁隆平的学生吴俊印象里他少有的几次发脾气。“他坚决不同意,他说当没有饭吃的时候,两个金元宝买不到一个馒头。”他要求,必须在保持产量目标的基础上改进其他性状。
他在各种场合强调,杂交水稻既要高产,又要优质,但有个前提,不以牺牲产量为代价来求优质。他更愿意看到的是,继续扩大杂交水稻种植面积、推广海水稻,不只在国内,更在世界。这位90岁的院士,还在向他广为人知的两个梦想奔跑: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他真做过这样一个梦。梦里,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袁隆平和助手坐在稻穗下乘凉。“其实我这个梦想的实质,就是水稻高产梦,让人们吃上更多的米饭,永远都不用再饿肚子。”他相信,这些梦不只是梦。“借助科技进步,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还能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
不出所料,杂交水稻双季亩产突破1500公斤的第二天,2020年11月3日,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新闻发布会上,袁隆平又提出两个新的短期“小目标”:一个是争取早日实现杂交水稻双季亩产2000公斤,一个是希望将目前实施的“三一工程”升级为“两一工程”。用袁隆平的话翻译就是:三分地养活一个人变成两分地养活一个人。又多了。
远渡重洋,一片丹心许党报国的吴孟超,一直把突破肝脏禁区作为自己的职责和使命。仅用7年时间,就将中国肝脏外科水平提升至世界前列。2019年时,已经97岁高龄的他依然坚持每周至少做2台手术,能够支撑他如此奉献的,唯有责任感。吴孟超曾说,“只要能拿得动手术刀,我就会站在手术台上。如果真的有一天倒在手术台上,那也许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由于长期为病人进行手术,吴孟超的右手食指已变形,他却总是说:“我觉得自己的身体还可以,我要带年轻人、教年轻人。”当一部以他为原型拍摄的传记电影计划在全国上映时,制片方请他题写片名,这位声名远播的“中国肝脏外科之父”,没有选择准备好的大词,而是挥笔写下了“我是医生”,这个朴素的名字。直到19年1月宣布退休前,时年96岁高龄的吴孟超一直没有放下手中的手术刀。从医77年,他主刀完成了1.6万多台肝胆手术,成功救治了1.6万余名患者。2007年的冬天,江西病人赵国庆找到吴孟超。因病情复杂,这位被肝硬化和肝癌折磨的患者,曾被多家医院拒之门外。吴孟超亲切地拉着他,轻轻拍着他的肩膀,还用自己的额头贴着赵国庆的额头试体温。赵国庆,这个中年汉子激动得潸然泪下。当时有好心人劝吴孟超,这么复杂的手术不要亲自上了,万一失败会晚节不保。吴孟超却说:“我不怕手术失败,更不怕晚节不保,想方设法为病人解决问题,才是我的‘晚节’”。
曾有一位病人冯爱辉,被诊断出巨块型肝癌。吴孟超亲自主刀,用了3个多小时,成功为她切除了近3公斤重的肝细胞腺瘤。出院时,她的爱人王兵抑制不住内心激动说:“吴老,我已经打听过,送给您锦旗的太多了,都没地方挂,您对钱财名利又十分淡薄,我也不知道如何感谢您,俗话说,‘男儿膝下有黄金’,我就送点黄金给您。”他流着泪给吴孟超跪下了。吴孟超被推荐参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科技部派工作组对他进行考核。医院机关考虑这是件大事,就取消了他原定第二天的手术。吴孟超知道后,坚持手术不能推迟。次日下午谈话时,吴孟超解释:“手术的病人是一位河南农民,60多岁了,病得很重。家里又穷,乡亲们凑了钱才来上海的,多住一天院对他们都是负担。实在抱歉,让你们等我了。
2021年5月20日-22日,3天内我们痛失4位国之栋梁。5月20日,中国眼科医学界泰斗夏德昭逝世;5月21日,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文博专家杨伯达去世;5月22日,“中国肝脏外科之父”吴孟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我们无法抵御时间的浪潮,但会永远记得希望与梦想的灯塔。
什么是值得过的生活?是终日徘徊不前留在原地,还是勇敢追梦努力拼搏?是偏安一隅守着荣光,还是扛起时代的责任随时准备出发?面对精神的困境与时代的潮流,如何继续我们的生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小镇做题家”、“内卷”、“996”、“追星打投”、“焦虑”...我们身处于愈发复杂的叙事之中,面临着愈发不定的未来,什么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什么又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式?
昔人已逝,但是他们把希望与梦想留在世间,种在我们的心田,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生活的图式。今日,我们缅怀逝者,也应当追问自己:袁隆平、吴孟超院士等前人的逝世为何使得我们悲恸与深切缅怀?到底什么样的生活是值得过的?一路走好!
部分文字来源于《瞭望》、《北京青年报》